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程序设计入门与VB集成开发环境
- 格式:pdf
- 大小:394.92 KB
- 文档页数:10
VB程序设计第一章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概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第一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概述1.1 Visual Basic简介Visual Basic(简称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它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VB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易学、可视化编程、快速开发和广泛应用。
1.2 VB的历史发展VB最初于1991年推出,是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而设计的。
经过多次版本更新,目前最新的版本是Visual Basic 2019.1.3 VB的编程环境VB使用Visual Studio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提供了可视化的设计界面以及强大的编程功能。
开发者可以通过拖拽控件、设置属性以及添加事件来构建程序界面,并使用VB编写代码逻辑。
1.4 VB的基本语法VB的语法类似于英语,采用英语关键字和固定的语法规则。
VB程序由一系列语句构成,每个语句以换行符或分号结束。
1.4.1 变量和数据类型VB中的变量需要先声明才能使用,可以使用关键字Dim来声明变量。
VB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布尔型等。
1.4.2 控制流程VB提供了多种控制流程语句,如条件语句(If-Then-Else语句)、循环语句(For循环、Do循环)以及跳转语句(GoTo语句)等,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1.4.3 函数和子程序VB可以定义函数和子程序来封装一段特定的代码逻辑。
函数可以返回一个值,而子程序则不返回任何值。
开发者可以在程序中调用函数和子程序来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
1.5 VB的应用领域VB广泛应用于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尤其在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附录: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的附件包含了VB相关的示例代码、项目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文档,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VB程序设计。
法律名词及注释:1.Visual Basic(VB):一种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
第一章 VB程序设计初步1.1 Visual Basic的发展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于1991年推出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Visual一词具有“可视化的”、“形象化的”的含义,在语言功能方面,VB与早期的Basic语言基本兼容,但由于VB具有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即GUI),因此有人称它为可视化的Basic语言。
和Basic语言相比,VB提供的一系列可视化设计工具,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界面的设计工作,不仅易学易用,同时其编程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事件驱动机制,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该语言工具方便地完成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开发,因而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1991年至1997年,微软相继推出了VB1.0,VB2.0,VB3.0,VB4.0及VB5.0版,1998年发布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8中包含了VB6.0,2000年又推出了。
VB 5.0以前的版本主要用于16位应用程序开发,VB6.0则专为32位操作系统设计。
本书主要介绍VB6.0。
VB6.0包括三种版本,分别为学习版、专业版和企业版。
三种版本适于不同层次的用户。
(1)学习版是VB的基础版本,该版本包含了所有VB的标准控件及网格控件、数据绑定控件和Tab对象。
适合初学者用来学习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
(2)专业版为专业编程者提供了一整套功能完备的开发工具,包括了学习版中的全部功能,同时加入了ActiveX 控件、Internet控件和报表控件等。
(3)企业版该版本包含了专业版的全部功能,增加了自动化管理器、部件管理器、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 Visual Source Safe面向工程版的控制系统等。
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内容均基于VB6.0企业版作介绍,所有程序在VB6.0企业版下运行通过,大多数程序可以在专业版和学习版中运行。
第一篇VB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实验1 VB集成环境和简单程序一、实验目的1)掌握VB操作的基本方法。
2)了解VB集成开发环境。
3)学习建立一个简单VB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内容建立一个VB简单程序,在窗体上布置一个“文本框”控件、两个“命令按钮”控件。
其中,一个“命令按钮”控件的“Caption”属性设为“显示”,另一个“命令按钮”控件的“Caption”属性设为“清除”,编写代码,使单击“显示”按钮时,文本框显示“欢迎进入VB世界!”;单击“清除”按钮时,文本框内容被清空。
三、实验步骤1.建立应用程序界面1)启动VB,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选择“标准EXE”并单击“打开”按钮,进入VB应用程序设计集成环境。
2)在窗体“Form1”上添加一个文本框和两个“命令按钮”,如图1.1所示。
2.设置对象属性1)单击文本框,在属性窗口中选择“Text”属性,按如图1.2所示设置。
2)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在属性窗口中选择“Caption”属性,按如图1.3所示设置。
3)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2),在属性窗口中选择“Caption”属性,按如图1.4所示设置。
图1.1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图1.2 文本框属性窗口图1.3 命令按钮属性窗口图1.4 命令按钮属性窗口这时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5 应用程序界面图1.6 “显示”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代码3.编写事件过程代码1)双击“显示”命令按钮(Command1)进入代码编辑器,按如图1.6所示编写代码。
2)双击“清除”命令按钮(Command2)进入代码编辑器,按如图1.7所示编写代码。
3)单击(或按F5键或单击“运行”菜单选择“启动”命令)运行应用程序,如图1.8所示。
图1.7 “清除”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代码图1.8 应用程序运行界面4)单击“显示”命令按钮,得到如图1.9所示画面。
5)单击“清除”命令按钮,得到如图1.10所示画面。
1.2 VB 6.0 的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VB 集成开发环境 (IDE——Integrated Developing Environment ) 由以下元素组成:
1.标题栏
⽤于显⽰正在开发或调试的⼯程名和系统的⼯作状态(设计态、运⾏态、中⽌态)。
2.菜单栏
⽤于显⽰所使⽤的 Visual Basic 命令。
VB6.0标准菜单包括:
3.⼯具栏
在编程环境下⽤于快速访问常⽤命令。
缺省情况下,启动 VB后显⽰“标准”⼯具栏,附加的编辑、窗体设计和调试的⼯具栏可以从“视图”菜单上的“⼯具栏”命令中移进或移出。
4.窗体设计器
⽤来设计应⽤程序的界⾯。
启动VB后,窗体设计器中⾃动出现⼀个名为Form1的空⽩窗体,可以在该窗体中添加控件、图形和图⽚等来创建所希望的外观,窗体的外观设计好后,从菜单中选择“⽂件”→“保存窗体”→在保存对话框中给出合适的⽂件名(注意扩展名),并选择所需的保存位置→确定。
需要再设计另⼀个窗体时,单击⼯具栏上的“添加窗体”按钮即可。
5.控件(⼯具)箱
由⼀组控件按钮组成,⽤于设计时在窗体中放置控件。
除了缺省的⼯具箱布局之外,还可以通过从上下⽂菜单中选定“添加选项卡”并在结果选项卡中添加控件来创建⾃定义布局。
6.弹出式(上下⽂)菜单
在要使⽤的对象上单击⿏标右键即可打开快捷菜单,其上会出现与当前对象相关的经常执⾏的操作,以加快操作速度。
第1章程序设计入门与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入门、Visual Basic发展、功能及特点;Visual Basic的运行环境及启动、退出;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建立事件驱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初步概念;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VB源程序的格式与文件组成;一个简单程序实例。
1.1程序设计概论计算机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工作的,它解决任何实际问题都依赖于解决问题的程序。
学习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出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程序。
程序包括数据和施加于数据的操作两方面的内容。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操作步骤反映了程序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和取值范围,程序设计需要考虑数据如何表示以及操作步骤(即算法)。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类在计算机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当一个求解问题能够用数学模型表达时,人们会考虑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表达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形式,再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这个程序,生成人们所需要的结果。
程序设计语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由最早的机器语言形式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形式。
20世纪50年代的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用这样的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相当烦琐、复杂,不同机器所使用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几乎完全不同。
能够使用这类语言编写程序的人群极其有限,这就限制了这类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普及和推广,理所当然地影响了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出来的FORTRAN语言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历史上的第一个所谓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它在数值计算领域首次将程序设计语言以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引入了许多目前仍在使用的程序设计概念,如:变量、数组、分支、循环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制的Algol语言进一步发展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提出了块结构的程序设计概念。
即一个问题的求解程序可以由多个程序块组成,块与块之间相对独立,不同块内的变量可以同名,互不影响。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设计出来的程序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程序越庞大,程序的可靠性越差,错误更多,难以维护。
程序的设计人员都难以控制程序的运行,这就是当时的“软件危机”问题。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问题,荷兰科学家E.W.Dijkstra 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这种思想强调从程序结构和风格上研究程序设计方法。
后来,瑞士科学家Niklans Wirth的“算法+数据结构=程序”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将一个大型的程序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称之为模块),模块化能够有效分解大型、复杂问题,同时每个模块因为相互独立,提高了程序的维护效率。
这就是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所谓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是人们在求问题时,不断要提出求解的问题,还要精确地给出求解问题的过程(将问题的求解过程分解成多个、多级相互独立的小模块)。
早期的BASIC语言就是典型的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从求解问题的功能入手,按照工程的标准和严格的规范将求解问题分解为若干功能模块,求解问题是实现模块功能的函数和过程的集合。
由于用户的需求和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按照功能划分将求解问题分解出来的模块必然是易变的和不稳定的。
这样开发出来的模块可重用性不高。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是为了解决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所不能解决的代码重用问题。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是从所处理的数据入手,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求解问题的功能为中心来描述求解问题。
它把编程问题视为一个数据集合,数据相对于功能而言,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这就是“对象+对象+……=程序”的理论。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关心的是所要处理的数据,而后者关心的是求解问题的功能。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软件危机”问题。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有两类:一类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另一类是兼顾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混合式语言。
Visual Basic就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无论是面向过程的还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都遵守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语言模型。
因为这个模型是从人类的自然语言中抽象出来的,任何计算机语言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子集。
这样让学生回忆学习某种人类自然语言的方法来思考如何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这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某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时,以某种人类自然语言成为计算机语言的参照对象。
其实,人类语言的模型也类似于图1.1,只是人类语言比计算机语言复杂,其字符集等可能是无限的,而计算机语言的字符集等必须是有限的,而且通过有限套规则可以表达出来。
图1.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模型1.2VB的安装、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1.2.1Visual Basic简介1.4对象与事件驱动编程机制1.4.1对象与类世界上存在的任何具体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对象。
对象是具体存在的,每个对象都是唯一的,有着自己的特性。
对象是指现实世界中具体存在的实体。
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包括自己特有的属性和同类对象的共同属性)。
属性反映对象自身状态变化,表现为当前的属性值。
对象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
对象可以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比如可以是控件或窗体。
整个应用程序其实也是一个对象。
实际上“对象”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要理解编程中“对象”概念,还必须有一些“类”的知识。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它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
在系统中通常有很多相似的对象,它们具有相同名称和类型的属性、响应相同的消息、使用相同的方法。
对每个这样的对象单独进行定义是很浪费的,因此将相似的对象分组形成一个类,每个这样的对象被称为类的一个实例,一个类中的所有对象共享一个公共的定义,尽管它们对属性所赋予的值不同。
在Visual Basic的“工具箱”上,控件代表类。
在创建控件之时也就是在复制控件类,或建立控件类的实例,这个类实例就是应用程序中引用的对象。
在设计时操作的窗体是类;在运行时,Visual Basic建立窗体的类实例。
对象和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具体的,而后者则是抽象的。
1.4.2属性、事件和方法属性:属性窗口包含被选择的窗体、控件在设计时拥有的属性的列表,这些属性能够在设计时被改变。
当用户选择多个控件时,属性窗口包含的属性列表被所选择的控件共享。
设置或改变对象属性的一般步骤为:(1)选中要操作对象。
(2)在属性窗口的属性列表框中找到要操作的属性。
此时设置框中为当前控件该属性的当前设置。
(3)在设置框中键入或选择用户的设置。
事件:Windows下应用程序的执行是由事件驱动的,如果说属性是程序员与控件之间的桥梁,那么事件便是用户与程序之间的桥梁。
用户使用程序的过程,便是不断触发各种事件,向程序下达指令的过程。
离开了事件,程序便难以知道用户“在干什么”及“想干什么”,因此,程序员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用户和程序之间架好桥梁。
方法:方法是用来描述对象动态特征的一个操作序列。
如对学生数据的输入、输出,按出生日期排序,查找某个学生的信息等。
方法也是VB控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方法通常用于操作控件,这跟属性有点相似,但方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操作控件的途径,而且,某些控件操作是必须用控件的方法来完成的。
1.4.3控件和标准控件在VB编程中,控件是最为重要的,利用控件我们可以进行图形界面的设计,制作出符合各种要求的界面。
窗体和控件都是Visual Basic中的对象,它们是应用程序的“积木块”,共同构成用户界面。
因为有了控件,才能使得VB不但功能强大,而且易于使用。
控件是构造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图像化工具。
在程序开发环境中,控件放置在工具箱中,使用一系列简单的单击和拖拽操作就能够使用它们在窗体上创建对象。
VB控件分为三类:内部控件、ActiveX控件和可插入对象。
其中内部控件又称标准控件,例如文本框、命令按钮、图片框等。
启动VB后,内部控件就出现在工具箱中。
图1.6就是标准工具箱中列出的各控件图标及其名称。
在VB环境中,工具箱是直立分行排列的。
除标准控件外,还可通过VB菜单【工程】|【部件】选项添加其它VB控件。
其中包括ActiveX 控件和可插入对象。
标准控件的用途如表1.1所示。
图1.6标准控件表1.1Visual Basic标准控件控件名用途图片框显示图形图像,该控件作为接受来自图形方法的输出容器,或作为其他控件的容器标签显示用户不可修改的文本文本框保存可以输入或修改的文本框架允许从图形方面或在功能上对控件分组。
为了将控件分组,首先要绘制框架,然后在框架中画出控件命令按钮创建按钮,选择它来执行某项命令复选框创建一个对话框,允许显示多个选项,可以同时选择一项或多项单选钮允许显示多个选项,但只能从中选择一项组合框允许绘制一个组合列表框和文本框。
使用时可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一项,也可在文本框中输入值列表框用于显示项的列表,可从这些项中选择一项。
如果包含的项太多而无法一次显示出来,则可滚动列表框水平滚动条水平滚动条是一个图形工具,可快速移动很长的列表或大量信息,可在标尺上指示当前位置,可以作为输入设备,或作为速度或数量的指示器垂直滚动条垂直滚动条是一个图形工具,它可以快速引导一个很长的列表或大量信息,可以在标尺上指示当前位置,可以作为输入设备,或作为速度和数量的指示器时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产生定时器事件。
该控件在运行时不可见驱动器列表框显示有效的磁盘驱动器目录列表框显示目录和路径文件列表框显示文件列表形状在设计时,允许在窗体上绘制多种形状的图形。
可在其中选择矩形、圆角矩形、正方形、圆角正方形、椭圆形或圆形线条在设计时用来在窗体上绘制各种样式的线图像框在窗体上显示位图、图标、或元文件中的图形图像。
Image控件中显示的图像可以仅是装饰性的,与PictureBox相比,它使用的资源要少一些数据通过窗体上被绑定的控件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OLE容器允许把其它应用程序的对象链接和嵌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1.4.4事件驱动Visual Basic是采用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的语言。
传统编程使用的是面向过程、按顺序进行的机制,在这种“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
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
这种编程方式的缺点是写程序的人总是要关心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
而在事件驱动编程中,程序员只要编写响应用户动作的程序,如选择命令、移动鼠标等,而不必考虑按精确次序执行的每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