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史
- 格式:ppt
- 大小:9.56 MB
- 文档页数:29
西洋服装史一.填空1:最早比基尼,因为体育竞技而出现,穿着的对象是当时罗马女子。
2: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羊毛织物13:男装二部式:14世纪中叶,男子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与肖斯组合的二部式形成。
4:哥特式建筑对服装的影响: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相呼应的尖头鞋波兰那和圆锥状的尖帽子汉宁。
5近世纪艺术风格上分为三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洛可可时期6:巴罗克服装特点: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
特别是男性服装中到处滥用蕾丝、缎带、刺绣。
7:荷兰风时代:“三L”时代。
即Longlook长发、Lace蕾丝、Leather皮革。
8:洛可可时期:女装反复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
男子继续流行使用白色假发。
9:洛可可时期女装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X型,紧身胸衣及裙撑的使用,大量使用蕾丝,缎带。
10:今天西服上衣的前身——拉翁基·茄克男子的三件套是:夫拉克、庞塔龙、基莱11:沃斯:——擎起巴黎高级女装大旗的第一位设计师。
关于他的四个第一有:(1)第一个使用假人形,真人模特,假缝(立体裁剪)。
(2)第一个每年举行四次发布会的设计师。
(3)第一个向美国,英国成衣商出售作品的设计师。
(4)第一个开设时装沙龙的人,是时装表演的鼻祖,是公主线时装的发明者。
12:巴斯尔样式:一共出现三次。
17世纪末18世纪末19世纪末三件套形式13美索不达米亚的特点:流苏,织花,刺绣14: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兽皮15: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保护说,羞耻说,装饰说,护符说古希腊主要服装:希腊的服装是把一块长方形的布在身上缠裹、披挂而形成的不用缝制的衣服。
从着装形态上大体可以分为希顿和希玛纯两种二.名词解释罗印克洛斯其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丘尼克t unic:一般是指紧身合体的连体衣,有短袖,衣身较窄,很合体,还常常系有白色的细腰带,有时在袖口还有滚边装饰,在领口用细带系结。
西洋服装发展史“西方”,沿用了关于区域范畴的习惯称谓,与亚洲一带的“东方”相对。
西方服装史,即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上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所体现出来的与东方服装相迥异的风格,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代表了人类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古代奥运会裸体竞赛所谓文明,始于一种深度模式的建造。
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通过“对象化”的行为改造这个世界,而且要赋予物质世界以“人化”的意义。
从这意义上讲,服饰是一种符号,它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双重意蕴。
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文化的具体模式不同,其“所指”的内涵和“人化”的意义也就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别。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一、人类出现最早的衣类、兽皮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①保护学说、这种学说被认为是保护人类穿衣的最初动机。
可分为保温和保护两种目的②羞耻说、这种学说最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也是最站不住脚的一种学说,认为人类穿衣是为了“遮盖”或“隐蔽”人体,是生理和心理的被动的防护,是消极的。
③护符说、一种心理上的防护,其背后还隐藏着装饰的动机。
④装饰说、现在最受人们支持的一种学说,认为衣服最初是做为人类的装饰欲和美感的发现而产生的。
二、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裁剪和缝制。
三、丘尼克:筒形紧身连衣裙四、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这两种现象交错而成的。
也就是说,做为单纯的造型的补充,古埃及人用尽了各种装饰手段,其结果使衣服与装饰品相对,后者的比重大很多四、罗印。
克罗斯:腰衣,其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绕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挡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有很多普利特褶,五、美索不达米亚装饰特点:流苏六、爱琴文明的服装:是一种极为独特的样式,造型完美,夸张适度,人体与衣服的高度协调。
尤其是女装,紧包身体,用紧身胸衣束腰,膨大化的裙子及裙子外面的围裙,裁制技术难度极高七、古埃及的衣料主要是:亚麻织物古代西亚的衣料主要是羊毛织物八、古希腊的服装:希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连衣裙,是最基础的衣服,,希玛纯是缠裹在希顿外面的一块布,相当于外套,希腊服装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布在身上的披挂形成优美的衣褶效果,即多莱帕丽。
九、两种希顿的区别:①多利亚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亚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典雅的女性特征。
②多利亚式有折返的下来的阿波太革玛:爱奥尼亚式没有。
多利亚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肩固定多处④多利亚式的侧缝一般不缝合,爱奥尼亚式侧缝必须缝合。
⑤多利亚式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有袖子的构成。
十、托加:托加是罗马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也是世界最大的服装。
西方服装设计简史
西方服装设计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衣服的风格具有多样性,由于古希腊人崇尚审美,所以他们将艺术与服装完美结合。
罗马时期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里程碑,罗马人注重自然与实用,他们创造出大量的服装搭配。
在中世纪,欧洲的王室和高级社会开始流行特殊的服装,给了新的启发,服装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统治者开始对时尚领域进行改革。
十七、十八世纪,服装设计受到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影响,服装搭配变得更加复杂,比如说,以英国为代表的森林风,以法国为代表的古典风,以德国为代表的田园风等等。
到了19世纪,服装设计受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服装开始变得更加时尚,服装上出现了新的元素,比如裙子、胸衣、外套等等。
20世纪,服装设计受到了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街头文化、军旅风等新风格不断涌现,服装设计日新月异,让服装搭配变得更加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