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产业化研究现状--以电视产业化研究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11.70 KB
- 文档页数:4
产业化背景下的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摘要]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其实现与传媒产业的对接、服务传媒产业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也是其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
文章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论述了传媒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形态,分析了传媒学院当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传媒院校产学研发展探索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其实现与传媒产业的对接、服务传媒产业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也是其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可以促使以传媒院校为依托的传媒专业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更好地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传媒专业教育在传媒产业市场导向下实现自身教学、科研等办学要素和功能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传媒产业的能力,最终实现传媒专业教育和传媒产业共同发展。
一、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形态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形态的构建,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传媒产业发展需求的引领,其二是传媒专业教育属性的制约。
前者要求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形态的构建融入整个传媒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实现两者的紧密合作;后者显示了传媒院校所具有的鲜明的行业特色,是以传媒院校为依托的传媒专业教育。
由此,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形态的构建应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同步对应,“嵌入式”是其鲜明的特色。
所谓“嵌入式”,就是指作为传媒专业教育依托的传媒院校与作为传媒产业构成的传媒机构全方位紧密合作,传媒院校参与传媒产品的生产,传媒机构参与传媒教育,双方共同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资产经营的一体化。
以此为标准,传媒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形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基地共建型。
传媒院校和传媒机构共同建设各类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双方资源共享,共同承担产品生产、项目研究和人才培育的任务。
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组建“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双方订立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形成了包括节目研发、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2012 第4期总第254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No.4Total No.254浅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X赵丽君1,郭 静2(1.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台,新疆昌吉 831100) 摘 要:阐述了广播电视产业化的必然性,分析了其特点及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产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4—0013—021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涵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产业化”在广播电视媒介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何为广播电视产业化?产业既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按照这一定义,被列为第三产业的广播电视,我们可以把广播电视产业定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指从事广播电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2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必然性多年来,广播电视由于其充当政治喉舌的特殊职能,单位的性质被划归为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
受体制的影响和自身职能的限制,广播电视行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运营等社会活动比较少,仅有部分的发达地区近年来带头成立广电影视集团、公司,尝试着走产业化的道路,内地和中、西部地区广播电视行业多年来都依赖着国家拨款。
在政府直接行政管理模式下,事业型组织机构越来越显示出其内在的弊端,机构设置重复、职能混淆、职责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等,在财务管理中则存在高耗低效、支出的盲目、随意,不计成本的业务立项也是比比皆是,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所有的这些都表明,现有的广播电视行业也需要加入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走产业化的道路,从而加强自身参与经营活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传媒产业与传媒经济·期末论文《浅谈我国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课程名称:传媒产业与传媒经济院(系):艺术与设计学院班级:艺术设计学1201姓名:周兴学号:03指导老师:夏颖二零一三年十月论文题目:浅谈我国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姓名:周兴学号:03摘要:中国传媒的产业化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所发生的一种新的传媒行为。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在传媒领域的一项积极成果,同时也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传媒发展趋向的一种趋附、体认,更是中国传媒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传媒产业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调整产业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现阶段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传媒产业现有的问题,根据其提出解决策略,为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传媒,问题,策略,建议目录1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4)1.1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低 (4)1.2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 (4)1.3产品数量多、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4)1.4区域性明显 (4)2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1产业结构 (5)2.2人才 (5)2.3发展水平 (5)2.4客观因素 (5)3 中国传媒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6)3.1标志性历史事件 (6)3.2进程总结 (6)4 中国传媒产业竞争力分析 (7)4.1传媒产品同质化严重 (7)4.2传媒运作效率不高 (7)4.3传媒创新能力不足 (7)5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策略 (8)5.1改变数量多,质量小的缺陷 (8)5.2努力发展优秀的专业人才 (8)5.3增强自身实力,加快产业优化调整 (8)5.4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8)5.5建立、健全传媒领域的制度和行业规范 (8)6 总结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1.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1.1 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低:虽然我国传媒数量多,就电视台来说,比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总和还多,但这些传媒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传媒观察电视新媒体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李鸿羽(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河南,郑州 450000)摘 要:随着媒体新时代的步伐,电视新媒体已经跨入媒体融合时代。
我国电视媒体也在传统的电视业上开展了适应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服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阻滞了电视新媒体的发展。
本文就电视新媒体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发现问题,迎合电视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现状;趋势改革开放大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
随着科技水平和网络技术的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传媒业衍生,促进了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水平,传统的电视媒体已向新媒体进行升级转换[1]。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虽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电视媒体,但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电视新媒体的现状1.电视新媒体的特点电视新媒体较传统的电视媒体,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传播形式。
电视新媒体在传播形式上实现了智能化和数字化。
信息传播从传统的平面形式转换为立体化、动态化,且向智能化发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避免了传统媒体的延时和流量限制问题,以数字化、智能化的形式进行动态、立体化的传播和展示。
智能化不仅可以使传播信息的内容模块化,还能经大数据计算后进行精确投放多种风格的信息。
例如当下热门的云计算和VR等3D技术的推广,增强了动态感和现场感,更加完善了人们的交互体验。
其二,传播架构。
电视新媒体在传播架构上形成了矩阵化模式。
传统的媒体需经过生产-制作-传播三个单点过程,而新媒体在网络技术下不再单点生产、制作、传播,它随用户的需求进行内容生成,将生产、制作、传播集于一体,转换为数字处理平台,经自身数据和访问数据的处理,使新媒体转换为矩阵化关系,打破了传统的单点发展,也不再单个个体传播,而转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体两者之间或文图、音频的协调融合传播。
2.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民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已超过10亿,其群体多为15-45岁人群[3]。
根据相关理论知识,请联系实际分析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据了解,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为主要载体,按照工业化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的产业类型,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外延而言,新媒体产业涵盖的范畴极其宽广。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传统媒体行业纷纷开始主动进行转型,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媒体的“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是指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宽带互联网络、手机两类新媒体,而且重点是两者的增值服务这一块,也有人把这两类媒体分别称之为第四、第五媒体。
2021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而存在的新型媒体,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较为普及,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的用户规模都非常巨大,截止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7.71亿人,在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基础已经非常成熟。
那么,未来新媒体行业市场行情如何?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转型方向之一,在粉丝数量增长、内容变现、维持运营等方面发展仍不成熟。
微信公众号刷量事件在行业内曝光后,作为媒体行业普遍盈利模式的广告转化,也出现瓶颈。
未来传统媒体转型APP将成为继微信公众号之后新风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微信公众号发文数受限,维护粉丝难等问题。
未来公众号等新媒体将成为内容付费变现主要渠道之一,内容付费时代已然来临。
2017年财经新媒体市场规模达60亿元,广告业务占比超过70%;预计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达百亿,内容付费业务占比约34%。
资讯及门户类平台仍将以广告为支柱,专业服务类平台的营收重心将向内容付费转移;伴随着分发渠道拓展,内容策略升级,场景式渗透已成财经新媒体行业必由之路。
传播媒体广播、报纸、电视在过去具有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娱乐生活内容逐渐丰富,收听广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广播早已成为小众的传播方式。
而且各种试听装备已经令人们应接不暇,昔日广播被动收听内容的方式早已被听众抛之九霄云外。
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世界进入高速的信息化社会之后,它们的发展的的确确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报纸虽然咨询海量却也不及网络的万分之一;广播虽然面广,却少了视觉这一重要元素;电视虽然老少皆宜,却也不能随身携带,实时获取咨询。
于是,结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重媒体形式,且随时随地可以浏览的互联网就成为了当下最受宠的新媒体。
广播、报纸、电视作为三大传统媒介向来沿用到今天,但当新兴媒介-互联网和挪移手机的出现,传统媒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电视的传播效果固然是最好,但传播的成本与效果也是成正比的,短短十几秒的广告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干实现。
除去创意费、还需要拍摄费、场地租用费、甚至还有明星代言费等等,企业想要借助电视的传播效果需要自身资本实力雄厚,是否投放电视广告需要长远的计划和及时决断的魄力,投放电视广告不是想想就可以,想实现电视广告梦想,需要过程,残酷的说,也需要一定的实力。
这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付出的投资。
我认为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冲击:一是广告收入逐年下降。
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 600 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 15%摆布的用户增长率、 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
在新媒体广告迅猛的发展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广告总体上呈逐年萎缩和下降的态势。
要知道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广告就是生命。
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就是以自己巨大的舆论影响吸引广告商投钱给自己,而媒体则用这笔钱制作自己的版面也好节目也好,争取实现盈利。
广告数量的下降,无异于媒体收入的下降,收支不平衡的产物就是媒体的倒闭。
二是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显著影响。
原先的三大主流媒体地位受到了动摇。
传媒⾏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15-2020年中国传媒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A5A59⾏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最为⼴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份专业的⾏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份有价值的⾏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doc/3a28a22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了解,全⾯系统地研究了该⾏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业发展趋势。
⼀、基本信息报告名称:2015-2020年中国传媒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A5A5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发票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2099 传真:010-********Email:kf@/doc/3a28a22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html⽹上阅读:/doc/3a28a22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html/R_QiTaHangYe/59/ChuanMeiShiChangXianZhuangYuQianJing.html 温馨提⽰:如需英⽂、⽇⽂等其他语⾔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内容介绍产业现状所谓传媒是指“⼤众传播媒介”。
⼴义的⼤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播、电影、图书、⾳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络。
其中报刊、电视、⼴播与互联⽹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媒介产业化研究现状--以电视产业化研究为例
作者:詹庆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刊名:
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2006(6)
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2004
2.黄升民虚拟还是现实--再描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版图 2001(1,2)
3.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 1997
4.吴克宇电视媒介的经济学研究 2004
1.潘云锋.颜美群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介产业化变革[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6(10)
2.郭媛媛.Guo Yuanyuan媒介产业化生存[期刊论文]-前沿2010(2)
3.范志红电视美食里的营养误区[期刊论文]-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2010(4)
4.陈佑荣.苏银苓我国媒介产业化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当代传播2007(3)
5.蒋海斐从都市报看传媒的市场化运作[期刊论文]-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6)
6.杭琳琳.于磊虚假新闻泛滥中的媒介素养透析[期刊论文]-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
7.刘祖斌我国媒介产业化道路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2)
8.胡莹.项国雄论媒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新闻界2005(4)
9.邓榕.杨旭明厚报时代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的营造[期刊论文]-新闻界2004(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njz200606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