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
- 格式:docx
- 大小:15.87 KB
- 文档页数:3
阿喀琉斯的重情重义的句子
摘要:
1.阿喀琉斯的性格特点:重情重义
2.相关事例:为朋友帕特罗克洛斯报仇
3.相关事例:悲痛葬友,拒绝出战
4.结论: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忠诚度的英雄
正文: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的性格特点之一就是重情重义。
在《伊利亚特》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喀琉斯为了朋友帕特罗克洛斯而奋勇报仇的故事。
当帕特罗克洛斯在战斗中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所杀时,阿喀琉斯深感悲痛。
他不仅为失去好友而悲伤,更因为赫克托耳侮辱了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
为了给朋友报仇,阿喀琉斯请求阿伽门农允许他再次出战。
在得到阿伽门农的同意后,阿喀琉斯披挂上阵,势如破竹,一连杀死许多特洛伊战士,最终将赫克托耳斩于马下。
然而,在帕特罗克洛斯的葬礼上,阿喀琉斯再次表现出他的重情重义。
他悲痛欲绝,甚至拒绝再次出战,以表示对朋友的哀悼。
直到阿伽门农将赫克托耳的铠甲作为赔偿献给阿喀琉斯,他才重新拿起武器,重返战场。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忠诚度的英雄。
他对朋友的情谊和忠诚,使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物。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武浪:0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珀琉斯之子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也是《伊利亚特》中关键性和中心性的人物之一。
特洛伊战争围绕着他的两次愤怒展开。
他的行动决定着希腊联军的胜败。
而阿伽门农是坦塔罗斯之曾孙,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
特洛伊战争的主导人。
特洛伊战争是因为他想称霸爱琴海,他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只是导火线,在战争中,他也成为希腊联合远征军统帅。
可以说他们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
虽然他们都是英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然而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魔法师喀耳刻的帮助下前往冥府询问路途吉凶,曾在该处遇见阿伽门农的灵魂。
当时阿伽门农还发出“宁在凡间为奴,不在冥界为王”的感慨。
戏剧性的是,阿喀琉斯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两个本质不同的人为何会发出类似的感慨我们可以从整个《伊利亚特》中找出一些端倪。
《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等。
其中“阿伽门农刚愎自用,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奥德修斯足智多谋,赫克托耳诲人不倦。
然而,史诗中的主要人物并非只有一张面孔;相反,他们的性格通常具有复合和层次分明的特点。
阿伽门农还富有富贵豪强的一面,但又勇于自责;阿喀琉斯任性、倨傲不能顾全大局。
”显然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个人是不恰当的,只能说这些词语能体现他们最大的特点,但人是多面的,深刻的,有本质的,共性的。
教材也意识到这点。
也就是所说的复合性和层次性。
因此尽管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有本质的不同,但他们在某个参差是有某种相似的。
我们可以从几次具体情况中来分析。
由于阿伽门农在一次狩猎中杀死了狩猎阿尔忒弥斯的神鹿,女神阿尔忒弥斯伤痛不已,令海上一直不断地刮起逆风。
【导语】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希腊神话故事,希望⼤家喜欢! 阿喀琉斯的愤怒 战争进⼊了第⼗年。
希腊英雄埃阿斯向沿岸各地出征后⼜满载战利品回来。
由于波吕多洛斯被害,这更激起了双⽅疯狂的仇恨,连天上的神衹也介⼊了⼈间的这场纷争。
⼀部分神衹反对希腊⼈的残暴,同情特洛伊⼈;另⼀部分神衹则决定保护希腊⼈。
赫拉、雅典娜、赫⽿墨斯、波塞冬、赫淮斯托斯站在希腊⼈⼀边;阿瑞斯和阿佛洛狄忒则帮助特洛伊⼈。
所以在特洛伊战争的第⼗年,战事和故事⽐以前九年的总和还要多。
诗圣荷马正是以这个时期发⽣的事:阿喀琉斯的愤怒和他带给亚各斯⼈的种种苦难来叙述他的史诗的。
阿喀琉斯被激怒的原因是这样的:他们的使节从特洛伊回来后,对特洛伊⼈的威胁,希腊⼈不敢松懈,准备迎接决战。
正在这时,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向军营⾛来。
他的⼥⼉曾被阿喀琉斯抢⾛,后来⼜被送给阿伽门农。
为了赎回⾃⼰的⼥⼉,他⼿执⼀根和平的⾦杖,杖上缠着祭献阿波罗的橄榄枝,并带来了⼀⼤笔赎⾦,前来恳求希腊⼈归还他的⼥⼉。
他向阿特柔斯的⼉⼦和全军要求说:“阿特柔斯和亚各斯的⼉⼦们,让天上的神衹保佑你们攻占特洛伊,并能平安地回到⾃⼰的故乡。
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我带来的赎⾦,归还我的⼥⼉,我将虔诚地为你们祝福。
看在阿波罗神的份上,把我的⼥⼉交给我吧,我是阿波罗的祭司!” ⼠兵们听了他的讲话,热烈⿎掌表⽰接受他的要求。
但国王阿伽门农却怏怏不乐。
他不愿意失去美丽的⼥奴,⽣⽓地反对说:“⽼东西,不许你再出现在我的船只附近!你的⼥⼉是我的奴仆,今后仍然是我的奴仆。
我要把她带到亚各斯,住在我的王宫⾥,让她整天给我纺织!赶快⾛开,别惹我发⽕,乖乖地回家去!” 克律塞斯吃了⼀惊,顺从地退了出来,默默地来到海岸上,向天举起双⼿,祈求说:“阿波罗啊,你是统治这么⼤⼀块地⽅的神,请听我的申诉吧!多少年来,我为你清洁神庙,给你选择祭品,献祭给你,我祈求你为我报复亚各斯⼈,让他们知道你的⾦箭的厉害。
希腊神话中著名的人类和半神相关人物按英文名称排序:阿喀琉斯(Achilles):珀琉斯和海仙女忒提丝之子,浑身刀枪不入,唯一的弱点是脚踝;特洛伊战争中的最伟大英雄。
埃厄忒斯(Aeetes):赫利俄斯和珀耳塞伊斯之子,帕西法厄和喀尔刻之兄,美狄亚之父。
埃涅阿斯(Aeneas):阿佛洛狄忒的儿子,特洛伊英雄之一。
埃俄罗斯(Aeolus):希波忒斯之子,克苏托斯之父;众神的朋友,掌管诸风。
阿伽门农(Agamemnon):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战争中希腊方面的统帅。
小埃阿斯(Ajax):俄琉斯之子,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
大埃阿斯(Ajax):忒拉蒙之子,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
阿尔克墨涅(Alcmene):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被宙斯诱奸后生下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在安菲特律翁死后,她嫁给了拉达曼迪斯阿尔刻提斯(Alcestis):珀利阿斯的女儿,阿德墨托斯的妻子,以钟情丈夫著名,自愿代丈夫就死。
伊利昂(Areion):波塞冬与德墨忒尔的儿子,是神马,会说人话。
也是特洛伊的别称。
安菲特律翁(Amphitryon):底比斯国王,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养父。
妻子是阿尔克墨涅。
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赫克托尔的妻子,以对丈夫钟爱著称。
安德罗墨达(Andromeda):珀尔修斯之妻,死后升为仙女座。
安提罗科斯(Antilochus):攻打特洛伊的希腊将领之一,以英俊勇敢著称,是阿喀琉斯的挚友之一。
安提俄珀(Antiope):底比斯国王的女儿。
她的美貌叫主神宙斯动心,忒拜王安菲翁之母。
阿里阿德涅(Ariadne):米诺斯和帕西法厄之女,原先被忒修斯抛弃,后与狄俄尼索斯相爱,成为其妻子。
阿塔兰忒(Atalanta):伊阿索斯和克吕墨涅的女儿,美丽而野性的女猎手。
阿特柔斯(Atreus):珀罗普斯和希波达弥亚之子,坦塔罗斯的孙子。
阿斯提阿那克斯(Astianax):赫克托尔和安德洛玛刻的儿子,传说特洛伊城破后被母亲从城上摔下而死。
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一、性格完美的悲剧英雄—赫克托耳在西方文学史上,赫克托耳是作为阿喀琉斯的衬托或参照而定位的。
实际上,在《伊利昂纪》中他们分别是交战双方的主将,代表着不同的古代英雄类型。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赫克托耳是一个富于理性的、成熟的政治军事领袖,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古代氏族英雄形象。
阿喀琉斯“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阿伽门农夺走他的女俘而“愤怒”,任性退出战争,这从个人而言,固然有其充分的理由,但阿喀琉斯却是希腊一方举足轻重的战将,因而这种无视希腊人整体利益而意气用事的结果,导致希腊联军节节溃败,几乎覆亡而赫克托耳以群体利益为重,他作为特洛伊一方的主帅,既身先士卒英勇赴战,对敌我的强弱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又对特洛伊的生死存亡,对母亲、妻子和弟媳海伦皆极富责任感。
众所周知,特洛伊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赫克托耳的风流弟弟帕里斯诱拐了全希腊最美艳的女子海伦,战争的深层原因则瘫族岭解体阶段异族部落之啦相缄和掠夺财汽赫克托耳虽知因此耐发的战争是己方理曲并有严重的后果,但他并不视海伦为红颜祸水之类的妖孽,而是尊重这位前斯巴达王后恰如其份,毫不怨恨她给全体特洛伊人带来的十年麻烦和毁灭的阴影,表现出感人的男子汉风度和深明大义的英雄襟怀。
尽管赫克托耳就性格而言是比阿喀琉斯更完美的人,但他不幸生于以普力与武功论英雄的荷马史诗时代,因此当他面对着更为神勇一的阿喀琉斯时,他为群体献身的高度责任感便转换成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无可选择地走向与阿喀琉斯的决斗,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在《伊利昂纪》中,有三个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赫克托耳「的完美性格中所蕴含的悲剧性前述的海伦、赫卡柏和安德洛玛克。
赫卡柏是赫克托耳之母,她在儿子参战问题上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战争女神的英雄气概,率领特洛伊妇女在希腊大军兵临城下的困境中祈祷雅典娜赐恩,鼓励儿子英勇杀敌,而阿喀琉斯之母戒提斯虽为女神,言行却与凡间之母无异—一她在战争问题上待阿喀琉斯如同婴儿。
特洛伊之战概述希腊神话中时常提到特洛伊战争,整个故事是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为中心,加上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悲剧《埃阿斯》(Ajax)、《菲洛克忒忒斯》(Philoctetes),欧律庇德斯(Euripides)的悲剧《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Iphigenia at Aulis)、《安特罗玛克》(Andromache)、《赫库芭》(Hecuba),维吉尔(Virgil)的史诗《伊尼德》(Aeneid)、奥维德(Ovid)的长诗《古代名媛》(Heroides)等多部著作而成,故事详细地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情况。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Agamemnon)及阿喀琉斯(Achilles)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编辑本段海伦斯巴达(sparta)王廷达柔斯(Tyndareus)被他的兄弟希波科翁(Hippocoon)逐出了他的王国,廷达柔斯流浪来到埃托利亚(Aetolia)国王忒提斯奥斯的国度,并娶了国王的女儿勒达(Leda)。
后来另一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战胜了希波科翁,将他所有儿子都杀死后,廷达柔斯就和他的妻子勒达回到斯巴达统治。
他们有四个孩子,克吕滕涅斯特拉(Clytemnestra)和卡斯托尔(Castor)是廷达柔斯的孩子,而波吕杜克斯(Polydeuces)及美丽的海伦则是勒达和宙斯(Zeus)所出。
海伦的美貌冠绝希腊,连阿提卡半岛(Attica)的英雄忒修斯(Theseus)也曾尝试去劫走她。
求婚者接踵而来以致内讧争斗,令廷达柔斯不知所措,最后机智的求婚者奥德修斯向廷达柔斯进言:“让海伦自己决定,并让所有求婚者起誓,他们对海伦的丈夫永不拿起武器攻击他,并且需要求援时全力帮助他。
”所有求婚者应允后,海伦就挑选了阿特柔斯(Atreus)的英俊儿子墨涅拉奥斯(Menelaus)。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古希腊除了神的故事以外,还有许多半人半神的“英雄”的传说。
关于英雄的传说,最为有名的是荷马史诗(Homer's Iliad)中描述的阿喀琉斯(阿基里斯)(Achilles)以及奥德修斯(奥德赛)(odyssey)的故事。
其他著名的英雄包括: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忒修斯、珀修斯、伊阿宋、阿伽门农、俄底浦斯、普罗米修斯、赫克托。
阿喀琉斯(Achilles)阿喀琉斯(Achilles)是海洋女神忒提斯与国王珀琉斯(Peleus)的儿子,他是所有英雄之中最耀眼的一位,也是战无不胜的。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对之进行描写。
他历来以其勇气,俊美和体力著称。
他对雅典娜和赫拉非常尊敬。
他的母亲是不死的,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死。
忒提斯每次生育之后,无一例外都将孩子放到天火中炼,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阿喀琉斯出生后,忒提斯照样捏着他的脚踝在冥河水中(一说天火)中炼,使他全身刀枪不入,惟有脚踝,即忒提斯手握着的地方是例外,此即西谚“阿喀琉斯之踵”的来源。
被送到学者菲尼克斯处学习辩论口才和兵器武艺。
在人马希荣那里阿喀琉斯学到了草药医学与格斗的技艺。
他的父亲在婚礼上得到两匹神马--山图斯和巴琉斯。
这阿喀琉斯小时就两匹神马是西风的儿子。
山图斯告诉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将于特洛伊阵亡。
阿喀琉斯则回答道:"这个我知道。
"后来一位厄里倪厄斯,即命运女神,使山图斯闭了嘴,免得它再泄漏天机。
他母亲知道儿子将死于特洛伊,将他送出国。
后来奥德赛假扮商人找到了他并带他去了特洛伊。
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伊利亚特》书中一开始时阿喀琉斯就与阿伽门农发生了争执,起因是阿伽门农抢夺了阿喀琉斯所掳回的女奴,阿喀琉斯愤而离营,从此不参加战斗。
希腊军的战况时好时差,宙斯给予士兵们信心,却从不打算教他们真正胜利,到后来,希腊联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回岸边。
即使阿伽门农派人请求阿喀琉斯的原谅,他仍然不为所动,最后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不忍见己方士兵死伤惨重,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假扮成他的模样出战,情势曾一度逆转,最后他却被赫克托尔所杀,这才激发了阿喀琉斯的战意。
阿喀琉斯的故事杀死赫克托耳当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的战争进入第九个年头时,特洛伊城仍然没能攻下来,而希腊联军自己倒损折了不少兵将。
偏偏这个时候,联军统帅阿加门农却不肯交出太阳神祭司的女儿,那太阳神哪肯善罢甘休,这下连累的希腊联军都受了报复。
为了平息太阳神的愤怒,阿加门农不得不将祭司的女儿归还,但却要阿喀琉斯的女奴作为补偿。
阿喀琉斯为了顾全大局,就把心爱的女奴让给了阿加门农。
他自己也在一气之下带领队伍离开了阵地。
阿喀琉斯英勇善战,特洛伊人十分害怕,每次见了他的队伍就望风而逃。
现在阿喀琉斯离开了,特洛伊人哪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们马上冲出城把希腊人赶到了海边。
危难之时,阿加门农派人向阿喀琉斯道歉,并且以金银财宝和城池相诱,但被阿喀琉斯拒绝了。
就在希腊联军危在旦夕之际,阿喀琉斯的好朋友帕特洛克勒斯哭着来求阿喀琉斯出战。
阿喀琉斯仍坚持不肯出山,只愿意把自己的盔甲送给好友穿上,并让好友驾着自己的战车,率领自己的士兵迎战。
但叮嘱好友不可与赫克托耳对阵。
特洛伊人一见,以为阿喀琉斯来了,皆闻风丧胆,四处逃命。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王国的王子,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
阵地上突如其来的变化,被他看得一清二楚。
他发现那个穿阿喀琉斯盔甲的将领并不是阿喀琉斯本人。
于是,他出其不意地奔袭过来,一刀把帕特洛克勒斯砍倒在地,抢走了他身上的盔甲和盾牌。
特洛伊军队在他的率领下,大举向希腊军队冲来,连帕特洛克勒斯的尸体也不让运回军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阿喀琉斯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
他发誓要为好友报酬,杀死赫克托耳。
只见他义无反顾地冲出营房,振臂一呼,率领浩浩荡荡的人马奔向特洛伊。
赫克托耳看见阿喀琉斯来势凶猛,打算逃跑。
但还没来得及进城,就被阿喀琉斯挡了回来。
最后,阿喀琉斯刺死了赫克托耳,并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回了营地,然后又拖着它绕着好朋友的尸床转了三圈,算是为好朋友报了一箭之仇。
阿喀琉斯的脚跟就在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死后不久,特洛伊国王来到了阿喀琉斯的营帐,跪在阿喀琉斯的面前,吻着那沾满他儿子血迹的双手,老泪纵横,祈求赎回他儿子的尸体。
希腊神话的经典故事介绍古希腊神话故事是值得人们细细品读的经典,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与故事同样具有吸引力的是其中的人物,各个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独特的功力。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希腊神话的经典故事介绍,希望你喜欢。
希腊神话的经典故事1、阿基琉斯之踵的故事意思是致命点阿基琉斯是希腊军队中最杰出的将领,因其主帅阿加门农夺走他的女俘布里塞伊斯,他拒绝参战。
特洛伊人乘机进攻,他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为挽救希腊军队,披挂他的铠甲上阵,不幸战死。
他悔恨自己的执拗,与阿加门农和解,重新出战,大败特洛伊人,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
荷马史诗之后的传说主要叙述他幼年的生活和在特洛伊战争后期的功绩。
据说他出生后,母亲为了使他能刀枪不入,便把他浸入冥河水里,但他被母亲捏住的脚踵未能浸到冥河水,成了他的致命弱点。
阿基琉斯杀死赫克托尔后继续建立了许多功绩。
后来他被帕里斯射中脚踵而死,死后住在冥间,统治亡灵。
2、法厄同驾太阳车的故事日神的儿子法厄同纠缠他的父亲,要求驾着日神的飞马在空中驰聘一天。
慈爱的父亲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你的要求太过份了,你的力气和年纪都办不到,它的名字叫作「灾难」。
但是法厄同不听他的话,还是提出原来的要求。
无奈的父亲只好引他到乌尔冈所造的高大的车辇前面。
年轻的法厄登上了轻车,兴高采烈地握住缰绳。
日神的四匹快马感到车辇的载重和往常不同,就乱奔起来,离开了原来的轨道。
发愁的法厄同从天顶往下看,脸色发白,两膝发软,后悔不该驾他父亲的马。
太阳车一直向前冲去,就像风中的船,船上的舵手把不住舵,索性放了手,让神去摆布。
最后轴脱辐散,破车的残躯断片散落一地。
法厄同,火焰烧着了他的赤金色的头发,头朝下栽下去,拖着一条长尾巴在空中陨落。
远离故乡,在天的另一边的厄里达诺斯河收容了他,洗净了他余烟未息的脸。
3、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潘多拉是古希腊的一位公主,诸神因妒忌她底美貌,送给她一个神秘底合资,叮嘱她千万别打开那个盒子。
特洛伊的故事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导读:《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古希腊神话故事。
是《特洛伊的故事》中的第三十五个篇章。
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都很清楚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所以他们和解了?集会的人全已到齐。
阿喀琉斯站起来说道:"阿特柔斯的儿子呀,尽管我心里还感到委屈,可是,让我们一起忘掉过去吧。
我个人的怨恨已经了却。
现在,让我们去作战吧!"希腊人听了他的话,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后来统帅阿伽门农也站起来说:"请大家安静!在这种闹声中谁还能听清别人的讲话?请你们听我说。
希腊的儿女们常常谴责我在那个不幸的日子里所做的无礼的事情。
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罪过。
那是宙斯、命运女神和复仇女神让我在那次的群众大会上丧失了理智,因此,我犯下了过错。
当赫克托耳屠杀亚各斯人时,我不断地在思考自己的过失。
我渐渐意识到是宙斯使我迷了心窍。
现在,我愿意作出补偿,并向你赔罪,阿喀琉斯,重上战场吧。
我将把奥德修斯不久前以我的名义许诺的礼物都给你。
如果你愿意的话,请在这里稍等,我叫我的奴隶把礼物都搬来。
""尊敬的大统帅阿伽门农,是否把那些礼物给我,这由你去决定。
"阿喀琉斯回答说,"我渴望着上战场去厮杀。
让我们别再延误战机了,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狡黠的奥德修斯马上建议说:"阿喀琉斯,请给大家留出一点,让他们先饮酒用餐,恢复力量。
阿伽门农可以在此时间里把礼物送来,也好给丹内阿人开开眼。
然后,他将作为主人在大营帐里隆重地宴请你。
""这是一个好主意,奥德修斯,"阿特柔斯的儿子回答说,"阿喀琉斯,你可以从军士中亲自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让他们到我的船上搬运礼品。
传令官塔耳堤皮奥斯,你快去取一头公猪来,我们要给宙斯和太阳神献祭礼,请神衹为我们之间的盟誓作证。
""随你的便吧,"阿喀琉斯说,"只要我还没有给朋友报仇,我决不会用餐饮酒!"奥德修斯在一旁安慰他:"希腊人中最高贵的英雄,你比我强健,也比我勇敢。
特洛伊《希腊神话》读后感(1)第一幕:影中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就是相互仇视的关系,还记得电影刚开场的那一段,阿伽门农还未征服整个希腊,而阿喀琉斯那时就已经为阿伽门农效劳了,在一次征战希腊国王之一的战争中,双方国王决定挑选各自军队中最英勇的战士决斗,而当时阿喀琉斯不在军中,所以阿伽门农派人去帐营中找阿喀琉斯,当阿喀琉斯来的时候还和阿伽门农有斗嘴的嫌疑,那时阿伽门农说自己情愿不用阿喀琉斯,而阿喀琉斯那么表示如果可能的话国王为什么不亲自上战场呢?第二幕:阿喀琉斯得到了布里塞伊斯并非常宠幸她,在抢夺海滩胜利了之后,所有的国王都去给阿伽门农道贺,阿喀琉斯也去了,但当其他国王都走了以后,阿伽门农把阿喀琉斯自己留下了,并威胁他和向他展示自己从阿喀琉斯的帐篷中抢来的布里塞伊斯时,阿喀琉斯彻底愤怒了,他无法忍受阿伽门农夺走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奴,并回绝参加特洛伊之战。
阿喀琉斯的母亲海神忒提斯在阿喀琉斯小的时候得到过一个预言,说当阿喀琉斯长大以后他会去参加特洛伊战争,并且他将成为战争胜利的主宰者,但当他得到人们的赞美和永世的英名的同时,他也将会失去自己的生命,所以忒提斯听后非常害怕,把年幼的阿喀琉斯送到了斯库洛斯岛的吕科墨得斯国王那里,并把他打扮成女孩隐藏在了国王的女儿中间,阿喀琉斯就这样成长起来了,所以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就效力于阿伽门农的情节自然是不成立的。
当希腊人决定攻打特洛伊之后,预言家向希腊的国王们说明了战争不能少了阿喀琉斯,所以阿伽门农派了两位希腊英雄去寻找阿喀琉斯,当他们到达斯库洛斯岛的时候,他们分辨不出在女孩子堆了的哪一个才是阿喀琉斯,于是他们在宫殿中吹响了军号,女孩子们都被可怕的军号吓跑了,只有阿喀琉斯一人呆立在那里,于是他们就这样找到了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攻打了不少特洛伊的周边城市,并得到了美貌的布里塞伊斯,他非常的快乐,并且对布里塞伊斯非常的宠爱,所以电影里所演的布里塞伊斯是赫克托尔和帕里斯的表妹是不成立的,而且布里塞伊斯不是一名女祭祀,她是一个公主,是布律塞斯国王的女儿。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交织。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伊利亚特(Iliad)是古希腊史诗的代表作品,由荷马创作。
作品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希腊勇士阿喀琉斯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之间的一系列战斗与争斗。
伊利亚特的第一章叙事结构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首先,第一章的开头是诗人对着受伤的阿喀琉斯祷告,希望他与卡拉迪翁(Thetis)母亲求助于乌洛斯(Zeus),以便报复阿伽门农(Agamemnon)对他的伤害。
这部分叙述引出了整个史诗的主题:冲突和报复。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导致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冲突的原因。
阿伽门农因为自己的女儿克里瑟阿伽门农(Chryseis)被祭司克里瑟斯(Chryses)所要求而拒绝,结果克里瑟斯向阿波罗祈祷,神明发怒,导致特洛伊军队遭受瘟疫。
阿伽门农通过祭司的启示,才明白瘟疫的原因,只能同意克里瑟斯将女儿克里瑟阿伽门农夺回去。
但为了弥补失去的娱乐对象,他从贫困士兵布瑞塞斯(Briseis)手中夺取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并将他踢出了战场。
之后,诗人详细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背景和参与战争的各位勇士。
他提到了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赫克托耳(Hector),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等重要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特洛伊和希腊两大军队。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整个战争的结构和背景。
另外,第一章还描写了阿伽门农下令整军纳粮,并编制战斗队形的过程。
这部分叙述具体展示了战争筹备的细节,说明特洛伊战争不仅仅是勇士之间的争斗,更是一个充满组织和配合的大军行动。
最后,伊利亚特第一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战神阿瑞斯(Ares)和女战神雅典娜(Athena)之间的对话的描写。
他们在神明的会议上争论特洛伊和希腊的命运,表达了神明们对于战争的关注和干预。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第一章的叙事结构相对简单,但提供了读者对于整个史诗的基本背景和重要人物的了解。
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战争的起因,各方势力的分布以及冲突的引发者。
历史故事-《荷马史诗》希腊联军攻陷特洛伊城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
它传奇式的情节,深深地触动了希腊人民的心,在广泛的流传中,逐渐加进了不少神话和传说,又经过民间艺人一代又一代的加工,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竟然发展成了两篇精彩的神话长诗。
据说,到了公元前8世纪,希腊著名的盲诗人荷马,对这两篇长诗做了进一步的精心提炼,终于形成了两大巨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伊里亚特”是“特洛伊”的译音,这首长诗共一万五千多行,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十年。
“奥德赛”是希腊英雄的名字,这首长诗共一万两千多行,描写奥德赛回国途中的十年。
这两首长诗,就是誉满全球的古希腊艺术珍品——《荷马史诗》。
《伊里亚特》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而作者的笔触,着重放在了战争第十年的一个事件上。
在进攻特洛伊城时,希腊联军的主将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屡立奇功。
当战争进入第十个年头,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奴。
阿喀琉斯恼怒万分,坚决拒绝参战,准备把他的队伍带回希腊。
主将不出战了,特洛伊人乘机反攻,把希腊联军从特洛伊城下一直赶到海边。
希腊人连忙在海边筑起了工事,抵挡特洛伊军队。
阿伽门农不得不向阿喀琉斯道歉,送给他许多财宝,并且许诺给他几个城市。
但是,阿喀琉斯仍然不愿同阿伽门农合作。
特洛伊人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
他们突破希腊人的防御工事,放火焚烧了希腊的军舰。
阿喀琉斯眼看情况紧急,马上拿来自己的盔甲,让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并将自己的战车给他让他乘着去应战。
特洛伊人以为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来了,吓得纷纷向后退去。
帕特洛克罗斯冲上前去,杀了特洛伊联军的主将,大获全胜。
特洛伊王国的王子赫克托尔,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
经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穿着阿喀琉斯盔甲的那个希腊将领,并不是阿喀琉斯本人。
他出其不意地奔上前去,把帕特洛克罗斯杀了,将阿喀琉斯的盔甲从尸体上剥了下来,并且拿走了阿喀琉斯的盾。
特洛伊军队士气大振,在赫克托尔的率领下,杀声震天,直向希腊人扑来。
【神话故事】阿伽门农的结局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英雄人物名为阿伽门农(Agamemnon),他是迈锡尼国王阿特柔斯的儿子,同时也是希腊联军的统帅。
以下是关于阿伽门农结局的神话故事。
阿伽门农是一个勇猛而英俊的年轻人,他被命运指定为因特洛伊战争中的最高统帅。
战争开始时,希腊诸神已注定特洛伊城将被希腊联军拔除,而阿伽门农将在战争结束后获得胜利。
为此,他带领希腊英勇战士们前去攻打特洛伊城。
阿伽门农在战争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他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战争的起因——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被杀,他的母亲提西斯向诸神诉求,要求希腊人必须惩罚杀害他儿子的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
幸运的是,阿伽门农成功了解了这个问题,他答应将特洛伊人贿赂给他的女儿伊菲基亚恩提出来,只要赫克托耳被击败并死亡。
阿伽门农发起了战争,希望最终能够攻占特洛伊城。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很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他的部下和诸神。
在战争期间,他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与特洛伊人阿伊斯基洛斯(Aegisthus)的私通。
当阿伽门农凯旋归来时,他的妻子和阿伊斯基洛斯合谋杀害了他。
阿伽门农的结局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他虽然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在返乡的旅途中却遭遇了不幸。
他因为屠夫安提佩墨尼的妻子希波律忒(Biblopheme亦称希庇朵忒)爱上他,想要与他私奔。
他拒绝了她的求爱并将其带回了家中。
不久之后,他报告了这一事件,养父养母将其带到了神诞上边佳居。
此事结束了后,他发现他的妻子联合特洛伊人埋伏了自己背叛了自己。
在阿伽门农被杀后,他的儿子奥勒斯提斯(Orestes)长大成人并复仇。
他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和她的情人阿伊斯基洛斯,以报父仇。
奥勒斯提斯的复仇被认为是伦理道德的行为,因为阿伽门农的死是他的母亲和情人所引起的。
这就是阿伽门农的结局。
尽管他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他最终因家庭内部的背叛而丧生。
阿伽门农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命运的无常和家庭的复杂性,也是古希腊神话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
武浪:041302103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珀琉斯之子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也是《伊利亚特》中关键性和中心性的人物之一。
特洛伊战争围绕着他的两次愤怒展开。
他的行动决定着希腊联军的胜败。
而阿伽门农是坦塔罗斯之曾孙,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
特洛伊战争的主导人。
特洛伊战争是因为他想称霸爱琴海,他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只是导火线,在战争中,他也成为希腊联合远征军统帅。
可以说他们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
虽然他们都是英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然而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魔法师喀耳刻的帮助下前往冥府询问路途吉凶,曾在该处遇见阿伽门农的灵魂。
当时阿伽门农还发出“宁在凡间为奴,不在冥界为王”的感慨。
戏剧性的是,阿喀琉斯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两个本质不同的人为何会发出类似的感慨?我们可以从整个《伊利亚特》中找出一些端倪。
《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等。
其中“阿伽门农刚愎自用,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奥德修斯足智多谋,赫克托耳诲人不倦。
然而,史诗中的主要人物并非只有一张面孔;相反,他们的性格通常具有复合和层次分明的特点。
阿伽门农还富有富贵豪强的一面,但又勇于自责;阿喀琉斯任性、倨傲不能顾全大局。
”显然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个人是不恰当的,只能说这些词语能体现他们最大的特点,但人是多面的,深刻的,有本质的,共性的。
教材也意识到这点。
也就是所说的复合性和层次性。
因此尽管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有本质的不同,但他们在某个参差是有某种相似的。
我们可以从几次具体情况中来分析。
由于阿伽门农在一次狩猎中杀死了狩猎阿尔忒弥斯的神鹿,女神阿尔忒弥斯伤痛不已,令海上一直不断地刮起逆风。
预言家卡尔卡斯预言,只有把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格涅雅作为牺牲献给女神才能改变风向。
阿伽门农非常伤心,甚至准备放弃出征特洛伊。
他先遣使者以阿喀琉斯想出征前与伊菲格涅雅订婚为借口瞒过妻子将女儿带来,再由于心痛而遣使者让妻子不要把女儿送来。
第二个使者被
弟弟截住了,墨涅拉奥斯谴责阿伽门农背叛联盟,兄弟激烈争吵,直到外面报信说伊菲格涅雅与母亲克吕滕涅斯特拉、弟弟奥瑞斯忒斯已经来到军中。
阿伽门农受到妻子愤怒万分的谴责,阿基琉斯不让别人拿答应给他作妻子的伊菲格涅雅去作牺牲,仗剑带盾地在阿伽门农帐外抵御奥德修斯率领的战士。
这时,伊菲格涅雅宣布自愿作献祭的牺牲,制止了这场厮杀。
当伊菲格涅雅被迫上祭坛时阿伽门农蒙在大斗篷中哭泣。
从这一段中看到阿伽门农宁愿用自己的女儿去祭神,而阿喀琉斯不愿意让只是说要配给他的女人被拿去祭祀。
看似很不一样。
实则他们都只是维护,只不过阿伽门农维护的是权力阿喀琉斯则是荣誉。
对于英雄来说他们所维护的东西是高于情感的。
尽管阿伽门农很伤心,但是他并没有阻止拿女儿去祭祀,而阿喀琉斯所维护的也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维护以他之名骗来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都同样会对某种高于普通情感的东西去维护。
第二个场景是他们之间的争吵。
围城的第十个年头以一场瘟疫开始。
这年初,银弓之神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以大量赎金作为交换,恳求希腊人释放他女儿克律塞伊斯。
阿伽门农不愿交出祭师的女儿,并怒骂了祭师,还说要祭师的女儿终生在奴役中度过。
祭师离开希腊人的军营后到了海边,祈求阿波罗为自己的女儿报复希腊人。
于是阿波罗在希腊军营中降下了瘟疫。
阿喀琉斯根据希腊英雄们的建议召开人民会议,并首先向阿伽门农提议询问预言家。
预言家卡尔卡斯在阿喀琉斯发誓会保护自己后才敢说出:“拉托娜伟大的儿子之所以发怒,因为阿伽门农国王羞辱了他的祭司克律塞斯,不接受克律塞斯用重金赎回女儿,并赶他出军营。
”只有归还祭师的女儿,并对阿波罗举行百牛大祭,神才能息怒。
阿伽门农无奈,不得不交还祭师的女儿,但他生气,非要以某位英雄的战利品份额作为自己的补偿。
于是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争吵起来,最后雅典娜暗中向阿喀琉斯揭示了众神的意志,阿喀琉斯才不至于当场与阿伽门农火拼。
阿喀琉斯掷杖为誓:当希腊联军需要帮助时,阿伽门农休想能乞求到他的帮助。
阿喀琉斯与他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回到自己的帐篷,而阿伽门农让奥德修斯送回祭师的女儿并对阿波罗进行了献祭,瘟疫得以驱除。
然而阿伽门农没有忘记剥夺阿喀琉斯的份额,他遣使到阿喀琉斯帐内取了布里塞斯。
阿喀琉斯觉得受到了侮辱,他向母亲忒提斯哭诉,要求母亲去祈求宙斯惩罚阿伽门农。
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一个反常的现象,就是以个人荣誉标榜的阿喀琉斯为集
体献身;而联盟的统治者阿伽门农却显示出个人主义。
如果像上一个场景一样,阿伽门农应该会直接归还祭祀的女儿而阿喀琉斯也不会把他的东西给阿伽门农。
然而他们都不是这样,而是恰恰相反。
这正是荷马的高明之处。
也就是阿伽门农的权力灵魂里有一部分阿喀琉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阿喀琉斯的个人荣誉灵魂中也有一部分阿伽门农的集体民主意识。
可以说他们是两种不同特征的代表,而又不完全是两种独立的特征。
尽管阿伽门农最后交出了祭司的女儿,但是他夺走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尽管阿喀琉斯交出了战利品,但他退出了战争。
各自都显现出自己的本来灵魂。
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重叠的部分。
因此尽管说从本质上,阿伽门农服从于权力之杖而阿喀琉斯服从于个人荣誉,但是他们在本质之外还有重叠的一部分,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在冥界会发出差不多的感慨,因为他们都是人,都能在世间搅弄风云,而在冥界他们什么也不是,所以难免都会对世间有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