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英语技能》竞赛技术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一、赛项简介2021年6月16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课程)技能赛项(以下简称“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大赛”)将在重庆举办第三届比赛.在比赛即将举办之际,认真探讨如何通过大赛的举办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很有必要.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主要考查中职学生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职业能力(大赛集中考查职业能力中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协作能力).举办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大赛题目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明确规定: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大纲》的引领下,大赛的形式和内容均接近实际工作任务,通过考查选手在职场可能出现的工作情境中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赛题呈现的主题与《大纲》要求的话题紧密相关,凸显了大赛紧扣《大纲》,密切联系中职英语教学实际的特点.二、比赛结果分析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里参与度最高的赛项之一,自2021年举办第一届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以来,共有127组选手参加了本大赛的全国总决赛(根据大赛组委会的规定,2021年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休赛一年).从两届比赛中选手的表现,以及比赛前后的跟踪访问来看,各地对大赛倡导的英语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大赛理念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使得《大纲》规定的课程任务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大赛对促进各地中职英语教师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公共基础课地位,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2021年的大赛中,多数参赛选手表现青涩,无论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是基本职业能力都不够高.虽然多数选手能够用英语侃侃而谈,但是内容的准确性与条理性一般.选手的思辨能力显然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多数选手对问题的看法流于表面,千篇一律的思路也显示了个性思维的不足.选手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该届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深圳代表队、江苏代表队和宁波代表队选手两方面的能力都明显高于其他选手.除了这几个省市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投入更多的原因之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之一.比如一等奖第一名得主——代表深圳队参赛的深圳技师学院秉承“与课程结合、与岗位需求结合、与企业合作、充分展示英语技能”的原则,多年来一直在举办英语技能节,技能节有珠宝拍卖大赛、商务英语挑战、e-shop diy大赛、汽车英语大赛、生物技术英语大赛、计算机专业英语大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等多个赛项,学生们用英语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风采.每届预赛参加人数超过1600人,决赛参加人数500多人次.该学院英语技能节的原则与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这就难怪他们能在第一届比赛中稳操胜券,拔得头筹.而表现较弱的代表队反映了当地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以及对职业教育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比如,不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理念陈旧,教师在课堂上一如既往地教单词、讲语法,反复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操练.老师讲得痛苦,学生学得难受.其他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把控能力不够,不敢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及课堂驾驭能力不足,不敢或难以设计符合中职学生性格特征、专业需求和年龄特点的课堂活动.2021年举办的第二届大赛中,选手们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职业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这表明大赛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散,各地正在逐步践行大赛理念.上海代表队、深圳代表队和宁波代表队获得其他类专业组一等奖;河南代表队、重庆代表队、江苏代表队、浙江代表队、广东代表队和山东代表队获得二等奖.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答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选手的英语表达能做到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观点较为鲜明,论述较为有力.选手们在赛场默契的配合说明他们的协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在汇报以及答问中表展现出的思辨能力,与上一届相比也明显提高.而选手们更加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表现则展示了他们的自信以及对基本职业能力更好的理解和践行.三、把大赛考查能力培养与日常英语教学结合的思考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是缺乏职教特色.而职教特色正是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所考查的内容,即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职业能力.调查显示,因为所学内容无助于将来的工作而不愿意学英语,是大多数中职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的原因.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任务.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职业能力,对中职学生未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健康发展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很有必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意识到职业能力重要性并从中受益的中职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也会增强.培养学生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中职英语教师要做到:1. 以学生为中心;2.以交流为目标;3.以活动为基础.这样的英语课才是中职学生欢迎的英语课,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才是受人力资源市场欢迎的从业人员.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真正了解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特点、学习目的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多数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太好,他们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又特别要面子,为了不让自尊心再受打击,他们声称自己不爱学英语,而并不是学不会.有的教师把听力内容作为听说内容(学生可以看到听力原文)来学习;删除或替换教材中偏难的和不必要的内容,集中精力处理学生能力范围内和适合学情的学习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交流,对中职生来说,尤其如此.以交流为目标组织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爱动不爱静是多数中职生的特点,如果能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职场任务,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一位英语教师,把大赛职场应用环节的形式借用到英语课堂,受到学生欢迎.比如,她让同学们两人一组,为一个会议寻找符合要求的酒店.a 同学把会议要求转达给b同学,b同学课后上网查找符合要求的酒店.之后,两人讨论确定承办会议的酒店.第二天两位同学就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陈述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这位教师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为用而学、学而能用.事实证明,同学们不但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也提升了.课堂活动的形式非常重要.调研发现,中职学生特别反感简单的反复操练,一遍一遍地抄单词、读对话,是他们认为非常枯燥的课堂活动.同学们反映,“我们虽然英语基础不够好,但是思维能力不低下,知识面也够宽,单调乏味的操练很让人厌倦.”如果能设计出既不要求有太高英语基础,又能展示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课堂活动,势必会受到学生欢迎.湖南省一位教师设计的一个课堂活动值得推广,她说,“许多老师都让学生把英文的名人名言抄写在黑板上,我也这么做,但这只是第一步.有一次,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等同学们都知道了这句谚语的汉语意思之后,我把谚语中的failure 和success擦掉,让同学们自己补充完整这个句子,并且小组评选,进而全班评选出最有哲理的新谚语.”同学们踊跃参与这一课堂活动,因为这个活动并不难,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和知识面的宽度.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上课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无奈、无聊,而乐于参与.如果我们能多设计些类似的课堂活动,中职英语课堂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活跃.大赛集中考查的职业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协作能力.如果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形式不再是“探囊取物”式的,而是需要同学们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的结论,是不是会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呢?职场中不乏用到信息处理能力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同学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比如,作为秘书,你接到好几个找你领导的电话,而电话中提到的这些事情在时间上又有冲突.你在给领导汇报来电情况时如何提出建议,哪些需要优先办理,哪些可以推迟做,哪些可以直接回绝?像这样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模拟职场活动的练习,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既有帮助,又能展示每个同学的个性思维,相信会有好的收效.对于思维能力已基本接近成年人的中职学生来说,最不喜欢的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练习估计就是“明知故问”了.一次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在课前跟学生一个一个地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这样的练习难免让学生们弃如敝履.但是,如果我们让一个同学把眼睛蒙上,通过触觉来判断摸到的是什么物品,并且给出判断的理由.是不是会因为沟通具有了真实的交际性而有趣些呢?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从让学生对简单的事物发表看法开始.比如your teacher has given you the school timetable. do you like it? now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to make your own school timetable.老师经常能听见学生拿到课表后说,“最烦某某课了,又排这么多.”利用好这种抱怨就可以把它转换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契机.比如我们可以问学生:你为什么讨厌这门课?请列出原因;你不喜欢它,但将来会不会用到这门课的知识?你喜欢什么课,为什么?你认为你喜欢的课应该排多少节?等等.待学生相应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可以选取讨论、辩论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协作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分小组组织不同的活动,交际语言必须使用英语.活动可以是组织一个party、设计一个海报、办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等.这些活动的完成需要分工协作,同学们在组织和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既练习了英语沟通能力,又锻炼了协作能力.四、总结与建议从2021年6月份举办第一届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以来,才刚刚3年的时间.如果把大赛比作一棵树的话,它还远远没到枝繁叶茂、繁华似锦的阶段.我们如何浇水和施肥,才能让职业英语技能大赛这棵树茁壮成长,早日长出蔽日的绿荫、开出繁花、结出硕果,长成参天大树呢?1.扩大赛项影响,赢取关注支持大赛裁判组由职业英语教学专家、英语测评专家、母语为英语的外籍专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构成,确保成绩评判权威性的同时,也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更好地宣传本赛项,扩大赛项影响.比赛赛程对观众公开,多渠道传播本赛项的理念,展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增强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2.规范举办省赛、市赛;扩大比赛参与度调查发现,尽管多数省、市层层办赛,选拔参加国赛的选手,还是有个别地区指定参赛选手,或者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选拔国赛选手.这样不规范的选拔,根本没有把大赛的理念传达到中职学校,大赛的影响力被人为地弱化了.要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必须要做到各省市规范办赛,把大赛的理念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为了能让更多师生了解大赛理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国赛的参赛规模,也可以考虑增加网络比赛形式,吸引更多的参赛选手,让比赛真正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师生因大赛受益.3.组织教师培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中职英语教师现场或在线观摩大赛、观看大赛视频光盘、参加现场培训等形式让老师们更好地接受大赛的理念,更清楚地了解大赛的形式和内容;组织教师进车间、进企业,帮助其了解行业、企业对中职学生英语能力的真正需求,进而做到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这样教师们所教才会是学生们想学,并且学而能用的知识和技能.当然,教师们也需要通过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个人英语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技能,以便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树立一批把大赛考查内容与日常教学结合较好的教师典型,起到榜样作用,把大赛的引导力辐射到更大的范围.通过举办研讨课、观摩课、光盘课、在线观看等形式推广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大赛考查能力培养的好课,从而推动广大中职英语教师从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把英语教学和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英语基本知识与专业英语技能的关系,使得中职英语教学能更好地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出受行业、企业欢迎的从业者,从而建立有效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4.资源转化举办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目的之一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将赛项内容转化为教学成果,以此带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建设大赛官方网站,整合优质赛题、获奖选手比赛视频、专家点评视频、指导教师访谈视频等资源,将优质的数字化竞赛资源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形象、立体、直观的方式展现大赛成果,为人才培养提供直观可借鉴的素材.将赛题题库内容整理成册,作为中职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培训的教材,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掘并推广把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基本职业能力融入到教学中的优质课,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选手交流平台,加强全国中职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开展“中职学生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等课题研究,组织行业、企业、院校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共同参与,以其研究成果为国家规划教材修订、骨干教师培训、赛事设计等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结合赛项的实施情况和参赛队的表现,并根据从参赛师生、裁判处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详细分析,严谨论证,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形成《职业英语技能赛项分析报告》.明确赛项所反映的当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用以指导日后的教材出版、教师培训、赛事设计等工作.五、结语在第三届大赛举办之前,笔者跟踪访问了一定数量的往届参赛选手.无论当时参赛是否取得优异成绩,他们表示,参赛经历是他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英语水平以及职业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2021年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深圳技师学院的两位选手,一位由于出色的组织能力留校负责团委和学生工作,另一位由于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及职业能力成功应聘到一家外企工作.2021年获得大赛三等奖的北京代表队的一位选手目前在国外学习.一些选手因为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而被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录取.还有一些选手虽然在大赛中未能取得好成绩,但凭借自己扎实的英语功底以及不懈的努力,获得了深造的机会.往届参赛选手非常感谢大赛执委会创建的这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提升能力的平台.大赛不是目的,而是途径,通往更加有效的中职英语教学;大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走向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大赛不是万能的,而是调动中职英语教学参与者主观能动性的发动机,引发来自各方面的深层思考,把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推动我国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做出更大贡献.在此,我也祝愿第三届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圆满成功,祝所有的参赛选手取得更好的成绩!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2023英语通用职业技能竞赛规程2023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小学技能大赛“英语通用职业技能”比赛规程(同学组)一、赛项名称英语通用职业技能(个人赛)本项比赛按专业分设服务类和其他类两组(详见附件1)。
二、比赛流程1、初赛:职业能力在线(英文听打、阅读理解、翻译)2、复赛:职业能力展现三、比赛时限1、初赛:职业能力在线:(英文听打5分钟)、(阅读理解、翻译55分钟)共60分钟2、复赛:职业能力展现:2分钟四、比赛内容及要求(一)比赛方式个人赛,每队限报6人。
服务类及其他类各报3人。
(二) 比赛内容本项竞赛分为初赛和复赛。
初赛“职业能力在线”内容包含英文听打、阅读理解、翻译三个部分。
初赛各部分得分占初赛总成果30%、40%、30%。
初赛成果排名前30%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是职业能力展现,选手看图用英文举行2分钟的产品介绍。
初赛:职业能力在线1. 英文听打采纳计算机考核的方式,考查选手的英文听力理解、转换信息及英文打字的能力,要求选手听一篇与职业场景相关的对话,在相应位置录入正确的英文答案。
2、阅读理解采纳计算机考核的方式,考查选手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选手阅读5篇文章,然后对相应问题做出正确的选项。
3.翻译采纳计算机考核的方式,考查选手在职业场景中英译中的能力,共25道挑选题,每道题4个选项,其中一个为最佳选项,由选手挑选正确的选项。
复赛:职业能力展现1、产品介绍参与复赛的选手现场抽题,在2分钟内用英文对抽到的产品做一介绍。
五、评分办法1.评分标准制订原则:竞赛本着公正、公平、藏匿的原则,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及基本职业素质。
2. 评分办法:本次竞赛初赛三个部分总分合计100分,所占比重为:英文听打30%、阅读理解40%、翻译30%。
三个部分得分总和为参赛选手初赛的得分,根据得分从高到低前30%获得参与复赛的资历。
1)全部参赛队得分由评委会统一评定。
2)在比赛时段,参赛选手如有不听从评委和监考人员、扰乱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评委会XXX在5分范围内扣减该专项相应分数,情节严峻者取消竞赛资历,参赛选手竞赛成果为0分。
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类别一、竞赛背景1.1 作为英语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类别旨在推动全国各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促进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2 该竞赛类别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切磋的评台,为高师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二、竞赛内容2.1 该竞赛类别主要涉及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英语语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
2.2 竞赛内容旨在覆盖全面,对英语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以确保参赛者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扎实的基础和优秀的表现。
三、竞赛形式3.1 该竞赛类别通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
笔试部分主要考核参赛者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口试部分则重点考察参赛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3.2 竞赛形式旨在考察参赛者的综合能力,充分展现其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才能和水平,对参赛者提出了高要求。
四、竞赛意义4.1 该竞赛类别的举办有利于推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全国范围内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全国高师英语教育的不断进步。
4.2 该竞赛类别的举办还有助于激发高师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热情,激发其对英语教学的创新和探索,促进英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五、竞赛影响5.1 通过该竞赛类别的举办,不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人才,还可以提高我国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我国高师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
5.2 该竞赛类别的影响力也将逐渐扩大,对推动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竞赛展望6.1 未来,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类别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广大高师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机会,为我国高师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2 随着我国高师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该竞赛类别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对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项相关文件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项专家组2012年3月5日目录1.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项目规程2.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项目技术文件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项目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二、竞赛目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本次大赛的目标。
大赛致力于为全国中职学生及英语教师创建一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展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中职学生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分服务类组和工科类组(专业名录见附件)。
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选送两支参赛队(服务类组、工科及其他专业类组各一支)。
每支参赛队由领队、指导教师及2名参赛选手组成。
参赛选手须为同校在籍中职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二) 竞赛内容本次比赛内容分为能力在线、情境交流、职场应用、职业风采四部分,各部分得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35%、40%、15%。
1. 能力在线选手上机操作,使用职业英语能力测试系统,自我评估通用职业场景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每支参赛队2名选手卷面成绩的平均分乘以10%为此部分最终成绩,满分10分。
时间30分钟。
2.情境交流每支参赛队推选一名选手参加此轮的比赛。
选手从五组漫画或图片中抽取一组,漫画或图片内容皆是与选手将来工作或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呈现一个工作任务或事件。
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后,选手在90秒之内对漫画或图片内容做出描述并阐释个人见解,然后与外籍评委就漫画或图片主题及描述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本环节满分35分。
3.职场应用选手以2人团队为单位完成一个通用职业场景中的任务,如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流程等。
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命题大纲一、命题原则1、总的理念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我国相关法规,体现《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简章》中所规定的宗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命题要求。
2、技能考查与素质考查的统一大赛考查的技能含职业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与能力,以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包含教学语言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些都是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又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
所以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所具功能的物化,命题要着眼考查技能而落实于素质。
3、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改革追求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动态平衡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所以素质的形成与稳定主要靠社会实践,包含校内外、课内外之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与活动实践。
故以素质为必要物质基础的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同样依靠社会实践,英语语言技能也不例外。
但理论对素质和技能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导向作用、有序化作用和升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理论与实践相比,实践是第一性的。
因此命题的内容要侧重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实践所切需的技能,用实践去印证理论,用理论去解决实践问题。
不单从书本出发,力求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平衡。
与此相应,英语外语课改、教改的追求必然高于现实,而其实施又不能不从现实启步。
因此,命题内容既要注重改革追求,更要着眼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与创新,使两者也保持动态的平衡。
4、教育与检查相结合的难度标准大赛系通过竞赛方式培训、提高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因此赛题必须既能从教师职业角度检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又能传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参赛者在自我检查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接受到一定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育。
所以赛题难度应立足于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普及教育,兼顾检查作用;不能命制偏题、怪题和过于专业化的赛题。
5、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根据上述四原则命制的赛题,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Lesson planTeacher: 黎伟清Text: Unit 6 I like hamburgers.Students: Pupils in grade 3Time: 1 period (10 mins)Teaching aid: multi-media and pptI. Teaching approach:The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and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II. Teaching objectives:By the end of the classes about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Knowledge objective)1. grasp and know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2.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one like.(Competence objective)3. grasp the new words4.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I like···) fluently.III.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1.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understand them.2. Be able to apply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 like···and Me too.IV. Teaching procedures:1. Reading (10mins)1) IntroductionIntroduce what we will learn today2) While-learning activitiesTask 1: The first reading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for several times. While reading,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ome details of the pronunciation. The new words are: hamburger, hot dog and cokeTask 2: Game1Make the relevant pictures appear for only once and disappear quickly. Then let the students guess what the pictures are. The pictures are hamburger, hot dog and coke. This game aims at reviewing the new words. Who give the right answers will receive the clapping from the whole class.2. Sentence pattern learningTask 1: explain the pattern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 like···’Task 2: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with the new words. Then let the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several times.Task3: game2give some pictur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food to students, let students show one of them and said that I like.Task4: explain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e too’Task5: make a short dialogue, using the pattern ‘I like···’ and ‘Me too’. Then lead the students practice to read several times.4. HomeworkTell your parents the 3 new words(hamburger, hot dog and coke)we have learned today in English and which one you like the best(I like···). If your parents feel good about what you speak, let them draw a smile face on your text book.V. Reflection:1. adding more games into teaching to caus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2.encouraging students to open their mouth to speak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其它类)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其它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致力于为全省中职学生及英语教师创建一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展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中职学生职场情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三、选手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在籍学生。
四、比赛程序1.职业英语能力测试。
职业英语能力测试持续时间为60分钟,成绩满分100分,含听力(50分)、阅读(30分)、写作(20分)三部分内容,报到后进行抽签,选手按抽签座位号就坐。
2.职业英语口语决赛。
有资格进入职业英语口语决赛的选手先抽签并按抽签顺序在侯考室提前30分钟抽取演讲题目,演讲题目赛前保密。
口语决赛不允许携带手机、电子工具、英语资料等。
职业英语口语决赛满分为100分,选手以2人团队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一个场景中的工作任务,选手根据给出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或陈述任务完成情况,竞赛演讲时间不超过3分钟。
演讲结束后,2名选手在2分钟内通过分工协作回答评委教师1个问题。
评委将根据选手演讲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
口语决赛演讲时选手不可提及本人姓名和所在学校,否则扣20分。
五、口语决赛评委评分和计分1.评委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选手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2位);2.成绩在竞赛完成后公布。
六、口语决赛评分标准按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流利程度、演讲技巧、分工协作、时间把握、综合印象等七部分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演讲内容:15分;紧扣主题、充实生动、积极向上。
语言表达:20分;语言规范,口齿清楚,发音标准,语调抑扬顿挫。
流利程度:15分;脱稿演讲,口语自然流畅。
演讲技巧:20分;表达生动,体态语言和表演技巧运用贴切。
分工协作:10分;2人分工协作配合默契。
10.中职外语(职业英语技能)专业类服务类附件10:中职外语(职业英语技能)专业类服务类专业组等二个项目技能比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比赛内容与比赛方式(一)比赛内容本次比赛内容分为情境沟通与职场应用两部分。
1.情境沟通每支参赛队的2名选手按照所提供的一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图片,包括参观巡游、环境庇护、运动休闲、文明礼仪、校内生活等主题,研究预备10分钟后,推选1名选手在2分钟之内用英语对图片内容做出描述并阐释个人见解,然后在3分钟内与外籍评委就图片主题及描述内容举行互动问答。
2.职场应用选手以2人团队为单位完成一个通用职业场景中的任务,包括求职面试、公务接待、商务旅行、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职业场景。
本部分竞赛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候赛区举行,选手在20分钟内对所给任务信息举行分析、筛选,通过分工配合,按任务单要求分步骤完成该任务并提交任务解决计划(如工作流程单、计划表格等)。
其次阶段在赛场内举行,先由一名选手在2分钟内向评委陈述任务完成状况,然后,另一名选手回答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限时3分钟。
囫囵过程,要求使用英语交流沟通。
(二)比赛方式2人小组赛。
分服务类专业组和其他专业组(各组专业名录见附件),参赛选手不得跨专业类参与竞赛。
两组使用同一比赛规程及评分细则,比赛试题分开命题。
参赛选手由各市州组织选拔确定,各市州可选送两支参赛队(服务类专业组、其他专业组各一支)。
每支参赛队由1名指导老师及2名参赛选手组成。
二、比赛时量与比赛流程(一)比赛时量每支参赛队比赛总用时40分钟。
其中,第一部分情境沟通用时15分钟(预备10分钟,图片描述2分钟,互动问答3分钟);其次部分职场应用用时25分钟,其中,第一阶段用时20分钟,其次阶段用时5分钟(陈述任务完成状况2分钟,互动问答3分钟)。
(二)比赛流程本次比赛分两场举行,第一场情境沟通,其次场职场应用。
第一场竞赛所有结束后,再举行其次场竞赛。
参赛选手在第一场竞赛开头前30分钟进入第一候赛室,凭身份证和参赛证举行检录并抽取竞赛序号。
附件10:中职外语(职业英语技能)专业类服务类专业组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与竞赛方式(一)竞赛内容本次竞赛内容分为情境交流与职场应用两部分。
1.情境交流每支参赛队的2名选手根据所提供的一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图片,包括参观游览、环境保护、运动休闲、文明礼仪、校园生活等主题,讨论准备10分钟后,推选1名选手在2分钟之内用英语对图片内容做出描述并阐释个人见解,然后在3分钟内与外籍评委就图片主题及描述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2.职场应用选手以2人团队为单位完成一个通用职业场景中的任务,包括求职面试、公务接待、商务旅行、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职业场景。
本部分比赛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候赛区进行,选手在20分钟内对所给任务信息进行分析、筛选,通过分工协作,按任务单要求分步骤完成该任务并提交任务解决方案(如工作流程单、方案表格等)。
第二阶段在赛场内进行,先由一名选手在2分钟内向评委陈述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另一名选手回答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限时3分钟。
整个过程,要求使用英语沟通交流。
(二)竞赛方式2人小组赛。
分服务类专业组和其他专业组(各组专业名录见附件),参赛选手不得跨专业类参加比赛。
两组使用同一竞赛规程及评分细则,竞赛试题分开命题。
参赛选手由各市州组织选拔确定,各市州可选送两支参赛队(服务类专业组、其他专业组各一支)。
每支参赛队由1名指导教师及2名参赛选手组成。
二、竞赛时量与竞赛流程(一)竞赛时量每支参赛队竞赛总用时40分钟。
其中,第一部分情境交流用时15分钟(准备10分钟,图片描述2分钟,互动问答3分钟);第二部分职场应用用时25分钟,其中,第一阶段用时20分钟,第二阶段用时5分钟(陈述任务完成情况2分钟,互动问答3分钟)。
(二)竞赛流程本次竞赛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情境交流,第二场职场应用。
第一场比赛全部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场比赛。
参赛选手在第一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第一候赛室,凭身份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并抽取比赛序号。
2020年青岛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英语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职业英语技能英语翻译:Vocational English Skills二、竞赛目的本赛项致力于为全市中职学生及英语教师创建一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展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中职学生职场情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分为英语知识测评、情境交流、主题演讲三个环节。
具体比赛内容、要求及时限如下:1.英语知识测评选手答卷测评通用职业场景下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本环节限时1小时。
2.情境交流选手抽取一组图片,图片内容是与选手生活或将来工作紧密相关的场景。
经过30分钟的准备后,选手在90秒之内用英语对图片内容做出描述、阐释个人见解,并与裁判就图片主题及描述内容进行60秒的互动问答。
3.主题演讲选手抽取演讲题目,经过30分钟的准备后,选手在3分钟之内用英语阐释个人见解。
四、竞赛方式本赛项为个人赛,分服务类专业组和其他类专业组两个组别(专业名录见附件)。
每校可报2名参赛选手,1名选手仅可参加1个组别的比赛,选手所报组别须与其所学专业一致。
参赛选手须为2020年在籍中职学生。
五、竞赛规则1.竞赛期间的每个环节,参赛选手须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不得自行离开规定的场地。
2.英语知识测评环节,参赛选手需按规定时间提前进入赛场并调试设备;情境交流和主题演讲环节,参赛队需按规定时间进入候赛室。
六、竞赛环境(一)英语知识测评2间能容纳50人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
(二)情境交流、主题演讲2间能容纳100人、配备舞台和观众坐席的多功能教室或礼堂做赛场,2间能容纳40人的候赛室,2间备赛室。
候赛室、备赛室和赛场须标明场地名称和编号,能有效屏蔽手机和网络信号,并配备照相、摄像和录音等设备,赛场配有投影设备、音响、无线麦克及胸麦等设备。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技术文件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英语口语技能
(二)竞赛目的
以大赛为平台,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水平,交流英语口语教学经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
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三)参赛对象
为永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2013 年在籍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
非英语类专业学生。
每所学校限报两组选手,服务类和非服务类专业各一组两名选手。
每组限
报一名指导老师。
(四)竞赛方式与内容
1竞赛方式
参赛选手抽取赛题准备10分钟后依次进行看图说话,情景交流和短文朗
读及答问比赛。
比赛完毕后现场报分。
2 竞赛内容
(1)看图说话
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一名选手根据图片内容及要求作主体描述评论,另一选手作补充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
(2)情景交流
选手根据所提示情景现场交流演示,时间不超过3分钟。
(3)短文朗读及答问
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一选手2分钟内朗读一篇月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朗
读完毕后由评委提问另一选手三个问题,包括两个细节题和一个主观延伸
题,答问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五)竞赛规则
1 赛点供比赛场地一个,侯赛室两个及参赛选手引导人员。
侯赛室应备有笔,纸及水。
2 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
赛前按时进入指定侯赛室,逾时未进入着取消参赛资格。
3 报到结束后,赛点组织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抽取比赛顺序。
4 侯赛期间,选手必须在指定地点侯赛。
不得将任何电子通讯工具和翻译工
具带入侯赛室。
其他无关老师不得进入侯赛室指导学生,否则取消被指导学生比赛资格。
5 参赛选手不得穿校服,带校牌,校徽,在比赛过程中不得透露或暗示所在
学校名称和选手个人信息,否则取消该选手成绩。
(六)评分方法及奖项设定
1 评委会组成
由永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确定。
2 评分方法
(1) 分值分布
看图说话30分,情景交流30分,短文朗读及答问30分(短文朗读15分,答问15分),选手风采10分,总分100分。
(2 )计分方法
由所有评委当场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得分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数。
(3) 奖项设定
大赛按参赛选手总分排名决出选项。
如果总分相同,则以看图对话得得分高低排序。
(七)比赛地点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