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保肝药物的选择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18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及使用说明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是通过抗菌机制抑制和杀死结核分枝杆菌,以达到控制病情、缩短传染期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及其使用说明:1.异烟肼(isoniazid,INH):异烟肼是用于结核病的一线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复制。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异烟肼的剂量会有所变化。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口服300毫克,儿童根据体重每日口服5-10毫克/公斤。
治疗期一般为6-9个月,必须按医生的嘱托进行规范用药。
2.利福平(rifampicin,RFP):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重要药物,能够迅速杀灭结核分枝杆菌并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成人剂量为每日450-600毫克,儿童剂量应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通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治疗期通常为6个月。
但需要注意,利福平与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期间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3.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吡嗪酰胺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菌药物,能够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吡嗪酰胺一般与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使用,治疗期通常为2个月。
剂量取决于体重和肾功能状况,一般成人每日口服15-30毫克/公斤。
4.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乙胺丁醇是一种能够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的药物。
治疗期有所不同,一般为2-4个月。
成人剂量为每日15-25毫克/公斤,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管下进行。
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视力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药物副作用。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应立即告知医生。
此外,为了确保治疗的效果,患者应按时、规律地服用药物,切忌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剂量。
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
护肝药,即用于保护肝脏功能的一类药品,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再生、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
护肝药因其种类不同、副作用不同,适应证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保肝治疗中,首先应去除 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因,其次再选择适宜的保肝药进行治疗。
1.抗炎类保肝药抗炎类保肝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甘草酸制剂和双环醇,其中甘草酸制剂根据结构不同又分为 四代。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类护肝药品种及特点见表Io 表1抗炎类保肝药甘草酸制剂的应用原则:代表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复方甘草酸首(第二代) 抗炎、 保护 甘草酸二镂 (第三代) 异甘草酸镁 肝细胞、改 善肝功能、 有激素样作 用、利胆、 抗纤维化、 增强细胞免 疫及抗过敏 作用 肝功能异常的 病毒性肝炎(Ia )、药物性肝损(I a )、酒精性肝病(Il b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Il b )、自身免疫性肝病(IIb )、伴有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与肝癌患者(II(第四代)b )、肝衰竭(I b )、围手术期肝 功能异常(H b ) 等双环醇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成人常用剂量 一次25mg (1 片),必要时可 增至50mg (2 片),一日3次, 最少服用6个月 或遵医嘱,应及 渐减量过敏、假性醛固酮、心悸、头晕、皮疹、呕吐等。
严重低钾血症、⅛钠血症、高1肝功能好 转后应逐渐 减量;②合 并高血压的 患者应慎 血压、心衰、肾衰患者禁用 用;3复方 甘草甜素在 肝性脑病时 慎用,因含 疏基可能增 加硫醇含量不良反应少,个别患 者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 度,一般无 需停药、或 短暂停药、或对症治疗 即可缓解肝功能失代偿者慎用(1)甘草酸制剂是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的辅助治疗,只要存在肝脏炎症表现(即ALT、AST 异常)即可应用。
(2)鉴于甘草酸制剂品种繁多,剂型各异,具体应用的剂量和用法应以各自药物说明书标注为准。
(3)根据不同肝病的特点,应用疗程可长可短,具体停药标准建议以肝脏炎症消失,即ALT、AST恢复正常再巩固应用4〜12周并逐渐减量为妥。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肺结核并肝炎病毒阳性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林剑光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2005(33)5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病人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把220例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强化期均采用2HREZ方案抗痨治疗,治疗组加用GSH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等进行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损害和被迫中断化疗的情况.结果在强化期治疗中,治疗组出现肝损害14例(13.7%),而对照组出现肝损害34例(28.8%),由于肝损害严重而致使化疗中断的,治疗组有4例(3.9%),对照组有21例(17.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病人可推行一般抗结核药物加用GSH进行保肝治疗.
【总页数】2页(P469-470)
【作者】林剑光
【作者单位】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内2科,广西隆安,532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051.26
【相关文献】
1.双环醇片在HBsAg阳性的肺结核化疗中的保肝作用 [J], 巨煜华
2.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保肝作用中的临床应用 [J], 方林;魏宁;
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张庆桥;许伟;崔艳峰;张梦琦
3.抗炎保肝药对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损害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 [J], 张海英;任晓蕾;冯婉玉
4.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保肝作用中应用效果观察 [J], 宋晓磊
5.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保肝作用中应用效果观察 [J], 宋晓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病化疗方案一想到结核病,我就想起那些弥漫在空气中微小的结核杆菌,它们悄无声息地侵入人体,引发一场场无声的战役。
而化疗,就是这场战役中最关键的武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多年的经验,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结核病化疗方案”。
我们得明确一点,结核病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
1.强化治疗阶段(1)异烟肼(INH):每日剂量为5mg/kg,成人每日300mg,分3次服用。
(2)利福平(RFP):每日剂量为10mg/kg,成人每日600mg,分3次服用。
(3)吡嗪酰胺(PZA):每日剂量为20mg/kg,成人每日1500mg,分3次服用。
(4)乙胺丁醇(EMB):每日剂量为15mg/kg,成人每日900mg,分3次服用。
强化治疗阶段,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
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及时发现副作用。
2.巩固治疗阶段(1)异烟肼(INH):每日剂量为5mg/kg,成人每日300mg,分3次服用。
(2)利福平(RFP):每日剂量为10mg/kg,成人每日600mg,分3次服用。
我要重点说说几个注意事项:1.药物副作用化疗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白细胞降低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
2.药物耐药结核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药物方案。
3.治疗依从性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
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结核病的危害,提高治疗依从性。
4.饮食调理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5.家庭护理家属要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家庭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我想说的是,结核病化疗是一场持久战,患者和家属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战胜病魔。
希望我的这份方案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战胜结核病而努力!要注意的事项真是不少,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比较林厚雄; 黄修柳; 王德志【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9(059)022【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伤; 双环醇; 多烯磷脂酰胆碱【作者】林厚雄; 黄修柳; 王德志【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 R575.5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采用以上药物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时大约有25%的患者会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或治疗中断,严重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3]。
研究显示,双环醇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脏多种生化指标[4,5]。
为此,本研究选取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分别给予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进一步探讨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 年1~12 月本院感染科收治因药物性肝损伤暂停抗结核药物并住院保肝治疗患者136 例, 男78例、女58例,年龄(40.7±7.2)岁,肝损害病程(16.1±2.8)d。
患者均采用2HREZ/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2015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6]。
临床表现:乏力118例,食欲减退113例,肝区胀痛46例,皮肤黄染84例,瘙痒10例;药物性肝损伤分级:1级8例,2级43例,3级65例;药物性肝损伤类型:肝细胞型68例,胆汁淤积型7例,混合型61例;RUCAM量表评分≤8分71例,>8分65例。
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具有可比性。
对保肝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保肝药物是指通过促进肝脏功能的修复和保护,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
正确的用量和用法是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关键。
本文将对保肝药物的用量和用法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保肝药物,达到更好的保护肝脏健康的效果。
一、保肝药物的用量用量的合理性是保肝药物有效性的基础。
保肝药物的用量通常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用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该根据医生的嘱托和药品说明书进行合理的调整。
1. 遵循医生的嘱托无论使用哪种保肝药物,在开始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给出的指导进行用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肝功能指标等,来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和用量。
2. 注意药品说明书每种保肝药物都有详细的药品说明书,其中包含了使用方法和用量建议。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作用、剂型、用法、用量等信息,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进行用药。
3. 调整用量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保肝药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佳,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咨询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切忌自行增加或减少用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二、保肝药物的用法用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效果。
以下是保肝药物的常见用法。
1. 口服用药大部分保肝药物都是以口服剂型形式出现。
在口服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给药时间:应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一般是每次饭前或者饭后服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可能会对食物的摄入产生影响,需要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具体需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建议。
-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一些保肝药物也可选择舌下含服或咀嚼等给药途径,以加速药效发挥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肌肉注射用药部分保肝药物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这是指将药物注射到人体的肌肉组织中。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时注意消毒和穿刺角度。
治疗肺结核的用药方案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
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病程复杂,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危害。
为了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治疗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非常关键。
一、药物选择治疗肺结核所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等。
二、初始治疗1.药物组合:–异烟肼(INH):每日服用300m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利福平(RFP):每日服用450m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吡嗪酰胺(PZA):每日服用1500m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乙胺丁醇(EMB):每日服用15-25mg/k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2.用药方案:–初始治疗期为2个月,采用4种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每日定时服药,保证足够的药物浓度。
3.用药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代谢情况,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药物剂量。
三、维持治疗1.药物组合:–异烟肼(INH):每日服用300m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利福平(RFP):每日服用450mg,剂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2.用药方案:–维持治疗期为4个月,采用2种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每日定时服药,保证足够的药物浓度。
3.用药监测:–维持治疗期间,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药物代谢监测,调整药物剂量。
四、治疗后随访1.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并监测复发情况。
2.随访内容包括:–肺部影像学检查;–痰菌培养和涂片检查;–体格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五、用药注意事项1.药物副作用:患者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肝损害、神经扰动、视神经炎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神经系统和视力变化。
2.药物相互作用:肺结核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
3.孕妇和儿童用药:肺结核患者中可能包括孕妇和儿童,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并特别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结核病治好了肝肾却坏了
肝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是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的场所,也是药物,毒物灭火和解毒的地方。
很多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均通过肝代谢,过多的药物会加重肝的负担,影响肝功能,发生药物性肝损伤,严重者出现明显胆红素升高和中毒性肝炎,甚至造成肝性脑病和死亡,所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每月复查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大于150U/L(老年人100U/L)要停用全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待肝功能指标正常后调整使用药物;若谷丙转氨酶小于150U/L,则调整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改为利福喷丁,停用吡嗪酰胺,加强保肝治疗,10天后复查肝功能。
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许多药物要经过肾代谢,一些抗结核药物对肾有损害,如吡嗪酰胺,阿米卡星,链霉素等。
临床常见到应用吡嗪酰胺后尿酸增高,约占抗结核治疗人群的25%,尿酸增高后可使用别嘌醇片,尿酸大于600UMOL/L者最好停用吡嗪酰胺。
也有个别患者因服用利福平而引起肾衰竭。
老年患者因肾功能减退要慎用吡嗪酰胺,阿米卡星,链霉素。
因此,抗结核治疗期间必须做到每月复查肾功能1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保肝药物是否联用对结核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与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8-03-09T11:59:16.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作者:白少丽王建云(通讯作者)周莹荃牛晨霞李赟[导读] 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联用护肝药物对肝损害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探究保肝药物联用对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时间和影响程度。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120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保肝药物,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
结果:观两组肝功能损害ALT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并BIL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两组中HBsAg阳性肝损害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联用护肝药物对肝损害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保肝药物;结核病;药物性肝损害【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43-02 If 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hepatoprotective drugs for 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the time of occurrence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contrast【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drugs on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of tuberculosis and the influence of tim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for the diagnosis of 120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observ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protective drug.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The concept of the damage of liver function in two groups of ALT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the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and increased BIL incidenc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BsAg positive liver injury incidenc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liver protecting drugs on liver damage is not obvious.【Key words】Liver TB;Drug;Drug-induced liver injury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以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四种为主[1],但是它们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对肝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患者肝坏死,导致肝功能坏死,危及患者生命。
肺结核初治用药方案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治疗是长期、复杂的过程。
在初治阶段,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方案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初治用药方案的选择和使用。
一、药物选择在肺结核初治中,药物选择是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肺结核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这些药物具有抗结核活性,能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并加快肺结核的病程。
二、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
通常情况下,肺结核初治采用4种药物联合治疗,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具体用药方案如下:1. 异烟肼:每日口服6-8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不超过300毫克。
该药物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疗效。
2. 利福平:每日口服10-15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不超过600毫克。
利福平是一种抗结核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3. 吡嗪酰胺:每日口服15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不超过750毫克。
吡嗪酰胺是肺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RNA聚合酶,从而阻断其基因转录和翻译。
4. 乙胺丁醇:每日口服15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毫克。
乙胺丁醇是肺结核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脂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三、用药注意事项在进行肺结核初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
2. 定期复查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肝功能和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在用药过程中,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4.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及时与医生沟通。
5. 确保药物的规律使用,不得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以免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总结:肺结核初治用药方案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标。
1422019.07临床经验逍遥丸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对肝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张志亚 何郎萍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4【摘 要】目的:探讨逍遥丸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对我院确诊并纳入治疗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患者组均按照4HRZE/2HR 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加用逍遥丸保肝治疗,对照组用葡醛内酯片保肝治疗,在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TBIL,ALP)均正常,两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最终发生肝损伤2例(4.00%),对照组9例(18.00%),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结束时,研究组治疗成功45例(90.00%),对照组43例(86.00%),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加用逍遥丸,能够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但不影响治疗效果。
【关键词】逍遥丸;肺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保肝我国是结核病最高负担的国家之一,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伤占整个药源性肝损伤的首位[1],抗结核的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药毒随血入肝,受肝之疏泄,若肝体已损,药毒郁积于肝,或药毒损害肝体,使其失于疏泄,致气机郁滞,肝郁脾虚,脾失健运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中医辨证多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2]。
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能够加快药物代谢,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胆汁酸排出量增加等功效,有效的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为更好的治疗肺结核,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笔者对治疗患者加服逍遥丸,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住院治疗的确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治疗前肝功能异常、无监护人、不信中医者不纳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