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旁站监理记录((预应力张拉)桩)第一篇:本文档是旁站监理记录((预应力张拉)桩)的范本,详细记录了预应力张拉桩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章节细化。
1. 引言1.1 目的1.2 背景1.3 监理人员2. 施工准备阶段2.1 工程介绍2.2 施工方案审查2.3 施工图纸检查2.4 材料供应与质量检查3. 预应力张拉桩施工阶段3.1 基坑开挖与处理3.2 基坑支护检查3.3 钻孔施工检查3.4 预应力钢束布置与固定检查 3.5 张拉设备检查3.6 预应力张拉工艺操作检查 3.7 浇筑混凝土检查3.8 支座、系统测量检查4. 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监测4.2 质量检验与验收5. 安全监督5.1 安全生产管理5.2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6. 技术难点处理6.1 问题定义与分析6.2 解决方案选择6.3 实施效果评估7. 结束阶段工作7.1 施工总结与评价7.2 验收与竣工报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图纸、报告及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在结构物施工完成之前就施加到构件上的内力,可以减小构件发生变形和裂缝的可能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桩:一种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垂直构件,在地基工程中常用于增加土壤承载力。
第二篇:本文档是旁站监理记录((预应力张拉)桩)的范本,详细记录了预应力张拉桩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章节细化。
1. 简介1.1 目的1.2 背景1.3 监理团队2. 施工准备2.1 工程概述2.2 施工方案审查2.3 施工图纸检查2.4 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3. 施工过程3.1 基坑开挖与处理3.2 基坑支护检查3.3 钻孔施工检查3.4 预应力钢束布置与固定检查 3.5 张拉设备检查3.6 预应力张拉工艺操作检查 3.7 浇筑混凝土检查3.8 支座、系统测量检查4. 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监测4.2 质量检验与验收5. 安全监督5.1 安全生产管理5.2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6. 技术难点处理6.1 问题定义与分析6.2 解决方案选择6.3 实施效果评估7. 结束阶段工作7.1 施工总结与评价7.2 验收与竣工报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图纸、报告及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在结构物施工完成之前就施加到构件上的内力,可以减小结构变形和裂缝的可能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表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____工程地点:_____建设单位:_____施工单位:_____监理单位:_____本次预应力张拉施工部位为:_____,预应力筋的类型为:_____,设计张拉力为:_____。
二、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人员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_____到位,负责现场施工的组织和协调。
特种作业人员(预应力张拉工)_____、_____等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且人证相符。
2、材料及构配件预应力筋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锚具、夹具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3、机械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等)的型号、规格、数量满足施工要求,且经过检定校准,在有效期内。
设备运行正常,无故障。
4、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三、施工过程1、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应力筋的铺设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无交叉、缠绕现象。
预应力筋的固定牢固,未出现松动、移位情况。
2、锚具、夹具的安装锚具、夹具的安装位置准确,与预应力筋的连接牢固。
锚垫板与孔道中心线垂直,垫板与波纹管连接处密封良好,无漏浆现象。
3、预应力张拉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先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再张拉横向预应力筋。
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在±6%以内。
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的升压、降压速度均匀,无突然加载或卸载现象。
每束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达到设计要求,持荷时间符合规定。
4、孔道压浆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
水泥浆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有配合比报告。
压浆压力、压浆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孔道内浆体饱满,无漏浆现象。
四、施工质量情况1、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检查施工单位的张拉记录,每束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张拉力与施工单位记录数据相符。
2、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在±6%以内,符合规范要求。
旁站监理记录表YYLZ编号:、构件张拉时工作面是□/否□达到安全要求,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钢绞线的品种、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张拉设备是□/否□进行整体校验,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锚具进场后是□/否□按规定抽样检验,其结果是□/否□合格;
、锚具安装的偏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张拉顺序、张拉值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对最大张拉应力实际值的记录是□/否□真实、准确;
、施工过程中对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量的记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张拉完毕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及锚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预应力锚索张拉旁站表预应力锚索张拉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对于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
旁站表作为对张拉过程的详细记录,能够为质量控制和后续的工程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一、工程概述本次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位于具体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为具体施工部位。
该部位的预应力锚索设计旨在增强边坡或结构的稳定性,抵御潜在的地质灾害或外部荷载。
二、施工单位及人员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名称,现场负责人为负责人姓名,技术负责人为技术负责人姓名。
施工人员包括列出主要施工人员姓名及职责。
三、施工设备及材料1、张拉设备采用型号的千斤顶和型号的油泵,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精度符合要求。
2、锚索材料预应力锚索采用规格和材质的钢绞线,锚具型号为锚具型号,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1、锚索长度:具体长度2、锚索孔径:孔径大小3、预应力值:设计预应力值4、锁定荷载:锁定荷载值五、张拉前准备工作1、检查锚索的安装质量,包括锚索的位置、角度、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确认锚垫板与孔道轴线垂直,锚垫板表面平整,无杂物。
3、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4、准备好测量伸长值的量具,如钢尺、游标卡尺等,并进行校验。
六、张拉过程1、初始张拉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初始张拉,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伸直。
初始张拉力一般为设计预应力值的X%。
2、分级张拉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张拉,每级加载后稳定一定时间,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对比。
分级加载的顺序和荷载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超张拉当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后,进行超张拉,超张拉力一般为设计预应力值的X%,超张拉稳定时间不少于具体时间。
4、锁定超张拉完成后,缓慢卸荷至锁定荷载,拧紧锚具螺母,完成锁定。
七、伸长值测量与计算1、测量方法在每级张拉完成后,使用钢尺或游标卡尺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测量点应在钢绞线的端部。
2、理论伸长值计算根据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截面积、锚索长度和张拉荷载,计算理论伸长值。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范本范本1: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项目名称:项目地点:监理单位:日期: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记录,包括预应力张拉钢束的张拉过程、锚固确认、防护层测量等内容。
二、预应力张拉钢束张拉记录2.1 张拉钢束编号:2.2 张拉钢束安装工序:2.3 张拉钢束张拉时间:2.4 张拉钢束张拉力:2.5 张拉钢束长度变化:2.6 张拉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2.7 张拉钢束锚固确认:三、预应力张拉锚固验收记录3.1 锚固系统型号:3.2 锚固系统试验报告:3.3 锚固系统安装工序:3.4 锚固系统锚固力测试:3.5 锚固力测试结果分析:3.6 锚固力合格证明:四、防护层测量记录4.1 防护层测量方法:4.2 防护层测量仪器及设备:4.3 防护层测量位置:4.4 防护层测量数值:4.5 防护层测量结果评估: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预应力张拉钢束张拉试验报告、锚固系统试验报告、防护层测量记录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张拉钢束:用于施加预应力力量的钢筋或钢束。
2. 锚固系统:用于将预应力张拉钢束锚固的系统,包括锚固装置、锚固板等。
3. 防护层:覆盖在预应力张拉钢束外部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层。
范本2: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项目名称:项目地点:监理单位:日期:一、项目概述本文档是旁站监理记录,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情况进行记录。
主要包括张拉钢束的数量、张拉力、锚固情况等内容。
二、预应力张拉记录2.1 张拉钢束编号:2.2 张拉钢束长度:2.3 张拉钢束预应力设计值:2.4 张拉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2.5 张拉钢束张拉时间:2.6 张拉钢束张拉力:2.7 张拉钢束长度变化:2.8 张拉钢束锚固情况:三、锚固验收记录3.1 锚具型号:3.2 锚具安装工序:3.3 锚具锚固力测试:3.4 锚具锚固力合格证明:四、防护层测量记录4.1 防护层位置:4.2 防护层测量方法:4.3 防护层厚度测量:4.4 防护层测量结果评估: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预应力张拉记录表、锚固验收记录表、防护层测量记录表等。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范本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范本项目名称:日期: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一、张拉材料检查1. 检查钢束质量:- 钢束型号:_____________- 钢束数量:_____________- 钢束规格:_____________- 钢束长度:_____________- 钢束直径:_____________- 钢束表面是否有锈蚀、破损等现象:_________ - 钢束是否有弯曲、扭曲等变形:_________2. 检查锚具质量:- 锚具型号:_____________- 锚具数量:_____________- 锚具规格:_____________- 锚具是否有明显变形、破损等现象:_________ - 锚具是否有弯曲、扭曲等变形:_________3. 检查油脂、脱模剂等辅助材料质量:- 油脂、脱模剂型号:_____________- 油脂、脱模剂是否符合规定标准:_________- 油脂、脱模剂是否有异味或污染现象:_________二、张拉设备检查1. 检查张拉机、千斤顶、顶针等设备质量:- 设备数量和型号:_____________- 设备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等现象:_________ - 设备是否有松动、脱落等不良现象:_________2. 检查张拉机的张拉速度和张拉力测定准确性:- 张拉速度是否符合规定:_________- 张拉力测定是否准确:_________- 张拉机是否能正常工作:_________三、张拉过程记录1. 张拉序号:_____________2. 张拉日期和时间:_____________3. 张拉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4. 张拉长度:_____________5. 张拉力:_____________6. 张拉变形:_____________7. 张拉机工作状况:_____________8. 监测数据记录说明:_____________四、张拉后处理记录1. 张拉完成日期和时间:_____________2. 张拉后调整是否满足要求:_________3. 张拉锚固和接头处理情况:_____________4. 张拉工序是否有差错、遗漏等现象:_________五、安全注意事项和问题整改1. 张拉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隐患:_________2. 安全隐患描述:_____________3. 安全问题整改措施:_____________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