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主要利用价值与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秸秆是指农作物的茎、叶、花、果实残余物,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长期以来,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问题,随着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的紧缺,赋予秸秆新的价值,利用其生产有机肥料变得尤为重要。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必要性1. 环保秸秆堆放时间长会产生有害气体,如甲烷、乙酸和二氧化碳等,从而直接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秸秆也是火灾的高发地,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火灾或者危害交通运输。
2. 农产品高质量过去,因为不知道秸秆的实际价值,许多农民常常倾倒它在田地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作物产量减少。
使用秸秆肥料可以增加土地的有机物含量、改进土壤结构、调节生态平衡,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节约资源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处理它可以制成有机肥料、生物燃料、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占用可再生资源较低。
二、秸秆肥料化利用的技术路线秸秆肥料化利用的技术过程一般分为四步:加工、发酵、粉碎和丰产。
1. 加工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将秸秆加工成烤干秸秆或者打碎秸秆,可以加速发酵过程,提高肥料的品质。
2. 发酵将加工好的秸秆平铺在发酵堆中,添加微生物或发酵剂,使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快速分解,生成大量的温度和湿度等,为肥料的后期处理奠定了基础。
3. 粉碎经过发酵后的秸秆,成为了一种黑色的、细腻的有机肥料,只是其中常常会含有较多木质素、微囊藻等难分解的成分造成不利于生物学利用。
通过粉碎将秸秆分解,可以增加秸秆表面积,方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分解,为种植作物提供更多的养分。
4. 丰产丰产是将秸秆肥料与其他有机肥料进行混合,产生一种优质、高效、大规模的有机肥料,可使作物更快地吸收养分,提高作物养分吸收率,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及抗病能力。
三、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应用价值秸秆肥料具有以下优点,为种植业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
1.土地改良加入秸秆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效微生物量,空气透气性和容重,增加土壤保水性能,改善水肥分布情况,从而培养适合农作物的土壤。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五种途径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5种途径:一是作为农用肥料;二是作为饲料;三是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四是作为工业原料;五是作为基料。
1、秸秆还田。
(1)作用。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2)弊端。
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将秸秆梨耕到土壤中。
即使秸秆被成功地梨耕到土壤中,在犁沟中的秸秆股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引发问题,即不能以足够速度进行分解,而在下一次耕作时露出地表。
此外,犁沟中的秸秆股也将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3)秸秆还田方法包括:① 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②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泯还田;③秸秆养畜,过腹还田;④ 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在秸秆中添加一定虽的生物菌剂及适虽的氮肥和水,再经高温堆泯,可使秸秆腐熟时间提早15〜20天。
实践证明,机械化粉碎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手段。
2、秸秆饲料。
(1)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
作为粗饲料营养价值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经过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的秸秆,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大大改善,但仍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
秸秆只有经过微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殊酶的降解作用,将其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才能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利用率、采食率、采食速度,增强口感性,增加采食虽。
如生物有机肥,秸秆可以作为培养土使用,同一些饲料细菌培养后,作为花草、蔬菜的肥料。
(2)秸秆饲料的主要加工技术主要包括:①直接粉碎饲喂技术;② 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③ 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④ 秸秆高效生化蛋白全价饲料技术;⑤秸秆氨化技术;⑥秸秆热喷技术。
3、秸秆能源。
(1)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虽中占14%。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农业废弃物。
然而,经过适当处理和利用,秸秆可以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实现综合利用。
本文将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总结,包括秸秆的种类、利用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秸秆的种类秸秆是指农作物的茎、叶、壳等部分,不同作物的秸秆种类各异。
常见的秸秆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等。
每种秸秆在形态和性质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综合利用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二、秸秆的利用途径1. 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
通过秸秆的气化、发酵等方式,可以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等,为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提供可能。
2. 土壤改良利用:将秸秆还田或制成秸秆堆肥,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原料利用:将秸秆进行纤维化处理,可制成纸张、纤维板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4. 动物饲料利用:适当处理后的秸秆可作为动物饲料,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和能量,减少饲料成本,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加大对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秸秆的加工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2. 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
3. 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秸秆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综上所述,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
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完善政策、发展产业,可以实现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化转型。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共同努力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美好未来。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包括其作为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料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探讨了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包括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机肥料的生产利用等。
接着分析了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展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最后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作物秸秆资源的重要性,促进其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循环利用、发展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作物秸秆是农田种植后残留在田间的秸秆、根系及落叶等农作物植物残体的统称。
在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废弃量巨大,据统计每年约有数亿吨的秸秆被废弃在田间。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主要是焚烧或堆肥,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秸秆的浪费和污染,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经济效益,为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发掘农作物秸秆的潜在利用价值,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深入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机肥料的生产利用等途径,探索农作物秸秆的最佳综合利用模式,为农村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剩余的茎秆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农业废弃物。
然而,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进行综合利用。
本文将就如何综合利用秸秆提出10个建议。
一、生物质能源利用1.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秸秆颗粒、秸秆煤等,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农田有机肥利用2. 将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三、动物饲料利用3. 秸秆经过发酵和处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提供能量和纤维,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四、菌类培养利用4. 秸秆可以用作菌类的培养基,如蘑菇、平菇等,利用秸秆的纤维素和养分,培养出高品质的食用菌。
五、纸张制造利用5. 秸秆纤维可用于纸张制造,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可以生产出环保型的秸秆纸。
六、建筑材料利用6. 秸秆可以制作成秸秆板材,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造,具有轻质、环保的特点。
七、生物降解材料利用7. 秸秆可以制作成生物降解材料,如秸秆餐具、秸秆包装材料等,可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生物质化学品利用8. 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转化技术,转化为生物质化学品,如生物塑料、生物涂料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九、生物炭制造利用9. 秸秆经过热解处理,可以制成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水质净化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十、生物气体利用10.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气化技术转化为生物气体,如沼气、生物燃气等,用于发电、供暖等用途,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多种形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各级政府和农民应加强合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的残余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农业废弃物。
然而,秸秆可以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下面是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建议。
1. 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秸秆中富含纤维素,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原料。
通过适当处理和加工,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可以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并减少对粮食资源的依赖。
2. 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气体。
这不仅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秸秆中的养分可以通过堆肥或发酵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4. 秸秆作为建材秸秆可以制作成秸秆板、秸秆砖等建筑材料,用于墙体、隔墙、天花板等部分。
这种建材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还可以减少对木材等传统材料的需求,保护森林资源。
5. 秸秆作为纸浆原料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用于制造纸浆,生产纸张、纸板等纸制品。
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对木材的采伐,保护森林资源,同时也可以回收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6. 秸秆作为菌类栽培基质秸秆可以作为菌类栽培的基质,如香菇、平菇等。
利用秸秆进行菌类栽培不仅可以提供高品质的食用菌,还可以减少农作物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7. 秸秆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秸秆中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抗氧化剂、抗菌剂等。
通过合适的提取工艺,可以从秸秆中提取出这些物质,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8. 秸秆作为土壤改良剂秸秆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
秸秆的添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9. 秸秆作为环保材料秸秆可以制作成环保餐具、环保包装材料等。
这种材料可以代替传统的塑料制品,减少对塑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式1、秸秆肥料化。
秸秆还田肥料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
深入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微生物学,加快秸秆的腐熟时间,迅速完成从秸秆到肥料的转变,缩短土壤的吸水时间。
充分发挥秸秆的肥料化,可以促进农民的参与度,起到有效减少秸秆不合理处置产生的生态破坏。
2、秸秆基料化。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碳、氢、磷等。
以秸秆作为基料种植各种食用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高菌类的产量。
而秸秆可以在收获季节后的农田轻松获得,基本没有成本,可以扩大食用菌的种植效益。
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还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3、秸秆原料化。
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有技术可以以秸秆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秸秆纤维板,秸秆地砖、秸秆纤维等材料。
秸秆原料化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还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完全可以用于建材领域。
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技术成绩和发展。
4、秸秆燃料化。
秸秆具有易燃性,研究和应用秸秆的燃料化技术,能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
比如把秸秆作为燃料转化为电能,这样的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应用。
当然,可以把秸秆当成发电原料的发电厂,不单单可以燃烧秸秆,还可以燃烧其他的农作物和废弃物作为燃料。
秸秆燃料化的应用场景很多,不过需要在燃烧的同时,注意燃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危险。
5、秸秆饲料化。
秸秆的饲料化,主要通过青贮、微贮以及厌氧发酵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转化秸秆中的木质纤维为糖类物质,然后借助有机发酵菌再次转化为脂肪酸和乳酸,就成为了一种有机饲料,实现饲料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无法直接利用或者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积水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不仅会占用农田土地,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寻找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其带来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一、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田中最为常见的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焚烧或者堆肥。
然而,这些方法无法对秸秆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利用,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因此,如何将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生物质能源生产农作物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
通过发酵、压榨等工艺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提取出来,然后转化为可再生能源,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又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负荷。
2. 农田覆盖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可以通过还田将其还给农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将秸秆还田还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3. 农牧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饲料供给养牲畜。
通过适当的处理,如粉碎、压制等工艺,将秸秆转化为饲料,既能利用废弃物资源,又能解决养殖行业面临的饲料短缺问题。
同时,养殖废弃物如畜禽粪便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返回农田,形成农田与养殖业的循环利用。
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有机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堆肥或者直接排放。
然而,直接排放畜禽粪便不仅会造成水污染,还会浪费其所含有的养分。
因此,开展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生物沼气产生通过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可以生产出沼气。
沼气可以用作燃料供给家庭炉灶、发电机或者替代化石燃料用于工业生产,既能减少碳排放,又能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问题。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篇一: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可以转化为能源、饲料、有机肥料等,对减少废弃物污染、缓解能源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数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秸秆,但目前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秸秆被焚烧或遗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 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秸秆饲料:将秸秆进行氨化、青贮等处理后,可转化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3. 秸秆能源:秸秆燃烧值较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
4. 秸秆原料:秸秆可被用于生产纸张、纤维板、保温材料等。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和影响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持,秸秆利用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行动中来。
2. 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将秸秆转化为能源、饲料等有用物质,废弃物数量大幅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促进: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技术水平不高:目前部分地区秸秆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转化效率不高,影响了综合利用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第一节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一、秸秆资源及特性农作物結秆是籽实收获后剩下的作物残留物,包括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等其它农作物的秸秆。
目前,全世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20亿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秸秆产量约占作物生物产量的50%左右,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作物秸秆量也随之增加。
据估计,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其中稻草、玉米秸、麦秸3种秸秆数量一般占秸秆总量的75%以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秸秆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见表2-1)。
我国秸秆资源量大,覆盖面广,现阶段其用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畜牧饲料;工业原料;能源物质;肥源物质。
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中约有35%作为农村生活能源,25%作为牲畜饲料,还田作为肥料只占9.81%,工业原料为7%,而废弃和焚烧量达到了20.7%。
秸秆燃用消耗过大,饲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加工偏少,废弃和焚烧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秸抒缺乏有效合理的利用途径,大多被直接焚烧于农田,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秸秆还田,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轻焚烧秸秆对生表2-12007年中国主要作物产量及作物秸秆量作物种类经济产量/亿吨经济产惫/秸秆® 秸秆量/亿吨所占比例/%稻谷186.03 0.97 180.45 27.56小麦109.3 1-03 112.58 17,19玉米152.3 1.37 208.65 31*86花生13.03 1_52 19.8 3.02油菜10.57 3.00 31.72 4.84芝麻0,56 0.64 0,36 0.05豆类17.2 1.71 29.41 4,49薯类28.08 0’61 17.13 2,62棉花7_62 3.00 22.87 3‘49麻类0.73 1.70 1.24 0.19甘蔗112.95 0.25 28.24 4.31烟叶2,4 1.00 2*4 0.37总计640.77 654.49 100①数据来源:韩鲁佳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农作物秸秆制作高蛋白生物饲料的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蛋白生物饲料作为一种理想的饲养材料备受关注。
而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高蛋白生物饲料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既能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又能提供高蛋白饲料供养家禽畜牧业。
本文将介绍以农作物秸秆制作高蛋白生物饲料的方法。
一、秸秆的特点和利用价值农作物秸秆是指庄稼的茎、叶、花及果实的残体,如稻秆、麦秆、玉米秸秆等。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高蛋白生物饲料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秸秆的处理方法1. 初步处理:将秸秆进行切碎、破碎或割切,使其更易于混合和发酵。
2. 发酵处理:将处理后的秸秆放入发酵堆中,加入适量的菌种和发酵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得到降解和转化,释放出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3. 脱水处理:将发酵后的秸秆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饲料的保存性和稳定性。
三、添加高蛋白原料为了提高秸秆饲料的蛋白含量,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高蛋白原料。
常用的高蛋白原料包括豆粕、菜籽粕、鱼粉等。
添加这些高蛋白原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摄食欲。
四、调整饲料配方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饲料的配方。
在配方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动物的全面营养需求。
五、加工饲料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秸秆饲料可以进行压制、颗粒化等加工工艺,制成均匀、稳定、易于储存和使用的高蛋白生物饲料。
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以提高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性。
六、饲喂高蛋白生物饲料经过加工的高蛋白生物饲料可以用于家禽畜牧业的饲养。
将饲料按照合理的比例和饲喂量投喂给家禽畜牧动物,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
浅析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摘要】文章介绍了世界能源紧缺的局面,而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如生产饲料、生产燃气,利用焦油生产生物柴油等,能使过去的废物成为可供人类利用的原料和资源。
【关键词】能源;秸秆;综合利用0.引言就地焚烧秸秆,不但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燃烧产生的烟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在山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在平原地区,由于秸秆同时焚烧,引起漫天烟雾,曾引起飞机迷航,造成高压输电线路短路等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曾有人研究将玉米杆、高粱杆等作为食草牲畜的饲料。
在南方农村,红苕藤,稻草是耕牛越冬的饲料,但使用量很小,与秸秆产生量不成比例。
1.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介绍秸秆作为农业废物,处置不当,不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引发森林火灾,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在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短缺,森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1.1农村秸秆处理利用现状造纸原料有木材、楠竹、芦苇、麦草、茅杆等,属于秸秆类的只有麦草。
由于造纸厂环境污染严重,小型造纸厂已全部关闭,新建小造纸厂已没有可能,因此,受运输距离的限制,除赤壁市外,其他地区麦草不可能用于造纸。
1.2秸秆饲料能够作为食草家畜饲料的秸秆有玉米杆,花生杆和稻草,其来源广、数量大,价格低,含有光合作用累积的一半以上的能量,作为非竞争性的饲料资源,饲养牛、羊等食草动物是可行的。
下面介绍几种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
1.2.1 秸秆氨化技术通过氨化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
目前国内已研制出了专用秸秆氨化处理机械,这种机械通过搓擦与撞击,将秸秆的粗大纤维纵向分解,并通过同步氨化处理剂的作用,使木质素溶解,半纤维素水解和分解,以提高秸秆的可消化性。
经处理后的秸秆,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化率分别达到70%和 64.4%,牲畜采食量可提高 48%。
饲喂氨化饲料时,应注意开窖取料时,需要多少料就取多少料,取料后立即封严窖口,取出的料晾晒 1~2d 后方可饲喂家畜。
秸秆利用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处理农业废弃物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而作为一种主要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调研秸秆利用的相关情况,以期为秸秆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与建议。
一、秸秆的来源秸秆是指庄稼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茎秆、叶子和穗子等。
通常来说,秸秆是农民们在耕种过程中所剩余下的一种农业废弃物。
它产生量大,分布广泛,是我国农业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之一。
二、秸秆的现状1. 秸秆的处理方式落后据了解,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农民们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仍停留在焚烧、填埋等落后的处理模式上。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还会损伤农田的生产力,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2. 秸秆的利用率较低秸秆可以被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等,但在我国,秸秆的利用率并不高。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秸秆的回收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该数字已经超过了70%。
三、秸秆的利用价值1. 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秸秆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能够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等。
2. 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秸秆是一种好的有机物质,可以被用于生产有机肥料。
秸秆中富含植物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可以为农田提供养分。
3. 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秸秆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物质,可以被用于动物饲料。
同时,秸秆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非常适合家禽、家畜等的饲养。
四、秸秆高效利用的建议1. 加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针对秸秆处理和利用方面的问题,加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民秸秆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
2. 建立秸秆回收利用的计划体系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秸秆回收利用的计划体系,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回收秸秆意识和自觉性。
通过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帮助农民高效利用秸秆资源。
3. 推广秸秆资源化技术政府和企业应当推广种种秸秆资源化技术,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1、秸秆利用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及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日益刻苦,秸秆资源开发和利用正成为一大正确发展政策。
秸秆具有可再生性、可减少秸秆堆积、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等诸多优点,可作为补充资源、发电、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增加农产品价值,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推行多种秸秆利用技术,如直接烧销利用、机械除杂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和化学利用等,以及秸秆微生物降解技术、秸秆质量检测技术等,有效促进了我国秸秆利用及节能减排的实施进程。
2、直接烧销利用直接烧销一般是指合理控制的燃料秸秆的热灰碳化和焚烧,其利用方式相当简单,即通过秸秆的热焚烧和碳化处理,将秸秆原材料中的碳、氮、磷等元素转化为低温气态的有机分子和含钾的固态物质,加以空气及水搅拌成肥,以减少秸秆原料堆积量。
相比传统直接使用技术,直接烧销利用具有低能耗、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大大节省能源,改善环境。
3、秸秆机械除杂技术秸秆机械除杂技术一般分为大筒式和强制风选,秸秆机械除杂技术一般都是指利用风动力原理,将秸秆中的叶片、芒果核及石子等界面秸秆分离,以提高秸秆的质量和单位面积的率比。
目前,经过秸秆机械除杂技术处理后的秸秆,其质量更加优良,经销售价格也更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秸秆技术主要是指把秸秆进行科学处理,得到多种产品,利用其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特点,综合利用将秸秆中的有价值的物质有效地分离出来,将其转化为多种高价值化学及地产产品,以及一定的临时能源和农产品。
综合利用的秸秆可用于制备秸秆木材颗粒、秸秆饲料、秸秆肥料及秸秆能源等,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秸秆利用技术包括直接烧销、机械除杂及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秸秆可以大大减少秸秆产生的污染,节约能源,解决秸秆的堆积,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秸秆的主要利用价值与途径2.1秸秆肥料价值与利用途径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能够有效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容重、提高通透性、蓄水保墒能力。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
据测定,湿玉米秸秆含氨量为0.61%,含磷量为0.27%,含钾量为2.28%。
每亩地一年若还田鲜玉米秸秆1200kg/亩,则相当于4t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相当于18kg碳铵、10kg过磷酸钙和7kg硫酸钾,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
据测算,每还田1吨秸秆就相当于3.2吨农家肥的有机质含量,相当于15kg碳铵、8kg过磷酸钙和6.2kg硫酸钾。
目前,秸秆肥料价值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堆制有机肥、制造秸秆肥料等。
2.2秸秆饲料价值与利用途径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谷物的1/4,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因此,秸秆转化为饲料,缓解“人畜争粮”的局面,实现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秸秆饲料利用主要以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为主。
2.3秸秆能源价值与利用途径农作物秸秆纤维中的碳占绝大部分,小麦、玉米等秸秆的含碳量约为40%,据测算,每2t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t标准煤。
目前,秸秆燃烧价值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秸秆发电等。
2.4秸秆的原料价值与利用途径秸秆的组成成分决定了它作为一种工业制品的原料。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作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碳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
2.5秸秆的基料价值与利用途径农作物秸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本质素三大部分组成,秸秆中的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办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本质素、蛋白质、氨基酸、树脂等。
利用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基质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是当今利用纤维素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用小麦、玉米等秸秆栽培草菇、平菇等食用菌。
秸秆的主要利用价值与途径
2.1秸秆肥料价值与利用途径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能够有效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容重、提高通透性、蓄水保墒能力。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
据测定,湿玉米秸秆含氨量为0.61%,含磷量为0.27%,含钾量为2.28%。
每亩地一年若还田鲜玉米秸秆1200kg/亩,则相当于4t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相当于18kg碳铵、10kg过磷酸钙和7kg硫酸钾,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
据测算,每还田1吨秸秆就相当于3.2吨农家肥的有机质含量,相当于15kg碳铵、8kg过磷酸钙和6.2kg硫酸钾。
目前,秸秆肥料价值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堆制有机肥、制造秸秆肥料等。
2.2秸秆饲料价值与利用途径
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谷物的1/4,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因此,秸秆转化为饲料,缓解“人畜争粮”的局面,实现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秸秆饲料利用主要以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为主。
2.3秸秆能源价值与利用途径
农作物秸秆纤维中的碳占绝大部分,小麦、玉米等秸秆的含碳量约为40%,据测算,每2t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t标准煤。
目前,秸秆
燃烧价值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秸秆发电等。
2.4秸秆的原料价值与利用途径
秸秆的组成成分决定了它作为一种工业制品的原料。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作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碳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
2.5秸秆的基料价值与利用途径
农作物秸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本质素三大部分组成,秸秆中的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办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本质素、蛋白质、氨基酸、树脂等。
利用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基质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是当今利用纤维素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用小麦、玉米等秸秆栽培草菇、平菇等食用菌。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