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电路笔记dxja1_3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学号: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2013-9-6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计时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的单元电路。
四、实验所用元件及功能介绍元件型号数量NE555 1片CD4040 1片CD4518 2片CD4511 2片74LS00 3片74LS20 1片74LS21 3片74LS74 1片电容0.047uf 1个电阻1504个电阻1k1个电阻3k1个单字屏共阴极数码管2块蜂鸣器1个开关2个2、主要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表2.2.1、CD4511译码器图2.2.1 CD4511译码器引脚图表2.2.1 CD4511译码器功能表输入输出LT BI LE D4 D3 D2 D1 g f e d c b a 字符测灯0 ×××××× 1 1 1 1 1 1 1 8 灭零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消隐锁存 1 1 1 ××××显示LE=0→1时数据译码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2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3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4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5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6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7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1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2.2.2、CD4518计数器图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引脚图表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R CP EN Q3 Q2 Q1 Q0 清零 1 ××0 0 0 0 计数0 ↑ 1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0 保持计数0 0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1 ×保持2.2.3、CD4040分频器图2.2.3 CD4040分频器引脚图2.2.4、NE555定时器图2.2.2 NE555定时器引脚图表2.2.2 NE555定时器功能表Vi1(引脚6) Vi2(引脚2) VO(引脚3) (引脚4 )0 ××01 >2/3Vcc >1/3Vcc 01 <2/3 Vcc <1/3Vcc 11 <2/3 Vcc >1/3Vcc 不变2.2.5、74LS74 D触发器图2.2.5 74LS74D触发器引脚图表2.2.5 74LS74D触发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P D清零×0 1 ×0 1 置“1”× 1 0 × 1 0 送“0”↑ 1 1 0 0 1 送“1”↑ 1 1 1 1 0 保持0 1 1 ×保持不允许×0 0 ×不确定2.2.6、74LS00 双四与非门图2.2.6 74LS00双四与非门引脚图2.2.7、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图2.2.7 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引脚图2.2.8、74LS21四入双与门图2.2.8 74LS21四入双与门引脚图3、电子计时器设计原理3.1、各部分电路解析3. 1.1、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即为电子计时器产生脉冲的电路,本文采用NE555振荡器和CD4040分频器产生实验所需要的脉冲信号频率其中:f0=1.44/[(R1+2R2)C]=4.38kHz R1=1KΩ,R2=3KΩ,C=0,047uF。
南理工电路考研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考研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学知识:
- 数列、级数
-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
- 函数、积分、定积分
- 偏导数、全微分、梯度、方向导数
- 二重积分、多重积分
- 常微分方程
2. 电路基本理论:
- 电压、电流、电阻
-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 电路的等效变换
-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基本特性
- 电路中的能量存储与传递
3. 电路分析方法:
- 网孔方程
- 超节点法
- 恢复分析法
- 交流电路中的复频率法
4. 交流电路分析:
- 正弦函数、复指数函数
- 复振幅与复幅角
- 交流电路中的等效变换
- 有源交流电路分析
- 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
5. 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
- SPICE软件的使用
- 电路模拟与分析方法
- 几种电路的模拟仿真
6. 电路系统理论:
- 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
- 传输函数与频率响应
- 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以上内容为南京理工大学电路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大纲细节以南京理工大学官方发布的最新大纲为准。
§5-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单位阶跃函数 1. 定义: 00()10t t t ε<⎧=⎨>⎩S S S 00()()0t u t U t U t ε<⎧=⋅=⎨>⎩2. 作用:① 起开关作用。
② 起起始作用。
2C ()42e V (0)t u t t -+=-≥2C 20(0)()(42e )()V 42e V (0)ttt u t t t ε--<⎧=-=⎨->⎩二.一阶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指一阶电路在唯一的单位阶跃激励下所产生的零状态响应。
例:求如图所示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C ()S t ,R ()S t 。
解:利用三要素法: 1. 求C R (0),(0)S S ++C R (0)0,(0)1V S S ++==2. 求C R (),()S S ∞∞C R 12()V,()V 33S S ∞=∞=3. 求τ:2s τ=S (t C (t ) _S (t )_t2C 1()(1e )()3t S t t V ε-∴=-2R 21()(e )()V 33tS t t ε-=+零状态(输入)响应是线性响应,全响应不是S S ()()u t U t ε=⋅ C S C ()()u t U S t =⋅ R S R ()()u t U S t =⋅0()t t ε-=S ()()(1)3(2)(4)u t t t t t εεεε=+---+-四.一阶电路的延时单位阶跃响应指一阶电路在唯一的延时单位阶跃激励下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如前例电路在延时单位阶跃函数激励下,02C 001()(1e )()V3t tS t t t t ε---=--由于零状态响应为线性响应,满足齐性原理和叠加定理,所以前例电路在上述分段函数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为:1242222C 1111()(1e )()(1e )(1)(3)(1e )(2)(1e )(4)V3333t t t t u t t t t t εεεε-------=-+--+-⨯--+--若该电路中已知:C (0)2V u =,'"C C C ()u t u u =+,"2C2e t u -=,'u 为上述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绪论1-1 画出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并说出各部分的功用。
答:上图是一个语音无线电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它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以及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由话筒、音频放大器、调制器、变频器(不一定必须)、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
低频音频信号经放大后,首先进行调制后变成一个高频已调波,然后可通过变频,达到所需的发射频率,经高频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组成。
由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放大后,再经过混频器,变成一中频已调波,然后检波,恢复出原来的信息,经低频功放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1-2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 答: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
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 (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话筒扬声器==1-3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凋制?如何进行调制?答:因为基带调制信号都是频率比较低的信号,为了达到较高的发射效率和接收效率,减小天线的尺寸,可以通过调制,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附近;另外,由于调制后的信号是高频信号,所以也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实现了信道复用。
调制方式有模拟调调制和数字调制。
在模拟调制中,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
在调幅方式中,AM普通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SSB)、残留单边带调幅(VSSB);在调频方式中,有调频(FM)和调相(PM)。
在数字调制中,一般有频率键控(FSK)、幅度键控(ASK)、相位键控(PSK)等调制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3-1 支路法
一.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CL 、KVL 列关于支路电流的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
⎩⎨
⎧。
节点:三条支路的交点
电路。
支路:任一段无分支的
二.基本步骤
图3-1 仅含电阻和电压源的电路
第1步 选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3-1所示。
各节点KCL 方程如下:
1 04
31
=+-I I I 2 05
21=+--I I I 3 0632=-+I I I
4
0654=+--I I I
可见,上述四个节点的KCL 方程相互是不独立的。
如果选图3-1所示电路中的节点4为参考节点,则节点1、2、3为独立节点,其对应的KCL 方程必将独立,即:
1 04
31
=+-I I I 2 05
21=+--I I I
3 063
2=-+I I I
第2步 对(n -1)个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
U s3
3 3
第3步.对)1(--n b 个独立回路列关于支路电流的KVL 方程 Ⅰ:014445511=--++s s U I R U I R I R Ⅱ:05566222=--+-I R I R U I R s Ⅲ:033366444=+-+-I R U I R U I R s s 第4步.求解。
第一章继电器特性实验JTC-III型继电器特性测试台概况本测试台由电源部分、多种继电器及测量表计等组成。
可以用来进行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等继电器的特性测试,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种组合继电器保护实验。
JTC-III型继电器特性测试台外观立体图如图1.0.1所示,台正面由实验面板,桌台和两个柜子组成。
台后面全封闭。
电源线从台下方通过,再进入内部端子排。
图1.0.1 JTC-III型继电器特性测试台外观图实验面板布置如图1.0.2所示,由电源刀闸,电源接线柱,继电器和测量表计等组成,与继电器特性有关的实验均可在实验面板和桌面上进行接线和测量。
面板上各符号名称如下:XD1—继电器动作信号灯 ZJ—中间继电器XD2—交流220V电源指示灯 LGJ—功率方向继电器XD3—三相电源指示灯 LZJ—方向阻抗继电器XD4—直流220V电源指示灯V1、V2—交流电压表XD5—继电器动作指示灯 A1、A2、A3—交流电流表BK—备用闸刀 DB—电秒表ZK—直流220V电源刀闸XB—相位表SK—测试台三相电源刀闸 YJ—电压继电器DK—交流220V电源刀闸LJ—电流继电器XJ—信号继电器 SJ—时间继电器CG1—交流220V电源(单相调压器TY1)输出接线柱(a、0)CG2—三相交流电源输出接线柱(a、b、c、o)CG3—直流220V电源输出接线柱(+、—)CG4—交流220V电源(单相调压器TY2)输出接线柱CG5—整流桥CG6—电秒表接线柱CG7—相位表接线柱图1.0.2实验面板布置图表1.0.1 JTC-III继电器特性测试台设备明细表编号标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1 A 电流表6L2 32 V 电压表6L2 23 电秒表自制(SM-II) 14 相位表自制(DP-II) 15 单相调压器2KVA TDGC2-2 26 三相调压器15KVA 17 TXSGA 移相器STSGA感应移相器 18 滑线变阻器BX8-11 30Ω/5A 39 YJ 电压继电器DY-32(60V) 110 LJ 电流继电器DL-31(1A-2A) 111 XJ 信号继电器DX-31B(0.01A) 112 ZJ 中间继电器DZY-204 113 SJ 时间继电器DS-32(5秒) 114 LG-11 功率方向继电器LG-11 115 LG-21 阻抗方向继电器LZ-21 116 引线若干17 灯220V指示灯 518 DK.ZK 单相开关DZ47-60(二路)(20A) 219 SK 三相开关DZ47-60(三路)(20A) 120 整流桥 221 接线柱φ4小接线栏 12622 万能式转换开关LW6-2实验一用JTC-III继电器特性测试台做电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非线性电阻电路2012-5-14运用串联分解法和并联分解法,设计两个非线性电阻电路,分别满足所要求的两个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Multisim7.0软件仿真,并在仿真试验后对电路进行修正。
得到所需要的伏安特性的电路连接、元件参数,非线性电阻串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非线性电阻电路及应用的研究——非线性电阻电路一.摘要运用串联分解法和并联分解法,设计两个非线性电阻电路,分别满足所要求的两个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Multisim7.0软件仿真,并在仿真试验后对电路进行修正。
得到所需要的伏安特性的电路连接、元件参数,非线性电阻串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二.关键词伏安特性非线性电阻电路Multisim7.0仿真凹电阻凸电阻串联分解并联分解三.引言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其涉及面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非线性电阻电路也是研究混沌现象的基础。
通过对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研究,熟练掌握各二端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用他们组合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方法,初步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应用。
四.正文1.设计要求(1)用二极管、稳压管、稳流管、等元器件设计如图1,2所示伏安特性的非线性电阻电路。
图1 伏安特性(一)(2)测量所设计的电路的伏安特性并作曲线,与图1,2对比。
2.设计参考(1)非线形电阻电路的伏安特性①对于一个一端口网络,不管内部组成,其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u—i 平面的一条曲线表示。
则是将其看成一个二端电阻元件。
u—i平面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
常见的二端电阻元件有二极管、稳压管、稳流管、电压源、电流源和线形电阻。
伏安特性如图3所示。
运用这些元件串、并联或混联就可得到各种分段单调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3②凹电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串联时,电路的伏安特性图上的电压是各元件电压之和。
如下图所示,是将图9.10中的a、c、d三个元件串联组成的,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9.11所示。
它是由a、c、d三个元件的伏安特性在I相等的情况下相加而成的。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班号:9171040G06姓名:徐延宾学号:9171040G0633实验编号:0259指导教师:花汉兵2019年5月14日目录1实验目的3 2实验要求3 3实验内容3 4实验原理45实验步骤55.1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测试 (5)5.274LS194设计实现左,右循环计数 (5)5.374LS194设计实现扭环计数 (8)5.4模15计数器设计 (8)5.574LS194设计实现五分频电路 (9)6实验思考与总结11参考文献11实验4移位寄存器及应用1实验目的掌握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2实验要求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循环工作和分频器工作。
并绘制分频器工作波形。
3实验内容1.按表测试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
2.用74LS194设计实现(自启动)左,右循环计数,状态如图1。
图1:左,右循环计数状态转换图3.用74LS194设计实现(无自启动)扭环计数,状态如图2。
图2:扭环计数状态转换图4.用74LS194实现M=2n−1最大长度计数,反馈表达式为D SR=Q3⊕Q2观察并记录计数器循环状态(无自启动)。
5.用74LS194设计实现五分频电路,状态如图3。
通过示波器绘制工作波形。
图3:五分频电路状态图4实验原理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图图4: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图•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引脚部局图图5: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引脚部局图•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结构为四个主从RS触发器(已经转换成D触发器)与一些门电路组成。
1.C r:为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2.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3.D SR:为右移串行数据输入端。
4.D SL:为左移串行数据输入端。
5.M A,M B:为移位寄存器工作状态控制端,有四种状态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