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功率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机无线充电改造方案引言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手机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常常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的改造方案,使用户能够随时进行无线充电,以满足用户对手机电量的需求。
背景在传统的手机充电方式中,用户需要使用充电器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手机进行充电。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便,比如需要与充电器保持连接、充电线的易损性以及充电线的限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无线充电技术通过电磁感应等原理,使手机能够在无需与充电器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充电。
用户只需将手机放置在充电底座或充电区域上,即可实现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充电需求。
改造流程为了实现手机无线充电,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手机无线充电的改造。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充电底座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充电底座。
充电底座通常由一个无线充电发射器和一个电源适配器组成。
充电底座的功率和充电速度是选择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此外,还需要确保充电底座与手机的兼容性,以确保充电效果的稳定性。
步骤二:打开手机壳接下来,需要打开手机壳,以便将无线充电接受器安装在手机内部。
这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损坏手机内部的零部件。
在打开手机壳之前,最好先阅读手机的拆解说明书,了解手机内部的组成和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改造。
步骤三:安装无线充电接受器在打开手机壳之后,需要将无线充电接受器安装在手机内部。
无线充电接受器通常由一个接收线圈和一个电路板组成。
接收线圈需要粘贴在手机电池和手机壳之间的适当位置,而电路板则需要连接到手机的充电接口。
步骤四:组装手机壳安装完无线充电接受器后,需要将手机壳重新组装。
在组装手机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损坏手机内部的线路和零部件。
此外,还需要确保手机壳与无线充电接受器的位置和粘合度,以确保无线充电的效果。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无线充电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充电方式,可以减少使用传统有线充电器带来的麻烦。
为了解决无线充电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引入Qi无线充电技术。
Qi是一种无线充电的标准,它可以将电能通过空气传输到电子设备中进行充电。
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相比,Qi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充电范围和更高的充电效率,用户只需将设备放在充电器上即可自动充电。
引入Qi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无线充电的问题。
其次,可以在公共场所广泛推广无线充电设备。
公共场所如餐厅、咖啡馆、机场、火车站等是人们常常需要手机充电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安装无线充电设备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充电需求。
这样,用户只需在公共场所放置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就能够自动充电,无需带充电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另外,可以开发更多的无线充电器类型。
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各样的无线充电器,如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桌面充电器等。
但是,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开发更多的无线充电器类型。
比如,在餐桌上安装无线充电设备,可以让用户在就餐的同时充电;在汽车座位上安装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方便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充电。
通过开发更多的无线充电器类型,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充电需求。
最后,可以加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
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充电距离有限、充电效率低等。
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的效果和用户体验,可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推出新的无线充电技术和产品。
同时,还可以加强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通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总之,无线充电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充电方式,可以通过引入Qi无线充电技术、推广无线充电设备、开发更多的无线充电器类型、加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等手段来解决无线充电的问题。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范围和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概述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对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有线充电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例如线缆的限制、插拔频繁导致的接口损坏等问题。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大趋势。
本文将针对大功率的无线充电需求,介绍几种常见的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包括电磁感应式充电、谐振式充电和射频能量传输等技术。
电磁感应式充电电磁感应式充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传输到接收设备中进行充电。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通过交流电源产生高频交变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产生磁场。
接收器中的接收线圈通过感应发射器产生的磁场,将电能转变为电流,进而进行充电。
特点与优势•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电磁感应式充电需要的设备和元件相对较少,易于实现和维护。
•高效能量传输:传输效率高,能够满足大功率充电要求。
•环保节能:充电效率高,能够减少能源浪费。
局限性•传输距离受限:电磁感应式充电传输距离通常较短,大功率下传输距离更是受到限制。
•批量充电受限:电磁感应式充电适合单个设备的充电,批量充电时可能会受到空间的限制。
谐振式充电是一种基于谐振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
其通过共振装置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实现高效的无线充电。
工作原理谐振式充电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利用电子器件产生高频交变电流,将电能传输到共振线圈。
接收设备通过调整自身的谐振频率与发射器保持同步,吸收电能。
特点与优势•高效能量传输:谐振式充电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有效地传输大功率的电能。
•传输距离相对较远:相比电磁感应式充电,谐振式充电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
•可扩展性强:谐振式充电技术能够应用于多设备同时充电,解决了电磁感应式充电批量充电受限的问题。
局限性•系统复杂度高:谐振式充电系统需要设计精确的频率匹配,调整谐振装置的参数较为繁琐。
•成本较高:谐振式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品佳推出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基于NXP MWCT1012CFM(原飞思卡尔)发射控制器IC的发射器参考设计和基于NXP MWPR1516(原飞思卡尔)的接收器参考设计,并在方案中提供Nexperia及Infineon的低压MOS 供做选用。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系统方案图 大联大品佳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且基于软件的无线传输电能的方式,提供带有高度可定制特性的硬件和软件,以实现最大灵活性。
发射器: WCT-15W1COILTX是一款采用NXP MWCT1012CFM发射控制器IC的15W单线圈无线充电发射器参考平台: 该IC管理并执行实现无线充电发送器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所有控制功能; 本解决方案经过高度优化,可实现极高的性能效率和有效充电范围,并可保持极低的物料清单(BOM)成本; 符合无线充电协会(WPC)最新的Qi规范,可为接收设备提供完整的15W电源。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之发射器参考设计图 特点: 通过WPC-Qi中等功率规范认证; 传输效率超过75%; 运行功耗低; 待机功耗低(采用我们的接近传感技术); 片上数字解调; 稳定的异物检测算法; 极低的物料清单(BOM)成本; 支持采用12V输入源的任何15W单线圈应用。
接收器: 本款带BUCK架构的15W无线充电接收器参考设计采用NXP的MWPR1516(原飞思卡尔)接收控制器IC,能够管理和执行实施无线充电接收器解决方案所需的全部功能。
它符合无线充电联盟(WPC)最新的中等功率工作组(MPWG)规范,并且可接收任何Qi认证发射器件的充电。
苹果15w无线充电器用什么充电头
苹果15w无线充电器能够支持无线快速充电,为了充分发挥
其充电效果,建议使用苹果原装的充电头进行充电。
苹果原装的充电头是一款具有高效快速充电功能的充电器,适用于苹果设备如iPhone、iPad和AirPods等。
它采用了苹果自
家研发的PD快充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设备充满电。
充电
头上配备了USB-C接口,可以方便地连接到无线充电器的电
源口上。
使用原装充电头能够最大程度地提供给无线充电器所需的电力,以便快速、高效地为设备充电。
同时,原装充电头还具备了多重安全保护机制,能够保证充电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任何损害。
除了原装充电头,也可以使用通过苹果认证的充电头来给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
这些充电头经过苹果严格的安全测试,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充电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使用哪款充电头时,可以根据无线充电器所支持的充电协议和功率要求来进行选择。
若无线充电器支持PD快充功能,那么推荐选择支持PD快充的充电头;若无
线充电器接口为USB-A,可以选择支持2.4A或更高输出功率
的充电头。
总结起来,为了充分发挥苹果15w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效果,
建议使用原装或通过苹果认证的充电头进行充电。
这样可以保证快速、高效、安全地给设备充电,提升充电体验。
15W 无线快充离我们还有多远
现在市面上无线充电产品普遍升级为无线快充,为7.5W 和10W,未来将发展到15W 以改善用户体验。
目前无线充电协议主要为WPC 无线充电联盟的Qi 标准,其中BPP 涵盖的是输出功率小于等于5W 的产品,EPP 则包括了大于5W 直至15W 的产品。
随着手机无线充电功率的提高,无线发射端EPP 认证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WPC 无线充电联盟于3 月8 日起强制执行的版本号为v1.2.4 的最新Qi 标准明确了EPP 的相关要求。
相对于Qi v1.2.3,Qi v1.2.4 有以下主要更新:
1、发射端类型MP-A11 在Qi v1.2.4 正式被纳入Qi 标准;
2、EPP 增加了温升要求;
3、发射端在进入功率传输阶段之前需利用Q 值检测其接口表面上的异物;。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设计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和娱乐工具,其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成为了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充电需求,但其带来的插拔不便、线缆混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逐渐成为了手机充电技术的新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我们将简要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应用。
我们将详细分析手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设计、功率传输与控制策略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对无线充电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和优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二、电磁感应原理及其在手机无线充电中的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
简而言之,电磁感应是指当一个导体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的产生。
这一原理最早由迈克尔·法拉第在19世纪初发现,并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以及各类电磁设备中。
在手机无线充电领域,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接收器。
无线充电发射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线圈,通过交流电(AC)驱动产生变化的磁场。
手机内置的接收器同样是一个线圈,当它与发射器的磁场对准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感应电流随后被用来为手机电池充电。
无线充电的效率、速度和距离主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线圈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磁场耦合效率。
为了提高充电效率,现代无线充电系统通常采用高频交流电(如MHz级别)来驱动发射器线圈,同时利用磁场共振技术来提高磁场耦合效率。
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为充电方式的主流之一。
然而,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案。
一、使用高效能的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如充电底座、充电台等,应选用高效能的设计方案和材料。
跟传统的充电方式相比,无线充电的效率通常比较低。
因此,通过采用高效能的设备,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较高传输效率的电磁感应设备,以减小电能损耗,提高充电效果。
二、减少传输路径中的能量损耗无线充电的方式是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但传输过程中会遇到能量损耗问题。
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可通过减少传输路径中的能量损耗来实现。
一种方法是在传输路径中使用高效能的电磁波传输材料,以减少能量损耗。
此外,增加传输路径中的电能传输装置数量,能够分散能量损耗,并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三、提升接收端的转换效率在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端是转换电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提升接收端的转换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
一种方法是使用高效的电能转换器,以减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此外,优化传输路径中的接收端装置,使其更好地适应接收电能的特点,也能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四、合适的充电距离和位置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距离和位置对充电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在设计和使用无线充电系统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距离和位置。
较短的充电距离和合理的充电位置,有助于减小能量传输路径,减少能量损耗,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五、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调整和优化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充电效率。
例如,根据充电设备的实时工作情况,调整传输功率和充电频率,以匹配接收端的接收能力,实现最佳的充电效果。
此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和分析充电数据,为改进技术和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有很多可行的方法。
通过使用高效能的无线充电设备,减少传输路径中的能量损耗,提升接收端的转换效率,选择合适的充电距离和位置,并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能够显著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无线充电如何彻底解决了设备充电麻烦
想象一下您的智能手机还剩1%的电量,为了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您必须立马找到充电线,还必须是和手机充电接口相匹配的充电线,然后连接上您的手机,再插到插座上。
一劳永逸的如今,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无线充电。
包括: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动工具和服务机器人,如吸尘器医疗设备车充无线充电除了拥有无需插入设备、不存在插头兼容性问题等优势外,还不存在裸露的电气连接器,从而使充电过程变得更加安全。
此外,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如钻井和采矿的环境,无线充电可以克服各种障碍,提高安全系数。
无论在行驶的汽车中还是在公共场所,无线充电随时随地满足人们为设备补充能量。
而且,无线充电避免了杂乱无章的电线电缆,还能同时给多台设备充电。
深挖:黑科技背后的黑科技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应用面临诸多挑战智能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设备表面和发射器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并避免加热正在充电的电池。
小型化特别重要,特别对尺寸小的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可通过高充电功率,可以确保更快的充电速度,也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英飞凌让无线充电照进现实举个栗子,通过使用成熟可靠的硅技术,我们能够实现与使用GaN相当的性能,能替换市面已有的GaN方案,降低电压钳位拥有业界最佳性价比的高性能产品,包括成本效益高的封装,以及领先、可靠和成熟的硅技术在小封装MOSFE和Power Stages 中实现最低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实现高功率密度降低硬开关拓扑中的开关损耗一流的驱动IC,专为硅提供多种可直接使用的参考设计,加快实现
总之,相比黑科技——无线充电来说,英飞凌高能效的器件更是背后的真正黑科技,为广大工程师提供了在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两种标准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15W 无线充电方案,海外内厂商到底哪家强?
2018 年,无线充电将引来爆发期,两个点将引爆市场:第一、无线充电体验的大幅度提升;第二无线充电领域,由智能手机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
居和汽车无线充电领域扩散。
在智能手机领域,15W 无线充电方案,比较iPhone8 7.5W 无线充电,效率提升明显,已经成为多家厂商关注的焦点。
笔者汇总两家厂商的产品,大家可以进行对比。
易冲无线
易冲无线的EC4016 芯片支持多种无线充电标准,实现全兼容,可以自动识别发射端充电协议,支持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可以达到15W,转化效率达到75%,实现了无线快充。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产品充电功率过小,充电时
间过长,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使得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的意愿并不强。
前不
久三星推出的S8,无线快充功率为10W,EC4016 支持的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可以达到15W,充电速度可以做到和有线快充一样快。
无线充电方案无线充电是一种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将电能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无线传输到设备中,实现无需插线的充电功能。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无线充电方案,其中最常见的有电磁感应充电、电感耦合充电和射频能量传输。
电磁感应充电是一种利用变化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进行充电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备一个螺线圈发射器,将电能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传输到接收器上的螺线圈上。
当发射器输入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磁场会在接收器上感应出电流并进行充电。
该方案的优点是充电效率较高,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进行充电,适用于小功率设备的无线充电。
电感耦合充电是一种利用电磁场耦合效应进行充电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置一个电磁线圈发射器和一个电磁线圈接收器,通过变化的电磁场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上。
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但也存在能量传输损耗大、充电效率较低等问题。
射频能量传输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能量传输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置一个射频天线发射器和一个射频天线接收器,通过射频信号将能量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上。
射频能量传输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但由于射频信号易受到环境干扰影响,能量传输效率较低。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无线充电方案,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例如,光能量传输可以利用光线作为媒介进行能量传输,具有高效率、高密度、低损耗等优点,但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超声波能量传输则利用超声波波束进行能量传输,可以实现无需视线和较长距离的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效率低、能量损耗大、安全性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在技术革新、标准制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持续努力。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无线充电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尸裁切线辅助线压痕线牙刀V 槽线画线半穿刀·外表面视图门内表面视图4EID -ICIBIA版本I变更描述I变更日期设计者A01 I 初始发行2021/05/14 李雪嫂A02 I增加F CCID/ICID 警语2021/07/9 李雪嫂A03 I变更FCCID \ ICID警语2021/12/01李雪嫂忙UGREENHow It WorksDE,Wlees fcn如omert I F Nonctionnement I ES, Como Fcnclona IT; Come Fcn,lona IJP; 使用方法I CN; 使用卫叫屯§1ARMagnetic Wireless Charger 15WModel: CD245 I P/N: 302333FCC 1Dc2AQl5-30233 IC,26850-30233Lisee Maocal I Becct,echaodbcch IMao e el de l'ctmsatec「Maocal de cscado I Maocale Uteate I取扳说明各用户手Ill It''比.,,凶,。
勹EN: Coccectthe pcoduct to powec outle DE: S chlle�e, Sle das Pcodukt ac eloe Steckdose a, FR: Coccecte, le p尺dult au chacgeucES: Cocecte el pcoducto a la fuecte de ahmeclaci6, I T: Collegan, ii pcodotto a uoa pcesa d, cocceote JP: 当裂品在家庭用O习y七y卜忆接統匕去丸CN: 将无线充连接电淙通电。
生,凶丿4严泸凶护士�:AReEN: A ttach y ou, pho,e o, the pcoduct , the, start cha「gt,gDE:Schlie胫,Ste the Haody a , das Prod"kt a, ood starte, Siede, Ladevocga,gFR: Mette,vot「e telepho门e sue le pcoduit, p uts ii commeocera a s e cha「ge「ES: Coloque su m6vil e, el pcoducto,luego come, 芘治a cacga函I T: Collegace ii telefono al prodotto, q uindi awl a ce la ncacica JP: 又,-卜7才y宅当掣品1二取D付lt-r分5、充霆抒鹃始含杠李才。
新捷电子5W/10W/15W Qi标准SoC无线充电方案
【导读】2018年是无线充电市场大爆发元年,国内外芯片厂商都纷纷祭出法器,争取早日抢占市场。
国内芯片供应商新捷电子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从接收到发射、小功率到大功率、磁感应到磁共振,都有相应的产品推出,这无疑是为无线充电市场添油加火。
上海新捷于2018 年 3 月16 日发布SoC 无线充电芯片及成果展会,为即将全面爆发的无线充电再添一把火, 当天超过400 人参与新捷2018 展会。
今年手机成为带动无线充电需求的先锋, 而2108年将成为无线充电爆发的一年, 发展速度甚至会超过Wi-Fi, 图表看到RX将带动TX, 并至少有多三倍以上爆发量. NewEdge 对于手机市场已准备好Qi认证的RX 15W芯片第一代NE6151及第二代NE6153。
2018年Qi国际品牌手机开始大量推出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新款手机, 包括SAMSUNG S9+, Nokia 8 Sirocco, LG G6 plus, SONY Xperia XZ2, ZTE T85, Xiaomi Mix2s, Huawei P20, 手机标配无线充电已经来临了。
15W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方案CS4977找至为芯科技,符合
WPC和PMA的充电协议运行
CS4977兼容 WPC 与 PMA 标准的双模 15W无线充电接收电路
1,概述:
CS4977是一颗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最大支持15W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能够管理和执行无线充电接收器解决方案所需的全部功能。
该接收电路能够以WPC和PMA的充电协议运行,符合Qi v1.2.4标准,兼容PMA V0.13标准。
CS4977电路内部提供针对这两个标准的同步整流和高效稳压结构,以及数字控制和通信模块,支持ASK及FSK双向通讯,具有充电协议自动检测功能,并且无需额外的有源器件。
其特点如下:
符合WPC Qi V1.2.4标准
兼容PMA V0.13标准
输出电压软件可调(3.5V~12V,100mV一档)集成自驱动全同步整流
内置过压、过流、过温和欠压保护
内置高精度振荡器
集成高性能微控制器
集成ASK通讯硬件编码
集成FSK硬件解调和解码
集成I2C接口
封装:QFN40。
15W Qi兼容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电子》
【年(卷),期】2015(0)1
【摘要】与传统的USB及其他流行的有线技术相比,这款新解决方案能够加快充电速度,并支持为平板电脑、便携式医疗设备及其他大型设备快速充电这款15W Qi兼容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使用户距离无线物联网未来(Intemet of Tomorrow)又近了一步。
该解决方案为针对平板电脑、大屏幕智能手机和便携式工业及医疗设备等各种大型移动设备的超快速无线充电铺平了道路。
【总页数】1页(P4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NXP,Nexperia和Infineon产品的15W无线充电解
决方案 [J],
2.IDT P9025AC 5W Qi兼容无线接收器解决方案(英文) [J],
3.ST消费和车规Qi认证充电器安全解决方案助力无线充电市场发展 [J],
4.Active—Semi宣布全面提供低成本Qi Certified(WPC1.1.2)无线充电IC
解决方案 [J],
5.飞思卡尔推出15 W Qi兼容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线充电联盟15W的Qi无线充电方案
今年,针对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当你着急为手机充电时,最终还是会选择使用手机充电线。
主要原因是,尽管无线充电很方便,并且无线充电站和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在逐步完善,但是这些系统充电速度还是无法跟快充电线相比。
现在,无线充电联盟(WPC)则公布了最新无线充电新标准,欲将无线充电速度大幅提升。
可惜的是,WPC表示目前这个规格只开放予联盟的成员参考,理论上15W 应能为大家提供更快的无线充电效果。
WPC指出「某些」厂商(国际厂商诸如Freesacle,Rohm,国内厂商上海新捷半导体NewEdge Techology等)已为设备配上快速的无线充电功能,明显地是暗示高通的Quick Charge 2.0 ,能在 30 分钟内充至 60% 电,而他们的 15W 无线充电规格也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
尽管该组织还没公布具体的细节,但是据悉,他们开发出的15瓦无线充电系统能够为平板电脑等“大块头”设备无线充电,它的充电功率是常见无线手机充电系统的3倍,因此充电速度自然比较快。
当然了,除了平板电脑外,这套系统还支持智能手机,便携式工业和医疗设备等。
这些IC厂商表示,他们所开发的无线充电系统支持15W Qi标准以及无线充电
联盟标准。
(NewEdge Techology 15W无线充电方案原理)
事实上,无线充电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获得无线充电联盟的支持,将有助于无线技术的渗透。
同时,也暗示了,无线充电产业也意识到了他们所面临的来自快速有线充电技术的竞争压力。
目前还不清楚我们何时能够看到支持这种全新高能Qi无线充电标准手机和充电器。
但是,我们期望有一天,当我们下班回家,将没有电的手机放到充电垫上后,能够为我们快速充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