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精品 精品学案:1.1---1.3单元测试一
- 格式:doc
- 大小:281.0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一册精品教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画家也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
那么作为我们未来的科学家,我们怎样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呢二、新课教学1. 物体和质点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1)投掷手榴弹时怎么样测量投掷距离?(2)把教室的课桌向后推出0.5m,怎么样测量距离?(3)你从校门口向校园内走100m,你现在哪儿?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2时间和位移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5 自由落体运动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3.1 重力3.2 弹力3.3 摩擦力3.4 力的合成3.5 力的分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画家也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教学方法:探究、讲解、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后思考问题(有关运动的话题).(放映录像)选择有关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播放给学生看(可搜集整电视片《科技之光》和《动物世界》中的图像).如:雄鹰、小鸟在空中飞翔,飞机在天空中划过,行星、卫星在宇宙中运行,航天员杨利伟在宇航舱中给地球拍照,汽车在公路飞驰,轮船在海水中搏击海浪。
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的应用【方法突破】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方法归纳1.公式:xv t=,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而在用平均速度求位移时,因为不涉及加速度,计算比较简单。
2.公式:02v v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为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B .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C .可求出物体通过2x时的速度D .可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BD【解析】A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初速度为v 0,则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012x v t at =+在v 0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根据x 和t 求出a ,故A 错误; B .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xv t=故B 正确;C .设物体的末速度为v ,则物体通过2x 时的速度为2x v v 0和v 都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求出2x v ,故C 错误;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 正确。
故选BD 。
【针对训练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的位移是2m ,第4s 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这2s 内平均速度是2.25m/sB .第3s 末瞬时速度是2.25m/sC .质点的加速度是20.5m/sD .质点的初速度为0.5m/s 【答案】D【解析】A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这2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 2.5)m 2.25m/s 2ss v t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质点第3s 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3 2.25m/s v v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根据Δs =aT 2得,质点的加速度222(2.52)m0.5m/s 1ss a T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033v t v a =+可得初速度为00.75m/s v =,D 错误,符合题意。
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课前预习】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课后练习】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人教版物理精品资料高一物理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被视为质点2.在研究下列物体或人的运动时,不能看做质点的是( )A.测量博尔特在2014年9月的布鲁塞尔站钻石联赛中百米赛跑的成绩B.测量旋转的铁饼飞出的距离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3.2014年仁川亚运会我国小将谢文俊获110 m栏比赛冠军,下列对谢文俊的研究中,能把谢文俊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谢文俊的起跑状态B.研究谢文俊到达终点时冲线的动作C.研究谢文俊在百米比赛中的跑步时间D.研究谢文俊的跑步技巧4.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5.中国经典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歌词描绘的情节中从物理学的眼光看选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6.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上的细棒上,现使悬挂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细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 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D.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细棒7.我国于2014年10月24日2时发射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学案(23份)集体备课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集体备课教案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结合书本介绍,说出下面所说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⑴早上第一节上课的时间是8:00;⑵每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⑶合肥市的公交车每天首班车时间是5:30;⑷11路公交车每20分钟一班。
总结:表示某一瞬间的是时刻,表示一段时间的就是时间间隔.在物理中,我们用数学方法,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来表示,我们是8:00上课,8:45下课,8:55上第二节课,9:40下第二节课.这些时刻都由时间轴上的点代表.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就表示为一条线段,是两个时刻之差.例如时间轴上的8:00—8:45代表第一节课45分钟这段时间;时间轴上的8:45—8:55代表课间休息10分钟这段时间, 8:55—9:40代表第二节课45分钟这段时间. 请大家区别下面几个词是指时间间隔还是指时刻,并画出这些词在时间轴上的表示:第一秒初;第1秒末;第1秒内;前1秒内;第2秒初;第2秒末;第2秒内;前2秒内.大家要深刻理解第n秒初,第n秒末,第n秒内,前n秒内及前n秒的概念。
【随堂练习】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教师讲解】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直线坐标系来描述.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置用点来描述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 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X2 -X1物理中矢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当规定了正方向后,正值表示与正方向同向,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
【随堂练习】习题: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 A=3m, X B=-2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若物体从A运动到O,再从O到C,再从C到B, X C=1m,则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板书设计§1.2时间和位移1.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为一个点。
2016级新高一物理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题主备人:王国良审核人:物理教研组 2016-08-29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共设26个比赛项目,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邓琳琳的“平衡木”动作评分,可将邓琳琳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实际是存在的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4.如图所示,一列长为60 m的火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的铁路大桥,计算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
解题时能将火车看做质点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6.如图所示,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山船B.船山C.河岸流水D.山地面7、如图所示,甲、乙、丙3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8.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 m。
物理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必修一【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课前预习】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课后练习】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2018级新高一物理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第一章第一单元测试题主备人:审核人:物理教研组 2018-08-29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共设26个比赛项目,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邓琳琳的“平衡木”动作评分,可将邓琳琳看做质点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实际是存在的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4.如图所示,一列长为60 m的火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的铁路大桥,计算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
解题时能将火车看做质点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6.如图所示,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山船B.船山C.河岸流水D.山地面7、如图所示,甲、乙、丙3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8.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 m。
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4 m,1 mB.-4 m,1 mC.5 m,0D.-5 m,1 m9.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2 s末和第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10.(多选)列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列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站出发B.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C.列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11.如图所示,某物体在xOy平面内由点A(3 m,1 m)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B(1 m,4 m),然后又由点B(1 m,4 m)沿直线运动到点C(5 m,5 m)。
试在图中完成坐标系的建立,并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1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14.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7 m 7 mB.5 m 2 mC.5 m 3 mD.7 m 3 m1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如图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S1、S2……S n-1、S 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 s末,第2 s末……第(n-1) s末、第n s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S1为第2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1B.OS n-1为(n-1)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S n-1C.S2S n为前2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2指向S nD.S n-1S n为第n s内的位移,方向由S n-1指向S n16.(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C.-10 m比2 m的位移小D.-10 ℃比8 ℃的温度低17.(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 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Δx2=1 m-(-4 m)=5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18.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00 m/sB.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 km/hC.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 km/h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km/h19.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0.2015年3月14日热带风暴“巴威”以22 km/h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3月16日傍晚到夜间在惠来到台山之间沿海地区登陆我国,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将达到38 m/s。
上文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21.(多选)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2.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其异同点是( )A.运动的速率相同,3 s内经过的路程相同,起点的位置相同B.运动的速率相同,3 s内经过的路程相同,起点的位置不同C.运动的速率不同,3 s内经过的路程不同,但起点的位置相同 D.均无共同点23.如图所示的x-t图象中,甲为一条曲线,乙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小大于乙的速度大小2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试求:(1)质点在0~2 s内的速度大小。
(2)质点在2~4 s内的速度大小。
(3)质点在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018级新高一物理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审核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主备人:审核人:高一物理组 2018-9-6【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度公式a=ΔV∕Δt,区别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速度变化率ΔV∕Δt。
3. 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有可能增大吗?【自主学习】加速度:(1)定义: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__的比值叫加速度,(2)表达式: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表示在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变化量。
若t。
时刻的速度为V。
,t时刻的速度为V,则ΔV=______________.(3)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4)单位: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5)加速度分类:(6)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
即在___________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在_________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合作探究】对比以下几种不同运动A.在校运动会上,张三同学百米赛起跑阶段,由静止开始在1.0s内速度增加到8m/s B.电动车由静止开始在4.0s内速度增加到8m/sC.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4.0s内速度增加到12m/sD.摩托车以12m/s恒定的速度行驶了3. 0s。
为了能更加清楚对以上情况对比,请你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思考与讨论1: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1)比较A和B(2)比较B和C(3)比较A和C思考与讨论2: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变化量Δv(=v-v0)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3)能否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Δt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4)你认为如何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
思考与讨论3:比较速度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你的理由。
(1)加速度不为零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加(2)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加速度一定大(3)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4)物体速度变化越来越慢,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5)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课堂小结】【典型例题】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的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4.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5.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 >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减小为零时,质点的()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减小,当 a=0是位移达到最大值【课后训练】1.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可知()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量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C. 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的大小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又叫速度变化率2.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3.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设为正方向)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为a1 = 2m/s2,乙的加速度为a2 = -3m/s2,在乙停止运动前,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乙的加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变化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