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七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34.50 KB
- 文档页数:11
7-1何谓蜗杆传动的主平面?在主平面内,蜗杆传动的参数有何意义?答: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中间平面称为主平面。
在主平面内,蜗杆蜗轮的啮合关系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传动。
在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均取主平面的参数和几何尺寸为基准,并沿用齿轮传动的计算关系。
主平面内蜗杆的参数为轴面参数,蜗轮的参数为端面参数。
7-2 何谓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它对效率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时,蜗杆齿面啮合点相对蜗轮齿面的啮合点间的相对速度称为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
滑动速度越大,传动的效率越低。
7-3 蜗杆热平衡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但热平衡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什么措施?答:热平衡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使蜗杆传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热量相等。
当热平衡条件不满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箱体外表面铸出或焊上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2.在蜗杆轴端安装风扇,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能力;3.在箱体油池中安装蛇形冷却水管,利用循环水冷却;4.用压力喷油的方法进行循环润滑,并达到散热目的。
7-4答案略。
7-5图示为一提升机构传动简图,已知电动机轴的转向(图中n1)及重物的运行方向(图中v)。
试确定:(1)蜗杆的旋向;(2)各啮合点上的受力方向。
习题7-5图答:(1)蜗杆为右旋。
(2)各传动件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
锥齿轮啮合处,圆周力的方向垂直向外;蜗轮处,根据所需蜗轮到转动方向,圆周力的方向与转向相同,如图;蜗轮所受圆周力的方向为蜗杆轴向力的反向,利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蜗杆旋向为右旋。
7-6 图示为蜗杆-斜齿轮传动,为使轴Ⅱ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斜齿轮3的旋向应如何?画出蜗轮及斜齿轮3上轴向力的方向。
答:斜齿轮3的旋向应为左旋。
蜗轮轴向力水平向左,齿轮3的轴向力水平向右习题7-6答案本资料由百万课件网收集。
7-19 图7-71所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已知其各齿轮的齿数为Z1=100,Z2=101,Z2′=100,Z3=99,求原动件对从动件1的传动比i H1 .又当Z1=99而其他齿轮齿数均不变,求传动比i H1。
试分析该减速器有何变化。
图7-71 1)解法一:这是一个简单行星轮系。
其转化机构的传动比为:()100100991011'21322313113⨯⨯=-=--==z z z z i H H H HH ωωωωωω1001009910101133⨯⨯=--==H H Hi ωωωω所以:由于10000100100991011111=⨯⨯-==∴ωωH H i解法二:10000/1100001100100991011zz z z 11112132131==∴=⨯⨯-=-=-='H H HH i i i i )(上式直接用公式:2)将Z1=99代入,求得i H1= -100.3)齿轮1的转向从与原动件H 相同变为与原动件H 相反。
7-20 在图7-72示双螺旋桨飞机的减速器中,已知18,30,20,265421====z z z z ,及1n =15000r/min ,试求Q P n n 和的大小和方向。
(提示:先根据同心,求得3z 和6z 后再求解。
)图7-72解:由图可知n 3=n 6=0 根据同心条件:66202262213=⨯+=+=z z z 64253021866z z z =+=+⨯=1)1-2-3-P(H)组成行星轮系 i 13P=n 1−n p n 3−n p=15000−n p 0−n p=−z 3z 1=−6626解得n p =4239.5r/min (与n 1同向) n 4=n p =4239.5r/min 2)4-5-6-Q(H)组成行星轮系 i 46Q=n 4−n Q n 6−n Q=4239.5−n Q−n Q=−z 6z 4=−6630解得min /737.1324r n Q =(与n 1同向).7-21 在图7-73所示输送带的行星减速器中,已知:z 1=10, z 2=32, z 3=74, z 4=72, z 2,=30 及电动机的转速为1450r/min ,求输出轴的转速n 4。
第七章 转子速度波动的调节7.1. 考点提要7.1.1 重要的基本术语及概念:飞轮,速度不均匀系数,最大盈亏功,等效力和力矩7.1.2 重要的基本术语及概念:1. 主轴的角速度在经过一个运动周期之后又变回到初始状态,其平均角速度是一个常数,这种角速度的波动称为周期性速度波动。
2. 速度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在整个周期中,驱动力作功与阻力作功总量相等,没有动能的持续增减,因此平均角速度不变。
但是在某个阶段,驱动力作功与阻力作功是不相等的,有动能的增加或减少,因此出现了角速度的变化。
3. 平均角速度是最大角速度和最小角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2minmax ωωω+=m (7-1)4. 速度不均匀系数是衡量速度波动程度的量,其值为: mωωωδminmax -=(7-2)之所以采用速度不均匀系数,而不采用速度的差值来衡量速度的波动程度,是由于对转速不同的转子,同样的速度变化值,速度波动的程度是不同的,一根每分钟转速10转的转子,转速升高10转是波动了一倍,而一根每分钟1000转的转子,转速升高10转则仅仅增加了百分之一。
5.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当驱动功大于阻力作功的期间,多余的动能储存在飞轮中,使转速随动能的增加而增加,驱动功比阻力功大的部分称盈功。
当驱动功小于阻力作功的期间,储存在飞轮中的动能维持构件继续转动,使转速随动能的降低而降低。
驱动功小于阻力功的不足部分称亏功。
最大动能和最小动能的差值称最大盈亏功max A ,数值上等于动能的最大变化量E ∆。
)(212min 2max max ωω-==∆J A E 把(7-1)(7-2)代入得:][900][22max2max δπωδn A A J m ==(7-3) 式中:min /;/r n s rad m 是是平均角速度ω装了飞轮之后,当驱动力矩大于阻力矩时,前者作功大于后者,出现盈功(即驱动力矩作功有富余),多余的动能就储存在飞轮中;而当阻力矩作功大于驱动力矩时,出现亏功(驱动力矩作功全部用于克服阻力矩作功还不够),此时之所以轴仍能转动,是因为飞轮释放了储存的动能进行补充。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习题讲解题7-6如图7-68所示,有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卡尺测量其三个齿和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为3W =61.83mm 和2W =37.55mm ,齿顶圆直径a d =208mm ,齿根圆直径f d =172mm ,数得齿数z =24。
要求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 、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a h 和径向间隙系数*c 。
解法1:由齿轮公法线测量原理,有:mm W W P b 28.2423=-=mm P W S b b 27.132=-=由渐开线圆柱齿轮任意圆上的齿厚公式:)(2ααinv inv r r r S S i i i i --⋅= )(2ααinv inv r rr S b b b --⋅=)0(22cos απαinv z P S b -⋅⋅-⋅=απinv zP P S b b b ⋅⋅+⋅=2100609212.0)21(=-⋅=bb P S zinv πα查表得:15≈α0012.815cos 28.24cos =⋅=⋅==παππbP P m , 取m=8。
)2(2*a a a h z m h d d +=+=,解得1*=a h)22(2**C h z m h d d a f f --=-=,解得*C =0.25解法2:mm W W P b 28.2423=-=mm zP d b b 49.1852428.24=⨯=⋅=ππ已知:a b d d d << (fad d d <<也可以),由于zd m =zd zd m zd a b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67.87.7<<m ,查表8-2取标准值m=8mm齿轮的公法线测量法所谓公法线长度,是指齿轮上不在同一轮齿上的某两条反向渐开线齿廓间的法线距离。
在齿轮制造时,通过检验公法线长度来控制齿轮加工质量。
错误解法1:24.288.22cos cos 20b P P m ππαπ====⋅⋅0012.815cos 28.24cos =⋅=⋅==παππbP Pmα不是已知的。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6.1 某牛头刨床工作台横向进给丝杆的导程为5 mm ,与丝杆联动的棘轮齿数为40,求此牛头刨床的最小横向进给量是多少?若要求此牛头刨床工作台的横向进给量为0.5mm ,则棘轮每次能转过的角设应为多少?答: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量最小为若要求其横向进给量为0.5mm ,则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应为0.5360360.12540⨯= 6.2 某外啮合槽轮机构中槽轮的槽数z =6,圆销的数目k =1,若槽轮的静止时间1s 2rt =,试求主动拨盘的转速n 。
答:主动拨盘的转速为:6.3 在六角车床上六角刀架转位用的外啮合槽轮机构中,已知槽轮槽数z =6,槽轮停歇时间15s r 6t =,运动时间m 5s r3t =,求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τ及所需的圆柱销数目。
答:运动系数53m 551m 6323t t t τ===++ 所需圆柱销数目232622(2)(62)z k z τ⨯⨯===-- 6.4内啮合槽轮机构能不能采用多圆柱销拨盘?答:不能。
第七章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7.1常用螺纹的种类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答:常用螺纹的种类有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前两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7.2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怎样计算?答:螺纹的主要参数有:(1)大径d ;(2)小径d 1;(3)中径d 2;(4)螺距P ;(5)导程S ;(6)升角λ;22tan S nP d d λππ==;(7)牙型角α、牙型斜角β。
7.3 螺纹的导程和螺距有何区别?螺纹的导程S 和螺距P 与螺纹线数n 有何关系? 答:螺距是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则是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导程S 、螺距P 、螺纹线数n 之间的关系:S nP =。
7.4 根据牙型的不同,螺纹可分为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常用的连接和传动螺纹都有哪些牙型?答:根据牙型的不同,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2 )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达达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达达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啊啊达达的盈功;其次作向下啊啊达达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矢量。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达达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曲轴的平均角速度:;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图7.5图7.67-2图7.7 图7.8解:(1)驱动力矩。
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
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因此求得:(2)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达达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达达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啊啊达达的盈功;其次作向下啊啊达达的亏功;然后作向上啊啊达达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达达。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达达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
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
又在中,,因此有:,则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
先求最大盈亏功。
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则飞轮的转动惯量:(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3)因为一个周期内输入功和和输出功相等,设一个周期时间为,则:,因此有:。
7-5 解:图7.9 一个周期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一个周期阻力矩所作的功为:又时段内驱动力矩所做的功为:因此最大盈亏功为:机组的平均角速度为:机组运转不均匀系数为:故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6答:本书介绍的飞轮设计方法,没有考虑飞轮以外其他构件动能的变化,而实际上其他构件都有质量,它们的速度和动能也在不断变化,因而是近似的。
1.什么是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分别有什么影响?答:由于带的弹性及其在带轮两边的拉力差引起的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打滑指由于某种原因机器出现过载,引起带在带轮面上的全面滑动,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停止转动,造成传动失效。
3.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在带轮面上的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工作寿命。
4. 带传动安装时,为什么要张紧?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哪几种?答:(1)带传动工作时依靠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张紧力;(2)利用电动机的自重和调整螺钉调整带的拉力实现张紧;使用张紧轮。
5. 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减轻这种不均匀性?答:(1)刚性链节在链轮上呈多边形分布,在链条每转过一个链节时,链条前进的瞬时速度周期性变化,链条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速度也相应作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多边形效应”,使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
(2)选取小节距的链条,有利于降低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7. 已知V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 = 7.5kW,带速v = 10m / s,测得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 = 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 e和张紧力F0。
答:9-1 机械平衡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刚性转子可以只进行静平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动平衡?刚性转子达到动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1)消除或减小离心惯性力,降低机械的周期性受迫振动,提高机械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
(2)对于轴向尺寸较小的盘状转子(通常是指宽径比b / D<0.2的构件),只需进行静平衡。
(3)对于轴向宽度很大的转子(b/D>0.2),需进行动平衡。
(4)满足离心惯性力之和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即⎪⎩⎪⎨⎧==∑∑00M F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所得到的平衡,则动平衡。
第7章部分习题解答7-1 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如何防止这些失效形式的发生?答: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磨损、疲劳点蚀、齿面胶合和齿面塑性变形。
防止轮齿折断的措施有:采用合适的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和消除加工刀痕的方法,以减小齿根的应力集中;提高轴及支承的刚度,使载荷沿齿宽分布均匀;保证齿轮有足够大的模数,或采用正变位齿轮,以增大齿根的厚度等。
防止疲劳点蚀的措施有:提高齿面硬度及接触精度;降低齿面的粗糙度;提高润滑油粘度等。
防止齿面磨损的措施有:采用闭式传动;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采用良好的润滑方式等。
防止齿面胶合的措施有:减小模数、降低齿高、降低滑动系数,提高齿面的硬度;降低齿面的粗糙度;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齿轮副材料;采用抗胶合性能好的润滑油等。
防止塑性变形的措施有:提高齿面的硬度;避免频繁启动和过载等。
7-2 在齿轮强度计算中,为什么不用名义载荷而用计算载荷?计算载荷与名义载荷的关系如何?答:计算齿轮的受力时,由齿轮传递的功率计算出的载荷称为名义载荷。
而实际工作时,由于受原动机和工作机的性能、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齿轮及其支承件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齿轮上的载荷要比名义载荷大。
在计算齿轮传动的强度时,应将名义载荷乘以载荷系数,即按计算载荷进行计算。
7-3 一对软齿面圆柱齿轮传动,为什么一般应使小齿轮的齿面硬度高于大齿轮的齿面硬度?答:设计中,考虑到小齿轮的齿根较薄,弯曲强度较低,且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比大齿轮多,为使大小齿轮寿命比较接近,一般应使软齿面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30~50HBS,且传动比越大,其硬度差也应越大;硬齿面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5~10HRC。
7-4 试述闭式软齿面传动、开式传动和闭式硬齿面传动的设计准则分别是什么?答:目前设计一般的齿轮传动时,通常只按齿根弯曲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两种准则进行计算。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主要是齿面点蚀,其次是轮齿折断,故通常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确定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后,再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7-27如图7・24的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长期工作,2轮和3轮输出的最大转矩门和门相等(不计摩擦损 失);各轮齿参数Zi=20, Z 2=60, Z 3=80, b=^mnt f 1轮为主动,单向回转。
如果轮1、2、3均 用45钢调质处理,8级精度,载荷平稳,后1・3,试求主动轴I 允许输入的最大转矩石。
解:齿轮1的输入转矩八,等于齿轮1向齿轮3的输出转矩八3与向齿轮2的输出转矩八2之和,即T\ = T13+ 八2。
齿轮1、3啮合处,切向力的大小相等(书上152页),齿轮1所受切向力咼3与齿轮3所受切向力E3 大小相等,B|J F t ^=F t3f 所以T }3/r 3 =(凡3*&)/ (尺3*尺3)= R\/R 3 = Z1/Z3 = 20/80 = 1/4同理,齿轮1、2啮合处,切向力相等,F t[2=F f2,所以T ]2/T 2 =(形12*&)/ (尺2*人2)= R[/R2 = Z1/Z2 = 20/60 = 1/3因为己知T 3=T 2f 所以乃3⑦2=3/4 o已知轮1、2、3均用45钢调质处理,查书上150页的表7-1,可知齿轮硬度为217-255 HBS < 350 HBS, 根据书上149页的齿轮副性能设计准则,属于闭式软齿传动,应采用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兀二Z E Z 〃Z 号笋弓5匕〃](书上158页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因为瓷書煤活惴 <】,所以尬 <尬,齿轮】、2之间容易发化失效,应(2) 对于标准直齿轮,节点区域系数Z|]为2.5 (书上159页)(3) 由书上159页计算重合度的公式^=[1.88-3.2(1 +丄)]cos"计算得岛=1.67,再根据书上160页的右 Z2表 7・6,重合度系数为 Z e =[ (4一£a ) /3严=0.7771/2=0.88;(4)求许用应力[OH12]一对啮合齿轮,在任意啮合瞬时,接触应力相等(书上159页),即齿轮1、2在啮合处的接触应力均(1)来求齿轮1的输出转矩Tn 的最大值。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习题答案主编:陈霖甘露萍第七章1.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各轮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变动2.怎样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如何确定从动轮的转向?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对于首末两轮的轴线相平行的轮系,其转向关系用正、负号表示。
还可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齿轮的转向3.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区别有哪些?定轴轮系是指在轮系运转过程中,各个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周转轮系是指在轮系运转过程中,其中至少有1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4.怎样求混合轮系的传动比?分解混合轮系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划分?在计算复合轮系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正确地将轮系中的各组成部分加以划分。
而正确划分的关键是要把其中的周转轮系部分找出来。
周转轮系的特点是具有行星轮和行星架,所以要找到轮系中的行星轮,然后找出行星架(行星架往往是由轮系中具有其他功用的构件所兼任)。
每一行星架,连同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和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就组成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当周转轮系一一找出之后,剩下的便是定轴轮系部分了5.轮系的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考虑?考虑机构的外廓尺寸、效率、重量、成本等。
根据工作要求和使用场合合理地设计对应的轮系。
6.如图7-32所示为一蜗杆传动的定轴轮系,已知蜗杆转速n1 = 750 r/min,z1 = 3,z2 = 60,z3 = 18,z 4 = 27,z5 = 20,z6 = 50。
试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z6的转向,并计算其转速。
答:齿轮方向向左,n6=75r/min7.如图7-33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1 = 100,z2 = 101,z2 = 100,z3 = 99。
求:输入件H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图7-32 蜗杆传动的定轴轮系图7-33 减速器答:100001=H i8.如图7-34所示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悬挂重物G 的钢丝绳绕在鼓轮5上,鼓轮5与蜗轮4连接在一起。
机械设计(山东科技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下列零件中哪些零件属于通用零件( )参考答案:轴;离合器;螺栓;滚动轴承2.叶轮属于通用零件。
参考答案:错3.零件是最小的制造单元。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一部机器的设计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计划阶段;方案阶段2.机器的可靠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参考答案:对3.零件的表面破坏的主要形式有( )参考答案:磨损;接触疲劳;腐蚀4.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寿命要求;结构工艺性要求;质量轻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5.机械零件最基本的设计准则是()参考答案:强度准则6.当零件可能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按刚度准则计算。
参考答案:错7.金属材料广泛用于机械零件的原因()参考答案:能满足多用途要求;力学性能好;容易获取;价格便宜8.塑性材料适用于在有冲击的情况下工作的零件。
参考答案:对9.零件工作中若有磨损,要提高表面硬度以增强耐磨性。
参考答案:对10.对机器的经济性要求是( )参考答案:总费用最低第三章测试1.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截面尺寸增大,则疲劳强度将()参考答案:降低2.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参考答案:相等3.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精度及材料等相同时,精磨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的零件相比,其疲劳强度()参考答案:较高4.提高零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值。
参考答案:错5.零件的疲劳断裂不同于一般的静力断裂,而是与应力循环次数有关的断裂。
参考答案:对6.承受脉动循环应力的零件,其应力循环特性为r=0。
参考答案:对7.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提高。
参考答案:错8.机械零件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材料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金属表面间的滑动摩擦状态有()参考答案:干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边界摩擦2.干摩擦与边界摩擦统称为不完全液体摩擦。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6.1 某牛头刨床工作台横向进给丝杆的导程为5 mm ,与丝杆联动的棘轮齿数为40,求此牛头刨床的最小横向进给量是多少?若要求此牛头刨床工作台的横向进给量为0.5mm ,则棘轮每次能转过的角设应为多少?答: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量最小为m in 50.125m m 40f ==若要求其横向进给量为0.5mm ,则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应为0.5360360.12540⨯=6.2 某外啮合槽轮机构中槽轮的槽数z =6,圆销的数目k =1,若槽轮的静止时间1s2rt =,试求主动拨盘的转速n 。
答:主动拨盘的转速为:36018036016rs 23603n -+==⨯6.3 在六角车床上六角刀架转位用的外啮合槽轮机构中,已知槽轮槽数z =6,槽轮停歇时间15s r 6t =,运动时间m 5s r3t =,求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τ及所需的圆柱销数目。
答:运动系数53m 551m6323t t t τ===++所需圆柱销数目232622(2)(62)z k z τ⨯⨯===--6.4内啮合槽轮机构能不能采用多圆柱销拨盘? 答:不能。
第七章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7.1常用螺纹的种类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答:常用螺纹的种类有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前两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7.2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怎样计算? 答:螺纹的主要参数有:(1)大径d ;(2)小径d 1;(3)中径d 2;(4)螺距P ;(5)导程S ;(6)升角λ;22tan SnPd d λππ==;(7)牙型角α、牙型斜角β。
7.3 螺纹的导程和螺距有何区别?螺纹的导程S 和螺距P 与螺纹线数n 有何关系?答:螺距是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则是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导程S 、螺距P 、螺纹线数n 之间的关系:S nP =。
7.4 根据牙型的不同,螺纹可分为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常用的连接和传动螺纹都有哪些牙型?答:根据牙型的不同,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第七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重要的轴类零件的⽑坯通常应选择(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
1-2普通机床床⾝的⽑坯多采⽤(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
④冲压件1-3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被加⼯表⾯的()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设计②⼯序③测量④装配1-4箱体类零件常采⽤()作为统⼀精基准。
①⼀⾯⼀孔②⼀⾯两孔③两⾯⼀孔④两⾯两孔1-5经济加⼯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精度和表⾯粗糙度。
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成本④正常加⼯1-6铜合⾦ 7 级精度外圆表⾯加⼯通常采⽤()的加⼯路线。
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1-7淬⽕钢 7 级精度外圆表⾯常采⽤的加⼯路线是()。
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②粗车—半精车—精车—⾦刚⽯车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铸铁箱体上φ120H7 孔常采⽤的加⼯路线是()。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②粗镗—半精镗—铰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1-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进⾏的热处理⼯序(如退⽕、正⽕等),通常安排在()进⾏。
①切削加⼯②磨削加⼯之前③切削加⼯之后④粗加⼯后、精加⼯前之前1-10⼯序余量公差等于 ( )。
①上道⼯序尺⼨公差与本道⼯序尺⼨公差之和②上道⼯序尺⼨公差与本道⼯序尺⼨公差之差③上道⼯序尺⼨公差与本道⼯序尺⼨公差之和的⼆分之⼀④上道⼯序尺⼨公差与本道⼯序尺⼨公差之差的⼆分之⼀1-11直线尺⼨链采⽤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
偏差等于(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直线尺⼨链采⽤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值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值④各组成环公差平⽅和的平⽅根1-13⽤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①~②~1 ③ 1~④~)。
第七章习题与思考题答案7-1 什么是机械加工生产线它的主要组成类型及特点有哪些答:机械加工生产线: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一些加工工序较多的工件,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往往把加工装备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排列,并用一些输送装置与辅助装置将他们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能够完成工件的指定加工过程的生产作业线。
机械加工生产线由加工装备、工艺装备、传送装备、辅助装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7-2 影响机械生产线工艺和结构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机械生产线工艺和结构方案的主要因素:1)工件几何形状及外形尺寸;2)工件的工艺及精度要求; 3)工件材料;4)要求生产率;5)车间平面布置;6)装料高度。
7-3 简述机械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内容和流程答:机械加工生产线的设计一般可分为准备工作阶段、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和结构设计阶段。
主要流程如下:1)制定生产线工艺方案,绘制工序图和加工示意图;2)拟定全线的自动化控制方案;3)确定生产线的总体布局,绘制生产线的总联系尺寸图;4)绘制生产线的工作循环周期表;5)生产线通用加工装备的选型和专用机床、组合机床的设计;6)生产线输送装置、辅助装置的选型及设计;7)液压、电气等控制系统的设计;8)编制生产线的使用说明书及维修注意事项等。
7-4 在拟定自动线工艺方案时应着重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1)工件工艺基准选择: a、尽可能在生产线上采用统一的定位面,以利于保证加工精度,简化生产线的结构; b、尽可能采用已加工面作为定位基准;c、箱体类工件应尽可能采用“一面两销”定位方式,便于实现自动化,也容易做到全线采用统一的定位基面;d、定位基准应有利于实现多面加工,减少工件在生产线上的翻转次数,减少辅助设备数量,简化生产线构;e、在较长的生产线上加工材料较软的工件时,其定位销孔因多次定位将严重磨损,为了保证精度,可采用两套定位孔,一套用于粗加工,另一套用于精加工;或采用较深的定位孔,粗加工用定位孔的一半深度,精加工用定位孔的全部深度;f、定位基准应使夹压位置及夹紧简单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