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6.79 MB
- 文档页数:4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
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雾口腔局部治疗,5 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针剂静脉滴注,5 d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气雾剂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多为柯萨奇A 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骤起高热、咽痛、厌食、呕吐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疱疹溃疡后可形成小溃疡,疗程为1周左右。
湖南省郴州市儿童医院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200例,患儿有发热、咽痛、拒食等临床表现,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可见疱疹,部分已形成溃疡,病变局限于口咽部且未波及口腔前部。
实验室检查:WBC(3.5~13.5)×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低。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4个月~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5 h~2 d。
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3个月~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 h~2 d。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入选来我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加热毒宁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加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部或喉部出现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的表现,该病在全年均可发病,但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病几率较大,并可通过飞沫或接触等发生传染。
该病的病毒可能会对心脏等脏器进行侵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较弱,在季节交换时常常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较急,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尚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效药物,医院门诊中有些医生凭借经验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但对医药产生浪费,增加了耐药性的发生,同时效果不够明显,有研究指出,在小儿患者急性上呼吸感染继发新军感染应用抗生素效果才够显著。
本研究通过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纳入标准: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的患儿;所有患儿都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发病少于48h患儿;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参见本试验。
排除标准:近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患者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为(5.0±1.2)岁,发病时间最长为40h,最短为2h,平均发病时间为(21±1.5)h。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高秀娟;刘强;滕晓茗;方喻;曹译丹;刘金霞;覃玉兰【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超声雾化吸入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咽喉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星湖门诊就诊的急性咽喉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利巴韦林+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次/d,均治疗1个疗程3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咽痛、咽痒、声嘶、咳嗽等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患者,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期刊名称】《内科》【年(卷),期】2016(011)005【总页数】3页(P780-781,796)【关键词】急性咽喉炎;治疗;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作者】高秀娟;刘强;滕晓茗;方喻;曹译丹;刘金霞;覃玉兰【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南宁市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6.14·经验交流·急性咽喉炎为咽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见病原体为病毒、细菌, 以咽痛、咽痒、咽干、咽部灼热感及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常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吴素英【摘要】目的观察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疱疹性咽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A组)81例,常规治疗辅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组(B组)10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3d后A组有效率(显效加有效)为39.5%,B组为87.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d后,A组有效率为96.29%,B组为99.0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巴韦林雾化吸人辅助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在短期内疗效显著,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3页(P62-63,66)【关键词】疱诊性咽峡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儿童【作者】吴素英【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儿科湖北恩施445000;恩施自治州儿童医疗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疱疹性咽峡炎是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为病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是临床应用相对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但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故治疗棘手的问题是给药方式的选择。
本中心自2009年起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找到利巴韦林合理的给药途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1日-2010年9月31日本中心收治的18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入选标准为:(1)症状:突发高热流涎、咽痛、拒食;(2)体征:咽充血、咽弓、咽腔悬雍垂周围可见数个或数十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5 mm,外绕红晕,有的破溃成溃疡;(3)病变局限于峡部不波及口腔前部及齿龈;(4)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无异常淋巴细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85•刻水解,生成肽键;通过肽键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阻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分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叩。
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联合阿莫西林可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瘢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马雁军,师美玲•药师参与过敏性紫瘢合并消化道岀血治疗方案制定[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606-1607.⑵李兵•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瘢性肾炎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1):2031-2033.[3]卢先锋,刘晋婷,高爱梅,等•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瘢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85-86.[4]索宝军,田雪丽,李彩玲,等•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双联2周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48):3781-3785.[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 2015.1371-1382.[6]寇敏,崔建军,赵丽君•孟鲁司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瘢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991-993.[7]王炳征,毛云英•甲泼尼龙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瘢的临床疗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7,23(7):15-18.[8]马立燕,李丹,刘冰,等•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瘢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0): 1159-1162.[9]张一,曾德珍•丙硫氧嘧啶片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甲亢一例报道[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3):416,425.[10]孙文芳,王慧英,张晓兰,等•阿莫西林四联疗法致重症多形红斑药疹1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3):183-185.[11]郭涛,王强,吴晰,等•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1年随访结果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41(1):75-79.(收稿日期:2020-09-24)开喉剑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张东霞(河南省辉县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辉县453600)摘要: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7-27T15:10:22.2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张再兰[导读] 小儿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这是由于幼儿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
江南医院儿科湖南湘潭 411207【摘要】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0例进行研究(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患儿家属的自愿性治疗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
对照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总有效率73.33%,组间数据差异对比结果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临床价值:P值小于0.05。
结论: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治疗有助于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不仅起效快而且对患儿的伤害性较小,很多患者用药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荐。
【关键词】利巴韦林气雾剂;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小儿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这是由于幼儿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流鼻涕、高热等,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存在1到2周的潜伏期。
患儿前期表现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病情严重就会影响到患儿的成长发育[1-2]。
本文当中,探讨利巴韦林气雾剂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以下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 资料、方法1.1 资料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收集例数为9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这90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有4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徐国强(南昌市进贤人民医院,江西南昌331700)【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咽喉炎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使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咽喉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临床疗效DOI :10.19435/j.1672-1721.2018.35.011急性咽喉炎常见于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属于呼吸道疾病中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冬春时节,一般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1]。
在患病初期表现为喉咙干燥、咽部灼热等症状,当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且难以讲话时,表明病情已加重,咳嗽、吞咽疼痛甚至食欲不振等状况接连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常规治疗和雾化吸入属于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的有效方法,前者包括使用抗菌、抗病毒等药物进行治疗;后者是使药液经雾化后由患者经呼吸道吸入,以达到治疗的目的[2]。
本次研究对比常规治疗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咽喉炎患者84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成2组,各42例。
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6岁~45岁,平均年龄(25.64±2.54)岁;平均病程为(5.75±2.14)d 。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8岁~49岁,平均年龄(25.21±2.73)岁;平均病程为(5.15±2.64)d 。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采用头孢呋辛钠静滴、地塞米松静注以及吸氧等进行综合抗炎治疗,治疗期间提醒患者应多喝水,保持病室空气清新,使患者呼吸通畅。
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1-05-28T08:21:29.52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林艺坤[导读] 目的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笔者从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和实验组(50例,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林艺坤龙海市第一医院儿科 363100【摘要】目的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笔者从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和实验组(50例,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差异明显(P<0.05)。
同时,实验组治疗后疱疹症状消退时间为(4.12±0.66)d,明显短与对照组的(6.55±1.02)d,两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利巴韦林喷雾剂;小儿疱疹性咽炎;呼吸系统疱疹性咽炎是一种科萨奇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类型,3~10岁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且夏秋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普遍症状较为严重,不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会在家长中引起恐慌,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仍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更多是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及抑制并发症。
利巴韦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小儿疱疹性咽炎治疗药物,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从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小儿疱疹性咽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男性:女性比例为52:48,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9岁,中位值(4.6±4.2)岁,病程最短1d,最长6d,中位值(3.1±2.0)d,所有患儿均因食欲减退、流涎、咽痛、头痛发热等症状入院治疗,体格检查证实扁桃体、咽部、软腭后部等部位有明显的红色晕斑,直接在1~5mm左右,患儿体温在38.2~39.7℃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