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三)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37
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分行排列的文学体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内容上,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今天的新体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的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一)思念家乡、亲友1.游子愁思。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4.少妇情思。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二)建功立业,报效国家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杜牧的《赤壁》。
3.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4.保家卫国的豪情。
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三)忧国忧民1.反映战乱的痛苦。
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
2.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观刈麦》。
3.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的《登楼》。
4.讽刺统治者昏庸腐朽。
如:杜牧的《泊秦淮》。
(四)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送友人》。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寄情山水1.对田园美好生活的赞美。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
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诗歌阅读是中国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常见的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方法对于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阅读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方法。
1. 理解题a. 主旨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读者理解诗歌的主旨或中心思想。
答题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通读全文,理解诗歌的整体语境和情感表达;2. 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和重复句式,以帮助理解主题;3. 根据理解,选出最能概括诗歌主旨的选项。
b. 具体细节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读者细致理解诗歌的细节描述或情感表达。
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仔细阅读相关语句和段落,理解诗歌中的细节信息;2. 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修辞语言;3. 根据理解,选出最准确描写细节的选项。
2. 形象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读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并进行解读。
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注意诗歌中出现的具体事物、动作、景象等形象;2. 分析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3. 根据理解,选出最能解读形象的选项。
3. 诗歌类型题这类题目要求读者辨析诗歌的类型,如抒情诗、写景诗等。
答题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 研读诗歌的内容、情感和结构等特点;2. 注意诗歌与不同类型的共同特征;3. 根据理解,选出最符合诗歌类型的选项。
4. 扩展题这类题目要求读者对诗歌进行发挥和扩展。
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借助诗歌内容和情感进行联想和引申;2. 进行意义上的延伸和拓展;3. 根据理解,选出最能扩展诗歌意义的选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阅读题型及对应的答题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多进行实际练习和对比分析,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是什么?如何作答?有没有现成的公式模板?语文诗歌鉴赏题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大家掌握这些古诗词答题方法对考试很有帮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题型和答法。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1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境型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地特点来分析作者地思想感情。
3、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第三步,结合诗歌地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地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5、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地内容。
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1 诗歌鉴赏的15 种题型及答法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这种种类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找到诗中描述的有关语句,正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用精华的话语归纳形象的特点。
第三步,联合文章的要旨指出描述形象的作用或成效。
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境界型这种种类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光景,在忠实原诗的基础长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 (双音节词 )归纳这些光景所创建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安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悲凉注意遥能正确地表现光景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依据境界氛围地特点来剖析作者地思想感情。
3、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第一表示自己的见解。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正确表示该字在诗句中的正确含义。
第三步,联合诗歌地有关内容详细剖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第四步,适合睁开联想和想象,谈谈该字创建了如何地境界,或表达了如何的感情等。
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要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联合该字在表达要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步,指出该字在构造上所起的作用。
5、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正确点明语言特点,如清爽自然、朴素无华、华丽绚烂、理解晓畅、委宛委宛、雄浑豪迈、精练生动等。
第二步,联合有关诗句详细剖析这特点是如何表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正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第二步,联合诗句谈谈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地内容。
第三步,剖析作者采纳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表现出如何的旨趣。
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说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挖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绘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谈论看法态度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明确表示你的看法。
诗词语言鉴赏的四种题型与答题技巧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纵观近年来新课标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的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的日渐流行(如新课标卷、北京卷、上海卷等)。
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题型归纳及满分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提问方式】这种类型题常见的问法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回答这种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意与境的有机统一体,“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场景氛围。
境是抒发情感的依托,所以本题答案应该由两部分构成:境+意。
为了更好的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意,同学们需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比如(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含义,详情意象作用相关材料)【解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二步:具体阐释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描述时,忠实于原诗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这是一幅优美和谐的春景图。
(步骤一)阳光普照、水碧山青、春风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春光明媚、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步骤三)。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第二种模式:分析表达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其答题示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补充常见意境: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雄伟壮阔、苍茫、高远2.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深静寂、恬静优美、宁谧、3.凄清、萧条、凄凉、冷清、萧瑟、肃杀、冷寂、肃穆、沉郁忧愁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