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164.64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二氯靛酚滴定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三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一、原理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三、实验试剂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 NaHCO 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实验步骤(一)提取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滴定1、标定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
实验七_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_6-二氯酚靛酚法一、实验目的2. 掌握 2,6-二氯酚靛酚法的实验操作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2,6-二氯酚靛酚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维生素 C 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维生素 C 对氧化剂的还原能力,在酸性条件下,与氧化剂溶液中的氧气直接发生反应,生成2,6-二氯酚靛酚,这是一种带有天蓝色色素的化合物。
其反应方程式为:C6H8O6 + 2C12H6Cl2O2 → C12H5Cl2O2(indophenol)+ 2HCl在测定中,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法,通过测量反应产物(2,6-二氯酚靛酚)的吸收光谱进行维生素 C 的浓度计算。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范围为 0.1-2.0mg/mL。
三、实验操作A. 试剂和仪器1. 空白维生素 C 溶液:将 0.1 g 维生素 C 溶于 100 mL 的 0.05 M 磷酸缓冲液(pH=2.0),称取 1 mL 溶液,加入 10 mL 的 0.05 M 磷酸缓冲液当作空白维生素 C 溶液。
3. 柠檬酸铁铵溶液:称取 1 g 柠檬酸铁铵,加入 100 mL 的去离子水溶解得到 1% 的柠檬酸铁铵溶液。
4. 改良液:将5.5 g 的硫酸钾加入 100 mL 的 85% 磷酸(V/V),搅拌至溶解,加入 1 g 2,6-二氯酚靛酚,摇匀后吸入液面,加入水至 1 L。
B. 实验步骤1. 分别取 6 个试管,标号:1,2,3 为空白对比组,4,5,6 为实验组。
2. 将实验组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 C 标准溶液(10 μg/mL,20 μg/mL,30 μg/mL),各加 2 mL,加入 2 mL 的柠檬酸铁铵溶液。
3. 将实验组试管加到热浴肢中,调节温度至37℃。
4. 在 1 分钟内,向实验组试管中加入 0.5 mL 的改良液,同时加入 1 mL 的硫酸(V/V = 4:1)。
5. 摇匀实验组试管,放置于常温下 20 分钟,直至颜色稳定。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一、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与维生素C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能够激发荧光物质的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需要使用荧光物质,且操作较为繁琐。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可以被氧化或还原,产生电流或电位变化,通过测定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维生素C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杂质分离,然后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复杂的仪器设备。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光能量特性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通过测定吸收光谱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显色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源。
五、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与特定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滴定操作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操作技巧。
六、酶分析法酶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产物,通过测定产物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酶和试剂。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 (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 (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 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实验9: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2、加深理解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钼酸铵在一定条件下(有硫酸和偏磷酸根离子存在)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蓝色结合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样品控制浓度在25—250ug/ml)吸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在偏磷酸存在下,样品所存在的还原糖及其它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均无干扰,因而专一性好,且反应迅速。
MoO42-+维生素CMo(MoO4)2+维生素C(还原型)钼蓝(氧化型)三、实验器材1、松针、绿色蔬菜、橘子、广柑等富含维生素C的生物材料。
2、722型(或7220型)分光光度计。
3、水浴锅。
4、离心机4000r/min。
5、组织捣碎机。
6、吸管0.10ml(×2),0.20ml (×2),0.50ml (×2),1.0ml (×3),2.0ml (×1),5.0ml (×1)。
试管1.5cm×15cm(×10)。
7、试管架。
8、吸管架。
四、实验试剂1、5%钼酸铵:5g钼酸铵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草酸(0.05mol/L)-EDTA(0.02mmol/L)溶液:称取草酸6.3g和EDTA二钠0.75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硫酸(1:19):取19份体积蒸馏水加入1份体积硫酸。
4、冰乙酸(1:5):取5份体积蒸馏水加入1份体积冰乙酸即可。
5、偏磷酸-乙酸溶液:粉碎好的偏磷酸3g,加入48ml(1:5)冰乙酸,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必要时过滤;此试剂放冰箱中可保存3天。
6、标准维生素C 溶液(0.25mg/ml ):准确称取维生素C25mg ,用蒸馏水溶解,加适量草酸(0.05mol/L )-EDTA(0.02mmol/L)溶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放冰箱贮存,可用一周。
五、实验操作1、制作标准曲线取试管9支,按表1进行操作。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7)漏斗(8)脱脂纱布(9)滤纸3.试剂:(1)2% HCl(2)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7)漏斗(8)脱脂纱布(9)滤纸3.试剂:(1)2% HCl(2)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实验7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了解定量测定VC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技术,了解蔬菜中的VC含量。
二原理因VC能防治坏血病,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VC是一个具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其分子中2、3位碳原子的两个烯醇式羟基极易极易解离,释放出氢离子,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氧化型抗坏血酸与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相互转变,在生物组织中自成一个氧化还原体系。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VC,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在鉴定果蔬品质时,常常分析抗坏血酸的含量。
染料2,6-二氯酚靛酚(2,6-D)的颜色反应具有两种特性:一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碱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
用2,6-D的碱性溶液(深蓝色)对含抗坏血酸的酸性提取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至无色。
达到滴定终点时,多余的2,6-D在酸性条件下呈浅红色。
这样,可以利用染料消耗量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VC的含量。
三操作1 样品处理取辣椒(去蒂、种子)165g于大烧杯中,加1%草酸200ml,打浆,用1%草酸定容至500ml,纱布过滤,滤液即为VC提取液。
2 标定2,6-D的实际浓度准确量取2ml标准VC溶液(0.2mg/ml)、4ml草酸溶液于三角瓶中,用2,6-D滴定,当溶液呈现淡红色且15s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体积V1。
重复上述操作一次,记录体积V2。
(取V1、V2的平均值V)3 空白滴定准确量取1%草酸6ml于三角瓶中,用2,6-D滴定,记录体积VB1。
重复上述操作一次,记录体积VB2。
(取VB1、VB2的平均值VB)4 样品滴定准确量取1ml提取液、5ml草酸溶液于三角瓶中,用2,6-D滴定,记录体积V A1。
重复上述操作一次,记录体积V A2。
(取V A1、V A2的平均值V A)5 计算结果VC(mg/100g)含量= (V A-VB)×C×T×100 / (D×W)VA:滴定样品消耗的2,6-D的平均毫升数。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原理:维生素C具有化学还原性。
2,6-二氯酚靛酚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为玫瑰色,当其被还原时,则脱色。
根据其各自性质,利用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环境中滴定有维生素C的样品溶液。
开始时,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立即将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当样品液中维生素全部被氧化时,再滴入2,6-二氯酚靛酚就不再被还原脱色而呈玫瑰色。
故当样品液用2,6-二氯酚靛酚标准液滴定时,溶液出现浅玫瑰色时表明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达到滴定终点。
此时,记录滴定所消耗的2,6-二氯酚靛酚标准量,按下述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二、材料与试剂绿豆芽、10%盐酸溶液2,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0.21g碳酸氢钠,0.26g2,6-二氯酚靛酚溶于25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过滤,装入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不得超过3天。
使用前用新配制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取5ml标准抗坏血酸加入5ml偏磷酸-醋酸溶液。
然后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以每ml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以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mg数来表示。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纯抗坏血酸结晶50mg溶于偏磷酸-醋酸溶液定容到250ml。
装入棕色瓶中,储于冰箱内。
偏磷酸-醋酸溶液:称取偏磷酸15g,溶于40ml冰醋酸和450ml蒸馏水所配的混合液中。
过滤。
储于冰箱内,此液保存不得超过10天。
三、操作方法1、制备含维生素C的样品提取液:称取30g绿豆芽置于研钵中研磨,放置片刻(约10分钟),用2层纱布过滤,将滤液(如混浊可离心)滤入50ml容量瓶中。
反复抽提2-3次,将滤液并入同一容量瓶中。
最后,用酸化的蒸馏水(每10ml蒸馏水加10%盐酸1滴)定容,混匀,备用。
2、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量取样品提取液10ml于锥形瓶中。
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不褪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的ml数。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一、目的和要求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最初于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结晶物,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
维生素C能够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被还原后成无色。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
因此,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三、试剂和器材(一)试剂2%草酸溶液: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1%草酸溶液: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mg/mL): 准确称取5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
最好临用前配制。
存,冷藏(最好临用时配置);5. 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棕色瓶贮存,冷藏(4℃下可保存一周),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液标定。
0.1%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2.6―二氯靛酚钠盐500mg,溶于300ml热水中,冷后加水稀释至500ml,过滤后盛于棕色药瓶内,保存在冰箱中。
(二)器材1. 新鲜蔬菜(辣椒、青菜、西红柿等)、新鲜水果(橘子、柑子、橙、苹果等);2. 吸管1.0ml、10.0ml;3. 容量瓶25ml, 100ml;4. 微量滴定管5ml;5. 天平;6. 研钵;7. 漏斗Φ8cm.。
四、操作步骤1. 样液制备适量称取青椒一份10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抽滤(或四层纱布过滤,纱布再用少量2%草酸洗几次,合并滤液),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若不易过滤研磨后以2%草酸洗涤,离心(4000r/min,10min)2—3次,合并上清液于5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