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技巧;3. 了解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低压力。
血压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而异。
血压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
血压计主要有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两种。
本实验采用水银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水银血压计、听诊器、计时器;2. 材料:实验者、血压计、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者取坐位,放松手臂,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手臂上,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2. 将听诊器放在肱动脉处,调整袖带压力,使听诊器能够清晰地听到肱动脉的搏动声;3. 打开水银血压计,观察水银柱的液面,待液面稳定后,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4. 重复步骤3,测量血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5. 记录实验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者姓名:XXX年龄:XXX性别:XXX身高:XXXcm体重:XXXkg收缩压:XXXmmHg舒张压:XXXmmHg2. 实验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收缩压正常范围为90~120mmHg,舒张压正常范围为60~80mmHg。
本实验中,实验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实验者的血压处于健康状态。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认识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了解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测量血压时,实验者应保持放松,避免紧张;3. 测量血压时,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手臂上,避免过紧或过松;4. 测量血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5. 注意记录实验者的基本信息,以便分析血压与身体其他指标的关系。
血压的观察和测量血压观察和测量是评估一个人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正常的血压范围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信息,包括心脏健康、血管弹性、血液循环和肾脏功能。
血压的观察通常包括测量血压和观察患者的血压趋势。
在测量血压之前,有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和预备工作。
首先,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应该坐下并放松。
然后,确保患者的胳膊露出,用适当大小的袖带包裹住上臂并放置在心脏水平。
最后,使用血压计将袖带充气到大约20毫米汞柱以上的压力,然后缓慢地释放气压,并记录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读数。
血压的测量是通过两个数字来表示的,例如120/80毫米汞柱(mmHg)。
第一个数字是收缩压,表示心脏收缩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第二个数字是舒张压,表示心脏舒张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通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是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进行测量。
血压观察的目的是识别潜在的血压问题,监测血压的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正常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
定期测量血压有助于鉴别高血压和低血压的问题,从而及早进行干预处理。
血压的观察还可以用来监测血压的趋势。
长期通过记录血压数据可以发现血压的变化趋势,例如高血压的增加或降低,或者低血压的恢复到正常范围。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以及预测患者未来的心血管风险非常重要。
血压观察的重要性是无法忽视的,因为血压异常可能是许多疾病的早期指示。
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晕厥和缺氧等问题。
通过定期观察和测量血压,可以提前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而言之,血压观察和测量是评估一个人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量和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早识别并干预高血压和低血压问题。
精心整理血压的测量
目的:
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准备用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操作流程:
1
2
3
1
2
3
4
5
6
6
水银槽内后,关闭血压计。
7、安置患者舒适体位,征询患者感受。
6、消毒手并记录。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了解影响测量的相关因素。
3、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精心整理
注意事项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
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简易流程
着装规范→洗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评估解释目的→摆体位→驱尽袖
2-3。
人体动脉血压实验报告人体动脉血压实验报告引言:人体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人体动脉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非侵入性的间接测量法,使用了一台电子血压计和一个听诊器。
首先,实验者坐在椅子上,将电子血压计的袖带绑在上臂上,并将听诊器的听头放在肘部内侧的动脉上。
然后,打开电子血压计,按下开始测量的按钮,待血压计完成测量后,记录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进行了多次测量,得到了一系列的血压数据。
经过整理和分析,我发现血压的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变化。
例如,当我处于放松状态时,血压的数值相对较低,而在紧张或运动时,血压的数值会相对较高。
此外,我还观察到不同个体之间的血压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人的血压较高,而有些人的血压较低。
讨论:血压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推送到动脉中,导致血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到心脏,血压则降低。
其次,血管的弹性和阻力也会影响血压的变化。
当血管弹性较好时,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血压相对较低;而当血管阻力增加时,血液流动受到阻碍,血压则会升高。
血压与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低血压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因此,合理控制血压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人体动脉血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血压的变化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弹性和阻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控制血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饮食调节、减少压力等方式来维持血压的稳定。
此外,定期测量血压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结:人体动脉血压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压测定实验报告血压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血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血压测定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了解血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测量血压的技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血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血压的测量范围和意义,以及正确使用血压计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壁的最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动脉壁的最小压力。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被测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要求被测者保持安静,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饮食。
2. 测量位置选择:被测者应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胳膊伸直,手掌向上放在桌子上。
测量位置应选在心脏水平的位置,通常是手肘下方的前臂。
3. 血压计的正确佩戴:将血压计套在被测者的上臂上,位置应紧贴皮肤,不可过松或过紧。
4. 充气和放气:用手将血压计的气球充气,直到被测者感到有些紧迫感,然后慢慢放气,同时用听诊器听到心跳声。
5. 记录结果: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收缩压在心跳声开始时读取,舒张压在心跳声消失时读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对多位被测者进行了血压测量。
结果显示,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正常范围内。
这表明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正常,血液循环良好。
通过比较不同被测者的血压数值,我们发现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女性的血压通常略低于男性。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血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认识到血压的测量与个体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
血压的正常范围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定期测量血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以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引言:血压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它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阻力的平衡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血压值,了解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些影响血压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影响血压的因素。
3. 分析血压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材料:- 血压计- 手表或计时器- 测量记录表格- 实验者2. 实验步骤:1) 实验者坐下,保持放松状态。
2) 将血压计固定在实验者的上臂上,确保袖带与心脏水平。
3) 充气:用手泵将袖带充气至适当压力。
4) 放气:缓慢地放气,同时观察血压计的指针或数码显示屏。
5) 记录: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记录测量时间。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压的变化规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通常,血压的高峰出现在白天活动期间,而在夜间休息时则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人体活动水平的变化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所致。
2. 影响血压的因素:a)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往往会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b)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的血压较女性稍高。
这可能与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体脂肪分布的差异有关。
c) 饮食习惯:高盐饮食和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d)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血压。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往往血压较高。
e) 心理状态:情绪波动、紧张和压力等都会引起血压的短期升高。
3. 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探讨了影响血压的因素,并分析了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血压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血压的评估及测量方法一、血压的评估(一)血压的概念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临床上所谓的血压是动脉血压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二)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1、血压正常值:血压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力为60~89mmHg(8~11.8kPa),脉压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变化(1)年龄:动脉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儿童血压比成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血压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压逐渐增高,与男性差别较少。
(3)昼夜与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压一般最低,傍晚血压最高,夜间睡眠血压降低,如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血压稍有升高。
(4)环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压可略升高;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动脉解剖位置的关系,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因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致血压升高。
此外,吸烟、饮酒、盐摄入过多及药物等也会影响血压值。
二、异常血压(一)异常血压的观察1、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
2、低血压:成人血压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称为低血压。
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3、脉压的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等病人;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主动脉瓣狭窄等病人。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1、发现血压异常时,应保持镇静,与病人基础血压对照后,给予解释、安慰。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体位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基础血压、治疗用药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二)操作要点。
1.取舒适卧位,协助患者露出手臂并伸直,排尽袖带内空气,袖带缠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放进一指为宜。
2.测量血压。
(1)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时,使水银柱“0”点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固定,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使压力升高20~30mmHg(2.6~4kPa),缓慢放气,测得血压数值并记录。
(2)使用监测仪时,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血压监测模式、间隔时间、报警上下限,监测血压值并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居家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四)注意事项。
1.血压监测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遵循四定的原则: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2.测量肢体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
腋中线,坐位时平第四肋。
3.偏瘫患者选择健侧上臂测量。
4.测量前需检查血压计的有效性,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5.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驱净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作对照复查。
血压的测量1.目的:为老人测量血压,观察老人血压的变化。
2.准备:•养老护理员:着装整洁,洗净并温暖双手。
•备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等。
•环境:温洁净,无对流风。
3.操作程序:(1)检査血压计:打开血压计之后,扳开开关,看看水银柱是否处于“0”刻度,如果不是,将血压计向右倾斜45°,使水银彻底流入水银槽;将球囊的开关关闭,一手压住袖带,另一手按压球囊向袖带内充气,看看水银柱是否会随之升高;将血压计袖带内的空气排尽后放回;(2)向老人解释后协助老人取舒适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将老人一侧衣袖卷上,叮嘱老人伸直肘部,手掌向上;(3)打开血压计,使水银柱的读数降至零,将排尽空气的袖套套在手臂的肘关节以上2cm~3cm处(以选择左臂测量为好,因为左臂离心脏近,相对测量的数据比较稳定);(4)绑好气袖(不要绑太紧或太松),在肘窝内侧摸到肱动脉跳动后,将听诊器听头放在肱动脉上,拧紧气袖上的气阀门;(5)轻轻打气加压,在打气时,护理员应注视血压计的水银柱(注意视线与刻度尽量保持同一水平),拧开气阀门,使水银缓缓下降;(6)当听到第一声脉搏跳动的声音,此时显示的读数即为收缩压值。
继续边放气边听,直到在某个血压刻度,脉搏声变弱甚至消失,此日时显示的血压为舒张压;(7)测量完毕后,排尽袖带内余气,整理并妥(8)血压计使用完毕后,应将血压计向汞瓶右侧倾斜约45°,将汞完全回流后关闭储汞瓶的开关,以防汞流出;(9)记录测量的数值(收缩压/舒张压mmHg)。
4.注意事项(1)血压计应与被测量的手臂、心脏保持同一水平位置,老人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进行测量;(2)老人在测量前要保持心平气和,如剧烈活动、情绪变化等应休息15分钟-30分钟再测量;(3)观察老人血压要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4)偏瘫、手术者,选择健侧肢体;(5)排除外因:袖带过宽、过紧、血压会偏低,袖带过窄、过松,血压会偏高;(6)听不清、异常,重测,需驱尽袖带气体,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测量,取最低值。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此,监测并及时正确地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测量一、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
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正常体温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2-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第1篇一、实验背景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血压测量方法及其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一次血压测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与技巧;2. 分析不同血压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3. 评估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 探讨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血压计、听诊器、受试者(共20名,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一致)。
2. 实验方法:(1)采用袖带式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血压测量;(2)受试者保持安静,取坐位,将袖带缠于上臂中部,听诊器置于肱动脉处;(3)缓慢充气至血压计显示高于收缩压约30mmHg,然后缓慢放气;(4)当听诊器首次听到声音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作为收缩压;(5)继续放气,当声音消失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作为舒张压;(6)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袖带式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血压测量。
结果显示,袖带式血压计和听诊器测得的血压值基本一致,说明这两种方法在测量血压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 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20名受试者的血压测量,我们得到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根据我国成年人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mmHg之间。
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血压测量值大多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3. 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1)受试者情绪: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受试者的情绪对血压值有一定影响。
实验中发现,情绪紧张、焦虑的受试者血压值较高,情绪稳定、放松的受试者血压值较低。
(2)袖带位置:袖带位置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实验中发现,袖带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血压测量值不准确。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此,监测并及时正确地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测量一、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
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正常体温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2-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实验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实验地点:实B-104实验时间:2011-4-20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血压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掌握水银台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压测量并学会分析血压测量结果,并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3、使同学们自己亲身体验,达到熟练测量血压的目的。
二、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节拍器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安静时:被测者静坐在座位五分钟以上,保持测量肢体与心脏呈水平(坐位时上肢平第四肋)将衣袖卷至肩部露出上臂,袖口不可太紧,必要时脱袖,防止影响血流,伸直肘部并稍外展,掌心向上。
2、放平血压计,打开水银槽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将袖带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进一指为宜。
3、另外一位同学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肘窝内测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不宜塞在袖带内;操作者一手固定胸件,另一手握住输气囊关闭气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20—30mmHg,然后以每秒4mmHg的速度缓慢松开气门,使柱缓慢下降,同时应注意肱动脉搏动变化所指的刻度。
4、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汞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搏动声继续存在并增大,直到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5、测量完毕驱尽袖带内余气,解开袖带,拧紧气门的螺旋帽,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倾45度关闭水银槽开关(防止水银倒流),再将血压计盒关闭。
六、注意事项:1、尽量不让胳膊弯曲,带子要缠在肘部以上2CM,找准肱动脉。
2、注意放开装水银的开关,不要让血压计倾斜,关闭气囊开关,开始打气。
3、再测量一遍,用于确认。
4、测量完后倾斜45°,让水银全部流入水银瓶里后关闭水银开关。
5、收整血压计。
6、注意运动时何知要注意身体安全七、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何知收缩压舒张压安静时 100 mmHg 60 mmHg运动后即刻 130 mmHg 78 mmHg运动后一分钟 128 mmHg 72 mmHg运动后两分钟 110 mmHg 70 mmHg运动后三分钟 105 mmHg 62 mmHg分析:何知在安静时,其收缩压在正常值90—140 mmHg 之间,舒张压在正常值60—90 mmHg之间,在运动之后的三分钟,其血压值虽然受运动的影响,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表现值是在运动即刻时是最大的,随着运动过后依次的三分钟中,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慢慢下降,总之,运动是会影响人体血压值的,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强身体健康,努力使人体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值在正常范围内!!。
精品文档
. 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血压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掌握水银台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压测量并学会分析血压测量结果,并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3、使同学们自己亲身体验,达到熟练测量血压的目的。
二、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
三、测量步骤:
1、被测量者保持坐姿将手臂放在桌子上其位置与心脏同高,手心自然向上,手臂高于心脏测得的血压偏低。
侧前要让被测者保持放松。
2、使用的血压计将水银柱确定在0的位置。
3、将袖带内的空气排出,并将袖带平均的裹在手臂上,下缘应距肘关节一横指,紧度以能塞下一指为宜。
过紧,使血管的气囊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则偏高。
4、关闭气门,充气至听不到脉搏搏动后,再打高20-30mmhg。
5、将听诊器膜置于肱动脉。
放气,注意听的第一个声音,水银柱所指示的数值,为收缩压值,待听到第二声为舒张压值。
继续放气,并注意声音的最后消失点,水银柱所指示为一般成人的舒张压值
5、测量完毕驱尽袖带内余气,解开袖带,拧紧气门的螺旋帽,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倾45度关闭水银槽开关(防止水银倒流),再将血压计盒关闭。
四、注意事项:
1、尽量不让胳膊弯曲,带子要缠在肘部以上2CM,找准肱动脉。
2、注意放开装水银的开关,不要让血压计倾斜,关闭气囊开关,开始打气。
3、再测量一遍,用于确认。
4、测量完后倾斜45°,让水银全部流入水银瓶里后关闭水银开关。
5、收整血压计。
6、注意运动时何知要注意身体安全。
护理血压测量法规范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准确的血压测量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护理血压测量法的规范,内容丰富,旨在为护理人员在血压测量过程中提供详细的指导。
一、血压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进行血压测量,避免噪音、温度和光线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2. 设备准备: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血压计和袖带,确保设备完好、准确。
血压计应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个人准备:测量前告知患者测血压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患者应在测量前休息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吸烟。
4. 测量时间:血压测量一般选择在早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以反映患者一天中的血压变化。
二、血压测量方法1. 测量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上肢自然放松,血压计袖带气囊的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 测量部位:通常选择右上臂,若右上臂有损伤或不适,可选用左上臂。
测量部位应裸露,避免衣物压迫血管。
3. 袖带的使用: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患者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23厘米,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4. 测量过程:开启血压计,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肘部肱动脉搏动处,观察血压计显示屏上的数值。
当血压计示值达到180mmHg时,慢慢放气,使血压计示值降至0。
5. 测量结果: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为心脏收缩时最高压力,舒张压为心脏舒张时最低压力。
6. 复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间隔12分钟再次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血压测量中的注意事项1. 测量前避免患者进食、吸烟、饮酒、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 测量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和移动。
3. 测量过程中,血压计袖带气囊不要过度充气,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测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头晕、心悸等,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测量。
5. 测量完毕,及时记录测量结果,便于分析患者血压变化。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一、概念: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指动脉血压,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肱动脉的血压。
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动脉血管壁所受的压力。
(90-140mmHg)
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此时动脉管壁所受的压力。
(60-90mmHg)
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
(30-40mmHg)
二、测量方法:
1、测量前,让病人休息片刻,以消除活动或紧张对血压的影响。
检查血压计。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卷衣袖露出一侧上壁,必
要时脱袖,以免袖口太紧而影响血流。
被测肢体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坐位时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腋中线。
伸肘,并稍外展。
3、放平血压计,并启汞槽开关,将袖带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松
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
4、戴好听诊器,先触及肱动脉博动,再将胸件置于肱动脉处并稍加压固定,胸
件不可塞于袖带下,关闭气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23-30mmHg,然后以每秒4mmHg,速度放气合汞柱缓慢下降,双眼平视汞柱指刻度。
当袖带内压力下降与心脏收缩压相等时,血液即能在心脏收缩进通过被压迫的肱动脉,在听诊器中能闻及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
随后搏动音逐渐增强,当袖带内压降至与心脏舒张压相等时,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读数。
5、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盖右
倾45度,使汞回流槽内,关闭汞槽开关,平稳放置。
6、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及听诊器是否符合要求:袖带的宽窄是否合适,水银
是否充足,玻璃管有无裂缝,玻璃管上端是否和大气相通,橡胶管和加
压气球有无老化,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等。
2.测血压前如病人有运动、情绪激动、吸烟、进食等活动,应安静休息20-30
分钟再测。
3.保护血压计:打气不可过锰、过高,如水银柱里出现气泡,应调节或检修,
不可带气泡测量,用毕应及时关闭水银柱下面的开关。
4.需要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做到
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5.正确选择测量肢体: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量血压应选健侧
肢体,因患侧肢体肌张力减低及血循环障碍,不能真实反映血压的变化。
6.如所测血压异常或血压的搏动音听不清时,应重复测量。
先将袖带内气体
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再行第二次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
舒张压的变音和消失音有差异时,可记录两个读数,即变音(消失音)数值。
7.防止产生误差:
(1)设备方面:
①袖带过窄,需有较高的空气压力才能阻断动脉血流,可使测得的血
压值偏高;
②袖带过宽、橡胶管过长、水银量不足等使大段血管受压,以致搏动
音在到达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可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病人方面:
①手臂位置低于心脏,吸烟、进食、运动、膀膀充盈等,可使测得
的血压值偏高;
②手臂位置高于心脏,可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3)操作过程:
①袖带缠得过松,使橡胶袋呈球状,以致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
血压偏高,测量者的眼睛视线低于水银柱弯月面,可使测得的血
压值偏高;
②反之,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受压,致测出的血压值偏低。
③放气速度太慢,可使测得的舒张压偏高;放气速度太快,听不清声
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