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综合(模块整合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生命活动细胞结构与功能: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藻)。
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但含有核糖体,且遗传不遵循三大遗传规律,仅能通过基因突变进行遗传变异。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器的功能: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但无膜结构。
2. 生物大分子与遗传遗传物质:DNA和RNA是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但并非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如RNA病毒(如HIV)的遗传物质就是RN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不是所有DNA都是基因,还包括非编码区。
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但还包括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等特殊情况。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但并非所有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 生物代谢与能量转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注意区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不同阶段。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前者需要氧气参与,后者则不需要。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其含量很少,需要不断与ADP 相互转化以维持能量供应。
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相关联(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而ATP的水解则与吸能反应相关联(如主动运输、细胞分裂等)。
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们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高中生物易考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被考察也容易出错。
下面是一份高中生物易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Mendel定律)-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影响-显性和隐性遗传-构造遗传图的方法3.分子生物学:-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机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遗传密码表的使用4.细胞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差异-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影响-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的关系5.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方式6.植物生殖与发育:-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高等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激素调节和植物生长的关系7.动物生殖与发育:-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激素调节和动物生长的关系8.生态学:-生态系统和生态圈的概念-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9.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转基因生物的种类和风险-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基因组测序和DNA指纹的原理和方法。
高中生物学易错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是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
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使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而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坚硬的保护层,起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细胞代谢易错知识点包括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而细胞呼吸是细胞中进行的一种代谢过程,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
3. 细胞分裂易错知识点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一般发生在体细胞中。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4. DNA和基因易错知识点包括DNA的结构、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是构成基因的主要化学物质,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
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和决定特定性状的单位。
二、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组织结构易错知识点包括叶的解剖结构、根的结构和茎的结构。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而茎是植物的支持和传输器官。
2. 植物的营养易错知识点包括光合作用和植物的营养元素吸收。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光能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的主要营养来源。
植物需要氮、磷、钾等元素来生长和发育。
3. 植物生长调节易错知识点包括植物光周期和激素调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光照的影响,光周期对植物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如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易错知识点包括动物的体表结构和器官的结构。
动物的体表结构包括皮肤、毛发和羽毛等,起保护和保温作用。
器官的结构如心脏、肺部、肾脏等分别负责心脏循环、呼吸和排泄等功能。
2. 动物的消化和循环易错知识点包括动物的消化器官和血液循环。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等,血液循环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3. 动物的神经和内分泌易错知识点包括动物的神经元和内分泌腺。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1.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2.维生素多是酶的辅助组成成分3.病毒等少数种类的微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若认为病毒不能进行代谢活动是不正确的。
4.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只需保持其正常生存状态的条件,即可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
5.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密集形成的一种结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6.沉淀物中含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在离心过程中部分噬菌体外壳并未脱离大肠杆菌,从而进入沉淀物7.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去雄一定要选择花粉未成熟时,且要将花粉去除干净。
8.若高茎ⅹ矮茎→高茎、矮茎的现象则不属于性状分离9.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也不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就有染色体,而是雌、雄异体的生物,也没有性染色体,如蜜蜂是由染色体数目多少决定性别,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南昌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的,是单倍体。
10.豌豆圆粒转基因插入了一段DNA序列变成皱粒基因,也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11.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12.多基因遗传病具有的家庭聚集现象并不是发病率高的意思,南昌是多基因遗传病往往出现在有亲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
13.如2,4—D比天然生长素的作用持久就是因为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体内缺乏分解2,7—D酶。
14.并不是所有植物激素的作用都有双重性,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的作用都没有双重性。
15.群落演替的结果是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及总生产量,不是“取而代之|如森林群落中仍有苔藓植物。
16.甲基绿一吡罗红为碱性染料。
17.解离技术和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技术:解离技术适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段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技术适用于分散动物细胞,获得动物细胞悬浮液。
18.植物叶片生成淀粉的鉴定:适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等。
19.制备细胞膜以哺乳类的红细胞作材料为好,而提取DNA分子以鸟类的红细胞为材料。
高中生物易错题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的流动性:易错题中常考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需理解膜的流动性是膜结构特点,与蛋白质和脂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2. 细胞器的功能:易混淆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需记住线粒体是能量工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 核酸的结构:DNA与RNA的区别在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的不同,DNA 含有脱氧核糖和A、T、G、C四种碱基,而RNA含有核糖和A、U、G、C 四种碱基。
4. 蛋白质合成: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区别,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易错题中常考这两个定律的应用和解释。
2.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需理解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区别,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
4. 进化论: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突变是进化的四个机制,易错题中常考这些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是单一的捕食关系,食物网是多个食物链的交织,易错题中常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 群落生态: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是群落生态的重要参数,易错题中常考这些概念的测量和意义。
4. 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恢复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易错题中常考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四、人体生理与健康1. 神经调节: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机制,易错题中常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递。
2.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和反馈机制,易错题中常考各种激素的作用和调节过程。
3. 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易错题中常考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疾病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易错题中常考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控策略。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145 条1.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很发达。
2. 效应T 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激活其溶酶体)。
3. 凋亡:正常的,程序性的死亡。
4. 若某细胞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其表达出了基因的性状,已经分化了。
5. 具膜小泡+高尔基体的=分泌小泡。
6. 所有细胞的呼吸酶是相同的。
7. 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是不同的概念。
8. 受精作用主要说明生物膜具有识别的功能。
9. 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有细胞结构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0. 效应B 细胞也叫做浆细胞。
11. 判断: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错的)解析:要形成完整个体才能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2. 赤霉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变高。
13. 加入斐林试剂后一定要答“沸水浴” ,不然不会有颜色变化。
(温度不够高)14. 分生区细胞特点:①正方形②排列紧密③有处于有丝分裂状态的细胞15. C4 植物无光合午休现象。
16. 若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则有机物积累量a= 1 2小时总光合- 1 2小时呼吸又因为1 2小时总光合= 1 2小时净光合+ 12小时呼吸- 1 -所以a=12小时净光合-12小时呼吸= 12X (净光合-呼吸)17. 抗体的别名:抗毒素,凝集素18. 高浓度的2, 4— D 溶液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达到除草的目的19. 对于进入人体的细菌外毒素,通过体液免疫即可使其丧失毒性。
20.20.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 伴X 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会患病。
(交叉遗传)22. 基因缺失一段DNA 但这个基因还在,没有缺少或增添基因,属于基因突变23. 自养型生物不利用外界的有机物,自己能合成有机物。
24. 将番茄种在温室中,写出两条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①白天升温,晚上降温 ②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25. 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综合一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tRNA含C H O N P S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未分裂)(以分裂)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
例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2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Ⅰ.脂肪的鉴定试验:50%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33.手语是一钟镅裕 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34.基因= 编码区+ 非骗码区(上游)(下游)(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36.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生物诱导:灭火的病毒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阮病毒仅具蛋白质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41.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42.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44.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C4植物的暗反应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也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叶肉细胞CO2→C4 围管束鞘细胞C4→CO2→(CH2O)45.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4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出现在细胞生物学的考试中。
易错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的结构。
(2)核膜的功能:核膜是细胞核的外层膜,具有调节物质出入和保护细胞核的功能。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质是在非分裂状态下的染色体,染色体是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见的染色质。
2.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过程,容易发生错误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核分裂和细胞分裂四个阶段。
(2)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进行染色质凝聚和染色体展开两个阶段的变化。
(3)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们的异同点需要理解清楚。
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易错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分子。
(2)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液体基质,包含有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3)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高尔基体参与合成细胞膜、分泌蛋白质和溶酶体的形成等。
二、遗传学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常常出现在遗传学的考试中。
易错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DNA的结构:DNA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具有双螺旋结构。
(2)DNA的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复制和表达的载体。
2. 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易错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DNA的复制方式:DNA的复制方式包括保持原样复制和半保持原样复制两种方式。
(2)DNA复制的主要酶:DNA的复制主要由DNA聚合酶和DNA 解旋酶参与。
3. 酶切和电泳酶切和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见的实验技术,易错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酶切的原理:酶切是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将DNA分子切割成不同的片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易错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2. 细胞器的功能:-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进行有氧呼吸。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特有。
-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和脂质合成。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后期加工和分泌。
- 溶酶体:含有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核先分裂,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细胞。
-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分裂,形成四个遗传信息减半的细胞。
二、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结构为双螺旋。
-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DNA进行精确复制。
- 基因: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
2. 基因的表达:- 转录:DNA信息转录成mRNA。
- 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
3. 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现型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4. 进化论:- 物种:具有共同特征的生物群体。
- 进化:物种的遗传特征随时间变化。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循环物质。
2.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链。
-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
3. 人口生态:- 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移出率影响。
- 人口容量:环境承载人口的最大数量。
4.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需求,不损害后代需求。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
四、人体生理与健康1. 呼吸系统:- 呼吸作用: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
- 肺功能: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 遗传学:易错知识点包括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基因突变的种类及影响、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区别、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影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等。
2. 细胞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器的功能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质粒和染色体的区别、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功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等。
3. 分子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DNA的结构和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DNA和RNA 的区别、核糖体和核小体的功能、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等。
4. 生物进化:易错知识点包括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进化的证据和进化的机制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同域与共同祖先的关系、群体遗传和个体遗传的区别等。
5. 生态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生态位和生态位分化的区别、原生林和人工林的特点、氮循环和碳循环的过程等。
6. 免疫学:易错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疫苗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自身免疫和免疫抑制的关系等。
7. 植物生长发育:易错知识点包括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根冠比和叶冠比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周期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8. 动物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行为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前脑和中脑的功能、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域与类的关系等。
9. 微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细菌的结构和分类、病毒的结构和感染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病原微生物和益生菌的作用、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防御机制等。
1.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2.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3.人体内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说明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是有条件的,且转化程度有差异。
4.人体内主要是通过糖类氧化分解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
这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5.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6.胆汁的作用是物理消化脂类7.脂肪消化后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再由毛细淋巴管注入血液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9.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10.种子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11.大豆有根瘤菌不用氮肥12.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与该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有利于该作物的结瘤固氮13.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5.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6.蛋白质和DNA在加热时都会变性,而当温度恢复常温时DNA恢复活性,蛋白质不恢复活性17.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
是适应环境的结果1.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2.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 朊病毒仅具蛋白质3.流感、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4.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5.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运输方式⑴主动运输⑵自由扩散6.PH改变膜的稳定性(膜的带电情况)和酶的活性7.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高尔基体可合成纤维素(植物)、加工分泌蛋白(动物)等8.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与核糖体有关,分泌酶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有关9.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或线粒体(例如:蓝藻)10.一种高等植物的细胞在不同新陈代谢状态下会发生变化的是哪些选项?⑴液泡大小√吸水失水⑵中心体数目×高等植物无此结构⑶细胞质流动速度√代表新陈代谢强度⑷自由水比结合水√代表新陈代谢强度11.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
例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殖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12.动物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13.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1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线粒体——提供能量15.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16.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17.实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脂肪的鉴定试验: 50% 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DNA的粗提取: 95%(脱氧核苷酸不溶)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丙酮1.tRNA含C H O N P S2.染色体除了含有DNA外还含有少量的RNA3.生物的一切性状受基因和外界条件控制,人的肤色就是受一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的。
4.达尔文认为生命进化是由突变、淘汰、遗传造成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适者生存)5.遗传规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连锁定律6.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出现性状分离,不出现性状分离比7.生物可遗传变异一般认为有3种(1)将转基因鲤鱼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鲤鱼杂交产生三倍体鱼苗(染色体变异)(2)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血红蛋白病(基因突变)(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基因重组)8.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像交叉互换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9.基因自由组合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受精作用10.基因= 编码区 + 非编码区(上游)(下游)(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11.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12.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对人类有利的突变。
13.化学诱变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秋水仙素14.杂合子往往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15.“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是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是由杂交技术培育的。
16.关于基因重组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有丝分裂可导致基因重组× B. 等位基因分离可以导致基因重组×C. 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17.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1.一切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2.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
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中枢神经不包含神经中枢4.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感受器是下丘脑5.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6.低血糖:40~60mg 正常:80~120mg\dL高血糖:130mg\dL 尿糖160mgdL~180mgdL7.生长激素:垂体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垂体分泌→促进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腺体分泌激素胰岛:胰岛分泌→降糖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孕激素:卵巢→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为精子着床和泌乳做准备催乳素:性腺→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维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周期8.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是协同作用9.肾上腺素是蛋白质10.神经调节:迅速精确比较局限时间短暂体液调节: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时间较长11.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汗液等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例如:泪液)、白细胞(例如:伤口化脓)12.皮肤烧伤后第一道防线受损13.靶细胞感受激素受体的结构是糖被,物质是糖蛋白14.细胞免疫阶段靶细胞渗透压升高15.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6.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7.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成分是糖蛋白,有3层作用⑴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⑵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⑶增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20.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21.可以说在免疫过程中消灭了抗原而不能说杀死了抗原2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
HIV潜伏期10年23.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病毒RNA→DNA→蛋白质RNA→DNA→HIV病毒RNA→RNA24.酿脓链球菌导致风湿性心脏病25.自身免疫病、过敏都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26.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27.注射疫苗一般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特定抗体1.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别组成、年龄组成2.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2)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3)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只需生殖隔离即可)3.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4.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6.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7.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8.(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9.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10.能量在相邻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11.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12.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13.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15.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由上到下分布而为了适应环境乔木耐受光照的能力最强,当光照强度渐强时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不大1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18.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由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19.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1.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2.质粒的复制在宿主细胞内(包括自身细胞内)3.mRNA→一条DNA单链→双链DNA分子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单链DNA→双链DNA4.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5.目的基因被误插到受体细胞的非编码区,受体细胞不能表达此性状,而不叫基因重组(插入编码区内叫基因重组)6.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7.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8.植物培养时加入:蔗糖生长素有机添加物动物培养时加入:葡萄糖9.植物的组织培养VS动物个体培养10.离体植物组织或器官经脱分化到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到根或芽等器官,再到试管苗11.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12.离体的组织培养成完整的植株⑴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⑵这种技术可用于培养新品种、快速繁殖及植物的脱毒⑶属于细胞工程应用领域之一⑷利用这种技术将花粉粒培育成植株的方式称为花药离体培养,用于单倍体育种13.诱导细胞融合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生物诱导:灭活的病毒14.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15.单克隆抗体是抗体(单一性强灵敏度高)16.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1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典型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综合应用18.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胚胎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胚后发育)19.生殖细胞不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20.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本应当分裂4次而实际分裂5次基细胞受精卵→顶细胞→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21.受精卵靠近珠孔22.受精卵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是性别决定的时期23.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4.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未分裂)(已分裂)25.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26.高等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