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班讲义课件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41.70 MB
- 文档页数:1
2021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点讲义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本章教材变化:自 2020年 7月 1日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 5000元 /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单位: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预扣预缴,即代扣代缴个税。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每年 3.1-6.30 日。
考点一企业所得税基础知识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征收对象(★★)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属于非居民企业。
【提示 2】但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例题1·单选题】甲企业是我国的非居民企业并在我国境内设立了机构、场所。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中,不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A. 甲企业在韩国取得的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B. 甲企业在日本取得的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C. 甲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的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D. 甲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的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答案】 A【解析】( 1)选项 A: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来源于境外(韩国)的所得不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2)选项 BC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境内取得的所得是否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以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日本的所得),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部分税法部分——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考情分析】年均分值15-20分,各种题型均可出现。
学习方法本章的两个税种是考试中高频考点,对初次接触税法知识点考生来说,又是两个足够“虐心”的税种,这两个税种学习起来的感觉和上一章最初的学习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感觉比较吃力,这是正常的,好在有了增值税的经验,相对来说还是好一些。
在学习中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注重理解、强化记忆,紧紧和考试特点联系起来。
教材结构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考情分析】熟悉,记忆性为主的选择题。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纳税人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提示1】中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提示2】组织也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提示3】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纳税义务人,不缴企业所得税。
(特别提醒:考场注意审题!!!)【提示4】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重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
【提示5】分类标准: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1)居民纳税人: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提示】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2)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注意】机构场所中注意: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二、征税对象和税率【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下列公司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2014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二)掌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税率(三)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四)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五)掌握企业所得税资产的税务处理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六)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七)熟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八)熟悉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和特别纳税调整(九)了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考试内容]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一、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包括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和境外的各项所得,以及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应税所得。
三、税率居民企业以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即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一)收人总额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人。
包括:销售货物收人,提供劳务收人,转让财产收人,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人,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人,接受捐赠收人以及其他收入。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答案】C【解析】金融企业的同业拆借利息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
3.【答案】D【解析】选项ABC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答案】A【解析】选项AB:“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选项CD:不得计算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5.【答案】C【解析】A国所得的抵免限额=〔300+90〕×25%×90/〔300+90〕=22.5〔万元〕,实际在A国已缴纳税款20万元,未超过抵免限额,其已纳税款可以全部抵免。
该企业2021年在我国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00+90〕×25%-20=77.5〔万元〕。
6.【答案】D【解析】选项ABC属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工程。
7.【答案】B【解析】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缺乏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
8.【答案】C【解析】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该企业202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1200-500×70%〕×25%=212.5〔万元〕。
9.【答案】D【解析】选项A: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选项B:加收利息率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选项C: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0.【答案】C【解析】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精讲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单元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考点0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解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由其自然人投资者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2020 年)A. 个人独资企业B. 合伙企业C. 个体工商户D. 股份有限公司【答案】D【解析】选项 C :个体工商户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 1 )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 2 )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按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表 5 - 1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例题1 · 判断题】居民企业无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8 年)【答案】×【例题2 · 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非居民企业的下列所得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的是()。
(2020 年)A.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B.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其所设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C.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D.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答案】D3. 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1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的企业均属于居民企业B.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均属于非居民企业C.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均属于非居民企业D.依法在我国境内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外的企业均属于非居民企业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是()。
A.远洋捕捞B.中药材种植C.花卉种植D.林木种植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确认收入实现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的被投资方应付股息、红利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B.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C.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捐赠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D.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合同约定的分成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4.甲企业2020年年初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向乙企业(非关联方)借入生产用资金200万元,并与乙企业签订了借款合同,借款期限6个月,支付借款利息12万元(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5%)。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企业在计算2020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为()万元。
A.12B.10C.5D.6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凡指定专门用途并按规定进行管理的,企业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税务处理,如果该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应按政府确定的()计算不征税收入。
A.公允价值B.接收价值C.成本价格D.市场价格6.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收入确认时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