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对于光源来说很重要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9
LED的调光原理分析与设计实例作为一种光源,调光是很重要的。
不仅是为了在家居中得到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在今天来说,减少不必要的电光线,以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
而且对于LED 光源来说,调光也是比其他荧光灯、节能灯、高压钠灯等更容易实现,所以更应该在各种类型的LED 灯具中加上调光的功能。
第一部分采用直流电源LED 的调光技术一.用调正向电流的方法来调亮度要改变LED 的亮度,是很容易实现的。
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它的驱动电流,因为LED 的亮度是几乎和它的驱动电流直接成正比关系。
图1 中显示了Cree 公司的XLampXP-G 的输出相对光强和正向电流的关系。
图1. XLampXP-G 的输出相对光强和正向电流的关系由图中可知,假如以350mA 时的光输出作为100%,那么200mA 时的光输出就大约是60%,100mA 时大约是25%。
所以调电流可以很容易实现亮度的调节。
1.1 调节正向电流的方法调节LED 的电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和LED 负载串联的电流检测电阻(图2a),几乎所有DC-DC 恒流芯片都有一个检测电流的接口,是检测到的电压和芯片内部的参考电压比较,来控制电流的恒定。
但是这个检测电阻的值通常很小,只有零点几欧,如果要在墙上装一个零点几欧的电位器来调节电流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引线电阻也会有零点几欧了。
所以有些芯片提供一个控制电压接口,改变输入的控制电压就可以改变其输出恒流值。
例如凌特公司的LT3478(图2b)只要改变R1 和R2 的比值,也可以改变其输出的恒流值。
图2. 输出恒流值的调节1.2 调正向电流会使色谱偏移然而用调正向电流的方法来调亮度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调亮度的同时也会改变它的光谱和色温。
因为目前白光LED 都是用兰光LED 激发黄色荧光粉而产生,当正向电流减小时,蓝光LED 亮度增加而黄色荧光粉的厚度并没有按比例减薄,从而使其光谱的主波长增长,具体实例如图3 所示。
调光调色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人们对于室内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照明方式往往只能提供单一的亮度和色温,这对于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说是不够的。
因此,调光调色方案应运而生。
调光调色方案是指通过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2. 调光技术2.1 调光方式调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电阻调光: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调光。
这种调光方式简单、成本低,但调光范围较窄,且对于节能环保要求较高的场合效果有限。
•脉宽调制(PWM):通过改变灯光的亮灭时间比例来实现调光。
这种调光方式调光范围广,精度高,但需要专门的调光控制器来实现。
•电流调光:通过改变灯光的驱动电流来实现调光。
这种调光方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亮度,但不能调节色温。
•电压调光:通过改变灯光的供电电压来实现调光。
这种调光方式简单易实现,但对灯具的电源和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
2.2 调光控制调光控制通常使用调光开关、遥控器、手机APP等方式实现。
调光控制可以实现单灯调光、多灯同步调光、分区调光等不同控制方式。
其中,智能调光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模式和定时任务来实现自动化的灯光控制。
3. 调色技术3.1 色温调节色温调节可以改变灯光的色温,从而影响人眼的感知。
常见的色温范围有暖白光(2700K)、白光(4000K)和冷白光(6000K)。
通常可以通过调光控制来实现色温调节。
3.2 色彩调节色彩调节可以改变灯光的颜色,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常见的色彩调节方式有RGB调光和RGBW调光。
RGB调光可以通过控制红、绿、蓝三种基色的亮度比例来调节灯光的颜色,而RGBW调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白色光源,提供更丰富的色彩选择。
4. 应用场景调光调色方案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居家照明:通过调光调色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如休息、阅读、聚会等)来选择合适的亮度和色温,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调光调色方案摘要:调光调色方案是一种用于调节灯光亮度和颜色的方法,它在室内照明设计和显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调光调色方案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和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视觉效果、节能环保和人体健康方面的潜力。
1. 引言在现代社会,室内照明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创造舒适、高效的环境至关重要。
调光调色方案是一种能够根据需求改变灯光亮度和颜色的技术,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照明体验。
2. 调光调色原理2.1 调光原理调光是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
常见的调光方法包括阻值调光、脉宽调光和脉冲调光。
阻值调光是通过改变灯泡的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达到调光的目的。
脉宽调光则是通过改变控制器对灯泡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来进行调光。
脉冲调光是利用高速的脉冲信号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其优点是调光响应速度快,但需要高精度的控制系统。
2.2 调色原理调色是通过改变灯光的颜色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常用的调色方法包括RGB混合、CMY混合和二次元调色法。
RGB混合是通过调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亮度来实现灯光颜色的变化。
CMY混合则是利用青、洋红、黄等三原色的叠加效果来实现调色。
二次元调色法综合了RGB和CMY两种方法,通过灰度控制和色彩饱和度来调节灯光的颜色。
3. 调光调色技术3.1 PWM调光技术脉宽调光技术(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是一种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灯光亮度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调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实现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和液晶显示中。
3.2 DMX512调光调色技术DMX512是一种常用的调光调色控制协议,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将光控设备与调光台或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对灯光的远程控制。
DMX512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灯光亮度的调节,还可以精确控制灯光的颜色和特效。
3.3 DALI调光调色技术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是一种基于数字通信的灯光控制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照明系统中。
常用调光技术及原理在现代照明领域,调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调光技术可以灵活地调整光照强度,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照明要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调光技术及其原理。
一、脉宽调制(PWM)调光技术脉宽调制是一种常见的调光技术,通过改变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它由一个固定周期的高频信号和一个可调节占空比的调光信号组成。
当调光信号为高电平时,光源处于开启状态;当调光信号为低电平时,光源处于关闭状态。
脉宽调制调光技术的优点是调光范围广,响应速度快,并且可以与其他控制系统集成。
然而,由于光源在开关频率下工作,可能会产生可见的闪烁效应,对部分人群可能会造成不适。
二、电压调光技术电压调光是通过改变光源输入电压的大小来实现调光。
这种调光技术适用于使用不同输入电压来控制光源亮度的筒灯等常见照明设备。
通过降低输入电压,可以降低光源的亮度。
电压调光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廉、调光精度高、无闪烁效应。
然而,它需要专门的调光驱动器来控制电源,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光源可能需要不同的电压控制范围。
三、模拟调光技术模拟调光是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来调整光源的亮度。
通过调整电池或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可以实现连续调光。
模拟调光技术的优点是调光平滑、连续,没有闪烁效应,并且在调光过程中能够保持光源色温的稳定。
然而,它的成本相对较高,调光范围有限且功耗较大。
四、DALI调光技术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是一种数字式调光控制协议,可以实现对不同灯具的分组控制和个体调光。
DALI调光技术在大型商业场景和办公楼等领域应用较广。
DALI调光技术的优点是调光范围广、无闪烁效应、可编程性强,并且可以与其他建筑自动化系统集成。
然而,它的实现需要额外的DALI控制器和DALI驱动器,并且安装和配置相对复杂。
五、无线调光技术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无线调光技术成为一种便捷的调光方式。
无线调光技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等)实现对光源的远程控制和调光。
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写: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是现代光学调制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调光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成像、光学传感等。
通过调节光的强度,可以实现对信号的传输、显示和控制。
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作为两种常见的调光方法,在光学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单脉冲调光是指通过控制一次光脉冲的强度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在单脉冲调光中,一次光脉冲的能量被精确地控制,以达到对光信号的调制。
这种调光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调制精度高。
它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和激光测量等领域。
而三脉冲调光是指通过控制三次光脉冲的强度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在三脉冲调光中,通过调整不同光脉冲之间的相对强度和时序,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调光功能。
这种调光方法具有较大的调制范围和更高的调制速度,适用于高速通信和光学成像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特点和性能,对它们进行结论和评价,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调光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不同领域的需求和场景,选择适合的调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的比较与评估,可以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以应对不同的工程和科研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的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包括了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的原理和应用两个小节。
在原理部分,将详细介绍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优劣;在应用部分,将列举实际应用场景,说明这两种调光技术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前景。
结论部分将对单脉冲调光和三脉冲调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它们在不同方面的差异和取舍,并总结出结论。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的设立,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框架和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LED背光源的设计与调光技术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光源,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体积小等优势,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LED背光源则是将LED灯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系统中,能够提供均匀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照明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LED背光源的设计原则和调光技术。
LED背光源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1. 选择合适的LED类型和数量: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和要求,选择合适的LED 类型(如白光LED)和数量,确保背光亮度和颜色的一致性。
2. 合理布置LED灯珠:背光源应布置在整个显示面板的背后,以实现均匀的光照。
采用等间距布置LED灯珠并合理设计散热系统,可以提高显示器对比度和降低能耗。
3. 选择合适的反射材料:使用合适的反射材料,如镀膜玻璃或镀膜聚碳酸酯,以增加LED背光源的反射效果,提高发光效率和均匀性。
4. 优化光学设计:通过采用光学模拟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选择最佳的光学结构和光学材料,提高LED背光源的效果。
5. 考虑电路设计:合理设计驱动电路,提高驱动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因电路问题导致的颜色偏差和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LED背光源的调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PWM调光: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是通过改变电源给LED灯的占空比来控制LED的亮度。
通过不断交替地开关电源电压来实现灯光的闪烁,闪烁频率越高,亮度越高。
这种调光技术具有调节范围广、亮度可调性好等优点。
2. 线性调光:线性调光是通过改变LED驱动电压或电流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大小来改变LED的亮度,从而实现调光的效果。
线性调光技术操作简单,可靠性较高。
3. 自适应调光:自适应调光是根据环境光的亮度,通过传感器自动调整背光源的亮度。
通过感知环境光的强度,自动调整LED背光源的亮度,既能够节约能源,又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4. 色温调光:色温调光是通过改变LED灯的色温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led灯调光的原理LED灯调光的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是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电子的复合释放能量产生光。
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LED灯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D灯具的亮度可以通过调光来实现,在不同场景下提供合适的照明效果。
LED灯的调光原理主要有两种:PWM调光和电流调光。
一、PWM调光原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是一种通过改变LED灯的亮度来实现调光效果的方法。
PWM调光的原理是通过不同时间段内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占空比来控制LED灯的亮度。
具体来说,PWM调光通过快速交替的开关LED灯,使其在人眼无法察觉的频率下闪烁。
当占空比较高时,即高电平时间比较长,LED灯亮度较高;当占空比较低时,即低电平时间比较长,LED灯亮度较低。
通过调节高低电平之间的占空比,可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精确调控。
二、电流调光原理电流调光是通过改变LED灯的电流来实现调光效果的方法。
LED灯的亮度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关系,因此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以控制LED灯的亮度。
电流调光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LED灯的驱动电流来实现。
驱动电流越大,LED灯的亮度越高;驱动电流越小,LED灯的亮度越低。
通过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控。
三、PWM调光和电流调光的比较PWM调光和电流调光在LED灯调光方面各有优势。
1. PWM调光可以实现更精确的亮度调节。
由于LED灯的亮度与PWM调光的占空比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微调占空比来实现精确的亮度调节。
2. 电流调光在光效上更高。
LED灯的光效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关系,因此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以实现更高的光效。
LED灯调光的原理主要有PWM调光和电流调光两种方法,它们通过改变LED灯的亮度或电流来实现调光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调光方法。
LED照明调光技术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照明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照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LED照明调光技术作为一种能够调整光源亮度的技术,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和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本文将详细介绍LED照明调光技术的原理、类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二、LED照明调光技术原理LED照明调光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LED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从而改变LED灯的亮度。
LED灯的亮度与输入电流成正比,因此,通过调整输入电流,就可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整。
三、LED照明调光技术类型1. 线性调光:线性调光是指通过调整电压的大小,来改变LED灯的亮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光效果好,但是缺点是需要额外的调光设备,会增加系统的成本。
2. PWM调光:PWM调光是指通过调整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LED灯的亮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但是缺点是可能会产生噪音。
3. 数字调光:数字调光是指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LED驱动器进行控制,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光效果好,而且可以实现多种调光模式,但是缺点是成本较高。
四、LED照明调光技术应用LED照明调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庭照明、商业照明、公共照明等。
通过对LED灯的亮度进行调整,可以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
例如,在家庭照明中,可以通过调整LED灯的亮度,来实现舒适的阅读光线;在商业照明中,可以通过调整LED灯的亮度,来营造不同的商业氛围。
五、LED照明调光技术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照明调光技术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未来的LED照明调光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调光、远程控制等功能;另一方面,未来的LED照明调光技术将更加节能,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效比。
此外,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未来的LED照明调光技术还将有更多的创新可能。
六、总结LED照明调光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照明技术,已经在现代照明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调光灯的工作原理调光灯是一种可以调节亮度的灯具,它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对光线亮度的需求。
那么,调光灯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调光灯的基本构造。
调光灯通常由灯泡、电路、调光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其中,灯泡是发光的源头,电路是控制灯泡工作的核心,调光器是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控制器则是用来接收外部信号,控制调光器的工作。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调光灯的工作原理。
当我们使用调光器来调节灯光亮度时,调光器实际上是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一般来说,调光器会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或者改变电压的方式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灯光亮度的目的。
在调光灯的工作过程中,电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路中的元件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来调节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灯泡的亮度。
而控制信号通常由控制器来发出,控制器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调光指令,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
此外,调光灯的工作原理还与灯泡的类型有关。
不同类型的灯泡,其调光原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LED灯的调光原理是通过改变LED芯片的电流来控制亮度,而荧光灯则是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灯管的亮度。
总的来说,调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流或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灯泡的亮度,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对光线亮度的需求。
这种灯具在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等各种场合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调光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调光灯作为一种智能、节能的灯具,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led调光的原理
LED调光的原理是通过改变LED的电流或电压来控制LED的亮度。
LED的亮度与其电流成正比。
当LED的电流增大时,LED的亮度也会增大;当电流减小时,亮度也会减小。
调光
可以实现LED的亮度从最暗到最亮之间的变化。
LED调光的常用方法有两种:PWM(脉宽调制)和电流调节。
PWM调光是通过调节LED的通断时间比例来控制亮度。
在一个时间周期内,LED会以一定的频率快速的开关。
通过控制
开关时间与周期的比例,可以控制LED的亮度。
当调光比例
很小时,LED的开启时间较短,亮度较暗;当调光比例较大时,LED的开启时间较长,亮度较亮。
PWM调光具有调光范
围广、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电流调节是通过改变给LED供电的电流来调节亮度。
LED在
正常工作时,其电流与亮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LED的亮度。
电流调节可以实现连续无级调光,亮
度变化更加平滑。
但是电流调光的响应速度相对PWM调光会
慢一些。
除了PWM调光和电流调节,还有一种叫做调幅调光的方法。
调幅调光是利用两个不同亮度的LED交替工作,通过改变两
个LED亮度的比例来实现调光效果。
调幅调光原理简单,但
亮度调节范围比较有限。
总的来说,LED调光的原理是通过改变LED的电流或电压来
控制LED的亮度。
调光可以通过PWM调光、电流调节或调幅调光来实现。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光方式。
调光器工作原理调光器是一种能够调节光源亮度的装置,它在现代照明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调光器,比如家庭照明系统中的触摸调光开关、办公室中的调光灯等等。
那么,调光器是如何实现调节光源亮度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调光器的工作原理。
调光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频率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其中,最常见的调光方式包括电阻调光、脉宽调制(PWM)调光和电压调光。
首先,我们来看电阻调光。
在电阻调光中,调光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光源的亮度。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光源的亮度也随之减小;反之,当电阻值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光源的亮度也随之增大。
这种调光方式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因此在一些家庭照明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是脉宽调制(PWM)调光。
脉宽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电路中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光源亮度的方法。
调光器会以一定的频率发送脉冲信号,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与低电平时间的比例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当高电平时间占比较大时,光源亮度较高;当低电平时间占比较大时,光源亮度较低。
脉宽调制调光方式具有调光范围广、调光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在一些对灯光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舞台灯光和影视照明等。
最后,是电压调光。
电压调光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调光器会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光源的亮度,当输入电压增大时,光源亮度也随之增大;反之,当输入电压减小时,光源亮度也随之减小。
电压调光方式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因此在各种照明系统中都有所应用。
总的来说,调光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频率来控制光源的亮度,从而实现调节光源亮度的功能。
不同的调光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光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调光器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调光器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PWM调光技术详解在现代照明系统中,PWM调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调光方法。
PWM即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来控制电路的工作方式的技术。
在照明系统中,PWM调光技术通过控制LED灯的亮度,实现灯光的调光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PWM调光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
一、PWM调光技术的原理。
PWM调光技术是通过控制LED灯的通断时间比例来实现调光的。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改变LED灯的工作周期和占空比来控制LED灯的亮度。
工作周期是指脉冲信号一个完整的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而占空比则是指脉冲信号中高电平(LED 灯亮)所占的时间比例。
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实现LED灯的亮度调节。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PWM调光技术的原理。
假设LED灯的工作周期为100ms,而我们需要将LED灯的亮度调节为50%。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LED灯的亮度将为50ms亮,50ms灭。
如果需要将LED灯的亮度调节为25%,那么LED灯的亮度将为25ms亮,75ms灭。
通过改变LED灯的通断时间比例,可以实现LED 灯的亮度调节。
二、PWM调光技术的优势。
1. 高效节能,PWM调光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LED灯的亮度,避免了传统调光方法中产生的能量浪费。
通过PWM调光技术,可以实现LED灯的精确调光,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2. 良好的调光效果,PWM调光技术可以实现LED灯的无级调光,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光照需求。
而且,PWM调光技术可以避免LED灯在低亮度下出现闪烁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调光效果。
3. 长寿命,由于PWM调光技术可以实现LED灯的精确调光,LED灯的工作温度相对较低,从而延长了LED灯的使用寿命。
4. 可靠稳定,PWM调光技术可以实现LED灯的快速响应和稳定调光,不会出现频闪和抖动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稳定的照明效果。
三、PWM调光技术的应用。
PWM调光技术在照明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阻调光电路与可控硅调光电路1. 引言在现代照明系统中,调光功能日益重要。
调光可以改变光源的亮度,从而满足不同环境和个人需求。
电阻调光电路和可控硅调光电路是常见的调光技术,本文将对这两种调光电路进行详细介绍。
2. 电阻调光电路电阻调光电路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调光技术。
它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2.1 原理电阻调光电路的原理基于欧姆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 I = V/R。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减小,光源的亮度也随之降低。
2.2 电路设计电阻调光电路的基本设计包括光源、电阻和电源。
光源可以是白炽灯、LED灯等。
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器来实现。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2.3 调光方法电阻调光电路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调光。
2.3.1 手动调光手动调光可以通过旋钮或开关来实现。
旋钮可以连接到电阻,通过旋转调节电阻值来改变亮度。
开关可以用来切换不同的电阻,实现不同的亮度档位。
2.3.2 自动调光自动调光可以通过光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来实现。
光敏电阻可以感知光照强度,根据设定的阈值自动调节电阻值。
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电阻值。
2.4 优缺点电阻调光电路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
然而,它的调光范围有限,且调光过程可能产生能量浪费和热量损失。
3. 可控硅调光电路可控硅调光电路是一种高效且精确的调光技术。
它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来实现调光。
3.1 原理可控硅器件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双向导通特性。
它可以在正半周和负半周的不同时间段内导通或截止。
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导通的角度,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光源的亮度。
3.2 电路设计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基本设计包括光源、可控硅器件、触发电路和电源。
光源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等。
可控硅器件一般使用双向可控硅,如TRIAC。
触发电路用于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3.3 调光方法可控硅调光电路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调光。
LED背光源的颜色调节与自动调光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具已经在众多应用领域中成为一种常见的照明源。
其中,LED背光源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作为一种照明源,LED背光源的颜色和亮度调节对于保证观看体验、提高能效和延长寿命都非常重要。
因此,研究LED背光源的颜色调节与自动调光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课题。
LED背光源的颜色调节技术是指通过改变LED的亮度来调节光的颜色。
常见的颜色调节技术包括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和AM (Amplitude Modulation,幅度调制)等。
在PWM调光技术中,通过控制LED的亮度进行调光,其原理是通过改变LED的亮灭频率和占空比(即LED点亮的时间与熄灭的时间之间的比例)来控制LED发出的光线的亮度。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一种较暗的颜色,可以减小占空比,即减少LED点亮的时间,从而降低光线的亮度。
相反,如果需要一种较亮的颜色,可以增大占空比,即增加LED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光线的亮度。
此外,PWM调光技术还可以实现颜色的混合,通过控制R(红)、G(绿)、B(蓝)三种颜色的亮度来调节LED发出的光的色彩。
另一种常见的颜色调节技术是AM调光技术。
AM调光技术是通过改变LED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光的亮度。
与PWM调光技术不同的是,AM调光技术是通过改变LED的电流把光线的强度直接变化来实现调光,而不是通过改变LED点亮的时间。
通过调节电流大小来调光,AM调光技术可以控制光线的亮度在更宽的范围内变化。
除了颜色调节技术,LED背光源的自动调光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自动调光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自动调节LED背光源的亮度,从而降低能耗并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一种常见的自动调光技术是环境光感应调光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环境光感应器感知环境光线的亮度,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自动调节LED背光源的亮度。
改变光照强度的方法
改变光照强度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 调节光源的亮度:改变光源本身的亮度可以直接影响光照强度。
例如,对于电灯,可以调节灯的亮度来改变光照强度。
2. 使用光照设备:使用调节光照强度的设备,如调光器、光照控制器等,可以精确控制光的亮度和强度。
这些设备可以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场景,通过调整设备的设置来改变光照强度。
3. 使用遮光器材:遮光器材如窗帘、百叶窗、光线屏等可以遮挡阳光或其他光源的直射光,减弱光的强度。
可以通过调整窗帘的开合程度、百叶窗的角度或者使用特殊的光线屏来改变光照强度。
4. 使用滤光器:滤光器可以调节透过的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从而改变光照强度。
例如,使用灰度滤光器可以减弱光线的强度。
5. 调整摄像机曝光参数:对于摄影或者摄像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曝光参数(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改变光的
强度和亮度。
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控制光的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光照强度时,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调整,以避免对视觉体验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增强光和作用的措施
增强光线和作用的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光源的亮度:可以选择较高亮度的灯具或者使用更多的灯具,以增加照明亮度,并且使光线更加明亮。
2. 优化光源的颜色:可以选择适合当前环境的颜色光源,比如在厨房或者工作室等需要较为明亮且清晰的场所,可以选择白光照明;而在卧室、休闲区等需要营造舒适氛围的地方,可以选择暖光照明。
3. 增加反射面积:在室内进行照明时,可以增加反射面积,让光线通过墙壁、地板、天花板等表面反射,以增强室内照明效果。
4. 清洁光源和透明材料:及时清洗灯具和窗户等透明材料,确保光线透过时不受遮挡或污染,从而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
5. 调整光线方向和角度:可以通过调整照明灯具的位置和角度,使光线更加聚焦和集中,以提高照明强度和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增强光线和作用,提高照明质量和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调光对于光源来说很重要,不仅是可以在家居中得到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并可以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而且对于LED光源来说,调光也是比其他荧光灯、节能灯、高压钠灯等更容易实现,所以更应该在各种类型的LED灯具中加上调光的功能。
1. 采用直流电源led的调光技术1.1、用调正向电流的方法来调亮度要改变LED的亮度,是很容易实现的。
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它的驱动电流,因为LED的亮度是几乎和它的驱动电流直接成正比关系。
图1中显示了Cree公司的XLampXP-G的输出相对光强和正向电流的关系。
图1:XLampXP-G的输出相对光强和正向电流的关系由图中可知,假如以350mA时的光输出作为100%,那么200mA时的光输出就大约是60%,100mA时大约是25%。
所以调节电流大小可以很容易实现亮度的调节。
1.1.1 调节正向电流的方法调节LED的电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和LED负载串联的电流检测电阻(图2a),几乎所有DC-DC恒流芯片都有一个检测电流的接口,是通过检测到的电压和芯片内部的参考电压比较,来控制电流的恒定。
但是这个检测电阻的值通常很小,只有零点几欧,如果要在墙上装一个零点几欧的电位器来调节电流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引线电阻也会有零点几欧了。
所以有些芯片提供一个控制电压接口,改变输入的控制电压就可以改变其输出恒流值。
例如凌特公司的LT3478(图2b)只要改变R1和R2的比值,也可以改变其输出的恒流值。
图2:输出恒流值的调节1.1.2 调正向电流会使色谱偏移然而用调正向电流的方法来调亮度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调亮度的同时也会改变它的光谱和色温。
因为目前白光LED都是用兰光LED激发$荧光粉而产生,当正向电流减小时,蓝光LED亮度增加而$荧光粉的厚度并没有按比例减薄,从而使其光谱的主波长增长,具体实例如图3所示。
当正向电流为350mA时,主波长为545.8nm;当正向电流减小为200mA时,主波长为548.6nm;当正向电流减小为100mA时,主波长为550.2nm。
正向电流的改变也会引起色温的变化(图4)。
由图4可知,当正向电流为350mA时,色温为5734K,而正向电流增加到350mA时,色温就偏移到5636K。
电流再进一步减小时,色温会向暖色变化。
当当然这些问题在一般的实际照明中可能不算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在采用RGB的LED系统中,就会引起彩色的偏移,而人眼对彩色的偏差是十分敏感的,因此也是不能允许的。
1.1.3 调电流会产生使恒流源无法工作的严重问题然而在具体实现中,用调正向电流的方法来调光可能会产生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我们知道LED通常是用DC-DC的恒流驱动电源来驱动的,而这类恒流驱动源通常分为升压型或降压型两种(当然还有升降压型,但由于效率低、价钱贵而不常用)。
究竟采用升压型还是降压型是由电源电压和LED负载电压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假如电源电压低于负载电压就采用升压型;假如电源电压高于负载电压就采用降压型。
而LED的正向电压是由其正向电流决定的。
从LED的伏安特性(图5)可知,正向电流的变化会引起正向电压的相应变化,确切地说,正向电流的减小也会引起正向电压的减小。
所以在把电流调低的时候,LED的正向电压也就跟着降低。
这就会改变电源电压和负载电压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一个输入为24V的LED灯具中,采用了8颗1W的大功率LED串联起来。
在正向电流为350mA时,每个LED的正向电压是3.3V。
那么8颗串联就是2*V,比输入电压高。
所以应该采用升压型恒流源。
但是,为了要调光,把电流降到100mA,这时候的正向电压只有2.8V,8颗串联为22.4V,负载电压就变成低于电源电压。
这样升压型恒流源就根本无法工作,而应该采用降压型。
对于一个升压型的恒流源一定要它工作于降压是不行的,最后LED就会出现闪烁现象。
实际上,只要是采用了升压型恒流源,在用调正向电流调光时,只要调到很低的亮度几乎一定会产生闪烁现象。
因为那时候的LED负载电压一定是低于电源电压。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其中的问题,还总要去从调光的电路里去找问题,那是徒劳无益的。
采用降压型恒流源问题会少一些,因为如果本来电源电压高于负载电压,当亮度是往低调,负载电压是降低的,所以还是需要降压型恒流源。
但是如果调到非常低的正向电流,LED的负载电压也变得很低,那时候降压比非常大,也可能超出了这种降压型恒流源的正常工作范围,也会使它无法工作而产生闪烁。
1.1.4 长时间工作于低亮度有可能会使降压型恒流源效率降低温升增高而无法工作一般人可能认为向下调光是降低恒流源的输出功率,所以不可能会引起降压型恒流源的功耗加大而温升增高。
殊不知当降低正向电流时所引起的正向电压降低会使降压比降低。
而降压型恒流源的效率是和降压比有关的,降压比越大,效率越低,损耗在芯片上的功耗越大。
图6是SLM2842J 的效率和降压比的关系曲线。
图中的输入电压为35V,输出电流为2A,当输出电压为30V时,效率可以高达97.8%。
但是当输出电压降低到20V时,效率就降为96%;当输出电压降低为10V时,效率就降低为92%。
在这三种情况下,尽管其输出功率依次为60W,40W和20W,但是其损耗功率却依次为1.2W,1.6W,1.6W。
后两种情况下功耗增大了33%。
假如恒流模块的散热系统设计得非常临界,增加33%的耗散功率就有可能会使芯片的结温升高,以致发生过温保护而无法工作,严重时也有可能使芯片烧毁。
1.1.5 调节正向电流无法得到精确调光因为正向电流和光输出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而且不同的LED会有不同的正向电流和光输出关系曲线。
所以用调节正向电流的方法很难实现精确的光输出控制。
1.2.采用脉宽调制(PWM)来调光LED是一个二极管,它可以实现快速开关。
它的开关速度可以高达微秒以上。
是任何发光器件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只要把电源改成脉冲恒流源,用改变脉冲宽度的方法,就可以改变其亮度。
这种方法称为脉宽调制(PWM)调光法。
图7表示这种脉宽调制的波形。
假如脉冲的周期为tpwm,脉冲宽度为ton,那么其工作比D(或称为孔度比)就是ton/tpwm。
改变恒流源脉冲的工作比就可以改变LED的亮度。
图7:用改变脉冲宽度的方法来改变LED的亮度1.2.1 如何实现PWM调光具体实现PWM调光的方法就是在LED的负载中串入一个MOS开关管(图8),这串LED的阳极用一个恒流源供电。
然后用一个PWM信号加到MOS管的栅极,以快速地开关这串LED。
从而实现调光。
也有不少恒流芯片本身就带一个PWM的接口,可以直接接受PWM信号,再输出控制MOS开关管。
那么这种PWM调光方法有那哪些优缺点呢?1.2.2脉宽调制调光的优点(1)不会产生任何色谱偏移。
因为LED始终工作在满幅度电流和0之间。
(2)可以有极高的调光精确度。
因为脉冲波形完全可以控制到很高的精度,所以很容易实现万分之一的精度。
(3)可以和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来进行控制。
因为任何数字都可以很容易变换成为一个PWM信号。
(4)即使在很大范围内调光,也不会发生闪烁现象。
因为不会改变恒流源的工作条件(升压比或降压比),更不可能发生过热等问题。
1.2.3 脉宽调光要注意的问题(1)脉冲频率的选择因为LED是处于快速开关状态,假如工作频率很低,人眼就会感到闪烁。
为了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现象,它的工作频率应当高于100Hz,最好为200Hz。
(2)消除调光引起的啸声:虽然200Hz以上人眼无法察觉,可是一直到20kHz却都是人耳听觉的范围。
这时候就有可能会听到丝丝的声音。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把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跳出人耳听觉的范围。
但是频率过高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因为各种寄生参数的影响,会使脉冲波形(前后沿)产生畸变。
这就降低了调光的精确度。
另一种方法是找出发声的器件而加以处理。
实际上,主要的发声器件是输出端的陶瓷电容,因为陶瓷电容通常都是由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所做成,这类陶瓷都具有压电特性。
在200Hz的脉冲作用下就会产生机械振动而发声。
解决的方法是采用钽电容来代替。
不过,高耐压的钽电容很难得到,而且价钱很贵,会增加一些成本。
2.采用交流电源的LED调光2.1、用可控硅对LED调光普通的白炽灯和卤素灯通常采用可控硅来调光。
因为白炽灯和卤素灯是一个纯阻器件,它不要求输入电压一定是正弦波,因为它的电流波形永远和电压波形一样,所以不管电压波形如何偏离正弦波,只要改变输入电压的有效值,就可以调光。
采用可控硅就是对交流电的正弦波加以切割而达到改变其有效值的目的。
其电原理图如图9所示。
虚线部分就是安装在墙上的可控硅调光开关。
a-b之间的电阻就是白炽灯负载。
所以负载是和可控硅开关串联的。
控制开关图9:可控硅调光的电路图和波形图改变可变电阻的分压比就可以改变其导通角,从而实现改变其有效值的目的。
通常这个电位器带一个开关,接在n的输入端,用于开关灯。
除了可控硅以外,还有晶体管后沿调光技术等等,因为它们的基本问题是相同的,就不在此介绍了。
2.1.1 可控硅调光的缺点和问题然而,可控硅调光存在一系列问题。
(1)可控硅破坏了正弦波的波形,从而降低了功率因素值,通常PF低于0.5,而且导通角越小时功率因素越差(1/4亮度时只有0.25)。
(2)同样,非正弦的波形加大了谐波系数。
(3)非正弦的波形会在线路上产生严重的干扰信号(EMI)。
(4)在低负载时很容易不稳定,为此还必须加上一个泄流电阻。
而这个泄流电阻至少要消耗1-2瓦的功率。
(5)在普通可控硅调光电路输出到LED的驱动电源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输入端的LC滤波器会使可控硅产生振荡,这种振荡对于白炽灯是无所谓的,因为白炽灯的热惯性使得人眼根本看不出这种振荡。
但是对于LED的驱动电源就会产生音频噪声和闪烁。
2.1.2 可控硅调光的优势可控硅调光虽然有那么多的缺点和问题,但是,它却有着一定的的优势,那就是它已经和白炽灯卤素灯结成了联盟,占据了很大的调光市场。
如果LED想要取代可控硅调光的白炽灯和卤素灯灯具的位置,就也要和可控硅调光兼容。
具体来说,在一些已经安装了可控硅调光的白炽灯或卤素灯的地方,墙上已经安装了可控硅的调光开关和旋钮,墙壁里也已经安装了通向灯具的两根连接线。
要更换墙上的可控硅开关和要增加连接线的数目都不是那么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变,只要把灯头上的白炽灯拧下,换上带有兼容可控硅调光功能的LED灯泡就可以。
这种战略就像led日光灯一样,最好做成和现在的T10、T8荧光灯尺寸大小完全一样,不需要专业电工,普通老百姓就可以直接更换,那就可以很快普及。
因此国外很多生产LED驱动IC的厂商都开发出了可以兼容现有可控硅调光的IC来。
2.1.3 兼容可控硅调光的LED驱动IC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恩智浦的SSL2101/2,国半的LM3445,iWatt的iW3610和OnSemi的NCL3000四种兼容可控硅调光的驱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