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382.50 KB
- 文档页数:20
一、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思考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历史上,伽利略通过制作了一块较光滑的板,发现小球在这块水平的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需要力的维持,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 )3、刹车时,一样的制动力下,一样时间里,质量大的货车的速度减少量小于小汽车。
〔〕4、N、kg、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根本单位。
〔〕5、运发动能从地面上跳起来的原因是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向下的压力。
〔〕〔通过习题梳理根本知识构造〕思考交流思考回忆思考,草稿纸上画图学生讨论问题引出知识构造:通过判断题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进展初步的归纳易错点辨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二、本章复习理解提升〔一〕易错易混概念思考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小车重力是什么关系?如何证明?要用到刚刚的哪些规律?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病情学生进展讲解。
〔画出受力分析图,小车平衡,重力支持力合力为0。
〕问:支持力与压力的合力为多少?——不能求合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学生讲出答案后,〔归纳: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合力为0;后者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变式:如果小车停在一架匀减速下降的升降梯中,刚刚的两个等式还成立吗?——支持力等于压力成立。
支持力不等于学生在练习纸上作图解答;然后跟同学交流解答成果,发现问题学生对解题过程进展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解答用力变式,让学生认识到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标准程序示范学生展重力了问:支持力比重力大还是小?——〔受力分析〕a向上,支持力大问:这种状态叫什么?——超重。
〔板书〕〔二〕、规律应用思考3、足够长的且倾角为θ=53°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v o=6.4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如下图。
〔sin53°=0.8,cos53°=0.6,g取10m/s2〕求物体沿斜面向上与向下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病情学生进展讲解。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一、复习基本知识(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②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相同。
2.公式:3.理解要点:①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方向始终相同。
②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的瞬时效应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时变化,所以它适合解决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问题。
③独立性: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4、用牛顿定律解题的主要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单个或是整体)(2)、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画出正确的受力图(3)、根据牛顿定律列方程(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4)、解方程(三)、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二、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撩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力拉物体,使物体加速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少?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足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