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园—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设计作品集完整版)
- 格式:pptx
- 大小:53.55 MB
- 文档页数:28
项目策划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概要:中国第一个以汉代历史、汉民族文化为背景的主题公园。
拟建于西安未央区,与汉代未央宫遗址相邻,占地900亩。
2、项目定位:本项目意在打造以汉文化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休闲型旅游主题公园。
二、项目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一)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来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
作为未来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主题的演进趋势: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逐渐放慢频率,更重视休闲和度假,更重视放松和娱乐,并且逐步向养生旅游为主导模式发展。
2.旅游客源转变:目前的客源还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但随着我国农村富裕人口的不断增多,未来旅游客源的重点逐渐转向农村。
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6.07亿城镇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5.7%,另有8亿的农村人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客源市场所占的比重将呈增大的趋势。
3.旅游目的地变化趋势:2009年国家长假制度的调整,以及各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和旅游者日趋理性与成熟,促使了区域性的休闲旅游快速发展。
旅游的目的地由省外向省内转移,由长距离旅游趋向周边城郊旅游转变。
4.出游方式变化趋势: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尤其是私家车的大量增加,游客的出游方式在以团队游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自驾车居家游、朋友组合游,以及网络驴友组合等更多个性化的自助出游方式。
5.旅游者品位的提升趋势:旅客旅游行为更趋成熟理性,由看热闹转向看门道,游客对景区文化底蕴的认知要求提高,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等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内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
唐代公园设计说明
1、以盛唐文化为主线的原则: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大唐不夜城不仅是唐文化的现代演绎,且是兼有现代文化,世界各国文化互通、交流的多样化集合形态。
2、唐文化的多样性与现代商业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出盛唐文明的多样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
运用盛唐文明的元素与现代展示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她在现代商业中的地位,强调经济效益。
3、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以及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为本工程下达的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
4、整体性原则:满足分区规划设计条件的同时,应注重总体景观规划的整体性。
协调性。
开放空间重点考虑步行街、文化交流广场及庆典广场的景观处理,加强中央景观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联系。
5、差异性原则:景观总平面布局上,各地块应根据功能特性不同,分区做相应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人流的引导及疏散。
6、经济性原则:工程造价合理,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充分考虑远期经营需要,运营和维护费用合理,具备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7、实用性与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8、技术工艺的先进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9、讲求故事性序列的原则:规划遵循开端(大雁塔南广场)衔接大唐不夜城。
汉唐园林设计理念汉唐园林设计理念是汉唐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风格之一。
其设计理念以富丽堂皇、秀美雅致为主要特点,通过景观元素的布局、植物的选择以及建筑和雕塑的摆放等方面的处理,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格调:汉唐园林注重以山水景观为基础,以山脉、水流、湖泊等自然要素为主要景观元素,起到点缀整个园林的效果。
同时,在山水格调中注重突显其秀美和雅致的特点,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高雅和典雅。
二、建筑格局:汉唐园林设计注重通过建筑的布局和摆放,凸显园林的主题和氛围。
建筑的命名经常采用诸如“則更,殿,台,亭,楼”等名称,以寓意和体现汉唐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同时,建筑的造型和色彩上也采用了典型的汉唐风格,如斗拱、融合、雕龙等,使整个园林建筑风格独特,彰显出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植物装饰:汉唐园林设计注重植物与园林景观的有机结合,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使园林更加生态和美观。
常见的植物有桃、杏、李、梅、兰等以及秋天常见的金桂、菊花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中的摆放和组合,不仅能够营造出宜人的氛围,还能够给人带来触觉和嗅觉的愉悦,进一步增强了园林的艺术价值。
四、雕塑装饰:汉唐园林设计中还注重通过雕塑的布置来丰富园林的艺术韵味。
其中常见的雕塑有石鼓、石马、石麟等,这些雕塑用于点缀园林,并起到烘托整个园林氛围的作用。
雕塑的选材和造型一般选取经典历史故事和传说中的神话形象,使园林设计更加富有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总体来说,汉唐园林设计理念在布局、建筑、植物和雕塑等方面的处理,都能够充分展现汉唐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整个园林更加富丽堂皇、秀美雅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唐大慈恩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亲自创建的一座大型佛教寺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在历史上,大慈恩寺是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佛教寺庙之一,但在千余年的沧桑岁月之后,寺庙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残垣断壁。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址,并且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唐代佛教文化的场所,西安市政府决定建立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而对于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植物景观、建筑景观和水景设计三个方面对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一、植物景观设计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寺庙遗址所在地的气候、土壤和历史文化背景。
应当选择一些与唐代文化相关的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比如梅花、兰花、竹子等。
这些植物在唐代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景观设计将其与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进行联想和呼应,起到一种历史传承的作用。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到遗址公园自身的气候条件。
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应当考虑到其抗旱、耐寒的特性,以保证景观植物可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美化环境。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对于历史遗址保护的作用。
在遗址内,可以适当种植一些乔木、灌木等植物,起到遮荫、固土、保护遗址的作用。
但是对于遗址周围的植物,应当谨慎选择,避免对于遗址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综合来说,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要考虑到气候环境和遗址保护的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
建筑景观是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游客休憩、观赏的地方,更是对历史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的场所。
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应当将保护与展示相结合,通过建筑景观的布局和设计,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
在建筑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与唐代寺庙建筑相近的建筑风格,比如仿造唐代寺庙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
远景景观设计研究院经典案例——九天唐园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完美打造江油青莲镇九天唐园,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让城市居民回归到了原味,找回了一度丢失的蛙声,捡回了不带任何杂质的鸟鸣。
为给乡村旅游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乡村旅游良性发展,5月29日,我市在江油青莲镇九天唐园举行了乡村旅游协会启动仪式暨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才能不断地带动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来自全市近20家星级农家乐代表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市乡村旅游协会会长、九天唐园总经理谈到乡村旅游时认为,现在农家乐的发展都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加上不正当的恶性竞争,使乡村旅游经营出现“滑铁卢”。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互助、交流、信息资源互补,具有超前的服务意识,才能有利于乡村旅游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营销上,要独辟蹊径,打出自己的特色,亮出自己的“肌肉”,方能获得市民青睐。
来自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陈泽军副主任,就安县的农家乐发展也交流了经验,在谈到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安县主要是通过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
在农家乐菜品等都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安县乡村旅游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鹰飞山庄、竹涧山庄、汇森山庄等特色明显,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来自涪城区的晨曦森林休闲山庄和红雨村、梓潼的东怡农家乐、三台黄金生态度假村等星级农家乐代表纷纷发言,就如何依托乡村旅游协会,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江油九天唐园——项目背景九天唐园位于江油市青莲镇,青莲镇古称漫坡渡,唐朝时因境内的河称为廉水(今磐江),水质清澈,故名清廉,后因李白号称青莲居士更名为青莲。
地处绵阳、江油两大城市之间,距江油市15公里,绵阳市25公里,108国道(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由于该区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九天唐园随着市场的扩大进行新的规划方案设计,打造为一个集餐饮、会议、住宿、农业观光为主的综合型度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