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胎儿电子监护卧位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电子胎儿监护仪的临床应用我院1984年引进日本MT一810型电子胎心监护仪,几年来临床对孕产妇进行胎儿胎心的监护计300例,现将情况小结于下。
一、关于几个术语的意义①基线率(FHR)是指胎心在安静状态下既无胎动又无宫缩时的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临产的病人为两次.宫缩间隙期的胎心率,正常范ha为120一16obpN。
②变异度:预测胎儿状态最主要的胎心率,特征之一是分为短变异和长变异两种:短变异是指瞬间的胎心率不规则变化,通过胎心心电来测定;一长变异是指曲线的波型,衡量每个正常波型,就要看频率是否达到2一5次/分,幅度5一20bpN。
③周期性变化:指宫缩时基线率变化,如:加速或减速或无变化。
④反应型<R一N.5.T>是指20分钟内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幅度)15bpN。
持续时间讼15“反应型病人应于一周后进行复查。
⑤无反应型<NR一N.S.T>是指20分钟内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少于2次或加速达不到幅度卜15bpN,持续时间>15“应延长监护时间,到40分钟,如仍不能达到为无“反应型”则需24小时后再进行复查。
⑥C.S.T阴性:是指宫缩时不伴有任何胎心率的变化,意味着胎儿情况良好。
⑦C.S.T阳性:是指晚期减速,但必须有重复性,即连续三次以上才能说明胎盘的血液灌注量有异常(不足).二、产前监护情况我院现阶段只采用外监护法,外监护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无痛苦,在第一产程一早期应用效果甚好。
1.基本方法要求环境安静,监护前产妇休息5一10分钟以便测量血压。
取半坐体位,安放宫颈探头及超声胎心探头,描记从线率、变异度、胎动、宫缩等。
用微型电脑打印日期、时间、住院号等资料;!:分析结果,娜隔5分钟打印一次,计监护时问20分(胎儿宫内睡眠周期为20分钟),若无胎动者则延长为40分钟。
图形结果表达如下胎心基线率:反应型(N.S.T)为110一15ObpN,无反应型(N.5.‘I’)为110一zsobpN;胎心变异率:反应型5一15bpN,无反应型>sbpN;加速:反应型幅度>15bpN,持续时间丫15“无反应型<15卜pN,持续时间<15bpN;胎动:反应型为72次/20,,无反应型为2次/20‘。
胎儿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妇婴保健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高效的保障。
其中,胎儿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受到广泛关注。
胎儿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胎儿的状况,为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医疗数据,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胎儿监测技术的常见方式胎儿监测技术(Fetal Monitoring)是一种可以监视正在发育的胎儿的健康状态,以保证足月分娩的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通过胎儿监护仪实现。
胎儿监护仪可以根据胎儿的心跳和宫缩情况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监测,以确定胎儿的健康状态。
胎儿监护仪一般分为内部监护和外部监护两种。
内部监护一般是通过子宫颈人工开口,把一个导管放置到胎儿头皮上,通过导管可以测出胎儿的心跳。
这种方法检测出的胎心数据更加准确,但需要在人工干预下进行操作,更为安全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外部监护使用胎儿监护仪。
外部监护一般是直接将胎儿监护仪固定在母亲的腹部,通过超声波检测胎儿头部隔壁的心跳情况,并同时记录下宫缩情况。
外部监护的检测精度不够高,但便捷、安全。
二、胎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
一些最新的技术被用于预测胎儿的健康状况,以提前准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降低胎儿的死亡率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对胎儿的大脑波进行监测,可以达到更加精准、全面地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这项技术被称为“胎儿脑电波监测技术”,它可以检测出胎儿大脑的电活动,从而更好地判断胎儿的神经系统健康情况。
此外,一些科学家也致力于研究改善胎儿心脏压力检测的技术。
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化识别和解释胎儿心脏的微小变化,实现更加准确和精细的胎儿心脏压力监测。
三、胎儿监测技术的应用场景胎儿监测技术是妇婴保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许多临床场景中,如:1.孕期高危妊娠的监测:如胎位不正、多胎妊娠、母亲患有慢性疾病等。
2.分娩时的监测:随着胎儿的分娩时间逐步临近,胎儿监护仪可以对母亲的宫缩和胎儿的心跳进行持续监测,以监测胎儿的分娩状态和紧急情况的出现。
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综合护理干预研究张小艳【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前检查中应用胎儿电子监护的作用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所有孕妇均进行胎儿电子监护,对照组根据胎儿电子监护结果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胎儿电子监护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检查中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动态观察胎儿的状态,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保证母婴安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24【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产前检查;胎儿电子监护;综合护理干预【作者】张小艳【作者单位】516600 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产前检查是在妊娠期间对孕妇提供一系列的医疗建议与护理干预措施, 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保证母胎健康, 是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1]。
胎儿电子监护是一种可连续、动态监测胎心变化的仪器, 能够反映胎心率、胎动与子宫收缩的关系, 从而判断胎儿的缺氧情况。
而无应激试验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产前胎心监护,对于胎盘功能和胎儿健康状况的判断均有一定的价值, 本次研究中分析在产前检查中应用胎儿电子监护的作用, 并分析对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旨在提高对围生期妇幼的保健水平, 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6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选取200例, 随机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100例。
对照组孕妇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28.0±4.0)岁;孕周34~40周, 平均孕周(37.0±1.3)周;其中初产妇73例, 经产妇27例。
胎心率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因素很多,据统计,围产期原因占70%~80%[1]。
充分发挥胎儿监护仪的临床作用,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仪器方法采用国产泰山医学院围产监护研究中心研制的TS9802型分娩监护装置。
方法:接通电源,开机3分钟,在安静状态下,孕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让孕妇露出腹部,行四步触诊,查清胎位,将探头放在腹壁最佳胎心音部位,对胎心率进行动态观察,连续监测胎心率、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对胎儿状况作出估价。
门诊监测:自孕32周后每1~2周酌情进行监测。
病房监测:自入院待产至临产后酌情进行监护。
对象为孕32周以后的所有孕妇,尤其是高危妊娠孕妇,年龄不限。
因28周前,30%以上的胎儿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缺氧应激的心率变化,妊娠30周胎儿宫内死亡发生概率基本稳定在1‰左右,据调查胎儿28~32周前出生后的死亡概率和中、重度残疾发生概率均超过15%[2],故AC0G建议产前胎儿监护最佳启动时机在妊娠32~34周。
产前胎儿监护,监测20~40分钟,产时胎儿监护可以全产程连续监护或间断监护,即进入第一产程开始监护30分钟,然后每隔1~2小时监测15~20分钟,进入第二产程,连续监护,直至分娩结束。
原理参见程氏等的《胎儿电子监护学》[3]。
临床意义:可随时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特别是早期掌握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观察到施救前后的效果。
胎儿电子监护对适时结束分娩,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监护图型及处理无应激试验(NST)和胎儿声振刺激试验(FV AST)(参照ACOG1994年推荐标准):①NST、FV AST反应型:20分钟有2次及2次以上的胎心率加速,加速辐度超过基线15次/分,加速时间至少持续15秒,说明胎儿储备功能好,没有缺氧,胎儿暂时在宫内无危害,无需处理,可继续妊娠。
②无反应型:20分钟内无胎心率加速或仅有1次持续15秒的15次/分的加速,或监护40分钟以上的任何20分钟内均未见到2次或2次以上的持续15秒的15次/分的加速,则需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如吸氧后复查胎心监护,若仍为无反应型则行NS-CST或OCT 试验。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概述【摘要】胎儿电子监护(EFM)是产科临床最常用胎儿监护方法,是目前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和胎儿储备能力的重要手段。
其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状况。
由于其敏感性高,能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及酸中毒,但EFM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在产程中EFM图像存在不确定性,给临床医生造成困惑,增加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
因此,系统、准确的解读胎心监护是关键,能提高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目前无论国内外均对胎心监护进行分级管理及处理。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电子胎心率监护20世纪50年代由耶鲁大学的Edward Hon 首次引进使用[1]。
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胎心监护在临床应用中快速被推广和普及。
在英国,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于临床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2]。
至2002年,在美国,约85%活产儿分娩孕妇使用EFM。
产时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即胎心宫缩图CTG)与间断性监听胎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胎儿围产期结局无明显不同,只是使用电子胎儿监护增加了手术分娩机率,特别是剖宫产,说明胎心监护的解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结果的判断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使解读时假阳性率增高,增加临床不必要的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
通过对目前产时胎心监护的文献综述,可进一步标准化、细致化CTG的分类。
通过对临床中不确定胎心曲线可量化指标辅助解读或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分析CTG都是提高CTG特异性的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1、胎心监护的病理生理基础健康的胎儿可以承受产时的挤压。
胎儿氧供应与成人相比,胎儿血氧分压相对较低,但胎儿血红蛋白较高,且对氧的亲和力较强,所以血氧饱和度较高。
胎儿心输出效率非常高,所以胎儿氧供应量通常高于需求量。
在子宫收缩期气体交换减少,意味着氧水平下降,二氧化碳(CO2)蓄积。
在宫缩间期,氧供应得以恢复,蓄积的CO2 也得以排泄掉。
产时胎心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电子监护对新生儿预后、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及对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的影响。
旨在了解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和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方法随机将900例孕妇分为监护组450例和对照组450例。
分析两组在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新生儿预后、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及监护异常图形之间的关系。
结果剖宫产率和阴道正常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阴道手术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胎心电子监护不增加剖宫产率,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了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新生儿预后产前胎儿监护是指分娩发动前对胎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起到预警作用。
目前临床上胎心电子监护应用最为广泛,是实时反映胎儿生物物理活动的主要指标之一,通常被人们作为“胎儿监护”的代名词。
胎儿监护可使胎儿宫内异常得到早期处理,维持胎儿在宫内的正常发育获得健康新生儿,连续胎心监护作为一种临产时监护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1]。
妊娠晚期胎儿处于低氧环境中,临产后若孕妇本身有高危因素或产时有些因素可使胎儿宫内严重缺氧,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临产后进行胎心监护可作为了解胎儿在宫内安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在第二产程中对胎心监护更为重要。
现将我院施行胎心电子监护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1994年6~9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450例作为对照组,2005年7~9月的孕妇450例作为监护组,年龄21~39岁,平均26.5岁。
孕周32~42周,平均39周。
初产妇708例,经产妇192例。
正常妊娠790例,高危妊娠110例。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1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5例,胎膜早破20例,胎儿窘迫8例,过期妊娠11例,早产10例,羊水过少12例,羊水过多4例,前置胎盘10例,高龄初产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4例,妊娠期糖尿病3例。
电子胎儿监护的现状与未来2023一、当前E F M使用推荐怎么克服医务人员自身和医务人员之间判读胎心监护图形的差异性,是E F M使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 C O G)及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 I G O)均已制定了判断胎心监护图形的标准。
A C O G的N I C H D三层系统提出了胎心监护的三类图形模式。
I类(正常)模式,与胎儿酸中毒或缺氧损伤无关;I I I类(异常)模式,占胎心监护图形的比例<1%,与不良的妊娠结局密切相关,需要立即干预;不确定的I I类图形需要产科医生严密监测,有可能发展为I I I类图形。
2015年,F I G O发布了胎儿监护专家共识指南,提出了与A C O G标准重叠的三级体系,即正常(类似于N I C H D I级)、可疑(缺乏I级特征但无病理结果)、病理(基线存在异常或发生变异或反复减速时)[6]。
F I G O促进了国际共识的发布,以标准化产时胎心监测的术语、解释和临床方法管理E F M;专家小组建议使用C T G一词替代E F M,该词来自希腊语k a r d i a,意为心脏,t o k o s意为分娩,最能描述产程中持续的F H R和子宫收缩信号[7]。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间歇性胎心监测相比,E F M没有显著减少新生儿酸血症、围产儿死亡或子代长期神经发育障碍(尽管癫痫发作减少)[8],但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分娩的风险显著增加[9]。
二、优化E F M的一些策略和技术1、胎儿刺激胎儿刺激(人为的诱发胎儿活动、用手指或A l l i s钳刺激胎儿头皮或通过母体腹部进行振动声刺激),是在没有明显I类图形或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对胎儿健康状况的有效测试。
发生胎心加速高度预示着胎儿无酸血症,而加速的缺乏中度预示着酸血症(p H<7.2)[10]。
当没有专门设计的振动声刺激器时,即兴胎儿刺激可以使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或翻转空饮料罐的开口,底部靠在腹部[11]。
2019年11月上护理研究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综合护理干预研究黄继红江苏省滨海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所,江苏 盐城224500【摘要】目的:探析产前检查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价值及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到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
两组孕妇都实施胎儿电子监护,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
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7.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羊水浑浊分别为2例、10例,观察组羊水浑浊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护理满意度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产前检查当中实施胎儿电子监护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对胎儿宫内状态动态监护,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保障母婴身体健康,提高孕妇满意度。
【关键词】产前检查;胎儿电子监护;综合护理;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1-0126-02引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是高危妊娠,孕妇应做好相应产前检查,实施胎儿监护便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根据监护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1]。
产前检查指的是孕妇怀孕期间为其进行相应医疗建议和护理措施,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保障母婴安全。
胎儿电子监护可对胎心变化连续、动态的进行监测,实时将胎儿心率、胎动、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评估胎儿宫内情况[2-3]。
无应激试验是产前胎心监护的一种诊断办法,其直接反映出胎盘功能、胎儿健康情况。
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目的研究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产前护理方法。
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检孕妇,所有孕妇均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并进行相应的无应激试验检查,予以相应护理,观察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128例产检孕妇无应激试验检查中,80例反应型,33例可疑型,其中共发生7例新生儿轻中度窒息(6.19%);15例无反应型,其中发生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55.33%)。
结论予以产前检查孕妇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可以定期监护胎心胎动情况,有利于减少围产儿发生死亡。
标签:产前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应用;护理胎儿电子监护仪[1]可以连续观察与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描绘胎心活动图型,直观反映胎心率与子宫收缩及胎动的关系。
当前主要应在妊娠末期与临产后,重点监护存在胎心异常或胎动或高危妊娠等方面。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无应激试验(NST)[2]进行产前胎心监护以作为判断胎儿状况与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就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检孕妇128例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检孕妇。
118例单胎妊娠,10例双胎妊娠。
其中,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为(30.0±0.5)岁,孕周在33~40w,平均孕周为(36.0±0.5)w。
1.2方法1.2.1监护方法予以所有孕妇胎儿电子监护无应激试验,孕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将超声多普勒探头置于胎心音最清晰位置,宫缩探头置于宫底下3横指位置,腹带固定于腹壁接受胎动、胎心、宫缩信号,随后通过激光打印将监护结果打印出来,通常监护20min。
若胎儿处于睡眠状态,则可以进行40min的检测,或催醒胎儿,如果有异常发生,应及时复查或重复检测30~60min。
若有必要则可以住院进行OCT或CST试验。
母婴电子监护仪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母婴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基层医院中,母婴电子监护仪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它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有效的诊疗服务。
本文旨在从价值和实践方面探讨母婴电子监护仪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一、母婴电子监护仪的应用价值1、提高诊疗效率传统的检查方式需要医生一项一项地进行体格检查,耗费时间较长,且存在着主观性和误诊的风险。
而母婴电子监护仪可以提供连续、实时、无损伤的监护,通过设备接口与医疗信息系统连接,医生可以轻松获取患者的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2、减轻劳动强度医生在以往进行监护时需要不断地进行人工观察和纪录,对医生的劳动强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借助母婴电子监护仪可以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更好地保障了医疗质量。
3、提升监护水平母婴电子监护仪能够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波形等,实现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同时,根据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锻炼医护人员的监护能力,提高医疗水平。
4、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母婴电子监护仪的使用,减少了对患者的不必要干预,保证了患者的隐私,降低了监测对患者的负担和不适,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到更好的护理。
二、母婴电子监护仪的实践应用母婴电子监护仪广泛应用于产科和儿科等领域,可应用于临床、家庭、社区等多个领域:1、产科应用在产科领域中,母婴电子监护仪通过对胎儿的宫内胎心监测、胎动频率监测等进行跟踪,可以更好地保障母亲和宝宝的健康。
同时,能够随时监测产程周期、出血量及胎盘情况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儿科应用在儿科领域中,母婴电子监护仪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等指标,提供全面的儿科监护服务。
避免频繁地干预患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家庭应用母婴电子监护仪可以在家庭监护、儿科家庭保健服务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指标分析。
胎儿电子监护仪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胡国敏;吴会琼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5(031)002
【摘要】早在18世纪,产科医生采用木制的听筒听胎心音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缺氧的程度,对先兆早产也不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早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对人口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优生优育的需求而不断提高胎儿的监护技术。
近年来,大中城市医院妇产科已较广泛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现将我院临床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胡国敏;吴会琼
【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5.3
【相关文献】
1.全产程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 [J], 王倩;孟军
2.临产前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 [J], 覃烨;余家玉
3.胎儿电子监护仪与多普勒脐血流检测仪联合监测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分析 [J], 王雷;王曙光
4.中央型胎儿电子监护系统在产时中的临床应用 [J], 潘珍连
5.中央型胎儿电子监护系统在产时中的临床应用 [J], 潘珍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儿电子监护仪在产科的应用(附701例分析)
陈玉萍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1999(018)002
【摘要】@@ 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对产前、产时的儿率进行临护,对当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1],胎儿电子监护的优越性在预告正常胎儿方面比其他任何技术都要好,与血气分析和单纯听诊相比,假阴性率低,预告胎儿好坏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现将我院胎儿电子监护仪前后两年内接受与未接受的孕妇组的围产儿病死率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232)
【作者】陈玉萍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513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胎儿电子监护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附50例病例分析) [J], 王(王莹);任秀萍
2.胎儿监护仪产科临床运用的探讨:附200例分析 [J], 曾少萍;李励军
3.超声血流分析仪在产科上的应用(附138例分析) [J], 袁曼虹;谢沛颜
4.肝素在产科DIC患者中应用体会——附4例分析 [J], 卢凤英
5.胎儿电子监护仪在产科中的应用 [J], 魏守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孕妇胎儿电子监护卧位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现状目前产科临床护理中通常采取平卧位进行胎心监护,也有采取坐位、半坐卧位、侧卧位。
为了解不同的胎儿电子监护体位与孕妇的舒适性、心理反应、并发症、胎心报告结果相关性,本文就孕妇采取的胎儿电子监护体位护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卧位;孕妇;胎儿电子监护胎心电子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
是孕妇孕晚期及产时监测胎儿宫腔内情况的重要手段[1]。
在临床广泛应用,胎儿心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监护图形的曲线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评,也可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
胎心电子监护以下简称胎心监护,它对及早发现胎心异常和及时处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胎心监护一般在妊娠32w后进行,如果有并发症或合并症在28~30w进行,正常胎心音110~160次/min,如果胎心音160次/min以上或持续100次/min都表示胎儿宫内缺氧,需要及时处理。
胎心监护的常规操作方法,孕妇取平卧位,一个探头固定在听取胎心音清晰处,另一探头固定在子宫底下三横指处,连续监护20min胎心率为一次,若胎儿在睡眠期间,可延长监测时间为40min或吹催醒胎儿继续监护。
一般认为20min 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bpm,持续时间>15s为正常,称为反应型。
若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或胎动时无胎心加速,称为无反应型。
通常的胎心监护也叫无应激试验,是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又叫胎儿加速试验[2]。
如果胎心监护无反应型,需要查找原因并复查。
1孕妇体位与胎盘供血的关系孕妇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大[3],妊娠后孕妇的生理、生化、解剖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心血管系统变化最大,主要表现为心排量增加[4]。
妊娠末期血容量增加40%~45%,心脏容量增加10%,心输出量增加30%,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卧位与心排量、血压、静脉回流都有较大关系。
孕妇采取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对脊柱侧前方腹主动脉和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导致心率加快、回心血量、心血输出量减少,各器官血供减少,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加重或诱发妊高征;加重水钠潴留。
腹腔左下有乙状结肠,增大的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右旋,使子宫的血管和韧带受到牵拉,当孕妇采取右侧卧位时子宫进一步右旋,子宫血管受到的牵拉或扭曲加重;子宫胎盘供血减少。
左侧卧位可缓解增大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输尿管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的灌注量和肾血流量,右旋的子宫得到缓解。
半坡斜卧位既能减少下腔静脉的压力,又能使子宫向盆腔下移,使横膈肌下降,回心血量增加。
因此,半坡斜卧位可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率,改善心室功能[5]。
2胎盘供血与胎心监护的关系胎盘供血情况直接关系胎儿的供血供氧。
无应激试验时,孕妇体位对NST 结果有明显影响,平卧时胎儿的缺氧情况明显高于左侧卧位[6],当孕妇平卧时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子宫动脉供血减少,胎盘灌注减少导致NST出现无反应型;足月妊娠子宫呈轻度右旋位,孕妇平卧位时可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减少,血液通过子宫的阻力也增加,也使NST表现为无反应型;当平卧时间较长时可出现仰卧位低血综合症,导致胎心减速;抬高床头左侧卧位可纠正子宫右旋位也解除了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减少因体位造成的急性胎儿缺氧[7]。
孕妇卧位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密切关系,孕妇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胎儿供血供养不足,很快出现胎心增快,减慢或不规律等情况,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长时间坐位也增加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有研究报道[8]孕妇持续坐位8h以上与4h内相比,胎儿宫内死亡率明显增加。
孕晚期孕妇体位由仰卧位变为侧卧位时心排出量增加22%,由坐位变为站立位时心排出量与未怀孕时相同。
孕妇坐着时坐直身体可减少腹主动脉受到的压力,但长时间坐位时,下肢静脉压增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胎盘循环受阻,这就是造成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3孕妇体位对胎心监护结果的影响在胎心监护过程中,胎心监护效果不好,通过体位改变可改变监护效果。
孕妇平卧位时发生胎儿缺氧明显高于孕妇坐位,而且无反应型发生率较高,所以胎心监护者半卧位,以减少体位对胎心监护结果的影响。
临床工作中孕妇胎心监护体位传统为平仰卧位,长时间平卧可导致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
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大多数在孕晚期28w以后,约50%的孕妇出现过明显的仰卧位综合征症状[9],有报道最早的发生在孕16w[10]。
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特别是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胎妊娠时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到达心脏的血液骤减,导致心排血量迅速下降,血压随之降低,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横膈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心脏血管扩张,同样导致血压下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时孕妇会出现头晕、心慌、发冷、出汗、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反应,一般发生在孕妇平卧位进行产检、超声检查、手术、胎心监护时,孕妇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胎儿供血供养不足,很快出现胎心增快,减慢或不规律等情况,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
一旦发生立即给予改变体位,抬高床头或坐起,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有条件者可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症状便短时间内改善。
为防止发生仰卧位综合征,孕妇应避免平卧时间过久,平卧检查时间不宜超过7min[11],胎心监护时间一般需要20~30min,有时需要延长至40~60min,应抬高床头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所以传统的平卧体位不利于孕妇进行胎心监护。
有研究120°角坐位与取侧卧位做胎心监护胎心监护的效果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仰卧性低血压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2],曾晓娟等研究[13]孕妇采用坐位或半卧位与传统的平卧位比较胎心监护评分、胎儿窘迫检出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却能有效降低孕妇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
左侧卧位胎心监护有变异减速的孕妇,改变体位后,胎心监护曲线可恢复正常,脐带压迫解除,甚至使缠绕的脐带松脱,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减少[14]。
建议孕妇不宜长时间坐位,最长不超过2h,而是坐、站、走交替进行,卧位时建议交替侧卧位[15]。
4 妊娠期间孕妇的卧位与母婴安全和舒适关系胎心监护时体位的不当可因血液循环灌注受阻导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严重者引起胎儿宫内死亡。
大量研究发现平卧位、坐位、单纯的侧卧位都不理想,付俊雄研究则认为妊娠晚期电子胎心监护时取半斜坡卧位是最理想的体位[16]。
胎心监护的体位影响着孕妇的舒适感,胎心监护时的体位不当,会引起孕妇身体严重不适而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
例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严重不适症状;妊娠晚期孕妇生理、解剖发生较大改变,子宫增大,对腹腔脏器、盆腹腔神经压迫不断增强,孕妇重心下降,腰骶部承受更多压力,加之孕期骨关节韧带松弛,骨盆尤为明显,常导致孕妇腰骶部及关节疼痛;输尿管因受压扭曲排尿不畅致肾盂积水,引起孕妇腰背部剧烈疼痛;胎先露下降压迫膀胱至尿频等;体内慢性疼痛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17]。
孕妇适当抬高床头,可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并提高其舒适度[18]。
孕妇本身对胎儿的过分关注也导致孕妇常有紧张、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
由于体位不当胎儿监护结果不满意,需要反复复查、或延长监护,加重了孕妇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心理负面影响。
因此[19]实施舒适的体位护理是非常必要,只有提高孕妇的舒适度,才能够确保患者能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检查,使监护顺利的完成。
护理人员在进行胎心监护护理中加强对孕妇心理护理与沟通交流和舒适卧位的指导可达到胎心监护的最佳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
护理不再是被动、机械地完成医嘱,而是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为目的,舒适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20]。
舒适护理模式作为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让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1]。
根据这一模式,在研究孕妇进行监心监护时根据不同的孕妇不同的需求,给予舒适体位。
理想的体位应该是孕妇及胎儿舒适、安全、并发症少的卧位。
抬高床头左侧卧位胎心监护体位有利于增加孕妇的舒适感,减少了仰卧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预防胎儿宫内窘迫,还改善了监护的效果,缓解了孕妇负性心理压力,达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1]张春清.胎心监护在临床方面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33(11):68.[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52.[3]廖东玲,廖玲.孕妇体位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7(5):679-383.[4]范玲,吴连方.妊娠期各重要系统的生理变化平[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1-342.[5]李爱红,王杰群.孕妇体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5):467-469.[6]尹丹,胎心监护与孕妇体位的关系[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6):733-735.[7]付梅,李静.胎心监护与孕妇体位的关系[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2012,8(9):16.[8]刘萍,王云霞,杜明玉,等.妊娠晚期胎死宫内与孕妇体位持续时间相关性分析[J].罕见疾病杂志,2011,18(3):24-25.[9]宋薇薇,王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19-820.[10]Kiefer.RT,Pioppa.A.Dieterich,HJ.Aortocaval. compression.syndrome[J].Anaesthesist,2003,52(11):1073-1083.[11]王清图,修霞,范秀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2-404.[12]马兰兰.胎心监护发生仰卧位低血压对孕妇心理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16(25):2210-2211.[13]曾晓娟,周琳琳,曾丽吟.孕妇两种不同体位与胎心监护结果的观察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31-32.[14]梁爱兰,丁敏芳,李永翠,等.胎心监护变异减速与脐带缠颈孕妇体位变化的相关研究[J].国际卫生医药导报,2012,18(16):2353-2355.[15]彭燕.体位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舒适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23-24.[16]傅军雄.孕妇体位与胎心率的关系[J].医学创新研究,2008,5(35):57.[17]马兰兰.胎心监护发生仰卧位低血压对孕妇心理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16(25):2210-2211.[18]廖冰.抬高床头在胎膜早破孕妇体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6):17-18.[19]李维丽,王雷,历剑萍.舒适护理在手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7:1546.[20]王怡力,周艳钟,玉杰.产妇分娩期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4):1394-1395.[21]赵惠君,张晓群,李明霞.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