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国标检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7.10 KB
- 文档页数:4
针织面料外观检验标准1 目的为使应用于笨公司各类服装上针织面料的外观质量能够确保服装成品质量,满足公司规定要求吗,特对各类服装针织面料的外观质量要求做出规定。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面料合作供应商服装针织面料(以下简称针织面料)的产品检验和品质要求。
3 专用语3.1国标四分制:简称四分制3.2散布性疵点:难以数清不易以量计的散布性疵点及通匹疵点3.3局部性疵点:在局部范围内能明显观察到的疵点3.4破坏性疵点:断掉一根或几根以上纱线或组织结构不完整疵点4 标准定义4.1评分法:以国标四分制作为验货标准,以分数值的大小来评定布面疵点的多少、轻重程度的方法,并对照标本样的标准允许疵点最大的评分值。
4.2标疵法:用标记来显示布面上的某些疵点的位置和数量,并规定放布及对照标本样来取代疵点的方法。
4.3计点法:记录疵点的点数和疵点的标记数来评定布面疵点轻重程度的方法。
4.4主要疵点:最终检验后定为不合格的局部或散布性严重疵点。
4.5次要疵点:该疵点是否使最终检验为次品的疵点,还要取决于该疵点在裁剪成裁片后最终的位置火灾缝制过程中消失或不显露的可能。
5检验标准流程(1)外观质量检验(外观疵点)、规格检验、数量和包装检验(2)检验工具:测量尺、剪刀、标签纸、记录笔、检验报告等。
(3)检验规则:面料供应商应对面料100%检验;成衣供应商收到面料后7天内进行抽检,数量不少于10%。
表1抽检要求6 面料外观质量检验6.1检验机速:(1)验布机速度不能超过20米/分钟,试布种/颜色和检验人员的素质合理决定机速;(2)白色面料机速需控制在10-15米/分钟为宜。
6.2检验内容:(1)检查布料的的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品牌名、布种信息、款号、版单号、缸号、颜色、卷号、重量是否相符;(2)检验面料是否与确认样一致,如不一致直接拒收大货;(3)在每疋布中间剪取20×24厘米样办,做成疋差检查同种布匹与匹之间的色差;每缸至少取一疋剪取布头、中、尾各20厘米整副样办检查前后、左中右色差;将缸差于灯箱下用D65及TL84光源对照色办和布办以确定布料的色差。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面料色牢度是指织物面料在日常使用和清洗过程中,对于颜色的保持程度。
色牢度越高,面料的颜色就越不容易褪色。
因此,对于面料色牢度进行国标检测非常重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在中国,对于织物面料的色牢度,有一系列严格的国家标准和测试方法。
国标检测标准是指面料色牢度测试所需符合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质检机构制定,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NAS)和中国国家纺织检验中心(CITC)等。
国标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色牢度等级、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色牢度等级是根据色牢度测试结果,将织物的色牢度分为不同等级,从而对织物的色牢度特性有一个明确的评估。
测试方法是指进行色牢度测试所需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评定标准是指根据测试结果,对织物的色牢度进行评判,确定是否合格。
色牢度等级是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常见的色牢度等级包括5级和4级。
5级色牢度是指织物在各种条件下均不褪色;4级色牢度是指织物在一般条件下不褪色,但在特殊条件下可能有轻微褪色。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色牢度等级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是保证织物色牢度在正常条件下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测试方法是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洗涤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洗涤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清洗过程中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织物与染料接触,经过多次洗涤和干燥后,通过比对颜色变化程度来评估其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摩擦过程中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织物与摩擦装置接触,经过一定次数的摩擦后,通过比对颜色变化程度来评估其色牢度。
汗水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人体出汗情况下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光照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日常光照条件下的褪色情况进行的。
这些测试方法都有具体的仪器设备和测试参数要求。
评定标准是根据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对织物色牢度进行评判。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一、色牢度的概念和分类色牢度指的是面料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力量下,经过不同程度的摩擦、清洗、暴露、汗水浸泡、光照等作用后,其色彩的牢度程度,即保持颜色持久的能力。
色牢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洗涤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二、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标准解释和实施步骤1、洗涤色牢度标准:GB/T 3921-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与白棉布条一起置于染色盘内,加入洗衣液、去污剂等,进行模拟洗涤,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2、水洗色牢度标准:GB/T 5713-2013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浸泡在40℃的水中30分钟,取出放置晾干,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3、摩擦色牢度标准:GB/T 3920-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挂在摩擦测试机上,模拟不同程度的摩擦作用,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4、汗水色牢度标准:GB/T 18885-2002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在实验室内,用不同剂量的人工汗液进行浸泡,共重复2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5、光照色牢度标准:GB/T 8427-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置于具有标准光源的光老化设备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共重复4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三、如何进行面料色牢度测试1、选取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和试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采集被测样品并进行处理,如将样品水洗、干洗或浸泡在不同液体条件下等。
3、对样品进行测试,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得出测试结果。
4、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面料摩擦系数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面料摩擦系数是指在两种面料相互摩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
在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了解面料摩擦系数对于提高产品品质、设计新产品、减少磨损和确定使用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面料摩擦系数的制定则需要依靠相关的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国家标准对于面料摩擦系数的相关规范及其重要性。
中国国家标准对面料摩擦系数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GB/T 4802.1-2008 纺织品确定面料各向摩擦系数的方法第1部分:一般原则》的规定,面料的摩擦系数可以分为各向静摩擦系数和各向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相对静止的面料之间的摩擦系数,而动摩擦系数则是指两个相对运动的面料之间的摩擦系数。
这一分类为不同场景下的面料摩擦行为提供了便利,并为后续的测试和标准制定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国家标准对面料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GB/T 3920-2008 纺织品性能试验术语》和《GB/T 4802.1-2008》分别从测试仪器、测试条件、测试步骤等方面对面料摩擦系数的测定进行了规范。
这些规范的制定对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是至关重要的,也为面料摩擦系数的标准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家标准要求对不同用途的纺织品制定不同的摩擦系数指标。
例如《GB/T 21744-2008 女式外衣》中对女式外衣表面材料的摩擦系数有着具体的要求,这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产品质量监控提供了依据。
国家标准在面料摩擦系数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对于纺织品生产企业和产品设计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遵循国家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还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摩擦系数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国家标准对于面料摩擦系数的规范化是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推动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繁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家用纺织品保暖性能测试与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家用纺织品保暖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覆盖类平面状家用纺织品(如:被、被芯、毯、绗缝制品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ISO15831服装生理舒适性基于暖体假人的热阻测定方法(Clothing-Physiological effects-Measurement of thermal insulation by means of a thermal manikin)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热阻thermal resistanceRct试样两面的温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热流量之比。
注1:该热流量可能包括传导、对流、辐射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
注2:热阻以平方米开尔文每瓦(m2·K/W)为单位。
[来源:GB/T11048-2018,2.1,有修改]3.2固有热阻intrinsic thermal resistance由试样材料本身的传热性能决定的热阻(3.1)。
3.3综合热阻comprehensive thermal resistance人体使用覆盖类平面状家用纺织品时,包含枕头、床垫在内的综合隔热性能。
3.4暖体假人thermal manikin用于测量在稳态条件下通过被类试样的热传递,模拟人体体型和产热的人体模型。
[来源:GB/T38426-2019,3.5,有修改]3.5最低舒适使用温度minimum comfortable use temperature舒适使用温度的下限值。
3.6被(芯)quilt有两层织物与中间填充物以适当的方式缝制成,用于保暖的床上用品。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面料是服装制作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舒适度、耐久度和外观效果。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对面料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
本文将介绍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相关行业人士了解和遵守。
首先,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面料成分、色牢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面料成分是指面料所含纤维的成分及其含量,这直接影响到面料的手感、透气性和易护理性。
色牢度是指面料在洗涤、摩擦、汗水等条件下的色彩稳定性,这关乎到服装在日常穿着中是否会褪色或掉色。
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是评价面料抗拉伸和抗撕裂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耐用性。
耐磨性则是指面料在摩擦条件下的耐磨程度,这与服装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其次,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执行主体主要是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
检测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设备,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对面料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而企业则需要将面料送检到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进行生产和销售。
只有通过了国家标准的检测,面料才能够进入市场,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再次,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意义在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面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严格的检测标准,可以杜绝一些劣质面料的流入市场,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面料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放心。
同时,对于面料生产企业来说,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也能够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最后,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客观、准确;企业需要自觉遵守国家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消费者也应该增强对面料质量的认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面料产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健全的面料国标检测体系,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面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面料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类别序号检验、检测项目名称测试标准要求1pH值GB/T 7573 4.5-7.02甲醛含量GB/T 2912.1≤50ppm 3禁用偶氮染料GB/T 17592禁用4环保要求/生态纺织要求Oeko-tex standard 100符合Oeko-Tex Standard 100 classⅡ要求5纺织品重金属含量Oeko-tex standard 100符合Oeko-Tex Standard 100 classⅡ要求6重金属含量(涂层纺织品或五金塑胶件EN 1122总镉含量≤100mg/kg 7异味或霉变GB18401不接受任何异味或霉变8耐皂洗色牢度GB/T 3921.1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深浅色的区分参照国标GB/T 4841.3 1/12深度卡(standard depths:matt变色:净色≥4.0 ;印花≥3.5沾色:浅色≥4.0;深色/印花≥3.59自沾色牢度参照FZ/T73013的拼接互染程度测试方法≥4.5(多色10耐汗渍色牢度(酸、碱GB/T 3922(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深浅色的区分参照国标GB/T 4841.31/12深度卡(standard depths:matt变色:≥4.0沾色:≥3.511耐水渍色牢度GB/T 5713;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深浅色的区分参照国标GB/T 4841.3 1/12深度卡(standard depths:matt变色:≥4.0沾色:≥3.512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深浅色的区分参照国标GB/T 4841.3 1/12深度卡(standard depths:matt干: 净色≥4.0;印花≥3.5湿: 浅色≥3.5,普通深色≥3.0,纤维素纤维深色/印花≥2.513耐海水色牢度GB/T 5714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泳衣:变色/沾色: ≥3.514耐唾液色牢度GB/T 18886婴幼儿用品:变色/沾色:≥4.515耐氯化水色牢度GB/T 8433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泳衣:变色: ≥316耐人造光GB/T 8427印花料,取样需保证含所有色泳衣:变色:深色≥ 3.5;浅色≥ 317热压色牢度(热加工产品GB/T 6152变色: ≥4级18酚黄测试(浅色、白色ISO 105-X18 测试方法变色:≥3.519表面耐黄变(UV(浅色、白色ASTM-D1148变色:≥3.520浮色程度测试(深色HJ/WL 004-2009布料浮色程度测试≥4.021水洗尺寸稳定性GB/T 8629(洗涤程序5A,干燥方式:悬挂晾干GB/T 8628GB/T 8630直向/横向:-5%~+2%;含纤维素纤维50%以上且不含氨纶:直向/横向:-7%~+2%22断裂强度GB/T 3923.1定型纱:UV灯照24小时前、后≥124N,照后≥100N 23撕裂强度(布类GB/T 3917.2 单舌法定型纱:UV灯照24小时前、后≥7N,照后≥4.5N 24水洗后扭度GB/T 8629平纹≤4%;斜纹≤3%安全指标色牢度指标物理指标类别序号检验、检测项目名称测试标准要求25洗后外观HJ/WL 016-2009 洗后外观(强洗5次测试方法符合《HJ/WL 016-2009 洗后外观测试标准》要求或外观洗后无明显变化26拉伸弹性伸长率LTD 03伸长率允差:±15%(即标准伸长率*0.85~标准伸长率*1.15;伸长率标准值:泳衣:直向(产品衣长方向≥130%,横向(产品围度方向≥110%;其他产品按品质协议要求27拉伸弹性回复率LTD 03塑身衣/泳衣:直向(产品衣长方向≥70%,横向(产品围度方向≥90%其它产品:直向(产品衣长方向≥70%,横向(产品围度方向≥85%28拉伸弹性模量(拉伸至合理伸长率时的力值LTD 03标准值:按品质协议要求允差:±15%29顶破强度GB/T 8878轻薄类≥90N(限文胸单面、罗纹≥190N 双面、绒织物≥250N 功能≥130N 30氨纶飞出测试HJ/WL 006-2008 汇洁氨纶飞出测试不可飞出31接缝强力FZ/T 01030方法A 执行塑身衣:≥160N 32燃烧性能GB/T 14644(45度燃烧法1级33抗起毛起球GB/T 4802.1≥ 3.534织物抗勾丝性能(化纤长丝、易勾丝组织GB/T 11047 (200R≥ 3.535吸水性(需印花加工、贴合类HJ/WL 005-2009 吸水性测试≤20s36成分含量检测标准:GB/T 2911标识标准:GB 5296.4(FZ/T01053标识正确、清晰37车缝断纱MNF 1003-2009 布料耐车缝特性无断纱38颜色HJ/WL 019-2013《汇洁物料颜色品质标准》符合《汇洁物料颜色品质标准》要求39外观疵点目测不可有:折皱、死痕、起毛、死棉、横纹、紧纱、紧丝、驳口、破洞、断纱、粗纱、勾纱、色痕、色渍、透胶、加工不良等40裁片绣外观疵点目测裁片绣:表面和洗后不可缩皱, 裁片绣底不可有水溶纸;不可有污渍、破损、断线;或按品质协议要求41烫钻后外观疵点烫钻后,布面外观平整,烫钻位置符合设计图要求42点胶密度、胶粒大小点胶物料:按品质协议要求43点胶外观疵点点胶物料:点胶布面外观平服,点胶加工后,布面不可有极光44紧边、松边取一匹布中间3M办平铺在台面上观察不可有紧边、松边,布料一定要平整物理指标外观类别序号检验、检测项目名称测试标准要求45纬斜与弓纬GB/T 14801净色:≤5%,规律的条纹:≤3%46卷边HJ/WL 007-2009 曼妮芬织物抗卷曲性能的测定按品质协议要求47剪口方向脱圈/散边用手施恒力于剪口边缘不可脱圈;散边≤2mm 48折痕回复性对折痕位进行熨烫熨烫后可回复49裁片印花斜度≤5%50图案、循环用直尺测量前、中、后几个循环的长度、驳口位循环长度与图案尺寸±5%51封度量受检每卷、箱的前、中、后、驳口位测量宽度。
棉质缩水率国标摘要: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概述2.国标对棉质面料缩水率的规定3.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4.缩水率对衣物穿着和洗涤的影响5.如何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正文:一、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概述棉质面料是一种以棉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料,因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度而广泛应用于衣物制作。
然而,棉质面料在生产和洗涤过程中会出现缩水现象,即面料的长度、宽度等尺寸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缩水率。
二、国标对棉质面料缩水率的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对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GB/T 17913-2008《纺织品缩水率试验方法》规定,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应控制在4% 至10% 之间。
这一标准适用于纯棉面料以及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的面料。
三、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面料的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不同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面料缩水率不同。
例如,纯棉面料的缩水率通常较高,而涤纶、尼龙等化纤面料的缩水率较低。
2.面料的生产工艺: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缩水率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经过预缩整理的面料缩水率较低,而未经预缩整理的面料缩水率较高。
3.洗涤条件:洗涤条件对棉质面料的缩水率也有影响。
高温、高湿、高碱度等条件容易导致面料缩水率增大。
四、缩水率对衣物穿着和洗涤的影响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对衣物的穿着和洗涤效果产生一定影响:1.穿着效果:缩水率较高的面料在洗涤后容易变形、尺寸缩小,影响衣物的穿着美观度和舒适度。
2.洗涤效果:缩水率较高的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容易发生纤维脱落、起球等现象,影响衣物的洗涤效果和寿命。
五、如何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要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优质原料:选用优质棉花原料,降低化纤纤维的使用比例,以降低面料的缩水率。
2.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预缩整理等生产工艺,降低面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缩水率。
3.合理洗涤:遵循衣物洗涤标签的指引,选择合适的洗涤温度、湿度和洗涤剂,避免过高温度和碱性洗涤剂对衣物造成损害。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是指在纺织品行业中,针对面料色差进行检测的一系列标准规定。
面料色差是指同一种面料在染色或印花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原料批次等因素导致的色彩差异。
色差的存在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因此,建立科学严谨的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对于纺织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1. 色差的定义和分类。
色差是指在同一种面料中,不同部分之间或不同面料之间的色彩差异。
根据色差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将色差分为工艺色差、原料色差和混纺色差等不同类型。
工艺色差是由于染色、印花、整理等生产工艺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导致的色彩差异;原料色差是由于原料本身的差异引起的色彩差异;混纺色差是由于不同纤维混纺在一起而产生的色彩差异。
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色差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2.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的重要性。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纺织品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可以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选用,提高产品的色彩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和消费者准确评价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此外,它还可以为相关行业的监管和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3.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考虑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其次,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以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确定标准的内容和指标。
最后,需要进行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标准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4.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国标面料色差检测标准包括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如色差计算公式、色差仪的使用方法、样品制备和测量步骤等。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服装面料检测标准引言: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需具备美观的外表,还需具备较好的穿着体验和良好的品质。
而这些要求与服装所采用的面料密不可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服装面料检测标准,以保证服装面料的质量和安全。
一、面料的基本检测要求1.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是面料品质的直观体现,可通过以下测试进行检验:- 强力和延伸性:通过拉伸试验,衡量面料的强度和延伸性能,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 断裂强度和撕裂强度:测试面料的抗拉断和抗撕裂能力,以判断其强度和耐久性。
- 弹性恢复性:在给定的拉伸程度下,测量面料恢复到初始长度所需的时间和程度。
- 耐摩擦性:模拟面料在日常使用中可能遭受的摩擦情况,评估其耐磨性能和颜色牢度。
- 厚度和密度:通过测量面料的厚度和密度,了解其重量、质感和保暖性能。
2.化学指标测试不合格的化学指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测试:- 酸碱度测试:检测面料的酸碱度,以确认是否符合国际标准,避免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 颜色牢度测试:通过湿、干和摩擦方法,评估面料的色牢度,以确保其在洗涤和日常使用过程中不会褪色或染色。
- 甲醛含量测试: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害物质,需要测试面料中甲醛的含量,以保证佩戴时的安全性。
- 防臭性能测试:检测面料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消除臭味的能力,以确保佩戴时的舒适性和卫生性。
二、特殊面料的检测要求1.防水、透气性能测试防水性和透气性是一些特殊面料,如雨衣面料、户外运动服面料等的重要性能,可通过以下测试来判定:- 防水性测试:使用水压测试仪测量面料的防水性能,以确定其防水等级和适用范围。
- 透气性测试:通过水蒸气透过面积等方法,评估面料的透气性能,以确保佩戴时的舒适性。
2.防火性能测试对于一些需要具备防火性能的面料(如办公室窗帘面料、阻燃工作服面料等),需要进行防火性能测试,以确保佩戴者的人身安全:- 燃烧性能测试:通过对面料的燃烧时间、燃烧区域和燃尽程度的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阻燃要求。
1.控制程序1.1 面(里)料供应商职责:供应商对所供面(里)料质量负责,在发货之前,提供质量检验报告,与码单一起传与我司。
如不提供检验报告或检验报告与公司检测结果出入很大,我司酌情扣2%的面(里)料款项。
1.2 服装加工厂职责:对面(里)料到厂后进行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复检,出具检验报告,对符合要求的面(里)料转入加工生产,不合格的面(里)料提供不合格检验报告,交付面料科处理。
2.检验标准2.1 面里料内在质量检验2.2.1 面里料各项物理性能满足ITS的检验标准;2.2.2 面里料重金属含量、有害化学物质含量、所用染料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生态纺织品规定。
2.2.3 考虑成本问题,同时又能更好的控制面辅料的质量,面辅料检测实验室对供货商没有指定送ITS作检测的面里料的大货前期样、大货及开发样做部分物理性能检测,实验室检验项目主要有下面几项:1).水洗缩率2).汽蒸缩率3). 撕裂强度4).拉伸强度5).接缝滑移6).接缝强度7).熨烫色牢度8).克重9).干湿摩擦色牢度10).有机溶剂摩擦色牢度11)粘合衬剥离强度2.1.4 实验室检测标准实验室检测方法按照国际检测标准操作,对各项检测结果合格与否的判定,主要根据各客户自己规定的标准判定。
如没有自己的标准,实验室一般根据国际区域通用标准作为评判依据,具体标准如下表1:表1 面辅料的物性检验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合格标准水洗缩率ISO 6330 精纺毛、毛涤及纯涤水洗面料±1% 其它棉、麻、粘纯纺或混纺面料±3%汽蒸缩率ISO 3005 精纺毛、毛涤及纯涤水洗面料±1% 其它棉、麻、粘纯纺或混纺面料±2%撕裂强度BS EN ISO 13937-1:2000 (E) 克重≤150g/m2的轻薄面料700gf 150g/m2≤克重≤250g/m2 的中厚面料 1000gf克重≥250 g/ m2 的厚重面料 1200gf衬里800gf拉伸强度ISO 13934.1 OR ISO 13934.2 克重≤150g/m2的轻薄面料10kgf 150g/m2≤克重≤250g/ m2 的中厚面料 15kgf克重≥250 g/ m2 的厚重面料 20kgf衬里12kgf接缝滑移ISO 13936-1:2004 (E) 克重≤250g/m2的面料开口6mm 1000gf 克重≥250 g/ m2的厚重面料开口6mm 1200gf衬里开口6mm 800gf接缝强度BS EN ISO 1935.1/2 克重≤250g/m2的面料15kgf兜布和克重≥250 g/ m2的厚面料 17kgf衬里12kgf熨烫色牢度ISO 105-X11 干熨4级湿熨3-4级摩擦色牢度ISO 105EX12 干磨4级湿磨3-4级或根据品种或客户要求定克重BS EN 12127:1998 根据品种定,一般要求不超过标准克重的±3%有机溶剂色牢度GB/T 5712-1997 4级剥离强度FZT8007 550gf2.2 织物外观疵点检验2.2.1 检验方式验布机:在自然北光状态下光照度充足时进行检验,必要时在平台上进行检验。
纺织面料测试方法及标准一、缩水率:目前我们常说的缩水率有国标和美标两种。
国标的测试即2A程序,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一遍水洗60度13分钟,但它的烘干方式也有好几种:晾干、平网烘干、挂干等。
因目前业务部门没有测试要求,所有物测常规均采用平网烘干,只有绉布和麻粘两类采用晾干。
(G(一)、AATCC1351、洗涤程序:(1)正常;(2)柔和;(3)免烫2、洗涤温度规定如下:冷洗Ⅱ27±3°C温洗Ⅲ41±3°C热洗Ⅳ49±3°C热洗Ⅴ60±3°C过水温度29度以下3、干衣程序:A、滚干:将试样和伴布放进干衣机,设定好温度进行干衣。
待试样完全干后,用冷风吹5分钟,立即从干衣机中取出。
放在于21±1°C(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个小时。
排风温度设定如下:轻柔:低温L Ⅱ小于60°C标准:中温M Ⅰ66±5°CPermanent Preess: 高温H Ⅲ66±5°CB、挂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挂干。
C、滴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滴干。
D、平干:将洗涤好的试样摊平放在筛网上,抹平皱褶,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平干。
标准烘干4、衣后的处理1、每一个试样在第一次洗水和干衣后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静置4小时后读数。
如需第二、第三次洗水和干衣后,再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平铺,静置4小时后取得三次洗水后的结果。
2、如果试样表面发生皱褶。
则需用热压烫平。
烫后,将试样平摊,放在于21±1°C(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小时。
3、组织布面如果不平则可用低温熨斗压平。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指对面料进行检测时所必须遵守的标准和规定。
面料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
因此,对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包括了对面料成分的检测。
面料的成分直接关系到其品质和性能,因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一部分的检测包括对面料成分的含量、纤维类型、纤维混纺情况等方面的检测。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面料成分,才能保证面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还包括了对面料的物理性能的检测。
物理性能是指面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如抗拉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面料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因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物理性能检测,才能保证面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还包括了对面料的色牢度和印花牢度的检测。
色牢度和印花牢度是指面料在干湿摩擦、汗水、日光照射等条件下的色彩牢度和印花牢度。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面料的色彩稳定性和印花效果,因此也是面料检测中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严格的色牢度和印花牢度检测,才能保证面料的色彩稳定性和印花效果。
最后,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还包括了对面料的化学性能的检测。
化学性能是指面料在接触人体皮肤时所释放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和释放量。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化学性能检测,才能保证面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总之,面料的国标检测标准是保证面料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安全舒适的面料产品。
希望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重视面料的国标检测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面料产品。
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
首先,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对于面料的纤维成分有明确的规定,包括纤维的种类、含量等要求。
这是因为面料的性能和用途与纤维
的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国标对纤维成分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次,物理性能是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
括面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色牢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
直接关系到面料的使用寿命和品质稳定性,因此国家标准对这些物
理性能有着详细的规定。
此外,化学性能也是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包括面料的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这些化学性能的
要求是为了保障面料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安全,符合环保要求。
最后,卫生指标也是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包括织物的细菌指标、霉菌指标等。
这些指标的要求是为了确
保面料产品的卫生安全性,符合卫生标准。
总的来说,面料国标合格品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体系,涵
盖了面料产品的纤维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卫生指标等多个
方面的要求。
符合国标合格品标准的面料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精梳、普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0.1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 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7759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FZ/T 10004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FZ/T 10006 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方法FZ/T 10009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FZ/T 10025本色布技术要求规范FZ/T 10026本色布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分类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标识,根据用户需要,按FZ/T 10025执行。
5 要求5.1 项目5.1.1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要求分为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
5.1.2普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理化性能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八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一项。
5.1.3 精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理化性能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注:通常每匹布以40 m 计。
5.3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疵点格率七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一项。
不同国家的面料水洗测试标准如下:
1. 欧洲标准EN343:这是测量衣物防水性能的通用标准,用于防水和防风等功能的衣物。
根据EN343标准,防水性能可以分为等级1到3,3级为最高级,可以在最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保持完全干燥。
2. 美国标准ASTM D6413:这是测量面料防火性能的标准。
这个标准要求被测试的面料在燃烧后停止燃烧,同时不能传播火势。
3. 日本标准JISL1092:用于测量防水性能的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面料的水压防水等级来评估面料的防水性能。
此外,中国常说的缩水率有国标和美标两种。
国标的测试即2A程序,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一遍水洗60度13分钟,但它的烘干方式也有好几种:晾干、平网烘干、挂干等。
而美国标准AATCC135规定如下:
1. 洗涤程序:正常;柔和;免烫。
2. 洗涤温度:冷洗Ⅱ 27±3°C;温洗Ⅲ 41±3°C;热洗Ⅳ 49±3°C;热洗Ⅴ 60±3°C;过水温度29度以下。
请注意,不同面料的缩水率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水洗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应标准。
在购买防水服装时,请务必查看标签上的防水标准指数。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指对面料进行检测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面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项目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
1. 成分检测:检测面料的成分,包括纤维成分、混纺比例等。
2. 物理性能检测:检测面料的物理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扭曲度等。
3. 色牢度检测:检测面料的色牢度,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唾液等。
4. 环保检测:检测面料的环保性能,包括重金属含量、pH值、甲醛含量等。
5. 其他检测:还包括防紫外线性能、防静电性能、防水性能等。
二、检测标准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GB/T、GB、FZ/T、ISO等标准。
其中,GB/T是国家标准,GB是行业标准,FZ/T是纺织行业标准,ISO是国际标准。
三、检测机构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检测机构。
2. 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 具有CNAS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
4. 具有ISO/IEC 17025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
四、检测流程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从生产厂家或市场上购买符合要求的面料样品。
2. 检测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3. 检测操作: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操作。
4. 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检测结论。
5.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五、检测结果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不合格: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3. 待定:需要进一步检测或确认的结果。
六、检测意义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检测,保障消费者购买的面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 促进行业发展:通过检测,促进面料行业的发展,提高面料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提高企业信誉度:通过检测,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发展和提高企业信誉度的重要手段。
消费者在购买面料时,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以保障自身权益。
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