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尺寸和显示屏一般LCD显示器(即LCD屏)的对角线尺寸有以下几种:14"、15"、15.1"、17"、17 .1"。
本机为15"(304.1×228 .1mm)。
现在的LCD显示屏均采用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显示屏(TFT Active Matrix Panel)、所有R、G、B 像素中的每一个颜色的像素均由1 个TFT(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数百万个TFT构成一个有源矩阵,成为LCD屏。
2、点距水平点矩指每个完整像素(含R、G、B)的水平尺寸,垂直点距指每个完整像素的垂直尺寸。
例如本机采用1024×768个像素的LCD屏,尺寸为15"(304.1mm×228.1mm),则水平点距=304.1mm÷1024=0.297mm,垂直点距=228.1÷768=0.297mm。
3、分辨率、刷新率(场频)、行频、信号模式LCD屏的分辨率是指液晶屏制造所固有的像素的列数和行数,如1024×768(多为15",能满足XGA信号模式要求),800×600(多为14",能满足SVGA信号模式要求。
)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好。
刷新率即显示器的场频。
刷新率越高,显示图像的闪动就越小。
LCD显示器的最高场频和最高行频,主要由液晶屏的技术参数所决定。
本机的LCD屏允许的最高行频为80KHz,最高场频为75Hz。
在LCD显示的分辨率、行频和刷新率确定后,其接收的最高信号模式就明确了,现LCD显示器一般有以下2种产品,本产品属第一种。
15" XGA 1024×768 75Hz 60KHz (行频60KHz、场频75Hz)17" SXGA 1280×1024 75Hz 80KHz (行频80KHz、场频75Hz)4、对比度对比度是表现图象灰度层次的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指标,一般在200∶1~400∶1之间,越大越好。
— —1 液晶屏类商品知识简介液晶屏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列情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像。
狭义上的液晶屏由液晶层夹于两片玻璃或塑料板片中制成。
进口时的液晶屏一般会在一个金属或塑料外壳内封装夹于两片玻璃或塑料板片中的液晶层、背光模组、连接线和一些电路板,例如下面图例的17寸液晶屏:产品正面拆开后可看到夹于玻璃的液晶层、驱动电路和软性连接线— —2 背光模组(包括外壳框架、冷阴极荧光灯管、折射片和反射片等光学元件)背光模组:由于液晶分子自身是无法发光的,必须在面板后面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称之为背光源。
因此,背光模组为液晶屏的关键零组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驱动板(DRIVER 板):把输入的驱动信号转为可以看见的图像信号。
驱动板通常与液晶层用软性线路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
液晶屏是不能为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下游的生产厂家会为其进一步配上不同的电路、接口,以实现不同的用途。
其最终产品用途包括:液晶电视、液晶电脑显示器、手提电脑显示器、便携式DVD 、汽车火车飞机载电视、GPS 显示、便携电视、儿童学习机、掌上电脑、游戏机、工业仪器显示、可视电话等。
作为显示器、电视用途的液晶屏,可能还配有以下电路板: 标记版(SCALER 板):负责将RGB 信号或YUV 信号转为液晶屏所需要的驱动信号(TTL 或LVDS 信号)。
安装这块板后,接上接口就可以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显示信号,成为液晶显示器。
解码板(DECODE板):负责将视频信号转为基带信号,一般输出为YUV色差信号(数字和模拟的都有)。
安装这块板后,就可以接收视频(VIDEO)信号。
高频头版(TUNER板):负责接收电视射频信号,输出视频信号。
其他还会附有一些输入输出板、接口板、遥控板等,再装上外壳,就成为一台完整的液晶电视机了。
主动显示:每个区域都有发光的能力。
优点:色彩鲜艳、亮度高缺点:但是功耗大,强光环境下显示效果不好。
被动显示:本身不需要发光,功耗比较低。
利用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或是环境光。
其他光源或是外界环境光越亮,显示的内容也更清晰。
但是在昏暗的环境中很难显示。
阴极射线电子束管:靠控制真空管中的电子束或阴极射线激发管内涂在屏上的荧光粉而发光。
优点:可以直接用模拟电路驱动,显示图像清晰、亮度高。
缺点:体积大、驱动电压高。
平板显示:两个基板夹上某种功能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层状平板器件。
驱动一般要用数字电路。
优点是平板外形,节约空间,驱动电压比CRT的低很多。
投影显示:直接用某种高亮度显像管、激光器直接将图像投射到一个大屏幕上,或是利用一套光学系统讲某种类型的光阀上的小图像放大投射到大屏幕上。
这是一种获得较大显示面积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经过放大投影的图像亮度、对比度、清晰度损失较大。
PDP优点:1、纯平面显示、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2、屏幕亮度均匀、不会因地磁影响出现色彩漂移、几何失真和噪音现象3、色彩还原性好,灰度可超过256级,相应速度快、宽视角(可达到160度)4、具有记忆特性,高亮度、高解析度、高对比度、大屏幕(可达70吋)5、多种音效、画效,可变色温,低环境光反射,无X射线辐射PDP缺点:1、图像分辨率低2、功耗大、光效低、气体放电会产生电磁辐射3、成本高、价格昂贵OLED的优点技术性能:抗振性好主动发光低功耗视角宽,响应速度快——视角大于170°,响应速度几微秒宽温工作超薄膜,重量轻工艺简单,成本低高对比度发光颜色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大尺寸、高分辨率可制作在柔软衬底上,器件可挠曲化材料满足绿色环保要求OLED的缺点寿命短。
R、G、B三中材料的寿命不匹配薄膜不容易散热水、氧对OLED器件的渗透色纯度不够液晶相的特点:固相:位置有序性、取向有序性液相:位置无序、取向无序液晶相:位置无序,取向有序液晶更类似与液体而不是固体!!液晶中的缺陷液晶中的指向矢并非都是位置的连续函数。
笔段式液晶屏基本知识1. 引言液晶显示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类型是笔段式液晶屏。
本文将介绍笔段式液晶屏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内容。
2. 原理笔段式液晶屏是一种基于液晶材料的显示技术。
其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具体来说,笔段式液晶屏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由若干个笔段构成。
每个笔段都有一个透明电极和一个与之相对的公共电极。
当施加电压时,透明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在这个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改变。
3. 结构笔段式液晶屏通常由多个图像单元组成。
每个图像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像素组成。
每个像素又由若干个笔段构成。
这些笔段可以通过透明电极和公共电极来控制。
液晶屏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3.1 背光源液晶屏背后通常会有一个背光源,用于照亮显示区域。
常见的背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等。
3.2 液晶层液晶层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组件,由液晶分子组成。
液晶分子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改变其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对光的调制。
3.3 像素结构每个像素由若干个笔段组成,其中每个笔段都有一个透明电极和一个与之相对的公共电极。
通过控制透明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实现图像显示。
4. 特点笔段式液晶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高分辨率由于每个像素都由若干个笔段组成,因此笔段式液晶屏可以实现较高的分辨率,显示出更加清晰的图像。
4.2 节能液晶屏只需要在显示的像素点上提供足够的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其他区域可以保持关闭状态,从而节省能量。
4.3 视角宽广由于液晶分子的排列特性,笔段式液晶屏具有较大的视角范围。
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上的内容而不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或亮度降低。
5. 应用领域笔段式液晶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领域:5.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笔段式液晶屏作为主要显示技术。
液晶电视机的培训资料液晶电视机培训资料欢迎参加液晶电视机培训课程。
本资料将为您详细介绍液晶电视机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您能掌握液晶电视机的操作技巧,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给客户。
一、液晶电视机的基本知识1. 液晶电视机是一种采用液晶显示技术的平面电视机,它的屏幕由许多微小的液晶设置组成。
2. 液晶电视机的分辨率决定了显示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
分辨率越高,画面效果越好。
3. 电视机的屏幕尺寸指的是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度,单位通常为英寸。
4. 电视机的刷新率表示屏幕每秒更新画面的次数,刷新率越高,画面越平滑。
5. 背光是液晶电视机的光源,常见的背光技术包括直下式和边缘式,后者更常用。
二、液晶电视机的使用方法1. 开关机操作:按下电源按钮开机,再次按下即可关机。
2. 遥控器操作:使用遥控器选择不同的频道、调节音量和亮度等功能。
3. 输入源选择:通过遥控器或电视机上的按键,选择不同的输入源,如HDMI、AV、USB等。
4. 频道搜索:使用遥控器上的相关按键可以自动或手动搜索电视信号。
5. 菜单操作:根据电视机的不同品牌和型号,使用菜单按键可以调节画面模式、音效等参数。
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1. 画面无法显示:请检查电视机是否接通电源,确认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输入源。
2. 无法调节音量:检查遥控器是否有电并处于正确的操作模式。
3. 遥控器不可用:检查电池是否充电或更换新电池。
4. 画面出现白点或黑点:这可能是液晶屏幕上的坏点,建议联系售后服务进行处理。
5. 无法连接外部设备:确认电视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
希望以上的培训资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液晶电视机。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支持和服务。
谢谢!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四、液晶电视机的高级功能和设置1. 多媒体播放:许多液晶电视机具备多媒体播放的功能,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外部存储设备或者使用内建的媒体播放器,播放照片、音乐和视频。
液晶屏知识简介The Brief Introduction For LCD Panel 市场质量部陈允保April,2007培训目的Targets1、熟悉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To know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LCD panel2、掌握液晶显示屏各接口的意义To handle the meanings of each port3、掌握液晶显示屏工作条件To handl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LCD panel4、熟悉液晶屏的常见故障To know the general fault on LCD panel目录Contents 1、液晶屏的基本组成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LCD panel2、液晶屏接口的意义The meanings of LCD panel’s ports3、液晶屏的工作条件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LCD panel4、液晶屏的常见故障The general fault on LCD panel一、液晶屏的基本组成Basic configuration所有的液晶屏(TFT-LCD)都包括:All TFT-LCD panel includes:显示屏单元Panel unitTFT驱动板TFT driving board背光板Backlight board冷镜色轮光源屏幕投影镜头处理器存储器光学1、显示屏单元Panel unit•液晶基片:主要由液晶、TFT、TFT电极、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和偏光片等组成。
Liquid Crystal Module: Consist of Liquid crystal, Thin FilmTransistor, TFT electrode sheets, Color filter sheet, Glasssheets and Polarizing filter.•光源模组:主要由灯管、反射板、导光板、散射板、棱镜片和保护膜等组成。
(1)液晶面板a.偏光片:分为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下两偏光片相互垂直。
其作用就像是栅栏一般,会阻隔掉与栅栏垂直的光波分量,只准许与栅栏平行的光波分量通过。
b.玻璃基板:分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主要用于夹住液晶。
对于TFT-LCD ,下层玻璃长有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上层玻璃则贴有彩色滤光膜。
c.彩色滤色膜:产生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d.电极:分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
信号电压就加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
e.液晶材料: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f.定向层:又称取向膜,其作用是让液晶分子能够整齐排列。
屏分辨率术语详解1.亮度亮度表示电视机的发光强度。
用每单位面积的亮度cd/m²(每平方米坎德拉)表示。
观看电视时平均亮度:约是50~70cd/m²,电影院银幕平均亮度:约为30~45cd/m,室外看电视平均亮度:达到300cd/m²。
亮度太大,浪费能源,降低电视机的寿命,加快电视机的老化速度。
对平板显示屏来说,亮度够用就可以了。
2.对比度对比度是用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来表示,即:对比度越高,重显图像的层次可以越多,图像质量越高。
环境光在屏幕中的亮度越大,图像对比度越小。
3.灰度(灰阶)灰度:显示像素点的亮暗差别。
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
如:16位图像的像素灰度:有2的16次方即65536种灰度等级。
位数越高,图像明暗之间的过渡就越丰富,细节表现就更好。
3.4.3 响应速度响应速度:各像素点对激励电压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液晶电视机来说,响应速度就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或回复的时间,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
反应时间越短,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拖尾的感觉。
CRT电视机:1~3ms 液晶电视机:25ms~12msSMD电阻电容:用标记“R/C”表示电阻:一般用三位数字法表示:例:102表示10X102 欧电容:一般用三位数字法表示且标上耐压值:例:106 16v表示10X106 PF=10uf耐压值为16V。
液晶屏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在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而且只要在两块平板间再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就可实现显示彩色图象。
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液晶的诞生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
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液晶的发现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
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
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
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
液晶初次运用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
利用这一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
而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
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次,由RCA 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
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索尼(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
编辑本段物理特性和原理液晶的物理特性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中间相。
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
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不同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效果。
就好像是将一把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这表示着次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
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反应,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量,呈现了方向性的效果。
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像。
至于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都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极化产生感应偶极性(induced dipolar),这也是液晶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力量的来源。
而一般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就是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藉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透过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旋转能力来获得亮暗情况(或著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进而达到显像的目的。
液晶屏工作原理简单的来说,屏幕能显示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在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而且只要在两块平板间再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就可实现显示彩色图象。
认识了它的结构和原理,了解了它的技术和工艺特点,才能在选购时有的放矢,在应用和维护时更加科学合理。
液晶是一种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
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
LCD第一个特点是必须将液晶灌入两个列有细槽的平面之间才能正常工作。
这两个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90度相交),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而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度扭转的状态。
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90度。
但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
LCD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依赖极化滤光片和光线本身,自然光线是朝四面八方随机发散的,极化滤光片实际是一系列越来越细的平行线。
这些线形成一张网,阻断不与这些线平行的所有光线,极化滤光片的线正好与第一个垂直,所以能完全阻断那些已经极化的光线。
只有两个滤光片的线完全平行,或者光线本身已扭转到与第二个极化滤光片相匹配,光线才得以穿透。
LCD正是由这样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片构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试图穿透的光线。
但是,由于两个滤光片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片后,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最后从第二个滤光片中穿出。
另一方面,若为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片挡住。
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
当然,也可以改变LCD中的液晶排列,使光线在加电时射出,而不加电时被阻断。
但由于液晶屏幕几乎总是亮着的,所以只有"加电将光线阻断"的方案才能达到最省电的目的。
编辑本段液晶屏常见分类STN液晶屏STN是“Super Teisted Nematic”的缩写,它属于无源被动矩阵式LCD,几乎所有黑白屏手机的液晶屏都是这种材料。
彩色STN 液晶屏就是在单色的STN液晶屏基础上加个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每个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种颜色,从而实现彩色画面。
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STN液晶屏最高只有65536种色彩,市场上见到的大多数都是4096色的STN产品,所以STN也被称为“伪彩”。
GF液晶屏GF是“Glass Fine Color”的缩写,或许大家对GF液晶屏较为陌生,因为现在市面上采用GF液晶屏数码产品非常少,其实GF 属于STN的一种,GF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功耗较小的前提下亮度有所提高,但GF液晶屏有些偏色。
TFT液晶屏TFT是“Thin Film Transistor”的缩写,又称为“真彩”,它属于有源矩阵液晶屏,它是由薄膜晶体管组成的屏幕,它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薄膜晶体管来驱动,每个像素点后面都有四个相互独立的薄膜晶体管驱动像素点发出彩色光,可显示24bit色深的真彩色。
在分辨率上,TFT液晶屏最大可以达到UXGA(1600×1200)。
TFT的排列方式具有记忆性,所以电流消失后不会马上恢复原状,从而改善了STN液晶屏闪烁和模糊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液晶屏显示动态画面的效果,在显示静态画面方面的能力也更加突出,TFT液晶屏的优点是响应时间比效短,并且色彩艳丽,所以它被广泛使用于笔记本电脑和DV、DC上。
而TFT液晶屏的缺点就是比较耗电,并且成本也比较高。
TFD液晶屏TFD是“Thin Film Diode”的缩写,由于TFT液晶屏耗电量较高,而且成本较高,从而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所以EPSON专门为手机屏幕开发出了TFD技术,它同样属于有源矩阵液晶屏,LCD上的每一个像素都配备了一颗单独的二极管,可以对每个像素进行单独控制,使每个像素之间不会互相影响,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分辨率,可以无拖尾地显示动态画面和绚丽的色彩。
在性能方面,TFD液晶屏兼顾了TFT液晶屏和STN液晶屏的优点,TFD液晶屏比STN液晶屏的亮度更高,并且色彩也更鲜艳,同时比TFT液晶屏更省电,不过在色彩和亮度上还是比TFT液晶逊色一些。
OLED液晶屏OLED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的缩写,也称有机发光显示屏,它采用了有机发光技术,这是目前最新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方式不同,它不需要背光灯,而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所以它的视角很大,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清楚屏幕上的内容,并且可以做得很薄,而且OLED显示屏能够显著节省电能,被誉为“梦幻显示器”。
但是OLED也并非没有缺点,由于它还属于一种未成熟的技术,所以现阶段它的使用寿命还比较短,屏幕面积也比较小。
编辑本段相关参数分辨率分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它指的是屏幕上水平和垂直方向所能够显示的点数(屏幕上显示的线和面都是由点构成的)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同一屏幕内能够容纳的信息就越多。
对于一台能够支持1280x1024分辨率的CRT来说,无论是320x240还是1280x1024分辨率,都能够比较完美地表现出来(因为电子束可以做弹性调整)。
但它的最大分辨率未必是最合适的分辨率,因为如果17寸显示器上到1280x1024分辨率的话,WINDOWS的字体会很小,时间一长眼睛就容易疲劳,所以17寸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应为1024x768。
但对LCD来说则不然。
LCD的最大分辨率就是它的真实分辨率,也就是最佳分辨率。
一旦所设定的分辨率小于真实分辨率(比如说15寸LCD,其真实分辨率为1024x768,而WINDOWS中设定分辨率为800x600)的话,将有两种显示方式。
一是居中显示,只有LCD中间的800x600个点会显示图象,其他没有用到的点不会发光,保持黑暗背景,看起来画面是居中缩小的。
另一种是扩展显示,这种方式会使用到屏幕上每一个像素,但由于像素很容易发生扭曲,所以会对显示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说无论如何在选择LCD时要注意分辨率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当好用。
视角目前大多数纯平显示器的视角都能达到180度,也就是说,从屏幕前的任意一个方向都能清楚地看到所显示的内容。
而LCD 则不同,它的可视角度根据工艺先进与否而有所不同。
市场上一线品牌,如华硕、三星、LG等产品的可是角度大部分都能达到170度这一水平,而部分采用广视角的显示器则能够达到178度,跟CRT的180度已经非常接近。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一旦视角超出其实际可视范围,画面的颜色就会减退、变暗,甚至出现正像变成负像的情况。
很可能大家为飞利浦的广告所迷惑其实LCD的视角并不是很大,反而比CRT的小许多,是一个明显比CRT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