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分高分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40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摘要: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发现教材的规律和要求,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高考题型中阅读理解题占40分,包括四篇阅读理解和一篇“七选五”,是一个大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学生认为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花费时间最多而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因为阅读理解题占用了太多时间,影响到后面的第二卷无法有效完成。
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是英语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我想也是很多老师共有的困惑。
经过多年摸索我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了所心得。
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nmet)试题中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题的题材多样,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运用文等和不同的题材,如科普知识、天文地理、人物传记、哲理小品、风土人情、广告宣传、新闻报道、历史文化等全面考查考生的记忆、识别、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概况等能力。
命题方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阅读量基本平稳,阅读速度略高于《考试大纲》要求。
2、题材灵活多样,搭配合理;题材丰富多彩,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3、词汇运用要求高,活用词比比皆是。
4、题材分布合理,以细节理解题为主,对主观推断题和主旨归纳题的考查呈上升趋势。
5、语篇结构灵活,难点多。
针对以上特点,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目的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按教学大纲要求高中阶段的课文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因为泛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整体认知能力;而精读则侧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认和语法认知,句型结构等比较基础性的东西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课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研英语二得分攻略考研英语二主要针对的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和写作等能力。
总分为100分,其中阅读理解40分,完形填空10分,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写作25分。
考研英语二得分攻略: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二的重点和难点,占总分的40%。
要想在阅读理解部分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策略:(1)提高词汇量: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建议考生每天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并通过做阅读理解题目来巩固记忆。
(2)学会快速阅读:考研英语二的阅读理解题目较多,时间较紧。
因此,考生需要学会快速阅读技巧,如略读、扫读和寻读等,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抓住文章主旨:在阅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通常,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4)理解题干和选项: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目的要求。
同时,要学会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提高答题准确率。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占总分的10%,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要想在完形填空部分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策略:(1)扎实语法基础:完形填空题目涉及到很多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
因此,考生需要扎实自己的语法基础,以便更好地解答题目。
(2)把握上下文逻辑:完形填空题目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选择正确答案。
因此,考生要学会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提高答题准确率。
(3)注意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完形填空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如“make sense”、“take into account”等。
考生要注意积累这些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以便更好地解答题目。
3. 新题型:新题型主要包括信息匹配题、段落排序题和小标题选择题等。
要想在新题型部分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策略:(1)提高阅读速度:新题型的题目较多,时间较紧。
初二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引言初二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是对学生英语研究能力的一次检测和评估。
通过对本次期中考试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英语研究情况,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考试情况本次期中考试是一场笔试,全校共有500名学生参加。
试卷分为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分数分析听力部分该部分满分为30分,平均分数为23.5分,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15分。
其中,得分超过满分的学生人数为50人,占总人数的10%;得分在满分附近的学生人数为350人,占总人数的70%;得分较低的学生人数为100人,占总人数的20%。
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听力部分表现较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听力训练。
阅读部分该部分满分为40分,平均分数为29.5分,最高分为40分,最低分为10分。
其中,得分超过满分的学生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2%;得分在满分附近的学生人数为400人,占总人数的80%;得分较低的学生人数为90人,占总人数的18%。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阅读部分表现较好,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需要加强阅读能力。
写作部分该部分满分为30分,平均分数为18.5分,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5分。
其中,得分超过满分的学生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1%;得分在满分附近的学生人数为250人,占总人数的50%;得分较低的学生人数为245人,占总人数的49%。
可以发现,写作能力是学生们需要加强的方面,一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能力上表现不是很理想。
结论通过对初二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听力和阅读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现较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加强训练;2. 在写作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需要加强训练;3. 学校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成绩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训练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无。
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_阅读理解解题套路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_阅读理解解题套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考试书目怎么读对于考试用到的教材,尤其是高考课本,是需要特别认真的去读的,不仅是书上的每一个段落要认真去看,就连书下的小字注释也不要放过,都要好好去思考,认真去理解、琢磨,一旦考试出现就要有印象并且做对。
对于高考所以课本,尤其是必修书目,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背下来,这样才能考高分,屡试不爽。
文学类作品怎么看对于文学类作品等课外读物,大家在阅读之前最好先查一下资料,了解小说、诗歌、散文等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了解了大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及主题以后,再去看书就会事半功倍,看起来速度也会很快,一目十行也不为过。
重要内容怎么阅读在阅读一些散文篇目时,尤其是考试时遇到的散文阅读类题目,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去做。
可以先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文章,在阅读原文时,感觉重要的内容就用笔画下来,涉及到答案相关的语段也要画下来,最后再对比问题找答案,精确去读。
一般问题和答案位置都是一一对应的,但不一定会在一处,所以还需要善于总结归纳。
精读法及略读法在读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读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做出选择。
当时间充裕,并且需要对所读内容仔细品味时,就要字斟句酌的去读,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甚至读懂问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另外一个字,好在哪里;当只要大概了解是什么意思时,只需要囫囵吞枣的去读即可,甚至时间来不及时也可以看读书笔记或者中心思想概括等。
在读书这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具体要读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个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如果能事先了解主旨大意,读书效果会更好。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套路有哪些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套路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套路是什么概括内容,归纳主旨考点要求1.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7考研英语高分是怎么炼成的给大家分享考研英语的高分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首先,死磕单词不是儿戏
准备考研单词的时候,和之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要注意常用词的不常用词义,这个对于考研阅读很关键。
考研阅读来自于《经济学人》等外国期刊杂志,对于英文的灵活运用程度不亚于我们中文中《第一财经》等杂志中对汉语的专业度,所以,想要玩转考研英语,你需要走的必须是一条踏实认真的学习之路。
2.其次,补救语法漏洞
本多同学对语法本来掌握的就不够扎实,加之,大学前两年对英语继续放弃,导致大多数同学对英语语法遗忘了很多。
但,考研阅读和完型以及新题型都由许多长难句组成,并且写作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长难句来充沛短文。
所以,大家可以在基础备考阶段搞定语法,但不建议大家单纯的依赖语法书来弄懂语法,建议学习视频或者看一下例题来理解语法,不会很容易绕晕的。
3.最后,守住阅读40分
考研阅读占据40分,是每一位准研究生必争之地,文中所牵扯到的单词、语法以及长难句是重、难点,需要大家花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定阅读部分,针对这一版块,大家在基础复习阶段可以暂
时不用真题,用模拟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但真题始终是考研备考的最佳材料,建议大家从明年5、6月份开始接触真题,然后利用暑期把真题完成第一遍。
最后祝大家考研备考顺利。
阅读40分高分研究考研与高考、各类出国考试(TOEFL、GRE、GMAT等)被认为是改变中国学生人生命运的三大考试。
英语一直是筛选学生人选硕士研究生的最权威尺度,考研外语录取最低分数线(50~60分)的通过率被严格地控制在15~18%,一个的命运与其外语能力,在这里更确切地说是与考研英语能力(注意,有人的外语水平不低,但考研英语成绩却不理想)息息相关。
阅读理解与考研英语长期以来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教与学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之中。
一方面,人人知道它的重要性:阅读理解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总分的50%,每道阅读题分值为2分,往往因一念之差,选错一题,就会痛失2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半分就能决定成败。
站在更深的层次,考研英语虽然从形式上分为词汇、语法、改错、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等几部分,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变相地考阅读理解。
所谓完形填空无非是把阅读理解的文章去掉若干个词,要求您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补缺;翻译就是把阅读理解文章选出几句话来,同样需要您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用通顺甚至是华丽的汉语表达一下而已;词汇和语法都要求在对题干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词汇及语法的具体特点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而我们许多同学做词汇、语法题目时,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自身特点,却忽视了对于题干句语义的理解,这是非常简单而又常见的错误,当然也是这类题目准确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阅读理解不过关,作文也受到直接影响。
阅读是别人写的文章让您读,而作文是自己写文章让别人看,别人写的文章您看不懂,头脑里没有素材、没有模型,自己笔下何来好文章。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阅读理解部分完成的好坏关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败,阅读理解过关等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轻松了一大半。
但另一方面,考生大量背诵篇章,拼命作题,外加分析、总结,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后,结果收效甚微。
通常情况下,有很多考生阅读理解分数可以达到20至25分,但超过35分的同学却廖廖无几。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阅读对民族和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全面阅读。
在国外,书与阅读,就是培养孩子终生受用的生活兴趣。
芬兰重视阅读不是短视地只期盼孩子赢在起跑点上,或者让学生成绩评比获得高分,更不是只想培养过目不忘的天才,而是希望培养孩子自己阅读的兴趣,养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早就90年代初,芬兰政府就与许多民间机构组织积极合作,推动强化阅读。
不仅在学校大力宣传,在社会上也积极推动阅读。
孩子们每天的家庭作业就有“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
这半小时,不是要学生再读教科书,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自己想看的书,让他们沉浸在书籍的世界。
1996年,英国就开展了“阅读是基础”的运动,很快便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03年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要把阅读进行到底的号召,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大力宣传。
我国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教师海外高级研修班学员访英随笔中写道:在英国,所有的小学生都有一本专门记载阅读的小本子,记载着一个学朋以来读了哪些书,哪一天读的?家庭要监督阅读,家长是否在家里听到了孩子的阅读或者看到了孩子的阅读?老师要抽查,书中讲了什么?正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所以英国民众普遍爱阅读。
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语言艺术课所占比重要远远大于其他各种课程。
而语言艺术课,最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加拿大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阅读几百本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书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学校,老师也会安排各种阅读活动。
在课堂上高声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结伴或分组读书也会经常进行。
国外还有很多阅读研究的专著,成为指导大家阅读的工具书。
例如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常年推广研究儿童阅读活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与《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计划》是他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一、阅读的路标-----文章十大命题原则任何事物的运作都有其一定的规律,考研阅读理解试题也不例外,它完全体现测试法的理论,表现在命题上便是依据一定的命题原则进行题目设计。
我们将这种规律归纳总结成以下十条原则,即十大考试要点:(一)列举处常考列举指的是First,…Second,…Third,…等逐条出,并列指的是A、B、C逐项列出。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列出三点或三点以上的条目。
本书统称为“列举处常考”。
该类型语句常考的题型是“细节性问题”,主要有两种:* Which 题型该题型只要求从并列的三项中选一项作为答案,其它选项与题目无关。
*EXCEPT题型该题型要求考生通过核对文章内容,排除满足文章内容的三个选项,而留下“不”符合文章的“错误”选项,作为答案,通常称为“三缺一”题型。
参见阅读类型与特点节EXCEPT题型。
(二)转折处与强对比处常考转折处常常是语义的重点,命题常常要涉及,转折一般通过however, but yet, in fact等引导。
强对比常由unlike, until, however, but…引导。
命题模式如下:文章中说A具有X 属性,B与A不同。
问题是B有可属性?参见常规命题思路节“反着考”。
(三)例子常考句中由as, such as ,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为举例句,需要注意的是例子一般是和文章的中心或段中心紧密相关的,常考“推断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而大多数这类问题的解都符合“中心思想是解”的解题思路。
参见解的特征节“中心思想是解”。
(四)数字与年代常考文中的数字、年代、日期等常常是命题者的命题点。
参见数字题型。
(五)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常考文章中常出现first, must, all, only, anyone, always, never, none等绝对性词汇或most +形容词(副词)和形容词(副词)+est等最高级词汇,或only, sole, unique, simply(只要),just(只要)等表示唯一的词汇往往是考题要点,一般出“细节性问题”。
2007年亳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涡阳二中杨志卿一、试卷结构本套英语试卷是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亳州市进行新课改以来,首次全部使用课改实验区试卷。
这套试卷与以前非课改实验区的试卷相比,在分值和难度上都降低了很多。
考试分听力(20分)、基础知识运用(35分)、阅读理解(40分)、口语运用(5分)、写作(20分)五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听力、基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口语运用四个部分共80个小题,占100分。
这四个部分着重对初中毕业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为考查目标,试题基本上紧扣教材,在一定语言背景下,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题目体现基础,难度适中,层次分明,比较富有新意,其难易度定位在面向全体考生,符合新的教改方向、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
写作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运用英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占20分,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为高一级学校的招生选拔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试题评价1.总体情况这套试卷总结了多年命题的经验,在继承以往长处的基础上,针对新教材,对考试的目的、功能、内容和考试的导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体现了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促进新教材在全省范围内的顺利推开。
无论从学生答卷情况,还是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反映看,今年的英语试卷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各界较高的评价,取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这套英语试卷效度较高。
试题结构合理、简约,题型设计比较科学;知识覆盖比较全面,难度分布较科学,各部分知识内容占分比例恰当,赋值合理;考查突出重点,能力要求,层次清楚;无偏题、怪题和超新课程标准的题,重视在一定语言情境中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死记硬背题;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信息量大,词汇丰富;题意明确,语言表述科学、规范;听力测试的录音,语言地道,音质清晰流畅;难度和区分度得到很好控制;答案和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对英语新课程条件下我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高分计划试卷七下语文2024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选聘(pìn)殷红(yīn)鞠躬尽瘁(cuì)B. 挚友(zhì)元勋(xūn)气冲斗牛(dǒu)C. 秩序(zhì)校对(xiào)深恶痛绝(wù)D. 硕果(shuò)小楷(kǎi)锲而不舍(qì)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澜语怪诞蚱蜢妇孺皆知。
B. 鞠躬瞬息斑澜锋芒必露。
C. 调羹取缔疙瘩可歌可泣。
D. 谣言屏嶂喧闹一泄万丈。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在莽莽榛榛的崇山峻岭中,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地质工作者长年累月,辛苦跋涉,为祖国寻找地下的宝藏。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古诗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7. 在“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
古有岳飞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今有无数的中华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奉献。
材料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40分高分研究高分, 阅读, 研究考研与高考、各类出国考试(TOEFL、GRE、GMAT等)被认为是改变中国学生人生命运的三大考试。
英语一直是筛选学生人选硕士研究生的最权威尺度,考研外语录取最低分数线(50~60分)的通过率被严格地控制在15~18%,一个的命运与其外语能力,在这里更确切地说是与考研英语能力(注意,有人的外语水平不低,但考研英语成绩却不理想)息息相关。
阅读理解与考研英语长期以来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教与学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之中。
一方面,人人知道它的重要性:阅读理解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总分的50%,每道阅读题分值为2分,往往因一念之差,选错一题,就会痛失2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半分就能决定成败。
站在更深的层次,考研英语虽然从形式上分为词汇、语法、改错、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等几部分,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变相地考阅读理解。
所谓完形填空无非是把阅读理解的文章去掉若干个词,要求您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补缺;翻译就是把阅读理解文章选出几句话来,同样需要您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用通顺甚至是华丽的汉语表达一下而已;词汇和语法都要求在对题干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词汇及语法的具体特点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而我们许多同学做词汇、语法题目时,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自身特点,却忽视了对于题干句语义的理解,这是非常简单而又常见的错误,当然也是这类题目准确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阅读理解不过关,作文也受到直接影响。
阅读是别人写的文章让您读,而作文是自己写文章让别人看,别人写的文章您看不懂,头脑里没有素材、没有模型,自己笔下何来好文章。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阅读理解部分完成的好坏关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败,阅读理解过关等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轻松了一大半。
但另一方面,考生大量背诵篇章,拼命作题,外加分析、总结,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后,结果收效甚微。
通常情况下,有很多考生阅读理解分数可以达到20至25分,但超过35分的同学却廖廖无几。
新与旧我认为一本书的新旧不在于其形式、不在于是否在其封面上打上2000年版或3000年版的标志,而在于其内容,在于其思想是否领先于那个时代,一个伟大思想辉煌时代的到来往往是在这个思想的创造者死后的半个或一个世纪——这就是人类的历史!本书力排对着答案讲题、将阅读当成翻译来讲解的传统弊端,从分析应试高手心得出发,精研历年考研阅读理解试题,深入体会和理解真题的题型与思路;充分考虑到中国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常见错误,针对各类题型为考生提供一套实用操作性很强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考生临场实战能力,为未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这是同类书籍中的独家做法!同时也避免了考研讲解传统上的事后明白——“马后炮”的缺陷。
要知道看了答案,再查词典,人人都会讲考研。
考生难点分析根据考生水平的水同,一般存在如下三种问题:*部分考生读不懂文章,对于复杂句尤其是长句、多义词及难词理解有误。
这些考生的英语阅读的基本功还有待提高。
*还有的考生文章读得懂,但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到文章的什么地方去找答案,他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来不及答题!*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尽管不存在上述问题,可以读懂文章,也知道答案在文章中所处位置,但由于受到陷阱题的蒙蔽而犯错误,事后会觉得冤枉。
常常听到考生这样的对话:考生甲:“这种题太阴险了,我看懂了文章就应该能作对题,但我看懂了,却做不对,没道理!”考生乙:“那您还是没看懂!”阅读高分对策一半是基本功,一半是技巧。
基本功漫谈阅读的基本功是取得阅读高分重要保证,但这需要从长计议,非短期能奏效。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是中国考生阅读理解能力低的主要原因。
几乎所有到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明显不足,因为在国外,通常学生每次课后作业需要阅读长达数十页到数百页的文章,非常不适应,感到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炼就的高超语法水平(如虚拟语气有多少种特例、很多八百年都用不上一次的词语搭配)却无用武之处。
据我多年应试与教学的体会,中国学生阅读最大的障碍在于对英语长句、复杂句的感觉和把握。
文章读不懂,其实读不懂的还是难的句子,目前在研究生入学考试阅读部分中出现含有50~70个词汇长度的句子已属司空见惯,如果文中充满了主系和主谓宾单句的话,恐怕没有谁读不懂!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个别单词不认识并不会造成语义理解的障碍,除非您的单词量实在是太小了,事实上很多同学阅读水平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很多单词是认识的,但句子长的,结构复杂了,句子语义理解起来就很慢、很吃力,或根本不理解,从而导致整个文章理解的障碍。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事实上,只有当您能够读懂高于考研水平的句子的时候,才能真正享受到读考研文章的乐趣,才能够体会到考场的做阅读题时的轻松感。
那么对于难句怎样才能过关?请参照王若平《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石春桢《精编英语阅读220篇》、《新概念英语4》。
考研阅读能力的最低要求文章读一遍,能知道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及文章结构是对于考研阅读的最低要求,否则,无论您如何努力,不提高基本功,都无济于事。
我不是教您诈——技巧的实质就是反命题取得阅读高分的另一半就是技巧,技巧的实质是什么?可以说技艺就是反命题,技巧的运用过程就是命题与反命题的较量过程。
其实命题和小时玩的捉迷藏相似,每一道题目都是经命题者精心设计的。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题目吃不准的时候,做对很难,做错却很容易。
我对题目的四个选项是这样划分的,其中作为答案的选项是解,其余几个选项都是干扰项,所谓干扰项就是您特别容易去选但又是错误选项,是非常有诱惑力的选项。
其实命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合理地设计陷阱的过程,反命题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理智地躲避陷阱。
所谓技巧是通过对标准化命题特点的理性分析、研究命题大路套路,在掌握命题规律的基础上,预测题目,或在对题目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抓住标准化命题的致命弱点,最大概率求解。
甚至只看选择项,不看文章,即可选对答案。
本书是一本什么书?可以说本书是帮您从思维上战胜阅读的专用书。
利用命题规律和解的特征提高答题命中率,这正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芸芸考生的一大法宝。
阅读应试技巧来源于英语应试鬼才们的应试心得中国目前有一些英语应试的精英,被西方人认为是英语应试鬼才。
为什么说是鬼才呢?因为这些人英语考试经常会取得一些难以令人置信的好成绩,他们考研究生就得97分,考TOEFL 就得677分,考GRE就得2340分以上,考GMAT就得750分以上。
当初,中国人GRE一考到2300分以上,美国人就会取消这些成绩,理由是作弊,因为正常“人类”是不应当考到这样高分的,连命题人自己也做不到,除非作弊。
后来每年都有中国学生GRE考分超过2300分,他们才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智商确实达到这个程度了,西方人就将他们称为是英语应试的奇才、鬼才、怪才。
技巧从何而来?技巧是中国英语应试鬼才的考试心得!本书的考研英语之九阴真经部分集英语应试鬼才们的应试心得之大成与考研命题专家之精华,希望大家细心体会高手们对于命题的理解与临场应试的心法。
题型就是出题的套路相声中讲的黄半仙算命,老百姓说他算得很准。
比方一个农村妇女丢了首饰,也就告诉她,我已经算清楚了,丢的东西定是在锅台边、灶坑边,或床底下,这些都是她他常“出没”的地方,结果当然能找到。
这和抓贼也一样,如果要黑社会老大抓一个小偷,就易如反掌,因为他对贼路很熟悉,知道他们哪些地方会去,那些地方根本不会去,可谓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以上的事例无非是想说明,“仙有仙路”,黑社会有黑道,解题也同样要熟悉命题规律,掌握题路。
本书中真题挖掘部分为原命题组长的对真题命制规律的剖析。
技巧的总结需要理智的头脑历史上范蠡辅佐越王功成身退,不是他不想当官,而是他明白越王是一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人而已,但文仲却没有这个智慧而被杀。
后来,范蠡在民间做生意,发了财,他的一个儿子犯了死罪,他要派他的小儿子去行贿,但长子坚持要去,不得已,只好让他去了。
范蠡说:长子此去,一定会失败,因为长子同他一起创业,倍感挣钱的艰辛,对于财物很珍惜,出手不大方,所以不会成功;而小儿子是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自然能够挥金如土,才有望成功。
后来果如其言,其子被杀。
我讲了范蠡的故事无非是提醒大家,洞察力是一个人应付一切包括考试在内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与以往的技巧书比起来,理性和洞察力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战斗经验的总结——“考过的是解”每套试题无非是各种题型按一定难度的组合,所以作完题目后的总结很重要。
总结什么?大多数老师和同学的作法是总结词汇及用法,这有助于累积英语的零碎知识。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题目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于题型的归纳和分析,要知道,凡是全真题出现过的题型、考过的思路都极可能是重复的考点。
要记住:“考过的是解。
”记得我的一个学生在考六级之前一个星期,很没信心,说自己的基本功太差,后来我就说你就将从前做的全真题的解都看一遍,总结一下解的规律,看看有没有感觉。
后来他对我说:确实很多解都有规律,尤其是难题,如:“考过的是解”、“隐蔽外有解”、“合理项不是解;不合理项是解”、“中心思想是解”、“照抄原文不是解;同义替换是解”、“含义肯定的不是解,含义不肯定的是解”、“具体的不是解,概括性的是解”、“系表结构是解”、“some是解”、“具体是不是解;抽象的是解”、“简单的不是解,复杂的是解”、“含义矛盾的是解”、“复合句是解”、“比较结构是解”等等。
后来他在考研考试后说,考场上感觉好级了,因为这次考试难题太多,如果没有对解的深入理解,恐怕即使花再多时间,也很难做对。
当自己做完题后,看到别人仍然苦苦奋战于考场上的时候,心中暗暗得意。
后来此人果然成绩不错。
此君悟性极高,故能顿悟标准化命题的真谛。
目录1考研阅读之倚天屠龙篇--------考研阅读心理学2考研阅读之九阴真经篇--------阅读应试理论3考研阅读之盘龙云海篇---------考研阅读潜在命题点的挖掘4考研阅读之射雕英雄篇—————最新阅读练习精选5考研阅读笑傲江湖篇—————最新考题全真测试第一部分考研阅读之倚天屠龙篇------------考研阅读心理学最好的精神食粮出人头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抱负,坚忍不拔、苦中作乐的毅力,非凡的智慧、“宁静以致远”的心态和独孤求败的必胜信念,是考研最好的精神食粮。
剑未出,意先至,降龙伏虎。
成功者在从千军万马中杀将出来的成功者中,有的是大学一毕业的就考研、占有天时之利的应届生,有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老运动员”,还有的是辞去公职、孤注一掷的考研勇士,还有的是为摆脱不幸婚姻羁绊、改变不良生活环境苦心孤诣的拓荒者。
自信自信至关重要,自信在某种情况下超越了学习本身。
当年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和一个师兄说,“我考的这个专业仅我知道的报考人数就超过20个,确实挺担心的!”师兄笑了笑说:“要是高手,一个就够了,要是不行的,一百个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