口语交际交流对联—魏学东
- 格式:ppt
- 大小:9.15 MB
- 文档页数:5
【2018 市?7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咏诗词弘扬传统【2018 枣庄市?13 】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
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 4 分)【参考答案】横批: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4 分。
写对横批 1 分,理由阐释恰当 3 分,意思对即可)【2018 市?6 】五月,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对联题上联:乌衣巷下联: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 3 分)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③与“路”相比,“白鹭洲”好在:▲【参考答案】示例:①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②词性相对,“白鹭” 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
③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 3 分)【2018 市?5 】经营二手图书的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B .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D .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参考答案】A【2018 市?11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
品味对联作者:范吉明来源:《广西教育·A版》2008年第10期“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品味对联”,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活动课例一、创设情境。
走近对联(一石击起千层浪,对联表达满腔情)师:请大家看,韩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央日报》2005年12月16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文章,指出:一、现在的中国人汉语功底差;二、很多中国青少年对他们的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流失速度与中国水土资源的流失速度几乎成正比。
这篇文章提醒中国人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人说“对联是中国文化的名片”。
现在,我们开展关于对联的综合性学习,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好吗?引导学生讨论:1、从哪些方面来品味对联?(可以从对联的语言魅力、对联的娱乐功能、对联的审美价值、对联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联在广告中的妙用、对联书法等方面进行品味。
)2、怎样获取资料?(走出教室,通过到广阔的生活中间、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对联。
)3、如何整理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按对联的功用、种类等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办一期关于对联的手抄报;可以进行对对联、朗诵对联、书写对联等比赛;可以调查对联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并写出报告。
)二、交流收获,分享快乐(天地有情皆可对,古今无事不能联)1、以学生搜集的对联为载体,引领学生感受对联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天地有情皆可对,古今无事不能联。
”2、教师推荐,赏析趣联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对联,考一考大家的猜谜水平。
如: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打一行业名);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打一日用品);进去三步急。
出来一身松(打一处所)。
对联类型不同、用途广泛,如“广告联”、“数字联”等。
请大家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对联,说一说它的精彩之处,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细细品味。
2014年山大附中模拟考试试题1.对联是我们的一大文化和特色。
每年过年,大家都会贴对联。
有时,春晚也会对对联。
你会吗?请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身轻担重轻挑重,,一城山色半城湖。
2.猜一猜下面英语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green hand:②a small potato:③When pigs fly:④Get in someone's hair:⑤Knock someone's socks off:⑥Bite the bullet:⑦Drive someone up a wall:3.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 某日股市行情如下表。
项目开盘价(元)收盘价(元)鲁能泰山 15.00 16.00长春亚泰 20.50 19.00(1)鲁能泰山的一天的涨幅是多少?长春亚泰一天的跌幅是多少?(2)某股民买等数量的两种股票,是赢还是亏?5.甲、乙、丙、丁四人比身高。
甲说:“我最高”。
乙说:“我不是最矮。
”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
”丁说:“我最矮。
”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他们从高到矮的排列顺序是:。
6. 把1-9这9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添上一些“+”“-”,可以使计算的结果等于100。
12+3-4+5+67+8+9=100现在把这9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能添上一些“+”“-”,使计算的结果也等于100吗?9 8 7 6 5 4 3 2 1 =1007. 从甲地到乙地,每隔45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加上两端共有21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隔6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除两端的两根不动外,中途还有几根不必移动?8.下图为2014年1月和2月的日历,能否分别从中找到和为80的呈十字形排列的五个数?9. 如图,从4开始的自然数是按某种规律排列的,请问:(1)100在第几行,第几列?(2)第5行第20列的数是多少?10.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的成本是125元,乙商品的成本比甲商品低16%,现有以下三种销售方案:①甲商品按30%的利润率定价,乙商品按40%的利润率定价;②甲、乙都以35%利润率定价;③甲、乙的定价都是155元.请问:选择哪种方案最赚钱?这时能盈利多少元?11. “济南二安”分别指的是A.辛弃疾李清照 B.辛弃疾苏轼 C.李清照李开先 D.苏轼张养浩12. 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A.扶植新的代理人 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C.向奉系军阀施压 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13. 为解放阁亲笔题词的是A.毛泽东 B.粟裕 C.陈毅 D.许世友14.先到日本学医,而后弃医学文的作家是___________。
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欢迎参考阅读!一、考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
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
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
2、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
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3、词性相对。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4、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
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
5、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
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
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平仄。
对联关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例:2002年天津市高中招生试卷中,有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
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把后半句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二)、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心怀善意,共创美好”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其中马旭夫妇的清苦节俭和无言大爱深深感动了同学们。
马旭夫妇生活极为简朴,穿着15元买的鞋,破了再粘,粘了再穿,盖着很旧很薄的被褥,这样一分一厘省下来的积蓄,加上做科研获得的报酬,他们全部捐给了远方的家乡。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善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一位老人在严冬时节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行善不问男女老少下联:________②上联:贫困儿童雪中得炭下联:________【答案】(1)示例:善行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心存善良的人,总是对世界怀有悲悯之心;施行善行的人,总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个人。
因此,我们多做善事。
(2)示例: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烧制了一车炭,只盼天再冷些,原本希望炭卖个好价钱,可以添置些过冬的衣物和粮食,可谁曾想刚到集市上,竟被宫廷里的太监抢了去。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我也来对对子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我也来对对子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我也来对对子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我也来对对子活动目标1、进一步掌握对联的结构形式和一般的创作方法,能对简单的对子。
2、感受对联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活动重难点对联的结构形式,写对子.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对联;制作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入激趣1、《本命年的回想》课文插图中的伯伯正在贴对联,他只贴好上联“满园春色浓”,你能帮他对出下联吗?引出课题2、简介对子的由来。
由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对联的起源。
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3、对联趣谈ppt金圣叹“生题死对”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秀才与地主的故事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北京潭柘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④武昌黄鹤楼古今最长联.⑤猜数字联,并说说此联的含义。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横批:南北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答案:没有东西,缺( 一)少(十)⑥学过古诗词的对联句示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 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 (2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咏草木以明志,歌花树以抒怀。
柳枝是依依惜别,▲ ▲ ▲ ,松柏是坚贞不屈……植物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思追求。
花在林中微笑,草在风中旋舞,每一寸土地都因植物成为一道风景。
植物zī yǎng着人类文明,人类hēhù着植物生长,植物与人类彼此sùzào、共荣共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zī yǎng ▲ hē hù ▲ sù zào ▲2.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仿写句子。
(2分)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一致的是( ▲ )和( ▲ ) (1分)A 依依惜别 B一道风景 C 植物生长 D共荣共生4.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7分)【巧补对联】(1)运用对联知识,补全海安江淮文化园东大门的对联。
(3分)可选内容:东来紫气客醉苏中植物园淮左遗存史上联:遥想青墩,谁谙▲ ▲ ▲下联: , ▲ ▲ ▲【调查研究】(2)七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就“是否喜爱对联”进行问卷调查,并制作了一份调查表。
(2分)年龄段喜爱对联的人数比12—25周岁(100人) 18%30—45岁(100人) 40%45岁以上(100人) 65%从这份调查表中,你得出的结论是:.【礼貌沟通】(3)在寻找“最美店铺”专题实践活动中,你想对一家店铺招牌进行拍照,要征得店主李先生同意,该怎么对他说? (2分)5.整本书阅读。
河南省安阳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等有关对联的知识。
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二)过程与方法: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凝练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境。
教学重点: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课,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如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并摘录自己喜欢的对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1.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看了这副对联,大家都会哑然失笑,都很佩服纪晓岚的聪明机智,这副对联既对得工整,又痛骂了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