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粘度修正系数表
- 格式:pdf
- 大小:835.54 KB
- 文档页数:1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泵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选泵和进行流量调节的依据。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压头、效率、轴功率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常用特性曲线来表示。
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20℃清水在常压下实验测得的。
(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1、流量离心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一般用Q表示,常用单位为l/s、m3/s或m3/h等。
离心泵的流量与泵的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
2、压头(扬程)离心泵的压头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一般用H表示,单位为J/N或m。
压头的影响因素在前节已作过介绍。
3、效率离心泵在实际运转中,由于存在各种能量损失,致使泵的实际(有效)压头和流量均低于理论值,而输入泵的功率比理论值为高。
反映能量损失大小的参数称为效率。
离心泵的能量损失包括以下三项,即(1)容积损失即泄漏造成的损失,无容积损失时泵的功率与有容积损失时泵的功率之比称为容积效率ηv。
闭式叶轮的容积效率值在0.85~0.95。
(2)水力损失由于液体流经叶片、蜗壳的沿程阻力,流道面积和方向变化的局部阻力,以及叶轮通道中的环流和旋涡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失。
这种损失可用水力效率ηh来反映。
额定流量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恰与叶片的入口角相一致,这时损失最小,水力效率最高,其值在0.8~0.9的范围。
(3)机械效率由于高速旋转的叶轮表面与液体之间摩擦,泵轴在轴承、轴封等处的机械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
机械损失可用机械效率ηm来反映,其值在0.96~0.99之间。
离心泵的总效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即η=ηvηhηm(2-14)离心泵的效率与泵的类型、尺寸、加工精度、液体流量和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常,小泵效率为50~70%,而大型泵可达90%。
4、轴功率N由电机输入泵轴的功率称为泵的轴功率,单位为W或kW。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是指液体在单位时间内从叶轮获得的能量,则有Ne = HgQρ(2-15)式中Ne------离心泵的有效功率,W;Q--------离心泵的实际流量,m3/s;H--------离心泵的有效压头,m。
寰球辽宁公司
本表数据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书面允许不得扩散至第三方。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缸体
本表数据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书面允许不得扩散至第三方。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缸体
本表数据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书面允许不得扩散至第三方。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
寰球辽宁公司
1
2 缸体
寰球辽宁公司
1
2 缸体
寰球辽宁公司
1
2 缸体。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精)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泵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选泵和进行流量调节的依据。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压头、效率、轴功率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常用特性曲线来表示。
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20℃清水在常压下实验测得的。
(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1、流量离心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一般用Q表示,常用单位为l/s、m3/s或m3/h等。
离心泵的流量与泵的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
2、压头(扬程)离心泵的压头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一般用H表示,单位为J/N或m。
压头的影响因素在前节已作过介绍。
3、效率离心泵在实际运转中,由于存在各种能量损失,致使泵的实际(有效)压头和流量均低于理论值,而输入泵的功率比理论值为高。
反映能量损失大小的参数称为效率。
离心泵的能量损失包括以下三项,即(1)容积损失即泄漏造成的损失,无容积损失时泵的功率与有容积损失时泵的功率之比称为容积效率ηv。
闭式叶轮的容积效率值在0.85~0.95。
(2)水力损失由于液体流经叶片、蜗壳的沿程阻力,流道面积和方向变化的局部阻力,以及叶轮通道中的环流和旋涡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失。
这种损失可用水力效率ηh来反映。
额定流量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恰与叶片的入口角相一致,这时损失最小,水力效率最高,其值在0.8~0.9的范围。
(3)机械效率由于高速旋转的叶轮表面与液体之间摩擦,泵轴在轴承、轴封等处的机械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
机械损失可用机械效率ηm来反映,其值在0.96~0.99之间。
离心泵的总效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即η=ηvηhηm(2-14)离心泵的效率与泵的类型、尺寸、加工精度、液体流量和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常,小泵效率为50~70%,而大型泵可达90%。
4、轴功率N由电机输入泵轴的功率称为泵的轴功率,单位为W或kW。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是指液体在单位时间内从叶轮获得的能量,则有Ne = HgQρ(2-15)式中Ne------离心泵的有效功率,W;Q--------离心泵的实际流量,m3/s;H--------离心泵的有效压头,m。
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二○○七目录1 总则 (441)2 完好标准 (442)3 多级离心泵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443)3.1 维护 (443)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44)4 多级离心泵的日常检测 (446)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446)4.2 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446)5 多级离心泵的修理 (448)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448)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49)6 试车及验收 (458)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459)1 总则1.1 适用范围根据上海通用设备有限公司第一水泵厂提供的《DG锅炉给水泵》和《多级离心泵使用说明书》,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HG25024-91>以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锅炉给水和输送160℃以下的清水的多级离心泵(以下均简称为“多级泵”>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多级离心泵(如图1>的进出口方向均垂直向上,根据扬程的需要可选用不同的级数。
泵固定部分由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导叶、尾盖及轴承体等组成;为防止中段、导叶的磨损,在进水段和中段的内壁与叶轮易碰的地方,装有密封环和导叶套。
转子部分主要由泵轴及装在轴上的数个叶轮、轴套和一个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盘以及联轴器组成,轴的两轴用轴承支承,并置于轴承体上;叶轮一般为单吸,吸入口都朝向一边。
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左右串动,靠平衡盘自动将转子维持在平衡位置上。
多个叶轮串联工作,同一型号的扬程根据级数(即叶轮的个数>而定。
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静止结合面用纸垫通过拉紧螺栓的拉紧来达到密封;为防止水进入轴承,在轴承前装有挡水圈,并在轴套间装有“O”形橡胶圈。
两端轴封采用油浸石棉盘根,密封可通过调节压盖螺栓的松紧来达到,正常的密封泄漏量应保持在每分钟30滴以内。
锅炉给水泵的两端轴承体有环形冷却室结构,当被输送介质的温度大于80℃时,应从外部通往冷水对轴承进行冷却。
化工原理:2-1离心泵的工作压力及性能参数(液体密度粘度对水泵性能的影响)特别说明:由于360摘手不能对全文剪切复制,现以形式剪切上传。
【2-1】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时,离心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分别为152kPa和24.7kPa,轴功率为2.45kW,转速为2900r/min。
若真空表和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泵的进、出口管径相同,两测压口间管路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
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泵的性能。
[答:泵的效率为53.1%,其它性能略]【2-2】如本题附图所示的输水系统,管路直径为φ80×2mm,当流量为26m3/h时,吸入管路的能量损失为6J/kg,排出管路的压头损失为0.8m,压强表读数为245kPa,吸入管轴线到U形管汞面的垂直距离h = 0.5m,当地大气压强为98.1kPa,试计算:(1)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2)泵的轴功率(η=70%);(3)泵吸入口压差计读数R。
[答:(1)ΔZ = 24.9m, H =30.84m; (2)N = 4.32kW; (3)R = 0.3573m]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这是由于其具有性能适用范围广(包括流量、压头及对介质性质的适应性)、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故障少、寿命长、购置费和操作费均较低等突出优点。
因而,本章将离心泵作为流体力学原理应用的典型实例加以重点介绍。
一.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要紧紧扣住将动能有效转化为静压能这个主题来展开。
(一)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的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蜗牛形泵壳。
具有若干个(通常为4~12个)后弯叶片的叶轮紧固于泵轴上,并随泵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旋转。
叶轮是直接对泵内液体做功的部件,为离心泵的供能装置。
泵壳中央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吸入管路的底部装有单向底阀。
泵壳侧旁的排出口与装有调节阀门的排出管路相连接。
常见物质的粘度表
粘度,指物质的流动性( 或不流动性)。
任何流体都有粘度。
液体粘度是它抵抗剪切力的一个尺度,在初始及持续流动时才体现出来。
例如,粘度高的液体比粘度低的液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流动。
流体粘度与温度有关。
粘度测量单位常用的有厘泊cP,泊P等,其换算过程:
1厘泊(1cP)=1毫帕斯卡.秒(1mPa.s)
100厘泊(100cP)=1泊(1P)
1000毫帕斯卡.秒(1000mPa.s)=1帕斯卡.秒(1Pa.s)
水的粘度为 1 厘泊,流动十分容易。
可以根据流体的粘度,类比出我们常见的物质。
1 厘泊= 水; 3厘泊= 牛奶; 34厘泊= 植物油; 176厘泊= 番茄酱; 880厘泊= 甘油;1760 厘泊= 糖蜜(Molasses); 3000厘泊= 胶水; 8640厘泊= 糖浆; 15200 厘泊= 酸奶油
水的粘度为1厘泊,流动十分容易。
糖蜜有一粘度为100,000,它是很稠厚的。
1厘泊=水;10,000厘泊=Honeyo;500厘泊=植物油;100,000厘泊=Molasseso;2,500厘泊=马达油
(1)铁矿
边界品位:TFe≥20%,
工业品位:TFe≥25%,
矿体最低可采厚度:2m
夹石剔除厚度:2m
(2)铅锌矿
氧化矿:铅边界品位(%):≥0.7;最低工业品位(%):≥1.5;锌边界品位(%):≥1.5;最低工业品位(%):≥3;
硫化矿:铅边界品位(%):≥0.5;最低工业品位(%):≥1;锌边界品位(%):≥0.5;最低工业品位(%):≥1;
最低可采厚度(m):1;
夹石剔除厚度(m):2;。
粘度对离心泵性能影响最新标准的初析及粘液泵的选型经验魏宗胜1, 项伟 2(1.中国成达工程公司,成都610041; 2. 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靖江214537)摘要:本文介绍了ANSI/HI 9.6.7-2010标准依据参数B用正、逆运算计算流量、扬程、效率修正系数的方法。
分析了用离心泵输送粘液时新旧标准修正的差别。
引用实验数据和计算,证明了离心泵输送粘液时,转速升高,效率修正系数增大,因此,在满足防汽蚀的条件下,应采用较高转速。
引用实验数据和计算表明,离心泵输送大流量高粘度介质时,效率修正系数应加大。
讨论了粘度对NPSH3的影响及其计算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工程经验,对离心泵、旋壳泵用于输送粘液的若干问题加以总结,以期粘液泵的选型做到快捷、可靠、经济。
关键词:粘度;修正系数;NPSH3修正;ANSI标准;粘液泵;选型石化、轻工等行业经常遇到粘度比水大的液体,离心泵选型时,因泵的性能曲线图均用常温清水测试得到的,因此应按粘液工况进行修正,查取流量、扬程和效率的修正系数,选出相当的清水性能泵,三个修正系数的取值就决定了粘液泵的选型正确与否。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美国水力学会离心泵输送粘性介质性能修正标准[1,2]是依据1960年前小型油泵实验数据编制的。
试验油泵的流量小,扬程不高,油粘度范围也很窄,用外推法绘制出的性能修正系数图中流量和粘度范围太大,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
两张性能修正系数图上,流量用对数坐标,扬程线和粘度线不规则排列,使用时插值不准,误差大,人工绘制输送粘液的性能曲线图,速度慢。
国内外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输送大流量高粘度粘液时,旧标准过于保守,也未考虑转速的影响,造成所选泵和电机过大,不经济。
旧标准也未涉及必需汽蚀余量NPSH3的修正。
为改进已用了四十多年的泵送粘液的性能修正旧标准,美国水力学会组建了有世界十多家著名泵和化工公司参加的编制组,采纳了全球多年来大量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使编制的新标准有输送粘液的大量实验数据支撑,该标准提出了性能修正的正、逆运算及汽蚀余量NPSH3修正的计算式, 适应了电算之需。
精心整理常用粘度及单位换算液体在外力作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种现象叫做液体的粘性。
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该两流体层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
液体只有在流动一、.秒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定义公式如下:L=μ?v0/hv0—平板在其自身的平面内作平行于某一固定平壁运动时的速度;h—平板至固定平壁的距离。
但此距离应足够小,使平板与固定平壁间的流体的流动是层流;L—平板运动过程中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流体摩擦力。
ASTM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来计算动力粘度,我国国家标准GB/T506-82为润滑油低温动力粘度测定法。
该法使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的低温(0~-60℃)动力粘度。
在严格控制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已标定常数的毛细管粘度计内流过所需的时间(秒)。
由试样在毛细管流过的时间与毛细管标定常数和平均压力的乘积,计算动力粘度,单位为Pa.s。
该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
的“μ=μμb,k二、运动粘度)。
流体的动力粘度μ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即:υ=μ/ρ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的单位,即1cSt=1mm2/s=10-6m2/s。
运动粘度通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在严格的温度和可再现的驱动压头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标定好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为了测准运动粘度,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流体的温度,测温精度要求达到0.01℃;其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毛细管的尺寸,保证流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即粘稠液体用稍粗些的毛细管,较稀的液体用稍细的毛细管,流动时间应不小于200秒;须定期标定粘度管常数;而且安装粘度管时必须保持垂直。
运动粘度国家标准为GB/T256-88,相当于ASTMD445-96/IP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