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六课文件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8.34 M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第6课文件与文件夹及其管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命名规范;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友善的意识,做到相互尊重、谦
让和宽容;在任务完成后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件名的组成;
2、掌握文件名中主名的命名规则;
3、掌握复制和移动文件的区别与技巧。
【教学难点】
1、掌握文件扩展名的查看方法,理解扩展名存在的意义;
2、理解文件名中主名的命名规则;
3、理解复制与移动(剪切)在实际操作效果上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四、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6课计算机资源管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资源管理》,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的文件,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操作,为学生以后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说学生:本课的内容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而老师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要注意顺势引导,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文件、文件夹、文件类型的概念;技能目标:了解文件管理组织结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能对文件进行搜索;教学难点:了解文件、文件夹的相关操作;五、说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电脑;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电脑文件吗?它都有哪些类型?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计算机资源管理》。
二、了解计算机中的文件: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图1-6-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什么是文件?什么是文件类型?什么是文件夹?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及时进行总结;三、实践、尝试: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计算机中的文件;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尝试对文件、文件夹进行操作;生:结合课文积极进行尝试;师:巡视指导,并对同学们的尝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计算机资源管理》,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第1课用键盘符号构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键盘的大小写状态,学会使用键盘进行字符的综合练习2、过程与方法:熟练字母、数字及符号的输入,熟练掌握SHIFT键、大小写转换键、退格键及空格键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游戏、计时、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1、重点:正确完成双档字符键的指法操作和SHIFT键的使用,培养学生输入字符的兴趣2、难点:提高击键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怎么才能提高输入速度呢这节课我们继续键盘指法练习。
二、学习新知:1、键盘状态及转换中(大小写字母转换)、删除:观察键盘,教师讲解并演示:键盘状态通常分为大写字母状态与小写字母状态。
Capslock指示灯亮时,键盘处于大写字母状态;Capslock指示灯不亮时,键盘处于小写字母状态。
·删除:按退格键删除。
2、手指分区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3、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第1步:打开“记事本”。
第2步:分别输入自己的姓名的汉语拼音,按编辑区中的←。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键的功能:将光标往左移一个字母。
)(让学生猜测编辑区中的→、↑、↓键的功能)-第3步:把光标移动到最后一个字母处,然后按编辑区中的“回车键”、“退格键”、“空格键”。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各控制键的功能:按“回车键”光标移到下一行;按“退格键”删掉了刚输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按“空格键”输入了一个空格)第4步:在新的一行依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第5步:按“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然后在新的一行一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的功能,并进一步让学生猜测,如果仍然想输入小写字母,应该怎么办)第6步:按住键盘上任何一个上档键再依次敲双字符键。
4、创新活动。
字母、数字、符号的综合录入练习,自主创作有个性的表情图。
)三、总结课堂活动评价: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文件管理习题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对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检索系统 D 数据存储系统 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B. 实现虚拟系统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3.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文件 A. 连续文件 B. 系统文件 C. 库文件 D. 流式文件 4. 文件系统用()组织文件A. 堆栈B. 指针C. 目录D. 路径 5. 为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A. 约定的方法B. 多级目录C. 路径D. 索引 6.文件系统中打开文件系统调用的基本操作是(), A. 把文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B. 把文件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C. 把文件的FAT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7.文件路径名是指() A. 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B. 一系列的目录文件和该文件的文件名C. 从根目录开始到该文件所经历的路径中各符号名的集合D. 目录文件名和文件名的集合 8.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 A. 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 B. 只能随机访问 C. 只能顺序访问 D. 不能随机访问9. 用磁带作文件存储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目录文件 10. 位示图可用于()A. 文件目录的查找B. 磁盘空间的管理C. 内存空间的管理D. 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 11. 常用的文件存取方法有两种:顺序存取和() A. 流式 B. 串联C. 有序D. 随机 12.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结构,则文件控制块中关于文件的物理位置应该包括()和() 13. 使用位示图(20行,30列)表示空闲盘块状态。
当分配出去的盘块号为132时,其在位示图中的位置为?当释放的盘块号为318时,其所在位置为?(提示:行为0~19,列为0~29,首盘块号为1)14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硬盘的大小为500MB,采用显示链接分配方式时,其FAT需要占用多少存储空间?(为了地址转换方便,FAT表项长度通常取半个字节的整数倍)15.有一磁盘组共有10个盘面,每个盘面上有100个磁道,每个磁道上有16个扇区。
的保存位置,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资源。
对于电脑上已有的文件,我们该如何知道文件保存位置的方法呢?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尝试找到方法学生展示:文件右键→属性→常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查看文件的位置。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可真厉害!这个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老师给你们点个赞。
现在就来查看你所下载的资源在计算机中的保存位置吧!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教师活动:巡视整场,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教师总结: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查看自己下载资源的位置所在,你能说一说你下载了哪些资源吗?学生预设:我是通过看资源的图片知道有文本、音频、视频和图片等资源。
教师总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不同的图标代表了哪些资源类型?(二)图标与文件类型教师活动:出示一些相应的资源,让学生感受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不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总结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参与活动,用心感受。
学生总结:微软办公文档格式,用于创建和编辑文本文档通用文档格式,可用于阅读和打印文本、图像和图形图片类型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教师补充:我们可以查看文件的拓展名来区分不同的资源,文件拓展名如何查看:双击此电脑→查看→勾选文件扩展名教师补充:不同的资源在类型上有差异,从文件图标就可以区分(三)文件属性查看教师活动:通过资源管理器,可以查看文件的修改日期、大小、类型等属性。
查看文件属性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按需选择。
方法:选中文件→鼠标右键→属性找到你下载的资源,在资源管理器里查看资源属性。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总结:关于这些资源的更多信息可以通过查看文件属性、文件名或者特定的文件夹路径来获取。
比如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件大小等。
另外,如果资源是通过特定的软件或平台下载的,还可以在该软件或平台上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三、拓展延伸磁盘是计算机中存储各种数字资源的主要介质。
在计算机的桌面上找到“此电脑”并双击打开,可以方便地查看磁盘容量、格式等属性。
四、练习。
《查看资源与文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查看资源与文件》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中文件和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如何正确查找、浏览和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源。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学习并理解“文件”和“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文件的基本属性,如名称、大小、类型等。
同时,学生需了解计算机中资源的分类和查找方法。
2. 操作实践:学生需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器,掌握浏览文件夹、查看文件内容的操作方法。
学生需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打开“我的电脑”或“计算机”,找到并浏览一个指定的文件夹。
(2)在文件夹中查找并打开至少三个不同类型的文件(如文档、图片、音频等),观察并记录文件的属性信息。
(3)使用搜索功能查找计算机中的指定类型文件或包含特定关键词的文件。
(4)学会使用右键菜单中的功能对文件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基本操作。
3. 作业制作:学生需制作一个“我的电脑资源地图”,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或使用绘图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脑桌面或文件夹结构图。
(2)在图中标注出自己经常使用的文件夹和文件,并注明其路径和用途。
(3)记录通过搜索功能找到的至少三个不同类型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文件和资源的基本概念。
2. 操作实践部分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避免误删重要文件。
3. 作业制作部分要求内容完整、清晰,图文并茂,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4.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实践部分的正确性和熟练度。
3. 作业制作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对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检索系统 D 数据存储系统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B. 实现虚拟系统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3.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文件A. 连续文件B. 系统文件C. 库文件D. 流式文件4. 文件系统用()组织文件A. 堆栈B. 指针C. 目录D. 路径5. 为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A. 约定的方法B. 多级目录C. 路径D. 索引6.文件系统中打开文件系统调用的基本操作是(),A. 把文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B. 把文件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C. 把文件的FAT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7.文件路径名是指()A. 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B. 一系列的目录文件和该文件的文件名C. 从根目录开始到该文件所经历的路径中各符号名的集合D. 目录文件名和文件名的集合8.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A. 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B. 只能随机访问C. 只能顺序访问D. 不能随机访问9. 用磁带作文件存储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A. 顺序文件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目录文件10. 位示图可用于()A. 文件目录的查找B. 磁盘空间的管理C. 内存空间的管理D. 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11. 常用的文件存取方法有两种:顺序存取和()A. 流式B. 串联C. 有序D. 随机12.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结构,则文件控制块中关于文件的物理位置应该包括()和()13. 使用位示图(20行,30列)表示空闲盘块状态。
当分配出去的盘块号为132时,其在位示图中的位置为?当释放的盘块号为318时,其所在位置为?(提示:行为0~19,列为0~29,首盘块号为1)14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硬盘的大小为500MB,采用显示链接分配方式时,其FAT需要占用多少存储空间?(为了地址转换方便,FAT表项长度通常取半个字节的整数倍)15.有一磁盘组共有10个盘面,每个盘面上有100个磁道,每个磁道上有16个扇区。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题参考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4.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
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置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