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 格式:docx
- 大小:18.54 KB
- 文档页数:4
2018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首最全汇总(含新增10首)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显著增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重视。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背诵的篇目由过去的64篇,增加到74篇。
文言文课文的快速背诵方法01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02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03整分联背诵法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04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不过,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更重在养成积累的习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这样学古诗文会更好多朗读,形成语感1、读准字音。
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锦瑟登高赤壁赋蜀道难离骚(节选)氓虞美人阿房宫赋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蒹葭劝学逍遥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峡出师表爱莲说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鱼我所欲也《孔子语录》邹忌讽齐王纳谏江城子密州出猎师说陋室铭曹刿论战过零丁洋渔家傲·秋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望岳饮酒观沧海行路难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赤壁泊秦淮相见欢夜雨寄北雁门太守行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四月目录4月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新增十首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登幽州台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木兰诗卖炭翁 河中石兽满江红伯牙善鼓琴新增10篇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018浙江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汇编1.(2015·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2)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
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4)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2.(2014·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
(《论语》)(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2013·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论语》)(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3)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4)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4.(浙江高考专家原创卷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邦分崩离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第⼀部分⾼中课标必背14篇01 劝学 02 逍遥游 03 师说 04 阿房宫赋 05 ⾚壁赋 06 氓 07 离骚08 蜀道难 09 登⾼ 10 琵琶⾏并序 11 锦瑟 12 虞美⼈ 13 念奴娇·⾚壁怀古 14 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第⼆部分初中课标必背⽂⾔⽂16篇15 《论语》⼗则 16 鱼我所欲也 17 ⽣于忧患,死于安乐 18 曹刿论战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出师表 21 桃花源记 22 三峡 23 杂说(四)24 陋室铭 25 ⼩⽯潭记 26 岳阳楼记 27 醉翁亭记 28 爱莲说 29 记承天寺夜游第三部分初中课标必背诗歌34篇30 送东阳马⽣序 31 关雎 32 蒹葭 33 观沧海 34 饮酒3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6 次北固⼭下 37 使⾄塞上3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9 ⾏路难 40 望岳 41 春望4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4 早春呈⽔部张⼗⼋员外 4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背46 观刈麦 47 钱塘湖春⾏ 48 雁门太守⾏ 49 ⾚壁 50 泊秦淮51 夜⾬寄北 52 ⽆题 53 相见欢下载54 渔家傲 55 浣溪沙56 登飞来峰 57 江城⼦ 58 ⽔调歌头59 游⼭西村60 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1 过零丁洋 62 天净沙·秋思 63⼭坡⽺·潼关怀古 64 ⼰亥杂诗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必背01君⼦⽈: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直中(zhòng)绳, (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受绳则直,⾦就砺(lì)则利,君⼦博学⽽⽇参(cān)省(xǐng)乎⼰,则知明⽽⾏⽆过矣。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64篇)2018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有64篇!高考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考生多读读古诗文,不仅有利于直接拿到高考默写分,对培养语感,提升传统文化涵养也很有帮助。
新课标语文高考背诵篇目(初中50篇,高中14篇,共64篇)高考初中建议背诵篇目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新课标卷2018年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74篇《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 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内容大全必修一一、《劝学》(《荀子》)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师说》(韩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赤壁赋》(苏轼)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必修二一、《六国论》(苏洵)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语文(yǔwén)必背古诗文汇总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有64篇!高考对古典文化知识(zhī shi)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考生多读读古诗文,不仅有利于直接拿到高考默写分,对培养语感,提升传统文化涵养也很有帮助。
新课标语文高考(ɡāo kǎo)背诵篇目(初中50篇,高中14篇,共64篇)高考初中(chūzhōng)建议背诵篇目1、论语(lùn yǔ)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18高考全国课标卷最新背诵篇目75篇(段)原文(精心整理)2018高考全国课标卷最新背诵篇目75篇(段)原文【说明】2017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的变化一、背诵总篇目由此前的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3.增:(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75篇(段)背诵篇目原文(一)初中新增的篇目1.《庄子》一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礼记》一则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办。
”其此之谓乎?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附: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一)古文(篇).《论语》——一、为政以德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而在萧墙之内也.”二、克己复礼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中“子路曰:“不士无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五、仁者爱人六、君子之风八、周而不比十一、诲人不倦十二、高山仰止十三、沂水春风中““点,尔何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十四、中庸之道.《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必修四).《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荀子》必修一).《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必修五一、二、三段).《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必修五第-页第五、六段).《陈情表》(李密必修五).《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王勃必修四第-页第二、三段).《师说》(韩愈必修一第页).《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二第页).《六国论》(节选: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必修二第页).《赤壁赋》(苏轼必修一第页).《五人墓碑记》(节选:从“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必修三)(二)古诗词曲(篇).《氓》《诗经》.《渔父》(《楚辞》必修五第页).《蜀道难》(李白必修四第页).《登高》(杜甫必修四第页).《琵琶行》(白居易必修四第页).《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必修四第页).《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必修四第页).《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必修二第页).《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必修四第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二第页).《长亭送别》(【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王实甫必修五第页第一、二支曲;第页最后两支曲)个人观点:名句名篇地背诵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默写,它还可以充当写作地优美深刻富有哲理地论据.《琵琶行》全文背诵是难点;《滕王阁序并诗》、《逍遥游》都应该突破;《报任安书》背诵部分有许多经典论据;《陈情表》、《五人墓碑记》、《氓》是新增篇目,应该重点突破.考生务必突破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这一关.)b5E2R。
2018高考必背篇目之六《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古诗词赏析之六: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诗鉴赏:这是一首极富巧思的即兴之作。
写的是人们习见的雨后花落的残春小景,但平淡中却见奇崛,诗趣盎趣。
花是春天的象征,诗的前两句即从花着眼。
雨前,含苞欲放的花儿蕴藏着一片生机和希望;雨后花已凋谢,空有满枝的绿叶。
字句间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惜春情思。
如果只写出雨对春光的摧残,那实在是太平常了,再高超也不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不止于此,他摄取了骤雨方晴之后一群蝴蝶的活动,通过蝴蝶对花落春残的反应,映托出诗人自己的感受。
被苦雨久困的蝴蝶,终于盼到大好春晴,便翩翩飞舞,到小园中寻觅花的芬芳。
遗憾的是小园无花空有叶,在失望和懊丧之中只能悻然飞走。
百花凋谢,已足使人伤感,何况连蜂飞蝶舞的情景也不复可见,越发加强了惜春之意。
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赋予蝴蝶人的情感。
蝴蝶觅花原是它的本能,此处花落自然飞往别处,但诗人不作如是观,而以“却疑春色在邻家”来作“蛱蝶飞来过墙去”的注脚,造语奇峰突现,令人耳目一新。
邻家小园里自然也不会得天独厚,等待着蝴蝶的仍然是“全无叶底花”的失望,因此,诗人用了“却疑”二字,将蝴蝶犹豫、疑惑而又充满向往的神态表现出来,从中透露出深藏着的惜春隐痛。
大诗人白居易曾有类似之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大林寺桃花》)相比之下,王驾的诗丰神更显。
受当时通俗诗派的影响,王驾的诗风极其通畅,如首二句以“雨前“雨后”相对,“花间蕊”与“叶底花”相对,颇具民歌意味。
2018浙江高考《论语》背诵篇目(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浙江高考《论语》背诵篇目(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浙江高考《论语》背诵篇目(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论语〉选读》背诵篇目一为政以德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1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克己复礼12·1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附: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12篇)1.《论语》——
一、为政以德2.1 2.3 13.6 16.1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而在萧墙之内也。
”
二、克己复礼12.1 3.1 16.2 13.3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18.5 18.7中“子路曰:“不士无义。
…………。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五、仁者爱人1.6 5.26
六、君子之风15.9 4.16 6.11 7.16 7.19 6.23 8.7八、周而不比2.14 16.4 15.23 12.24
十一、诲人不倦7.8 11.22 9.11 17.4
十二、高山仰止17.4 9.11
十三、沂水春风11.26中““点,尔何如?”…………。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十四、中庸之道11.16 13.23 13.24 17.13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必修四)
3.《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荀子》必修一)
4.《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必修五一、二、三段)
5.《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必修五第74-75页第五、六段)
6.《陈情表》(李密必修五)
7.《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王勃必修四第70-71页第二、三段)
8.《师说》(韩愈必修一第37页)
9.《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二第71页)
10.《六国论》(节选: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必修二第70页)
11.《赤壁赋》(苏轼必修一第84页)
12.《五人墓碑记》(节选:从“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必修三)
(二)古诗词曲(12篇)
1.《氓》《诗经》
2.《渔父》(《楚辞》必修五第77页)
3.《蜀道难》(李白必修四第59页)
4.《登高》(杜甫必修四第61页)
5.《琵琶行》(白居易必修四第62页)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必修四第66页)
7.《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必修四第67页)
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必修二第75页)
9.《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必修四第67页)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二第76页)
11.《长亭送别》(【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王实甫必修五第50页第一、二支曲;第54页最后两支曲)
个人观点:
名句名篇的背诵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默写,它还可以充当写作的优美深刻富有哲理的论据。
《琵琶行》全文背诵是难点;《滕王阁序并诗》、《逍遥游》都应该突破;《报任安书》背诵部分有许多经典论据;《陈情表》、《五人墓碑记》、《氓》是新增篇目,应该重点突破。
考生务必突破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这一关。
)
浙江新高考7选3《考试说明》的新变化
与去年相较,2017年的考试说明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1.“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由8条增加为9条,增加的1条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2.“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第10条表述有变化,由原来的“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变为“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3.古诗文背诵篇目有调整。
“古文”部分:
删去3篇:《季氏将伐颛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补入3篇(组):《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中规定的篇章)、《陈情表》、《五人墓碑记》(从“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古诗词曲”部分:
删去2首:《锦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补入1首:《氓》。
4.整份卷的题量将减少,由前几年的26题改为24题。
其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由7题减为6题,赋分由24分减少到20分;“现代文阅读”部分由8题减为7题,赋分由29分增加到30分;“古代诗文阅读”部分题量不变,赋分增加,由37分增加到40分。
“写作”部分不变。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1.“标点符号”考点淡出浙江卷已多年,今年重新写进考纲,应该会出题。
由于多年未考,时下的复习用书大多缺这部分内容,需要高三语文老师自行收集一些资料,帮助同学重点复习。
2.“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部分,随着考纲“(如《论语》)”这几个字的补入,其考查重点今年将重新回到《论语》。
前几年,考查“传统文化经典”,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泛,学生望洋兴叹,无所适从,因为高中三年他们只学过一本《论语选读》。
今年把范围缩小,重点考查《论语》,这样“考”和“学”就取得了统一,复习也由云端重新回到了大地。
3.“古诗文背诵”部分,表面上看少了1篇,实际上背诵的量增加了不少,《论语》的背诵内容重新得到了强化。
4.由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至今未出参考卷,整份卷题量减少的背后意图现在还不清楚。
可能是要减轻考生的负担,因为这几年26题的考试卷,量其实是很大的,大部分考生匆匆写完就差不多要交卷了,基本没有“复查”的时间。
但也有可能是通过减题量来增加试卷的难度。
众所周知,7选3的考试模式对尖端的学生来说,3门选考的区分度并不大,语数外(特别是语数)承载着比以往更重的“区分”任务,而增加区分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难度。
5.7选3的考试模式带来了学情的巨大变化。
选考结束后,学生由原来的对付6门功课变成现在的对付3门,自修时间大大增加,于是一些学校给语文老师“加课”,于是一些语文老师给学生“加作业”(试题性作业)。
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到了高三,学生的情况呈现出多样性,有的同学数学不好,有的同学语文不好,有的同学英语不好。
同样是语文不好,有的同学是作文不好,有的同学是现代文阅读不好,有的同学是语文基础知识不好。
这样,学习要有针对性,学生就得多做“自己需要的作业”,少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