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情绪管理心理学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808.00 KB
- 文档页数:6
压力情绪管理心得体会压力情绪管理心得体会(篇1)11月20日下午15:20-17:00,在行政楼二楼多功能厅听了李宏翰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关于高校辅导员及大学生压力释放与情绪管理的讲座,颇有感触,不仅仅是因为李教授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生动的演讲,更是由于校友的一点渊源吧,原来他是黄希庭教授的学生,这个名字在学校的时候经常被提到,如雷贯耳。
加之,作为心理学的爱好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辅导员,对这方面的知识与案例仍然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并且许多实际案例都能够与目前大一新生学习、生活的状况不谋而合,许多知识与技巧都能够值得借鉴与研究。
一、大学生压力分析压力,并不是我们高中物理书上指的压强、压力,这里更多的是表现在身心上的一种威胁与恐惧,主要是由压力源造成。
压力源来自于各个方面,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
大学生新生刚刚迈入大学,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在一起,不仅有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差异,更有各具特点的性格,因此,和谐的共存于促进,就成了大学生造成压力的首要因素。
许多不经意的小摩擦,往往在不当的处理中,被放大,被积累,直到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带来双重的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例如:宿舍适应性问题、恋爱感情问题、人际关系敏感,社交恐惧等常见的心理问题。
加之,学生对心理知识与心理咨询的不恰当理解,大部分都会找不到宣泄口,自行处理,找不到突破口,给自己产生一堆的心理疑问。
大学生由压力造成的基本都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等,出现心理不正常,类似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等疾病还是较少。
二、大学生压力表现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1、学业压力。
包括各种科目、课程的学习,期末的考试,评奖的标准与学习成绩挂钩,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
有人会因压力产生动力,成为学霸,学习标兵的能人,有人会因为平时学习的散漫,导致挂科,作弊,犯下错误。
2、生活压力。
大学生在学校要生活,自然受到经历压力、文化压力、交往的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约。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重新认识压力与情绪;●明确压力与情绪的关系;●掌握压力管理的方法。
解读压力与情绪一、压力大小与压力检测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设定一些目标。
目标达成时会激动、兴奋、喜悦,如果目标未能达成,或者开始走下坡路,压力便油然而生。
无论是身处职场摸爬滚打的员工,还是成功的企业家,都在承担着太多的角色,有自己的老板、客户和家人,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即使自己不想要、不想承担压力,身边的人也会给自己压力。
【案例】画图测压力要求:拿出一张A4纸,在纸上画一幅画——雨中的你。
这幅画可以测试一个人压力的大小及来源。
测试标准:1.在这幅画中,“你”代表画图者本人,“雨点”代表压力。
衡量雨点大小的标准是雨点与人的比例。
雨点画得越大、越多,说明自己目前面临的压力就越大。
2.将这幅画左右对折。
如果所画的人或画的主体在对折线的左侧,说明压力来源倾向于过去的事情。
例如,有件事情做得不漂亮、和别人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和矛盾,今天仍然记在心里。
如果所画的人或画的主体在对折线的右侧,说明压力来源倾向于未来,即担心未来会有事情做不好,或者未来有些事情必须做,但是没有能力、没有资源支持,等等。
3.如果这幅画中画有雨伞,说明画图者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处理方法。
没有画雨伞的人则有两种可能:一种人是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任凭压力蹂躏,这些人是压力的负面产物;另一种人是面临狂风暴雨时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这些人的抗压能力很强,而且必须在重压之下才能体现出激情,无压工作反而不适合他们。
4.如果这幅画中画了乌云,说明未来还有一些压力,还有一些事情尚未解决。
5.如果这幅面中画有积水,雨点蓄积在地面上,说明画图者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有过去的、现在的,甚至还有未来可能发生的。
实际上,人们还可以通过这幅画测出其他结果。
例如,将这幅画上下对折,如果画的主体在上半部分,说明画图者比较追求完美,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而这份压力有时是自己身体难以承受的,让自己感觉很累;如果画的主体居于中间位置,说明画图者比较自我,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在沟通中经常遇到误解,表达的意思经常遭到别人的误会。
测试:你看到了什么?第一部分情绪--情绪管理能力好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情绪管理不好的人一定不会成功什么是情绪?喜、怒、哀、惧、疚、厌情绪的分类•喜:开心、快乐、痛快…•怒:生气、气恼、愤怒…•哀:伤心、难过、痛苦…•惧:紧张、害怕、惊恐…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是一个人期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愤怒:是需求受到抑制或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验。
悲哀:是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者梦想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恐惧:是当危险状况出现时,人们企图摆脱和逃避,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概要情绪管理的定义: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EQ)。
情绪管理方法: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是情绪的表达,好比善于掌握"水"、"火",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学好情绪管理,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由工作、生活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且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第二部分压力一组图片我看到了什么?(似动错觉)•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看时,转速快吗?•重来一次•闭上眼睛,深呼吸•再心平气和看,转速自然就慢或者静止了工作幸福指数调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开展“工作幸福指数调查”。
共有5350在职人员填写问卷。
“工作幸福指数”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0根据统计分析,中国在职人士总体“工作幸福指数”为2.57,处于中等偏下状态。
负面情绪体验得分比较高(达到3.79)。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职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是不是会比较?来自中国抑郁症的情况报告•全世界心理疾病已成为第四大疾病,全球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英国一半的妇女服用抗抑郁药。
•4%—8%,约5500万人,导致自我国抑郁症患者占总人口的杀人数为80万人,远超过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万人。
每2分钟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
可怕的是,约90%左右的抑郁患者没有意识到并及时就医,成为隐匿在社会中的定时炸弹。
情绪与压力管理学习心得(3篇)情绪与压力管理学习心得(通用3篇)情绪与压力管理学习心得篇1今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压力与情绪管理知识培训学习。
本次培训,专家、教授对《压力与情绪管理》等方面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和深刻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聆听了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后,谈谈自己在如何提高团队建设方面的几点体会:正确认识压力,压力是现代生活的副产品,压力和情绪、自卑等有关。
第一方面,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者环境。
第二方面,压力是人的一种主观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压力是人的一种心态。
第三方面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者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或者行为上的反应,比如脸发热等。
压力源是让我们感到紧张的压力事件。
过度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精神问题,过度的压力还可能引发与心脏有关或者其他可怕的疾病。
压力并不是完全有害的,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使学习、工作更有效率。
面对巨大的压力,学会缓解压力,提高自信,控制情绪,有效管理时间,建立人脉,增进沟通,掌握自我放松技术等都是缓解压力的方法。
压力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反应。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只不过各自感受的压力大小不同而已。
而我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在这两年内可以说是时大时小,这也导致了我情绪的不稳定。
而我的.这些压力的来源呢,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一:自我设定的目标过高,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每个人都有理想,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
而我并没有适应这个差距,始终对自己要求过高,凡事都想要十全十美,最终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太大,这就导致了我情绪的不稳定。
内因二:不恰当的认知模式。
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因为人的认知不同,而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大都来源于我们的错误认知,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不合理信念。
而我便一直在生活中强调自己必须做好,而当各种原因导致做不好时,我的心情就会变坏。
压力和情绪的心理学解读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情绪,这些因素不仅会对我们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压力和情绪的心理学解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压力和情绪的定义、来源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压力的心理学解读压力可被定义为一种个体面对紧迫要求时的身体或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压力可以源于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
也可以源于内在的因素,如自我期望、内心冲突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能量和动力,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 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外部压力来自环境和他人的期望,比如工作场所的竞争、学校的考试等;内部压力则来自个体自身的内心需求和冲突,比如个人的自我期望和自我要求等。
2.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应对能力。
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的人们容易出现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决策困难等问题。
因此,管理和应对压力对于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情绪的心理学解读情绪是人类内在感受和情感经验的一种反应,通常包括喜乐、愤怒、悲伤、恐惧等。
情绪是人们对事件、人物和环境作出的主观反应。
情绪具有明确的主观体验和生理表现,但又与压力有所区别。
1. 情绪的形成情绪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
它涉及到人们对事件的感知、评价和反应,同时受到个体的价值观、经验和情境的影响。
比如,当遭遇到令人愉快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而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人们常常会感到不悦和焦虑。
2. 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和积极心态,提高自我满足感和生活质量。
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抑郁等则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人们容易产生身心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无论是来自学业、工作还是人际关系。
而如何正确管理这些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们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时,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
这些负面情绪会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
而当我们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面对心理压力,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呢?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此外,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排解负面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抑制或否定自己的感受。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这是很正常的。
只有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情绪,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情绪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和调整。
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容应对,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谢谢大家!。
心理学基础: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议题,直接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面临着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如果不能有效管理情绪和释放压力,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掌握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可以提升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改善个人的心理状态与生活幸福感。
一、情绪的基础理论一是情绪的构成包括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
情绪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还会引起身体的生理变化,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
二是心理学家通常将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
正性情绪如快乐、满足感等能够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个人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
负性情绪如愤怒、焦虑、悲伤等则可能引发不适和心理困扰,长期累积甚至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根据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情绪的产生是个体对生理变化的认知反应。
例如,当人感到害怕时,身体会首先出现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随后人们通过这些生理反应意识到自己害怕。
反之,坎农-巴德理论认为情绪与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先后顺序。
二、情绪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一是认知重构法,即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来调整情绪反应。
例如,如果个体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重新审视失败的意义,将其看作成长的机会,从而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
二是情绪表达与调节。
适当地表达情绪是情绪管理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抑制情绪可能导致负面情绪的累积,进而产生心理困扰。
因此,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情绪,可以帮助个体释放压力,避免情绪过载。
此外,呼吸调节、冥想和正念练习等技术也有助于缓解情绪波动。
通过深呼吸、放松冥想,个体可以在情绪激动时迅速平复心情,恢复理智思考的能力。
三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情绪管理的重要资源。
通过与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个体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