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南开课程考试《新闻评论》19秋期末考核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8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新闻评论》在线作业-1
4、B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人们常说,好新闻的评选历来都是“题材决定论”,这反映了()的重要性。
A篇幅
B选题
C标题
D主题
【南开】本题答案:B
2、先假定对方论点正确,然后依着这一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明显不合理结论,从而否定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是()
A归谬法
B假设法
C推定法
D证伪法
【南开】本题答案:A
3、()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A缘事议理法
B比较分析法
C立论说理法
D驳论辩证法
【南开】本题答案:B
4、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指的就是()。
A文化
B文采
C文字
D记载
【南开】本题答案:B
5、中共新闻体制下报纸社论是采取()负责制
A党委
B评论部
C总编辑
D作者
【南开】本题答案:C
6、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文体上属于()。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特约评论员文章
C评论员专论
D观察家评论
【南开】本题答案:B
7、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从经济看政治、以经济谈政治的专栏类型是()专栏。
A时评性评论专栏
B思想性评论专栏。
奥鹏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91.提出“白板说”的著名教育家是()。
[单选题] *A.洛克(正确答案)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齐2.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其固定的格式是()。
[单选题] *A.四书五经B.八股文(正确答案)C.神学D.六艺3.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守仁曾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他主要强调的是()。
[单选题] *A.学习需要独立思考(正确答案)B.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掌握知识C.教育应循序渐进D.教育不应该抹杀儿童的天性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并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单选题]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B.教育的社会学源论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正确答案)5.孔子是教育平等的首倡者,相关论述为()。
[单选题]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正确答案)C.性相近,习相远D.天下为公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其言,观其行”,这主要是为了()。
[单选题] *A.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B.得到及时的反馈,并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正确答案)C.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决定作用D.加大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充分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7.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候,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单选题] *A.集成功能B.传递功能C.选择功能(正确答案)D.创新功能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是()的言论。
[单选题] *A.董仲舒B.王充C.颜之推(正确答案)D.韩愈9.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时,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去植物园参观了真正的紫藤萝,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新闻评论》在线作业(答案)(单选题)1: 选择评论议题主要源于()A: 撰稿人的衡量B: 议题本身重要性C: 读者需求期望D: 传媒工作经验正确答案:(单选题)2: 2001年,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国家通讯社观点”。
A: 授权发布B: 新华视点C: 新华时评D: 国际观察正确答案:(单选题)3: ()是一篇新闻评论的话题,是议论的范围或对象。
A: 选题B: 标题C: 主题D: 导语正确答案:(单选题)4: 新闻评论从()上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自然结构B: 文章内容发展规律结构C: 逻辑论证结构D: 语法结构正确答案:(单选题)5: 文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
A: 刘勰B: 曹丕C: 孟子D: 韩愈正确答案:(单选题)6: 《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的评论。
A: 纵横比较法B: 对比法C: 类比法D: 比喻法E: 驳论辩证法正确答案:(单选题)7: ()法是通过揭露和驳斥、批判错误的、敌对的、反动的观点,来确立并论证自己的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
A: 缘事议理法B: 比较分析法C: 立论说理法D: 驳论辩证法正确答案:(单选题)8: 先假定对方论点正确,然后依着这一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明显不合理结论,从而否定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是()A: 归谬法B: 假设法C: 推定法D: 证伪法正确答案:(单选题)9: 人民日报《今日谈》属于()专栏。
A: 经济型性评论专栏B: 微型小言论专栏C: 个人冠名专栏D: 临时性专栏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对新闻评论写作还说,“文无意不立”“意在笔先”说的是()的重要性。
A: 情谊B: 情义C: 立意D: 意义正确答案:(单选题)11: 短评与编辑按语在哪些方面没有差别?()A: 篇幅短小B: 源流有异C: 论证有别D: 刊用不同正确答案:(单选题)12: 采用主持人+评论员模式,主持人提供新闻话题,专家学者以个人身份进行阐述评议的广播评论形式叫()评论。
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新闻评论》在线作业-0001------------------------1.评论员文章的分类中不包括以下的()A.本报评论员文章B.特约评论员文章C.评论员专论D.观察家评论正确答案:C2.()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是新闻评论论证说理最常用的方法。
A.比较分析法B.立论说理法C.驳论说理法D.缘事议理法正确答案:D3.被称为“党报元帅”的新闻评论是()A.评论员文章B.编辑部文章C.社论D.编者按正确答案:C4.()专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播表达内容的评论。
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A.口播评论B.录像评论C.电视新闻述评D.点评式评论E.对话式评论正确答案:A5.新闻评论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信息。
A.思想观点B.科学知识C.文学艺术D.新闻事实正确答案:A6.新闻评论写作在()的阶段可能产生多个角度,在下一个阶段将确定其中一个角度。
A.立论B.立题C.立意D.立据正确答案:C7.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之处表现在()。
A.定义相同B.方法相同C.同属新闻作品D.要求一致正确答案:C8.选择评论议题主要源于()A.撰稿人的衡量B.议题本身重要性C.读者需求期望正确答案:C9.()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评论成为独立新闻体裁。
A.社论B.时事短评C.评论员文章D.杂文正确答案:B10.()是新闻评论的力量所在。
A.真实性B.调查研究C.说理性D.文采正确答案:C11.早期中国民营报纸社论是采取()负责制A.主笔B.评论部C.总编辑D.作者正确答案:A12.《大昭评论》《陈昭论剑》《敬宜笔记》评论专栏属于()专栏。
A.经济型性评论专栏B.微型小言论专栏C.个人冠名专栏D.临时性专栏正确答案:C13.()紧盯社会热点,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热点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及时甚至是即时地传递给受众,传达媒体立场,发布媒体意见,同时收集民声,深得受众喜爱,呈现独领风骚之势,成为当今时文。
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新闻评论》在线作业从作用上看,()就是可以使一篇新闻评论迅速地、有效地实现向其目标受众传播的手段。
A.文化B.文采C.文字D.记载正确答案:B新闻评论从文体源流来考察属于()。
A.议论文B.散文C.骈文D.杂文正确答案:A《新京报》提出了“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的评论要求。
这是针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A.时效性B.时事性C.针对性D.群众性正确答案:A以下不能作为新闻评论论据来源的是()A.评论者亲身经历B.历史典故C.民间故事D.媒体观点正确答案:D中共新闻体制下报纸社论是采取()负责制A.党委B.评论部C.总编辑D.作者正确答案:C()的出现,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A.编后记B.编者按C.社论D.时事短评正确答案:D被称为“党报元帅”的新闻评论是()A.评论员文章B.编辑部文章C.社论D.编者按正确答案:C()是新闻评论立意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性要求。
A.求新B.求准C.求深正确答案:B()法就是在评论写作中,正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观点,经过严密论证证实自己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
A.缘事议理法B.比较分析法C.立论说理法D.驳论辩证法正确答案:C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一般总有一个(),也可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或者通常所说的主题,它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
A.总论点B.分论点C.别人的论点正确答案:A新闻评论的标题作用不包括以下的()A.引导阅读B.提示内容C.吸引注意D.观点说服正确答案:D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
这是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A.时效性B.时事性C.针对性D.群众性正确答案:B在一段新闻播出之后,立即请来特约评论员等对相关事件进行点评,属于()评论。
A.口播评论B.录像评论C.电视新闻述评D.点评式评论E.对话式评论正确答案:D()法就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推演、比较、分析和折合计算等方法,对事物做出精准的说明或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说理的方法、。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新闻评论》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以下不能作为新闻评论论据来源的是()
A评论者亲身经历
B历史典故
C民间故事
D媒体观点
答案[南开]:D
2、()是新闻评论的力量所在。
A真实性
B调查研究
C说理性
D文采
答案[南开]:C
3、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据事说理和夹叙夹议、既述又评、评述结合、以述为主、以评驭述的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是()评论。
A口播评论
B录像评论
C电视新闻述评
D点评式评论
E对话式评论
答案[南开]:C
4、()是一篇评论的核心与灵魂。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题
答案[南开]:A
5、新闻评论从()结构看,可以分为引论、本论、结论。
A自然结构
B文章内容发展规律结构
C逻辑论证结构
D语法结构
答案[南开]:C
6、新闻评论《依然是心目中的英雄》的标题是()式标题。
A叙述式
B判断式
C描述式
D禁令式
答案[南开]:A
7、由评论撰稿人自己写作、自己播讲的广播评论类型叫()评论。
A口头评论
B广播谈话。
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新闻评论》在线作业-0002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1.选择评论议题主要源于()A.撰稿人的衡量B.议题本身重要性C.读者需求期望D.传媒工作经验正确答案:C2.2001年,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国家通讯社观点”。
A.授权发布B.新华视点C.新华时评D.国际观察正确答案:C3.()是一篇新闻评论的话题,是议论的范围或对象。
A.选题B.标题C.主题D.导语正确答案:A4.新闻评论从()上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自然结构B.文章内容发展规律结构C.逻辑论证结构D.语法结构正确答案:B5.文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
A.刘勰B.曹丕C.孟子D.韩愈正确答案:B6.《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的评论。
A.纵横比较法B.对比法C.类比法D.比喻法E.驳论辩证法正确答案:A7.()法是通过揭露和驳斥、批判错误的、敌对的、反动的观点,来确立并论证自己的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
A.缘事议理法B.比较分析法C.立论说理法D.驳论辩证法正确答案:D8.先假定对方论点正确,然后依着这一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明显不合理结论,从而否定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是()A.归谬法B.假设法C.推定法D.证伪法正确答案:A9.人民日报《今日谈》属于()专栏。
A.经济型性评论专栏B.微型小言论专栏C.个人冠名专栏D.临时性专栏正确答案:B10.对新闻评论写作还说,“文无意不立”“意在笔先”说的是()的重要性。
A.情谊B.情义C.立意D.意义正确答案:C。
()就是一篇新闻评论所要向受众阐释和论证的立场、观点、主张、见解,是一篇新闻评论的立意或主题思想。
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正确答案:B
在对新闻评论论证说理的一般要求中,()就是对引述的事实作出高度的抽象、简洁的表述,既不能啰里啰嗦地叙述,更不能拉拉杂杂地评说。
A.要有理
B.要概括
C.要透辟
D.要转折
正确答案:B
列举论证实际是通过列举例子从而通过()达到论证的目的。
A.演绎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正确答案:D
()问题,是说理论证的内在逻辑、先后次序的问题,同时也是评论作者思想水平及其思路的外化形式的问题。
A.文风
B.时效性
C.结构
D.文采
正确答案:C
()是一篇新闻评论的名称、标识和符号。
A.选题
B.标题
C.主题
D.导语
正确答案:B
()专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播表达内容的评论。
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A.口播评论
B.录像评论
C.电视新闻述评
D.点评式评论
E.对话式评论
正确答案:A
《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的评论。
A.纵横比较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比喻法
E.驳论辩证法
正确答案:A
()是一篇评论的核心与灵魂。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题
正确答案:A
同时兼具“时事政论”与“文学艺术”双重特性的战斗性文体是()。
A.时评性评论专栏
B.思想性评论专栏
C.文艺性评论专栏
D.经济型性评论专栏
正确答案:C
被称为“党报元帅”的新闻评论是()
A.评论员文章
B.编辑部文章
C.社论
D.编者按
正确答案:C
下列内容不属于新闻评论栏目的是()。
A.新华时评
B.人民时评
C.人民论坛
D.新闻和报纸摘要
正确答案:D
新闻标题要想出新意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要找好()的角度。
A.选题
B.立意
C.立论
D.论证
正确答案:C
()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是新闻评论论证说理最常用的方法。
A.比较分析法
B.立论说理法
C.驳论说理法
D.缘事议理法
正确答案:D
评论文体无论何时()都是第一位的。
A.准确
B.生动
C.口语化
D.书面化
正确答案:A
主持人与嘉宾就一个或多个重大问题,配合相应的电视画面,进行深度解读的电视评论形式属于()评论。
A.口播评论
B.录像评论
C.电视新闻述评
D.点评式评论
E.对话式评论
正确答案:E
说社论评论员文章具有重要性的传播特点,是因为其()。
A.身份重要
B.主题重大
C.领导重视
D.编排强势
正确答案:ABCD
论点与论据的结合,实际上就是()的结合。
A.虚与实
B.破与立
C.观点与事实
D.理论与实际
正确答案:ACD
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栏目有()。
A.今日社评
B.人民论坛
C.今日谈
D.人民时评
E.朝闻天下
正确答案:BCD
角度问题,在新闻评论写作上,就是()问题。
A.立场
B.方向
C.立足点
D.视角
正确答案:ABCD
下列标题中,属于新闻评论标题的有()。
A.六点三公里铁路建成十年不通车
B.巡天遥遥看九州,山川历历图中收
C.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
D.不被看好,人生一宝
新闻评论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A.时事新闻性
B.政论说理性
C.文学性
D.艺术性
正确答案:AB
新闻标题的作用是()。
A.吸引
B.提示
C.评论
D.美化
正确答案:ABCD
比较分析法包括:()。
A.纵横比较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比喻法
E.平分秋色法
正确答案:ABCD
论据的作用在于()。
A.形成论点
B.引发议论
C.证实论点
D.补充论点
正确答案:ABC
新闻评论标题的要求包括:()。
A.准确
B.鲜明
C.简洁
D.生动
E.突出主要新闻事实
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旗帜和灵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在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加上“光明的尾巴”,是错误的做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899年创刊的《清议报》时评性评论专栏《国闻短评》,使中国新闻评论的文体面貌焕然一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因为距今时间久远并且真实性无从查考,因此不适宜作为新闻评论的论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栏目开创了中国网络媒体最具代表性的原创评论先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一篇新闻评论中所有的观点都是论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时评”的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个耀眼的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黑龙江日报》在1985年1月6日发表的社论标题《走,玩赏冰雪去!》成功运用了借境的手法,不落俗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毛泽东的《评战犯求和》是一篇驳论说理的经典文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选题是新闻评论产生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社论评论员文章按与新闻的关系分,可分为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社论评论员文章按与新闻的关系分,可分为配合型与独立型。
配合型紧密配合新闻报道配发,或是配一篇新闻报道,或是配两篇新闻报道,或是配多篇新闻报道,甚至是配一个整版的新闻报道。
独立型独来独往,独自传播新闻信息,也独自评点新闻、阐述道理、提出见解、传播信息观点。
新闻评论的时事新闻性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新闻评论的时事新闻性,至少应包含时效性、时事性、针对性三层意思。
针对性又包含三方面要求:新闻评论的内容要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要知道新闻评论是面向什么人发言的;把评论所要讲的道理与受众想要听的紧密结合起来。
编者按语的传播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编者按语是新闻媒体的编者就新闻报道、文章所写的简短意见。
具有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补充强调、产生联想、商榷修正、引发关注、画龙点睛等功能。
如何从调查研究中获得新闻评论选题、确定新闻评论立意?
正确答案:要到实际生活中去采访、调查、考察、研究,确定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意。
具体方法有:建立调研基地,召集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会议、文件、讲话等资料,网上调查,网络搜索等。
新闻评论的内容结构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内容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
具体要求是: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分析问题,辨证深刻;解决问题,干净利落。
请同学们在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确定评论选题,写作一篇新闻评论。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请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诚信的评论。
②互联网时代,年轻人主要从新媒体获取信息。
如果你对新媒体产品或技术有体会,请根据你的使用经历写一篇关于新媒体的评论。
③“旅游甘苦谈”。
现在假日越来越多,旅游也已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想必大家在各种旅游中会有诸多感慨、诸多快乐、诸多烦恼,请主要就各地旅游文化存在的问题和观感发表见解。
(1)要求:应在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确定评论选题,并指明选择的是哪个材料。
评论写作要经过选题、立论、结构、表达等几个步骤。
要按照课堂讲授的新闻评论选题、立论、论点、论据、论证、标题、结构、文采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写作评论。
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新闻评论应包括以下内容:标题:可根据选题自拟标题。
正文:结构要完整。
在内容上要有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结尾(解决问题)。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头有尾、层次清晰、逻辑顺畅。
新闻评论类型不限,字数一般在500字以上。
正确答案:评分标准:(1)评论的选题立论是否符合客观形势、社会实际或当前中心工作的需要,是否有针对性、新闻性,是否有的放矢,是否抓住了关键性矛盾问题或切中了时弊。
(2)评论对解决有关社会矛盾或人们的思想问题时,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角度和有力的论据。
(3)评论的标题是否精当,是否题文一致,是否生动引人,是否新颖独特。
(4)在说理论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说理是否到位、有力,用了哪些有效的说理论证方法,是否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5)结构是否严谨,布局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逻辑是否顺畅,是否言之有序,是否能够自圆其说。
(6)语言和辞章文采方面有没有明显的特点或创新,文字是否生动、流畅、精彩,行文是否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文章是否可读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