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期末金融学考试答案

电大期末金融学考试答案

电大期末金融学考试答案
电大期末金融学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对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2.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3.商业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内在的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2.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5分)

3.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

金融通的场所。(3分)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3分)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2分)

2.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3分)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分)

3.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3分)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等。

2.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3分)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利毫决定机制。(2分)

3.派生存款——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3分)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

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

的过程。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

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3分)不同口

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2分)

2.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

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3.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

分。

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

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

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

充斥市场的现象。

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

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

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持续、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等。

2.连锁银行制——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银行的多数股票,

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这些被控制的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实

际上其所有权却控制在某一个人或集团手中,其业务和经营管理由这个人或

集团决策控制。

3.金融深化——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培植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

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称作金融

深化。

2.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提供服务、

旨在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

管业务等,以后又发展了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1.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该税率

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2·存款货币——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

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

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流动性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

接进行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3-国际储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

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可得性、

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三个特征。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呈现高度一致性关系。

(× )

2.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次级债务不可

计人附属资本。(× )

3.工资——价格螺旋式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 )-

4.经济学中的稳定目标应包含不要陷入通货紧缩的要求。( √ )

5.20世纪70年代以前,贸易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此后

表现为生产一体化。,( √ )

6.套汇交易是指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从而可

以规避风险。(× )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通过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来实

现直接投资的最低比例为l0%。( √ )

8.对于居民和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其交易能否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 √ )

9·钱庄和票号都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

芽。×)

10·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之为市场风险。

(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

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C·表外业务 D.经营业务

2.15世纪最早出现的险种是( A )。

A·海上保险 B.火灾保险 C人寿保险 D.财产保险

3·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B )的特点。

A·不稳定 8.相对稳定C·不确定D.相对不稳定

4·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经营权机构。在下列机构中,属于常设经营决策机关的是( D )。、

A.理事会 8.监事会C.股东大会 D.董事会

5.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B )。

A.西北农民银行,8.丽如银行C·中央银行D.中国通商银行6.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D )的影响最为主要。

A·国外净资产 8.央行对政府的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7.现代信用洁动的基础是( D )。

A·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广泛使用 B.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

C-企业间的赊销活动D.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和赤子单位

8.当代金融创新的( A )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B·安全 c.投机性D·灵活性

9.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是( C )的基本特点。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国际金块本位制10.所谓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通常是指( D )o

A.该时期的货币流量 B.该时期的货币存量

C.该时期初的货币存量D.该时期末的货币余额

四、多项选择题

1.按交割期限不同,金融市场被划分为( CD )。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C.现货市场D.期货市场E.初级市场

2.保险基金的运作方式主要有( ACE )o

A.银行存款 B.投资不动产 C.证券投资

D.发放信用贷款E.发放抵押贷款

3.下列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是( DE )。

A.流通中现金增加 8.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

C.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D.通货一存款比率

E.准备一存款比率

4.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BCE )。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关系中 8.利息属于信用范畴C利息的本质是对时差的一种补偿D.利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E.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础5.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CDE )

A.出口信贷 B.国际金融租赁 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

D.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 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6.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 ACE )。

A.具有较高的利率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7.商业银行经营的方针包括( ACD )。

A.盈利性 B.社会性C.流动性 D.安全性E.合理性

8.下列属于社会征信系统的有( ABCDE )。

A.信用档案系统 B.信用调查系统

C.信用评估系统 D.信用查询系统E.失信公示系统

9.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表现在下列的( ABCE )。

A..交纳税款 8.发放贷款C.发放工资 D.购买商品E.捐赠善款

10.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包括( BE )。

A.价格推进 B.工资推进 C效率推进 D.结构调整 E.利润推

六、论述题(共15分)

试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

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2)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

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

(3)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金融的基本功能、金

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

(4)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

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

将导致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而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

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破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

(5)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

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

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

经济发展服务。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1)收入。 (2)价格。、(3)利率。 (4)货币流通速度。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

(7)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及服

务质量的优劣、国家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2.简述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利润的平均水平。 (2)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

国际经济环境。 (5)政策性因素。

3.货币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

定货币单位的值。(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规定主币和辅币。

(4)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l分。共10分)

4.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 )

5.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 × )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

汇率制。( √ )

7.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 √ )

8.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

9.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

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问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

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

1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 )

12.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

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13.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 )

三、单项选择题

14.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人( A )

A.借方 B.贷方 C.借贷双方 D.附录

15.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 C )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

A.羊群 B.冲击 C.杠杆 D.一体化

16.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B )。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元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17.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D )。

A.货币一体化 B.生产一体化C.金融全球化 D.贸易一体化18.中间汇率是指( D )。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 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平均数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 D.买人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19.下列属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D )。

A.利率 B.汇率 C.基础货币 D.货币供应量

20.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 A )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财政赤字 B.利润推动 C.预期不当 D.体制因素

21·下列方程式中( C )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 B.p=MV/T C.M=PQ/V D.M=KPY1

22.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A )。

A.利率机制B.汇率机制C.价格机制D.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23·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是 ( B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准备金率

四、多项选择题I

24.下列( AD )属于货币的作用。A.降低了产品交换成本

B.提高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C.提高了产品交换成本

D.降低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E.提高了价值储藏成本

25.下列属于社会征信系统子系统的是( ABCDE )。 A.信用档案系统 B.信用调查系统

C.信用评估系统 D.信用查询系统E.失信公示系统

2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是( CDE )。

A.出口信贷 B.国际金融租赁

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D.银行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27.在下列各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BCDE)

A.最高利润水平 B.平均利润水平

C.物价水平‘D.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E.国际利率水平

28.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 BCD )原则。

A.效益性 B.安全性C.流动性 D.盈利性E.时效性

29.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CE)

A.存款准备金政策 B.道义劝告 C.公开市场业务 D.优惠利率E.再贴现

政策

30.下列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有( AD )。

A.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B.银行承兑汇票C.短期政府债券

D.货币互换 E.开放式基金

31.政府发行短期债券的。主要目的是( AC )

A.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B.获取投资收益

C.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操作工具D.作为流动资产的二级准备

E.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

32.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有( ABCDE )。

A.增加金融风险 B.金融虚拟化程度加深

C.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D.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加

E.国际金融的脆弱性增加

33.货币政策的四要素是指( BCDE )。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E.操作

指标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34.(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3分)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分)

35.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35.优点:(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5分)

局限性:(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

益。

36.简述金融全球化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36.(1)金融全球化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这是金融全球化的消

极作用。

(2)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

影响,使国家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有效性降低的情况。(3分)

(3)同时,国际游资也会因一国利率提高而大量涌进该国,从而使该国紧

缩通货的效力受到削弱。(3分)

六、论述题(15分)

37.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

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

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2.非政策性。

二、判断题

4.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

手中的

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 )

5.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 )

6.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 )

7.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

的价格下跌。( × )

8.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

融机构。( √ )

9.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 √ )

10.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便利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

( × )

11.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 )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 )

13.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10分)

14.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 C )。、

A.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 B.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C.国际直接投资额 D.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15.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增长 C.人们的预期 D.货币政策16.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项目是( B )。’

A.购买力风险 B.信用风险 C.市场风险 D.政策风险

17.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项是( D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 D.降低再贴现率

18.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B )。

A.维护国家和阶级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D.维护金融秩序

19.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A )。

A.内生性 B.外生性 C.可测性 D.可控性

20.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 D )模式。

A.全能型 B.单元型 C.混业经营型 D.职能分工型

21.在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B )。

A.西北农业银行 B.英国丽如银行 C.中央银行 D.中国通商银行

22.利息是( C )的价格。

A.外来资本 B.货币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

23.下列属于信用范畴的项目是( D )。

A.财政拨款 B.商品买卖 C.救济 D.赊销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24.我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是以( ABCE )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

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中央银行

25.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目前主要有( ACDE )等类型。

A.总分行制 B.代理行制 C.单一银行制 D.持股公司制 E.连锁银

行制

26.下列金融工具中,没有偿还期的有( AC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股票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E.商业票据

27.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BDE )。

A.经济运行周期 B.宏观经济政策 C.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

D.产业生命周期 E.上市公司业绩

28.下列各项中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转移项目中的有( ABDE )。

A.外国政府的无偿援助 B.私人的侨汇 C.支付给外国的工资

D.战争赔款 E.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

29.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一国金融监管和协调更多地依靠( ACE )。

A.各国政府的合作 B.各国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C.国际性金融组织的作用 D.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E.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

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ABCE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欧洲货币单位 E.特别提款权

31.中央银行是在解决下列( ABCE )等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A.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B.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C.最后贷款人问题

D.政府筹资问题 E.金融监管问题

32.关于通货膨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现象 B.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

C.物价普遍上涨 D.货币贬值 E.生产过剩

3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是( ABCDE )。

A.金融稳定 B.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 E.稳定

物价

五、简答题

34.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1)货币均衡的实现除了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2

分)

(2)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具有足够并且有效的调控手段。(2分)

(3)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2分)

(4)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合理。(2分)

(5)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2分

3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35.(1)消费者信用控制。(2分)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分) ‘

(3)不动产信用控制。(2分) (4)优惠利率。(2分)

(5)预缴进口保证金。(2分)

36.通货膨胀主要有哪些类型?

36.(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

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的分类: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

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等几种类型;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

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与隐蔽型通货膨胀;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

一般又把通货膨胀划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

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六、论述题【l5分)

3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37.要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

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

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

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

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

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

济管理的目标。(2—3分)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5—8

分)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韵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2—4分)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 ) 2.政府既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交易生体,又是重要的监管者和调节者。( √ )

3.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

4.在下列债券中,按风险性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 × )

5.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 )

6.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

7.工资一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8.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 )

9.在直接标价法下,银行买入汇率小于卖出汇率。( √ )

10.充分就业一般是指失业率降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但仍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和摩擦失业。( √ )

三、单项选择题

1.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B )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投资基金市场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凯恩斯和托宾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D.麦金农和萧

3.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 C )来实现的。

A.政府调控 B.中央银行调控 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4.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 B )。

A.中央银行 B.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 D.商业

银行

5.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是( D )。

A.物价上涨 B.货币贬值 C.货币需求过多 D.货币供给过多

6.劣币驱逐良币律发生在( C )条件下。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制度

7.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 A )的特点。

A.相对性 B.绝对性 C.长期性 D.稳定性

8.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C )。

A.M与V的关系 B.M与T的关系 C.M与P的关系 D.T与V的

关系

9.实行( B )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钉住汇率 D.一揽子汇率

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A )。

A.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B.业务库保存发行基金

C.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 D.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有( BCE )。

A.宏观扩张政策 B.宏观紧缩政策

C.增加有效供给 D.增加收入政策

E.指数化方案

2.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构成一般有三类,即( ABE )。

A.现金资产 B.信贷资产 C.固定资产 D.流动资产 E.投资

3.下列各项中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是(ABCDE )。

A.价格 B.收入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4.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 BCE )。

A.信用配额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不动产信用控

E.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5.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CD )。

A.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家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B.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C.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D.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E.加深了金融虚拟化程度

6.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的方式包括( ACD )。

A·计价单位 B.价值贮藏C·交换手段D.支付手段 E.积累手段

7.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通常采取的调节政策是( AD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鼓励出口的信用政策 D.降低关税 E.增加非关税壁垒

8.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一般考虑的因素包括( ABDE )。

A·经济运行周期 B.宏观经济政策C·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

D.产业生命周期 E.上市公司业绩

9.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ABD )。

A·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C·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体D.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

主体

10.下列( BCD )是货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A·基金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C·商业票据市场D.国库券市场

E.回购协议市场

五、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金融创新的特征与成因。

1.(1)当代金融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型化、电子化、多样化和持续

化。

(2)金融创新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经济思潮的变迁;需求刺

激与供给推动;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2.简述通货紧缩的成因。

2.从通货紧缩的本质特征看,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

象的深层原因却极为复杂。(2分)主要归结为:

(1)有效需求不足。(2分)

(2)供给能力相对过剩。(2分)

(3)结构问题。(2分) (4)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有什么特点?

3.(1)现实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六、论述题(15分

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1.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3—5分)

2.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3—5分)

3.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银行存款如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银行有利。× )

2.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 √ )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的作用范围,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4.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 ) 5.通过办理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 )

6.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 ) 7.证券发行必须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 × )

8.在我国货币层次中,M1的流动性大于M2,而M2的统计口径则大于M1( √ )

9.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总需求之间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 )

10.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

三、单项选择题

1.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B )。

A.外生性 B.内生性C.可测性 D.可控性2.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A )。

A.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B.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C.维护国家和阶级利益 D.维护金融秩序

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 C )。

A.基础货币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贷款限额

4.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A )。

A.总需求给定 B.总供给给定 C.货币需求给定 D.货币供给给

5.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力度最强的工具是( D )。

A.道义劝告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存款准备金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 C )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 B.P=MV/TC.M=PQ/V D.M=KPY

8.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是( C )。

A·流通中货币 B.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C·政府债券D.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

10.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是( A )。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C.购买力风险 D.政策风险

四、多项选择题

1.按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 AB )条件下。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E.金块本位

2.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是( BCDE )。

A.大型化 B.新型化C.电子化 D.多样化E.持续化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有( BD )。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E.汇率

4.一般来说,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 ABE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生活费用指数 D.国民生产总值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5.下列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技术中可以规避国际金融风险的是

( ABDE )。

A.外汇掉期交易 B.金融期货交易

C.即期外汇交易 D.金融互换交易E.金融期权交易

6.自1984年至l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

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 BC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汇率稳定

7.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ABCE )。

A.金融工具期限长.B.为解决长期性资金需求

C.资金借贷量大 D.流动性强 E.交易工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8.保险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业务包括

( BCDE )。

A.经纪业务B.筹集资本金C.出售保单,收取保费D.给付赔偿款E.资金

运作

9.中央银行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ABCD )。

A.发行的银行B.存款货币银行C.银行的银行D.国家的银行E.监管的

银行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包括( ABCE )。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在IMF的储备头寸D.欧洲货币单位E.特别提

款权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货币市场及其特点。

1.(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

的市场。

(2)与资本市场相比,货币市场具有如下明显特征: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

风险相对较低。

2.何谓股票价格指数?如何编制股票价格指数?

2.(1)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4分)

(2)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先选定

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作样本,再选定某一合适的年份为基期,并以基期的样

本股票价格为l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基期作比较,就是报告

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3.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哪些效应?

3.(1)一体化效应。即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使资源配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2)放大效应。具体体现在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杠杆效应和羊群效应上。

(3)冲击效应。包括对经济主权的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对汇率的冲击。

六、论述题(共15分)

试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金融领域全面引入国际竞争,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的整体水平还相当落后,金融体系比较脆弱,抵御内部和外部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1—2分)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的挑战:(1)对中国货币政策方面的挑战。(2)对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3)金融业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3—6分)

2.微观层面的挑战:(1)业务方面的挑战。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和金融创新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将会占有绝对优势,在外资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细致周到的服务面前,中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今后将会遇到巨大困难。

(2)人才方面的挑战。(3)市场方面的挑战。(3—6分)需要指出的是,挑战是否产生消极作用也主要取决于我们在体制改革、法制约束、市场调节、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调整及其作用力。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 )

2.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

3.信用膨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 )

5.越南盾、缅甸元等由于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因而不是外汇。( × )

6.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 )

7.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具。( √ )

8.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聚集巨额长期资金。( × )

9.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 √ )

10.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 )

三、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

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C.表外业务 D.中间业务

2.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A )。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 D.充分就业

3.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B )。

A.总供给给定 B.总需求给定C.货币供给给定 D.货币需求给

4.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B )。

A.流动性比率 B.公开市场业务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再贴

现政策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C )。

A.恒久收入的作用B.人力资本的影响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

6.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B )。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D.对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基本没有影

7.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 )。

A.基准利率 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 D.差别利率

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D )。

A.证券发行市场 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 D.证券转让市场

9.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 D )。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 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不足

C.流动性资金不足 D.补充固定资本

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C )。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 B.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C.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

四、多项选择题

1.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ABD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

等份

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E.足值货币

2.目前我国实行的银行结售汇制的主要内容是( AD )。.

A.无条件的售汇 B.有条件的售汇

C.无条件的购汇 D.有条件的购汇E.以上都不对

3.对信用与货币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BDE )。

A.信用与货币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的经济范畴

B.信用与货币的产生都与私有制相关

C.信用的出现使货币的流通范围减小

D.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则减少货币供给

E.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

4.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ABE )。

A.银行信用可以达到巨大规模B.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C.银行信用本质上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D.银行信用的方向和期限受到

限制

E.银行信用具有相对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贷款人的需求

5.在我国,对利率水平高低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CE )。

A.平均利润率上升,利率总水平提高 B.平均利润率上升,利率总水平下

C.物价上涨,利率上升 D.物价上涨,利率下降

E.资金流出国外,利率水平上升

6.1994年,我国相继成立了几家政策性银行,它们是( BDE )。

A.交通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民生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7.中央银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BE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监管的银行”E.“银行的银行”

8.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作方式主要是( ABD )。

A.银行存款 B.证券投资

C.投资不动产 D.发放抵押贷款E.发放信用贷款

9.当代金融业务创新体现在( ACD )。

A.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 B.金融制度创新

C.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D.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E.金融组织机构

创新

10.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可以概括为( CDE )。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E.投机动机五、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1.(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4分)

(2)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投资目的不同;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不同。

2.简述国际储备的含义和作用。

2.(1)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国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 的储备头寸。(4分)

(2)国际储备的作用:削减国际收支困难;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充当对外举债的信用保证

3.简述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3.(1)货币化程度低下。(2.5分)

(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2.5分)(3)金融市场落后。(2.5分)

(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

六、论述题(15分)

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1.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极为初级和直接,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2—5分)

2.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3—5分)

3.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小。( × )

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

在。( × )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

的固定汇率制。

( × )

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

募配。( √ )

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

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

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

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

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

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 )

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

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1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 √ )

三、单项选择题

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

(A )。

A.借方 B.贷方 C.借贷双方D.附录

2·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 C )效应,以一定

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

A.羊群 B.冲击 C.杠杆 D.一体化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B )。

A.元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4.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D )。

A.货币一体化 B.生产一体化C.金融全球化 D.贸易一体化

5.中间汇率是指( D )。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 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平均数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 D.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6.下列属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D )。

A.利率 B.汇率。C.基础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 A )。

A.维护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

B.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C.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D.维护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

8.下列方程式中( C )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 B.P=MV/T C.M—PQ/V D.M—KPY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A )。

A.利率机制 B.汇率机制 C.价格机制 D.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10.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种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

具是(B)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准

备金率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 BD )属于货币的作用。

A.提高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 B.降低了产品交换成本

C.提高了产品交换成本D.降低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E.提高了价值

储藏成本

2.下列属于社会征信系统子系统的是( ABCDE )。

A.信用档案系统 B.信用调查系统C.信用评估系统

D.信用查询系统E.失信公示系统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是( CDE )。

A.出口信贷 B.国际金融租赁

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D.银行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4.在TN各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 BCDE )。

A.最高利润水平 B.平均利润水平 C.物价水平

D.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E.国际利率水平

5.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 BCD )原则。

A.效益性 B.安全性C.流动性 D.盈利性E.时效性

6.银行类金融机构按其在经济中的功能可以分为(BCDE )

A.国有银行 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 D.专业银行E.政策性银行

7.下列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有( AD )。

A.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B.银行承兑汇票C.短期政府债券 D.货币互换

E.开放式基金

8.政府发行短期债券的主要目的是( AC )。

A.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B.获取投资收益

C.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操作工具D.作为流动资产的二级准备E.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

9.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有( ABCDE )。

A.增加金融风险 B.金融虚拟化程度加深

C.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D.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加快

E.国际金融的脆弱性增加

10.货币政策的四要素是指( BCDE )。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E.操作指标五、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1.(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4分)

(2)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投资目的不同;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不同。(6分)

2.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2.优点:(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6分)

局限性:(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4分)

3.金融监管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3.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分)

(1)市场准人的监管。所有国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都是从市场准人开始。(3分)(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金融机构经批准开业后,监管当局要对金融机构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以便更好地实现监管目标的要求。(3分)

(3)市场退出的监管。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分为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无论那种退出,监管当局都要对退出过程进行监管,保持其退出过程的合理性与平稳性。六、论述题(15分)

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

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

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2.成本推动,包

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2.非政策性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经济货币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 )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中,金融市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

3.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 )

4.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 × )

5.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

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

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

呈反比关系。( × )

7.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 √ )

8.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 × )

9.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t √ )

10.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因此能真实反

映资金供求关系,有利于利率灵活有效地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 )

三、单项选择题

1.利息是( B )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2.铸币平价是( B )条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A.信用货币制度 0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

本位制

3.在国际信用中,国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较高,它一般是基于( D )

来确定的。

A.国际资本市场利率 B.同期限国债利率

C.借贷双方商定 D.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现代各国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主要是按照( D )形式

建立的。

A.合作制 B.国有制 C.私人所有制 D.股份制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

总和

8.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

额,则年贴现率为( B )。

A.5% B.10%C.2.56%D.5.12%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

发展。

10.有效资产组合是( C )。

A.以最低的风险取得最高收入 B.取得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

C.相同风险下应取得最高收益 D.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应该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项目有( BD )。

A.货物的进口 B.服务输出

C.支付给外国的工资 D.接收的外国政府无偿援助E.私人汇出的侨

2.当代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是( AE )。

A.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 B.金融制度创新

C.金融业务创新 D.新技术的广泛应用E.金融机构创新

3.在下列描述中,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ABCE )。

A.金融工具期限长 B.为解决投资性长期资金的供求需要C.资金借贷量

D.流动性强 E.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4.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BE )。

A.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C.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D.兼营保险业务是其重要特征

E.以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以特殊方式运用资金

5.国际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包括( ACDE )。

A.短期信贷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短期证券市场 D.票据贴现市场E.离岸货币市场

6.货币均衡的实现受( ABCD )等因素的影响。

A.利率机制B.央行的干预和调控

C.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利率机制

7.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 ABD )。

A.利率 B.期限.C.发行价格 D.购买价格 E.汇率8.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 ABCD )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收购黄金外汇E.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

9.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BD )。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税率E.超额准备金10.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 ABDE )。

A.收入机制 B.利率机制C.支付机制D.价格机制E.汇率机制

五、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决定与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2分)(2)资金的供求状况。(2分)

(3)物价变动的幅度。(2分) ’(4)国际经济的环境。(2分)

(5)政策性因素。(2分)

1.介绍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及其作用。

1.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现代中央银行通过直接经营支付清算系统开展清算业务。支付清算系统主要包括大额实时全额支付系统和小儿定时批量支付系统两种类型。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银行间同城资金清算和异地清算,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5分)央行支付清算业务的具体作用是:(5分)

(1)支持跨行制支付清算。.(2)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4)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3.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2)汇率安排多样化;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包括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汇率政策,通过外

汇储备增减、国际融资以及国际协调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4)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经济的

作用,但仍存在着,

一些缺陷,国际货币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六、论述题(15分)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货币供给的决定及其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关

系。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货币供给的决定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要点: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l.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

2.商业银行

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3—5分)

基础货币的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其资

产业务提供

基础货币一般有三个渠道:l)在外汇和黄金市场买卖外}[黄金,变动储备资

产;2)在公开市场

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3)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在贷款,变

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货币乘数是经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

倍数关系。

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基础货币与最终货币供给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

收缩)的乘数效应,而乘数的大小主要由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一存款比率决

定。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一存款比率和货币乘数都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l0分)

1.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 )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

象。( √ )

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

货币。( √ )

4.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 ( × )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 )

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人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

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 × )

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盈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 × )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 × )

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 √ )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负债一方。

( √ )

三、单项选择题

1.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B )。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C.证券发行市场 D.证券转让市场

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麦金农和萧

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D.凯恩斯和托宾

3.在下列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A )的影响最主要。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国外净资产

4.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D )。

A.准中央银行制B.复合中央银行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 D.单一中央银

行制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C )。

A.价格机制 B.中央银行宏观调控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6.下列变量中,( B )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

A.利率 B.税率C.汇率 D.价格

7.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D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

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企业股票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银行承兑汇票 D.银行

支票

9.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B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商品交易C.物质交换 D.产品调剂

10.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率是由( D )所决定的。

A.货币供求 B.利润率c.利润的平均水平 D.供求关系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BCE )。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C.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

E.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础

2.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AC )。

A.由原有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成 B.政府出资设立

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E.私人部门自由设立3.下列属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有( ABCDE )。

A.居民个人 B.商业性金融机构’C.政府 D.企业 E.中央银行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 ( ABD )

A.银行自有资本 B.存款负债C.现金 D.其它负债E.存放同业存款

5.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是( BCDE )。

A.基金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C.商业票据市场

D.国库券市场E.回购协议市场

6.资本市场发挥的功能有( ABDE )。

A.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B.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C.调剂临时性资金余缺D.有利于企业重组 E.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7.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 .BCDE )。

A.美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 B.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C.某一在华日本独资企业的中国雇员 D.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8.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信贷的是( ACDE )。

A.政府信贷 B.政府证券

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D.国际银行贷款E.出口信贷

9.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是指( BCD )。

A.信贷配额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窗口指导10.下列关于货币均衡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 B.货币均衡是动态性概念

C.货币均衡的实现主要依靠利率机制 D.它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反映

E.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六、论述题【l5分)

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要点: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考察:(一)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

(5--8分)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

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但也有特殊情

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

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率或股票的收

益率,与货币需求反IS]变动。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

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

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

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

化传统等。

(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4—7分)

1.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入正相关,与

利率负相关。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

2·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

要。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

交易规模。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

要,包括:职能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1.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有哪些显著特征?

1.(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

2.简述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与原则。

2.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

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

进行的自律性管理。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

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

3.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3.(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发行货币,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

值有重要作用。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

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

具。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际结算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和结算工具的运

用,实现跨国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 ·√ )

2.在财政收支、贷款发放、商品赊销等经济活动中,货币发挥着流通手段的

职能。( ×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

式相同。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

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 )

5.银行控股公司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

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

6.对企业来说,债权融资的利息支出基本上是固定的。( ×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

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8·国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会影响一国的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

下,国内高利率和高通胀率会带来高汇率,即本币贬值。( × )

9·国外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是消费信贷,少数财务公司也向企业发放贷

款。(√)

10·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的影响。

( ·√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采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A )。

A.分业监管 B.集中监管C·混合监管 D.交叉监管

2.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 B )来实现的。

A.汇率机制 B.利率机制C.政府控制 D.中央银行调控

3.下列变量中( C )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

A.利率 B.汇率C.税率 D.价格

4.以下不属于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途径是( D )。

A.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B.间接投资于外国金融机构

C在外国设立代表处 D.提高国际业务比重

5.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B )。

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6.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D )的影响最为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的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7.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是( B )。

A.回购协议 B.信贷承诺 C.票据发行便利 D.单一银行贷款8.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B )。

A.西北农业银行 B.英国丽如银行C.交通银行 D.中国通商银行

9.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被称为( D )。

A.赊销 B.银行汇票C.背书 D.商业票据

10.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B )。

A.金块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信用货币制度

四、多项选择题

1.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BCDE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E.其他存款2.关于区域货币的正确表述是( ABCD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 B.发行统一货币

C.以“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为依据 D.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E.欧元

是唯一的区域货币

3.限价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ABCDE )。

A.制定反托拉斯法

B.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C收入指数化

D.管制和冻结工资与物价E.运用税收手段

4.金融全球化是指这样的趋势( ABC )。

A.各国放松金融管制B.放开资本项目管制,资本在全球各金融市场自由流

C.全面减少和消除贸易障碍D.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E.提高对外贸易依

存度

5.在利率体系中,( BC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

率形成的干预。

A.基准利率 B.官方利率C.公定利率 D.国债利率E.固定利

6.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 ABCDE )。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

利D.改善信息不对称 E.风险转移和管理

7.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有( AC )。

A.证券公司 B.保险公司 C.投资基金公司 D.信托投资公司E.租赁

公司

8.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细分为( AD )引起的通货膨胀。

A.工资推动 B.预期推动 C.价格推动 D.利润推动E.财政赤字

推动

9.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 ACDE )途径来实现的。

A.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B.绕过法律

C.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D.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E.增强金融作

用力

10.私募发行方式的特点是( ACD )。

A.发行手续简单 B.能在短时间筹集大量资金C.不必取得资信等级

D.给认购人提供优厚报酬E.证券的流动性较差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对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做简要介绍。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祖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香港特别行政

区的金融机构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

具有多元化的特征。(5分)祖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

主体,具有以银行业为主的特征。

2.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哪些不同?

(1)特点不同。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交易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

投资性资金的需要,资金借贷量大,市场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货币市场的特点是: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3分)

(2)功能不同。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企业重组和产业

结构优化。货币市场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资金需要,并为信用发展和政

策调控提供条件。(3分)

(3)内容和结构不同。广义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

市场。货币市场则主要由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国库券以及回购协议等市场

组成。

3.简述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

监管的目标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应该是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

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

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具体监管目标各国有差

异。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

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

则。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和市场退出

的监管

六、论述题【l5分)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国际资本

流动的效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1)经济原因: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与需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原

因。

(2)金融原因:一是国际范围内存在巨额金融资产,需要通过国际资本流

动实现保值和增殖;二是由于各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和风险状况存在巨大差别,

在不同市场流动有利于资本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2—3分) :

(3)制度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逐步放松外汇官职、资本管制乃至于金融管制,开放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的自由化制度安排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4)技术及其他因素: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世界金融中心连为一体,使国际资本流动的便利度和速度大为加快。(2—3分) 国际资本流动的正面效应:(1)一体化效应: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2)放大效应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杠杆效应、羊群效应使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的负面效应:(1)对经济主权的冲击。(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3)对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冲击。

电大合同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投标2.附条件合同3.代位权4.违约责任5.买卖合同1.我国合同法调整的关系有。 A.婚姻关系B.收养关系 C.监护关系D.财产关系 2.在合同成立时,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地点为。 A.承诺生效的地点B.经常居住地 C.收件人的主营业地D.合同签订地 3.代位权行使的费用由。 A.债务人承担B.代位权人承担 C.全体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和债权人共同承担 4.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属于。 A.为自始无效合同B.为效力未定合同 C.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D.以上都不是 5.合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由当事入达成协议而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A.依法成立的合同于其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 B.依法成立的合同于其尚未生效前 C.依法成立的合同于其尚未成立之前 D.依法成立的合同于其既未成立亦未生效之前 6.违约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A.合同B.侵权 C.欺诈D.不正当竞争 7.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负担。 A.履行义务的一方 B.接受履行的一方 C.合同双方当事人 D.协商确定 8.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A.1年 B.5年 C.10年 D.20年 9.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A.研究开发人所有B.委托开发人所有 C.研究开发人与委托开发人共同所有D.国家所有 10.建筑工程合同的形式。 A.可以是书面的B.可以是口头的 C.必须是书面的D.必须是经过公证的 1.无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购买人订立买卖合同,但可以作为赠与人订立赠与合同。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视为有效。 3.如果受要约人是向要约人以外的其他人作出了承诺,则只能视为是向其他人发出了新的要约。

电大期末金融学题库(已整理)

一、单选、 16 1694年,英国商人建立(B),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B.英格兰银行 20 2001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B)。B.国外资产 20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是(B)。B.双顺差 BX 保险公司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B),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B.经营目的CB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D)协议。D.质押贷款 CB 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D)。D.供给与成本 CQ 长期金融市场又称(C)。C.资本市场 CZ 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B)B.内生性 DQ 短期金融市场又称(C)。C.货币市场 FL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A)。A.恒久收入的影响 FZ 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素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A)。A.国际清算银行 GF 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经营权机构。所有权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B)是常设经营决策机关。B.董事会 GJ 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是(B)。B.外汇银行 GJ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D),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来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 D.杠杆效应 HB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E点)决定的利率称之为(C)。C.均衡利率 JJ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是(C)。C.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 JJ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A)。A.贸易一体化 JR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B)。B.支付结算服务 JR 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D)。D.市场信息公开 JR 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属于(D)。D.管理兼政策性金融机构 JR 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C)。C.麦金农和萧 KE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C)。C.利率的作用 KE 凯恩斯把储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D)。D.储蓄与投资 LX 利息是(D)的价格。D.借贷资本 MQ 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B)。B.外汇储备 MQ 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A)。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MY 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B)的特点。B.布雷顿森林体系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第1题:“超支”,就是企业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支出。错 第2题:出纳人员不需要定期轮换。错 第3题:为了打发讨债人员,公司不得于也可以少量签发空头支票。错 第4题:分期付款,产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错 第5题:企业出纳收的现金根本不用存入银行,放在保险柜也可以。错 第6题:企业可以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错 第7题:体现修订性惯例要求的原则: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对 第8题:企业会计不可以直接将存货盘盈、盘亏作为损益处理对 第9题:企业发生的所有借款利息都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错 第10题: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错 第11题:财务会计只向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才向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错 第12题: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和会计处理方式,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对 第13题:小规模纳税企业只有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将支付的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第14题:商业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其提供的债务扣除。 第15题:只有外购的商誉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对 第16题:一个企业可以在多家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错 第17题: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f日,在折旧期限内是逐期递减的。错 第18题:在会计实务中不带息应付票据是按未来偿付金额入账的错 第19题:企业为获得固定资产的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错 第20题:企业的税后利润应先向投资者进行分配,然后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第21题:采用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销售产品的情况下,应以收到货款时作为销售实现。 错 第22题:不管是用直线法摊销,还是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应付债券各期的实际利息费用均等于:每期应付利息-当期溢价摊销额或:每期应付利息+当期折价摊销额。对 第23题:商业承兑汇票是一种商业信用,贴现后如果承兑人到期不能偿付,贴现企业没有责任向银行兑付。错 第24题: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以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错 第25题:按照帐户的经济内容分类,下列帐户中属于资产类帐户的有(BD )。 □预提费用 □ [C]本年利润 □ [D]财务费用 第26题: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ABCD )。 □〔A]资产二所有者祝益+负债 厨〔时资产二权益 胡[匚〕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 昴〔珀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第27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BDE )。

电大《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2. 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B. 金币本位制)。 3.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E 点)决定的利率称之为(C. 均衡利率)。J 1.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是(C. 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 2.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A. 贸易一体化)。 3.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B. 支付结算)。 4. (D. 即期汇率)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汇率,是所有外汇交易汇率的计算基础。 5. 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D. 市场信息公开)。 6. 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属于(A. 管理性金融机构)。 7. “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C. 麦金农和萧)。 8. 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是哪种变动关系(A. 同方向,反方向)。K 1. 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A. 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C. 利率的作用)。 3. 凯恩斯把储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B. 货币与债券)。L 1. 利息是(D. 借贷资本)的价格。3. 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B. 外汇储备)。 4. 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A.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5.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B.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N 1. 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B. 经常项目差额)。P 1. 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D. 承兑)。Q 1.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通常被称为(B. 国库券)。S 1. 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称之为(B. 生产一体化)。 2. 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称为(D. 生产一体化)。 3. 商业银行的提现率与存款扩张倍数的变化是(B. 反方向)。 4.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B. 卖方)。 5.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C. 卖方)。

电大合同法期末机考题(已排序)

单选题 A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A. 财产交付时 B保管合同的保管人拍卖、变卖保管物其所得价款()。c.扣除保管费用和其他费用后将剩余部分 返还寄存人 保管合同自()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B. 保管物交付 C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若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B.非格式条款 采取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地为()。c. 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时,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时间,即视为到达的时间。 A.首 次 承揽合同成立后,()。D.定作人有权任意解除合同,但要赔偿承揽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承揽人将辅助工作转包给第三人的,应由()完成的工作质量向定作人负责。 B. 承揽人对第三人 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该标的物的知 识产权()。 B. 不属于买受人 从提存之日起超过()无人受领的物视为无主物,扣除必要的提存费用后上缴国库。 A. 5 年 D 代位权行使的费用由()。A. 债务人承担 当事人()是合同正常变更的唯一条件。 c. 协商一致 当事人如果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约金数额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有定金和违约金的情况时,可以( 对撤销权的行使首先应审查撤销权的主体、产生条件、民法院 对法人超出经营范围经营的行为,在相对人恶意时( ) B. 单方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请求调整违 )。 A. 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者违约金 行使范围,该审查权由()依法行使。 A. 人)。A. 法人可主张其无效,但应负举证责任

2411+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2014年1月)

试卷代号: 24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未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2014 年1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1936)的作者: A. 卞之琳 B. 冯至 c.何其芳D. 徐迟 2. 2.《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是40年代最杰出的讽刺暴露性小说。其作者是: A.张天翼 B. 沙汀 C.吴组湘 D.艾芜 3. 40年代出现了许多杂文创作群,在“孤岛”上海有“《鲁迅风》作家群”,在“陪都”重庆有“《新华日报》作家群”,在“文化中心”昆明有“学者作家群”,而成就最大的是在“文化城”桂林的“《野草》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 A.唐搜、王任叔(巴人)、柯灵 B.郭沫若、冯雪峰、孔罗荪、田仲济、章靳 C.闻一多、朱自清、吴晗、王力(了一)、钱幢书 D.聂维弩、夏衍、秦似、孟超 4.在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主要有《中国的西北角》、《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记王震将军》、《随军散记》、《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黑红点》、《刘伯承将军会见记》等。其中,《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A.范长江 B.丁玲 C.周立波 D.沙汀 5.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7.如果说,《雷雨》作为一首诗,那么,可以说诗人的灵魂和感情的化身则是: A.侍萍 B.繁漪 C.周萍D.周冲 8.戴望舒和为逃避北洋军阀追捕南下到了松江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一起主编了“科学与艺术丛书”(后改名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这位文学批评家是: A.阿英 B.瞿秋白 C.胡风 D.冯雪峰 9.在方鸿渐的恋爱经历中,出现有四位女性,但他心中的最爱是: A.鲍小姐 B.苏小姐 C.唐小姐 D.孙小姐 10.“雅舍”是梁实秋抗战时期寓居他乡时对自己所住的一间陋室的称呼。当时,他是在: A.北京 B.重庆 C.昆明 D.桂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分} 要求: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

电大金融学期末考试金融学单选题

《金融学》单项选择题期末复习题 A按机构的设立划分,由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是(多元监管)。A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借方增加)。B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间接信用指导)。 C长期金融市场又称为(资本市场)。 C场内交易遵循的竞价原则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C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供给与成本)。 C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买方信贷)。 C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 C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D当代金融创新的(高收益低成本)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D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货币市场)。 D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理论概括的汇率理论是(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D对于通货,以下各项中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银行券)。 E2003年9月21日我国商业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提取比率上调至(7%)。 E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双顺差)。 E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为(2498亿美元)。 F非金融性公司发行融资性票据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间接销售)。 F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M与P的关系)。 F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恒久收入的影响)。 F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F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并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机构是(国际清算银行)。 G高利贷是一种以(高利借债和偿还)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G根据票据交换理论,在多家银行参加的票据交换和清算的情况下,各行应收差额的综合一定(等于)各行应 G根据我国商业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职能分工型)模式。 G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董事会)是常设经营决策机关。 G关于出口换汇成本的正确表述是(出口换汇成本=(1+预期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以人民币计算的出口总成 G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G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升值的原因是(流动借贷的债权大于债务) G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经济不发达它的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以促进私营部门投资)。 G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国际资金流动具有(羊群效应)特点,故意将某一信息广为宣传,有意识地诱发市场恐慌情绪与从众心理,来实现有限资金无法达到的效果。 G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核心主体是(外汇银行)。 G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的(杠杆)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来控制的名义 G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 H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国际直接投资额)。

2411+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

试卷代号:24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2013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崔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 B.《呐喊》 C.《故事新编》 D. }仿徨》 3.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人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 B.林徽因 C.陆小曼D。王映霞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 B.《灭亡》 C.《动摇》 D.《追求》 5.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6. 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A.《蜜柑》 B.《柏子》 C. 《萧萧》 D.《丈夫》 7.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徽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 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 D.《大波》 8. 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 B.艾青 C.赵树理D,孙犁 9.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A.《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倾城之恋》 D.《半生缘》 1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冉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A.山药蛋派B.晋察冀派 C.荷花淀派 D.山茶花派 二、多项选择且(每题2分,共10分)

电大《合同法》形考2答案

请看题尾正确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合同的履行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实际履行原则 B. 经济合理原则正确 C. 协助履行原则正确 D. 全面履行原则正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全面履行原则, 协助履行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 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合并时,原已订立的合同作如下处理()。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合并后的企业成为原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新当事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正确 B. 如果被合并的是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原企业享有的债权或负担的债务,由原企业和吸收企业确定分担的方式和比例,并须通知相对人 C. 企业合并后,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移转于新企业,不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正确 D. 如果被合并的是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在一定期间内,原企业与吸收企业应当对原企业的债务负连带责任正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合并后的企业成为原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新当事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企业合并后,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移转于新企业,不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 如果被合并的是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在一定期间内,原企业与吸收企业应当对原企业的债务负连带责任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的要件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必须是合法的事实正确

B. 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正确 C. 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正确 D. 必须是将来的事实正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必须是将来的事实, 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 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 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构成欺诈应当符合的构成要件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正确 B. 须有欺诈行为正确 C. 须相对人因欺诈而陷于错误正确 D. 须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而与欺诈人订立合同正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须有欺诈行为, 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须相对人因欺诈而陷于错误, 须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而与欺诈人订立合同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正确 B. 在乙公司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C. 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到达乙公司正确 D. 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到达乙公司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到达乙公司, 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言辞属于要约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金融学》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 副本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金融学》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046 课程代码:023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系统方向);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D)。 A.世界银行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开发协会D.国际清算银行 2.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B)。 A.外生性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3.下列(B)是强有效市场的特点。 A.证券价格不包含历史信息但包含公开信息 B.证券价格包含所有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 C.证券价格包含所有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 D.证券价格包含所有历史信息和部分公开信息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一般高于国库券,利差为存单相对于国库券的(A)。A.风险溢价 B.流动性溢价 C.收益折价 D.收益溢价 5.一国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C)。 A.行业性法律 B.专业性法规 C.国际性法律 D.行业内法律 6.已知某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6%,名义利率为10%,则实际利率近似为(B)。A.16% B.4% C.10% D.6% 7.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包含三个环节,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B)。 A.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 B.银行金融机构至非银行金融机构 C.金融机构至企业、居民 D.企业、居民至国民经济各变量 8.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C)的变化状况。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9.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被称为(B)。 A.货币乘数B.存款乘数 C.通货一存款比率 D.准备一存款比率 10.(A)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转移与管理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1.按照金融标的物的层次,金融市场可分为(CD)。 A.资本市场 B.货币市场 C.原生金融工具市场 D.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E.黄金市场 12.当代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是(BE)。 A.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B.金融业态不断创新C.金融业务创新 D.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E.创设新型金融机构 13.在下列描述中,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ABCE)。 A.交易工具的期限长 B.筹资目的为满足投资性资金需要C.筹资和交易规模大 D.安全性高 E.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14.下列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CE)。 A.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业务经营过程遵守信用原则;即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C.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D.兼营保险业务是其重要特征 E.不直接参与存款货币创造 15.以下(ABCDE)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A.货币 B.汇率 C.信用 D.利率 E.金融工具 16.货币均衡实现的条件是(AE)。

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年月)

试卷代号:20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经济数学基础试卷 201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 1 ?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 ‘ 3 l x 丄_x A? y=x -x B? y=e e x -1 C ? y = In D ? y = xsin x x+1 2?设需求量q对价格p的函数为q(p) =3-2..匚,则需求弹性为Ep =( C ? - 3-2几?-匚 VP 3—2后 3.在切线斜率为2x的积分曲线族中,通过点(1, 4)的曲线为(). A ? y=x 3 B ? y=x 4 C ? y=2x 2 D ? y=4x 4 ?以下结论或等式正确的是()。 A.若代B均为零矩阵,则有 A=B B.若AB=AC,且A = O,贝U B=C C.对角矩阵是对称矩阵 D.若A = O , B = O,贝U AB尸O 5?设线性方程组AX=b有唯一解,则相应的齐次方程组AX=O () A ?无解 B ?只有0解 C ?有非零解 D ?解不能确定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x +2,-5 兰x £0 6 函数f(x)二的定义域是? l x—1,0< x : 2 sin x 7 已知 f (x) =1 当x、时,f (x)为无穷小量。 x 8 ?若d e^dx = ? 9 ?设A为n阶可逆矩阵,则r(A)二。 )。

11.设 y =e ~x - tan x ,求 dy . .1 sin 12.计算不定积分 $dx . ■ x 11* 解:y — (e — (tanz)y — — 5e ------------- cos x 1 -stn — 广 严 d/r — -- J sin [ 1 1 1 10.设线性方程组AX =b 满,且A T 0 -1 3 0 0 t+1 61 2,则t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三、微积分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线性代数计算题(每小题 15分, 共30分) 13.设矩阵A 二 -31 -1 ,B 1 ■1 I 0,求 A J B 。 -1」 14.求线性方程组 '—13 —6 — 3 1 0 1 1 4 1 0 r 13. 解 :因为(A D = 1 一 4 2 - j 1 0 1 0 —? 0 0 1 0 1 2 2 1 1 0 0 1 2 1 1 0 0 1 1 4 1 0 7 " 1 0 3 — -1 —] 0 0 1 0 1 2 ― 0 0 1 1 2 .0 1 — 7 — 2 0 — -13_ -] 0 —2 7 1 X J +2X 3 -x 4 =0 -x 1 x 2 -3x 3 ? 2x 4=0 的一般解。 2捲 - X 2 5x 3 - 3x 4 二 0 丄 d(丄)- cos X X 12.解:

电大期末金融学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对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2.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3.商业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内在的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2.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5分) 3.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 金融通的场所。(3分)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3分)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2分) 2.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3分)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分) 3.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3分)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等。 2.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3分)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利毫决定机制。(2分) 3.派生存款——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3分)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 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 的过程。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 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3分)不同口 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2分) 2.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 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3.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 分。 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 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 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 充斥市场的现象。 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 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 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持续、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等。 2.连锁银行制——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银行的多数股票, 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这些被控制的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实 际上其所有权却控制在某一个人或集团手中,其业务和经营管理由这个人或 集团决策控制。 3.金融深化——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培植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 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称作金融 深化。 2.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提供服务、 旨在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 管业务等,以后又发展了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1.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该税率 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2·存款货币——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 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 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流动性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 接进行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3-国际储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 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可得性、 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三个特征。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呈现高度一致性关系。 (× ) 2.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次级债务不可 计人附属资本。(× ) 3.工资——价格螺旋式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 )- 4.经济学中的稳定目标应包含不要陷入通货紧缩的要求。( √ ) 5.20世纪70年代以前,贸易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此后 表现为生产一体化。,( √ ) 6.套汇交易是指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从而可 以规避风险。(× )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通过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来实 现直接投资的最低比例为l0%。( √ ) 8.对于居民和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其交易能否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 √ ) 9·钱庄和票号都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 芽。×) 10·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之为市场风险。 (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 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C·表外业务 D.经营业务 2.15世纪最早出现的险种是( A )。 A·海上保险 B.火灾保险 C人寿保险 D.财产保险 3·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B )的特点。

2502+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50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 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題 2012年1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題4分, 共20分) 1.感觉 2 ?记忆策略 3?形式运算 4.儿童“观点采择”能力 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 二、填空题(空1分.共20分)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 2.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増强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3.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敬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4.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5.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及定型期° 6.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而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8.9-13岁的儿童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期待为依据的。 9?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习得新行为。 10?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进行学习的。 三、简答题(每小題8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持点。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3?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持点。 四、论述题(16分} 维果茨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喊若小喘.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1044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44; 课程考核:形考(纸质30%),终考(纸质7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实践合同的是(C)。 A.买卖合同 B.赠与合同 C.保管合同 D.运输合同 2.下列属要约的是(D)。 A.某股份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B.某公司在电视台播发的售房广告,但称“价格面议” C.某出租车未打开顶灯,在马路上行驶 D.某处于运营中的自动售货机,投入一元硬币,自动送出一杯可乐 3.合同的价款或者报酬约定不明确的合同履行的规则是(A)。 A.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B.按照订立合同的签订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C.按照政府部门规定地的价格履行 D.按当事人重新约定的价格履行 4.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B)。 A.6个月内行使 B.1年内行使 C.2年内行使 D.5年内行使 5.下列情况中,不能引起合同变更的是(D)。 A.债务人违约使合同不能全部履行 B.经法院裁定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C.当事人就合同的有关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D.原合同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6.违约行为是构成违约责任的(A)。 A.首要条件 B.重要条件 C.唯一条件 D.一般条件 7.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摄像机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C)。 A.8月7日 B.8月8日 C.8月9日 D.8月15日 8.以下各选项中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表述正确的是(A)。 A.承租人承担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B.出租人承担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C.出卖人承担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D.出租人与承租人共同承担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9.建筑工程合同的形式(C)。 A.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B.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C.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D.必须是经过公证的 10.秦某有一中巴,经有关部门批准,秦某跑起了自北京市区至郊区某线路的短途运输业务。某日,他在超速驾驶中,为避免与李某的客车相撞,紧急刹车致乘客钱某的物品毁损。经查,钱某未买票,对于钱某的损失秦某(B)。 A.不应赔偿,因为秦某与钱某的合同尚未成立 B.应赔偿,承运人秦某存在过错 C.应赔偿,合同虽未成立,但秦某应负缔约过失责任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卷 2018 年 1 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 ______________ ,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 _____________ 。 2.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 弹性的消费者收取 低价,对需求 _________ 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3.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__ 。 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6.如果把 1995 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 100, 2001 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 120,则从 1995 年到 2001 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 _________________ 。 7.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 ____________ 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 ______________ 的货 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 A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D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 A .增加10% B .减少10% C .增加90% D ?减少 90% 3?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 A .等于0 B .等于1 C ,降至最小 D .达到最 大 4. 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A . 产量将保持不变 扩大的比率 5. 机会成本是指( )。 A .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B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C .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D .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 6. 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C .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7. 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 A .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C .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 8.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隆 9. 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被称为( )。 B .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 C .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D .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B .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D .以上都可能 )。 B .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 D ,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 变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63 课程代码:0160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金融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选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C)。 A. 120万 B.200万 C.500万 D.80万 2.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 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3.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下面陈述中,不属于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有(D)。 A.减税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 B.控制通货膨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人手 C.高税率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泥潭的重要因素 D.“单一规则”是进行货币限制的有效手段 5.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 A.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B.货币供应是个外生变量 C.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D.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6.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B)。 A.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1 B.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C.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1 D.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O 7.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D.合理预期 8.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B)。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