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污染物的产生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2.32 KB
- 文档页数:2
液压油污染与危害简述对于介质为普通液压油或水乙二醇的液压系统,其管路无论是碳钢材质还是不锈钢材质,对液压管路的酸洗、冲洗等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和不可缺省的。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的血液,具有传递动力、减少元件间的磨擦、隔离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表面氧化、冷却液压元件等功能。
因此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液压系统的故障直接与液压油的污染度有关,70%的故障是由于液压油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因此控制液压油污染是十分重要的。
1 液压油污染物的来源1.1 固体污染物:来自液压系统的管道、液压元件如液压缸、胶管、泵、马达、阀、液压油箱等,在系统使用前未冲洗干净,在液压系统工作时,污染物就进入到液压油中。
1.2 外界侵入的污染物:外界的空气、水、灰尘、固体颗粒,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液压缸活塞杆、胶管接头、液压油箱、空气滤清器等进入液压油中。
1.3 内部生成污染物:液压系统组装、运转、调试及液压油变质也不断产生污染,直接进入液压油中,如金属和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
吸油、回油滤芯脱落的颗粒和纤维,液压油因油温升高、氧化变质而生成胶状物,吸油管路密封不严造成吸入空气等。
1.4 维护、保养、维修中造成的污染:在设备正常维护保养中更换滤芯和液压油、清洗油箱,维修拆装液压缸、阀等等也会使固体颗粒、水、空气、纤维等进入液压油中。
2其它注解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粉尘,二是水或蒸汽,三是系统内部的摩擦颗粒,四是油泥、胶质物和积碳。
粉尘和水可以认为的控制,但摩擦和油中形成的油泥等杂质却极难控制。
原因是我国的润滑油(包括液压油)都采用的是矿物基础油,含有一定比例的硫,呈酸性,易形成油泥和胶质物。
在工作的条件下,油温升高氧化,日久会形成积碳。
油液污染加剧机件的磨损,加剧油液的老化,如此恶性循环。
为此。
我们建议:1、定期不定期对油品进行指标检测。
如粘度、抗氧化性、酸值等。
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分析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能够在较长时间循环使用,其作用主要是传递动力、润滑、密封和冷却。
据资料介绍,各类机械故障中,有40%以上的故障是因液压系统出现的,而在液压系统中有80%以上的故障是因液压油的污染造成的。
油液污染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元件的使用寿命。
造成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固体污染------主要是颗粒物。
1.因液压元件如泵、马达、阀等在经由铸件或毛坯件机械加工时,元件内会积有少量铸造砂、金属切屑或淬火盐等污染物。
2.液压系统的各个元件使用管道经过焊接加工装配起来,这就会产生焊瘤和焊渣。
3.新的液压油经过制造、储藏、输送和灌装等过程后,多少都会含有少量固态杂质。
4.由于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往复运动,温度变化时对油的膨胀或损失造成油箱中的油面晃动,与空气产生交换,这样尘埃就会进入油箱和油液中。
5.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磨损将造成恶性循环,使得油液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6、一般企业液压系统中都有过滤精度在3-10微米的在线过滤装置,可以过滤一部分的杂质,但固体颗粒物杂质是以 1.5-2微米的颗粒物聚集成团状造成泵、阀等设备故障。
二、液体污染------主要是水污染。
1、油箱盖因冷热交替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珠落人油中。
2、冷却器或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油箱的焊接部位漏人油中。
3、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密封不严密处进入系统的潮湿空气凝聚成水珠。
油液中混入一定量的水分后,会使液压油乳化。
乳化油进入液压系统内部,使液压元件内部生锈,剥落的铁锈在液压系统管道和液压元件内流动,将导致整个系统内部生锈,产生更多的剥落铁锈和氧化物。
水与油中的硫和氯作用产生硫酸和盐酸,使元件的磨蚀磨损加剧,也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甚至产生很多油泥。
最终导致液压元件堵塞或卡死,引起液压系统动作失灵、配油管堵塞、冷却器效率降低等一系列故障。
三、空气污染----主要是以气泡的形式夹杂在油液中。
《液压油的污染与控制措施》1.3.1液压油的污染原因(1)潜藏在元件和管道内的污染物1)液压元件、组合键在组装前零件未去毛刺或未经过严格清洗,组装时将铸造型砂、切屑、灰尘等杂物带入零件内部。
2)液压元件经过试验后,未将通油口用堵头塞住或在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将堵塞碰掉,因而在库存及运输过程中侵入灰尘和杂物。
3)安装管道时,未将管子和接头内部的水、焊渣、氧化皮等杂物冲洗干净。
4)安装螺纹时,有部分密封剂或密封带碎片,以及切屑、机械加工的毛刺等杂物未被清理干净。
(2)工作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1)油液的加剧搅拌,使油氧化引起性质变化生成沉淀物和胶质。
2)油中有一定数量的水分,在工作过程中会使金属腐蚀形成水锈。
3)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因液体流动对金属表面的物理滑靴作用产生的金属粉末。
4)液压元件在工作过程中运动零件间互相摩擦,生产金属磨耗物。
5)密封件的磨耗物或碎片。
6)油箱内壁上的底漆老化,产生脱落的漆片。
(3)外界侵入的污染物1)由于油箱结构设计不佳,密封件差,容易进入会场、切屑和杂物;油箱没有清理箱内污物的窗口,造成油箱内部清理困难或无法清理;油箱容积太小,油液冷却条件差,加速油液氧化变质,乳化液或切屑液进入油箱,使油严重乳化和掺有切屑。
2)维修过程中布注意清洁,将环境周围的杂物带入油箱或管道内。
例如,在维修时不注意,把纤维织品或螺钉等物带入管道内。
3)忽视油液的过滤,有些液压系统不按系统和远见对过滤精度的要求合理地选配过滤器,而是用粗过滤器代替精过滤器,甚至根本不用过滤器;对系统使用的过滤器几年不清洗,滤网不经常检查,造成堵死或破漏致使污物侵入;换油或补油时不重视油的过滤,或把脏的油桶未经严格清洗就拿来使用,或注油时把杂物注入油箱。
4)在液压缸的活塞杆表面未设置防尘圈,这样在密封处能吸入大气中的灰尘等污物。
1)供应部门对新入库油品的质量未经检查,油品质量不易保证。
2)供应部门把装废油的桶或不洁净的桶用来装新油,使油变质。
精心整理液压油污染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本文简介了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危害、防止及相关标准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以上是由于液压油的污染所造成的。
液压油的污染使液压系统产生故障或损坏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1)性能不稳定 2)性能恶化 3)元件损坏液压油被污染会大大降低了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耗费油液造成经济损所列:1.1潜在污染自制的零件在加工、装配、试验、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就已潜伏在系统中,同样,在外购件中也会潜伏着上述污染物。
1.2侵入污染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外来污染物(如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可经油箱通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如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油箱中流动的空气、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中的漏油等使污染物侵入系统中,造成污染。
一般认为,新购进的液压油是清洁的。
其实不然,如容器的漆料和镀层、注油软100漂移。
当污染物颗粒嵌入阀芯滑动面间,使移动阻力增大,反应迟钝,动态响应速度变慢,严重时阀芯被卡牢。
在液压油固体污染物中,金属颗粒约占75% ,尘埃约占15% ,其他杂质如氧化物、纤维、树脂等约占10% 。
磨损使阀的泄漏增加,造成控制阀流量放大系数及控制灵敏度下降,使泵、马达、液压油缸的容积效率降低,控制系统刚性减小等。
2.2 对液压元件的影响液压元件工作性能的下降与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密度和硬度等有关。
其中数量、大小、硬度起主要作用。
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泵的运动件表面磨损加剧,刮伤、咬死,泵的效率降低,故障频繁寿命缩短。
如某注塑机的叶片泵产生噪声大、温升高和压力波动大等故障。
经分解检查,发现转子端面、配油盘磨损严重,定子工作面则完全磨坏。
阀类元件的共同特点是阀芯和阀体配合精密,间隙很小,带有硬度的固体颗粒物一旦嵌入滑动面中,使阀芯移动困难或卡牢,磨损加剧阀口密封被破坏而产生故障。
精心整理液压油污染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本文简介了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危害、防止及相关标准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以上是由于液压油的污染所造成的。
液压油的污染使液压系统产生故障或损坏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1)性能不稳定 2)性能恶化 3)元件损坏液压油被污染会大大降低了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耗费油液造成经济损所列:1.1潜在污染自制的零件在加工、装配、试验、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就已潜伏在系统中,同样,在外购件中也会潜伏着上述污染物。
1.2侵入污染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外来污染物(如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可经油箱通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如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油箱中流动的空气、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中的漏油等使污染物侵入系统中,造成污染。
一般认为,新购进的液压油是清洁的。
其实不然,如容器的漆料和镀层、注油软100漂移。
当污染物颗粒嵌入阀芯滑动面间,使移动阻力增大,反应迟钝,动态响应速度变慢,严重时阀芯被卡牢。
在液压油固体污染物中,金属颗粒约占75% ,尘埃约占15% ,其他杂质如氧化物、纤维、树脂等约占10% 。
磨损使阀的泄漏增加,造成控制阀流量放大系数及控制灵敏度下降,使泵、马达、液压油缸的容积效率降低,控制系统刚性减小等。
2.2 对液压元件的影响液压元件工作性能的下降与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密度和硬度等有关。
其中数量、大小、硬度起主要作用。
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泵的运动件表面磨损加剧,刮伤、咬死,泵的效率降低,故障频繁寿命缩短。
如某注塑机的叶片泵产生噪声大、温升高和压力波动大等故障。
经分解检查,发现转子端面、配油盘磨损严重,定子工作面则完全磨坏。
阀类元件的共同特点是阀芯和阀体配合精密,间隙很小,带有硬度的固体颗粒物一旦嵌入滑动面中,使阀芯移动困难或卡牢,磨损加剧阀口密封被破坏而产生故障。
液压油污染环境的原因及控制方法从事液压行业的人员都知道液压油就是利用液体压力能的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
但是液压油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清洁度低,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一般认为新油一定是清洁的,但调查结果往往超过系统实际使用的要求,一般等级为10-14级,新油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炼制、分装,运输到储存等过程的污染。
根据我国石油产品性能指标规定,固体颗粒污染含量在0.005%一下认为无机械杂质,而油液中机械杂质为0.005时,污染程度相当于NAS12级,这样,从炼油厂出厂的油液其污染度就可能超过系统油液容许的污染度。
所以要求油品提供商提供合格证,单位还要进行油品化验。
对清洁度不符合要求的新油,在使用前必须尽心过滤净化,新油的清洁度一般比液压系统要求的清洁度高1-2级。
清洁度对元件可能造成的卡滞的说明。
由液压油造成的污染物主要分为四类:自身生产的污染物、外界侵入的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逃脱性污染物。
自身生成的污染物主要有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两个方面产生。
液压系统工作时,因压力损失而消耗的能量,使系统油温升高。
当液压油处于高温时,一方面油中的高压空气与油分子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氧分子引起油液氧化,生成有机酸,对金属表面起腐蚀作用;另一方面,油液氧化析出粘滞物和浸漆物。
液压元件工作时,运动件之间的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以及液流冲刷下的软管胶料、过滤材料脱落的颗粒和纤维、剥落的油漆皮等。
它们会腐蚀机件,并使元件表面的污物分散到油液中去而难以清除,还降低过滤网附着污物的能力,常常使节流小孔堵塞,使液压元件失效造成事故故障。
外界侵入的污染物主要指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例如空气、尘埃、水滴等通过一切可能的侵入点,如外露的往复运动活塞杆、油箱的通气孔和注油孔等侵入系统所造成的液压油液污染;还如维修过程中不注意清洁,将环境周围的污染物带入,以粗代细,甚至不用过滤器,过滤器常年不清洗、滤网不经常清洗、换油或补油时不注意油的过滤、脏的油桶未经过严格的清洗就拿来用,从而把污染物带入。
液压油污染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本文简介了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危害、防止及相关标准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以上是由于液压油的污染所造成的。
液压油的污染使液压系统产生故障或损坏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1)性能不稳定 2)性能恶化 3)元件损坏液压油被污染会大大降低了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耗费油液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与研究油液污染的原因,对油液污染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液压油的污染主要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造成的。
外部原因是指固体杂质、水分、其它油类及空气等进入系统。
内部原因是指除了原有的新油液带来的污染外,在使用过程中运动的零件磨损和液压油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
由于杂质侵入液压油的方式不同,液压油的污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如表1所列:1.1潜在污染自制的零件在加工、装配、试验、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就已潜伏在系统中,同样,在外购件中也会潜伏着上述污染物。
1.2侵入污染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外来污染物(如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可经油箱通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如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油箱中流动的空气、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中的漏油等使污染物侵入系统中,造成污染。
一般认为,新购进的液压油是清洁的。
其实不然,如容器的漆料和镀层、注油软管的橡胶、以及大气中的灰尘等均可进入油液。
经实验测定新购进的液压油,用100目铜丝网过滤后取样测定,每100mL油液中有5μm以上的颗粒物3万至5万个。
这样的油仅能用于一般的液压系统,不能用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如用手工加油,将会使系统污染增加4-7倍。
同时在装配、修理时,容易使灰尘、棉绒等侵入液压系统中。
1.3 再生污染再生污染是指液压油在液压系统工作中生存的污染物。
如零件的残锈、剥落的漆片、运动件和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过滤材料脱落的颗粒或纤维等。
液压油液的污染及控制1. 液压油液的污染液压系统是一个集油箱、油泵、方向阀、液压马达、油管及其他器件于一体的液体动力机械系统,主要由压力液体、动力机构、传动回路、液压控制系统、辅助部件和工作部件等组成。
其中液压油液则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是液压系统运转的关键介质。
液压油液的质量和性能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运作性能和寿命,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1 主要侵入途径液压油液常常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如以下几个方面:1.1.1 固体杂质侵入途径固体杂质是入侵液压油液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包括摩擦颗粒、粉尘和氧化屑等。
这些固体杂质同样可能由外部环境侵入,例如通过油泵吸入和油箱通风口等。
1.1.2 水分侵入途径水分是入侵液压油液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源,可能由多种途径引入,如通过油泵吸入、油箱进气、密封不良、腐蚀或冷凝产生等。
1.1.3 化学物质侵入途径液压油液的化学性质容易受到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污染油液。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由附近的工业过程、化学蒸气、氧化或分解产生。
1.2 液压油液污染的后果液压油液的污染可能导致液压系统的故障和减缓运行效率。
污染物可能嵌入液压元件之中,改变液体粘度,加速油液老化,损坏动力机构和密封件,造成工作部件的磨损等。
此外,液压油液的污染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液压油液的质量。
2. 液压油液的控制为了控制液压油液的污染,实现液压系统的可靠运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2.1 油液滤清油液滤清是防止液压系统污染的最常见的方法。
液压油液通常需要采用机械滤清和化学滤清等方式,如粗滤、微滤、高压过滤、粉尘滤清、沉积分离等。
经过滤清后,液压油液中的杂质粒子可以被有效去除,从而控制液压系统的污染。
2.2 保持油液的干燥、干净和冷却通过适当的液压油液保养措施,可以减少油液中的污染。
干燥不仅可以减少水分的侵入,还可避免油液的氧化。
保持油液干净也能有效控制污染,例如及时清洗油箱、检查油管、清理液压系统的未使用区域等。
液压油的污染与防护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液压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液压系统多数故障与液压油受到污染有关,因此掌控液压油的污染是非常紧要的。
1.液压油被污染的原因液压油被污染的原因重要有以下几方面:(1)液压系统的管道及液压元件内的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灰尘等污垢在系统使用前冲洗时未被洗干净,在液压系统工作时,这些污垢就进入到液压油里。
(2)外界的灰尘、砂粒等,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往复伸缩的活塞杆,流回油箱的漏油等进入液压油里。
另外在检修时,稍不注意也会使灰尘、棉绒等进入液压油里。
(3)液压系统本身也不断地产生污垢,而直接进入液压油里,如金属和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过滤材料脱落的颗粒或纤维及油液因油温上升氧化变质而生成的胶状物等。
2.油液污染的危害液压油污染严重时,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使液压系统常常发生故障,使液压元件寿命缩短。
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重要是污垢中的颗粒。
对于液压元件来说,由于这些固体颗粒进入到元件里,会使元件的滑动部分磨损加剧,并可能堵塞液压元件里的节流孔、阻尼孔,或使阀芯卡死,从而造成液压系统的故障。
水分和空气的混入使液压油的润滑本领降低并使它加速氧化变质,产生气蚀,使液压元件加速腐蚀,使液压系统显现振动、爬行等。
3.防止污染的措施造成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多而多而杂,液压油自身又在不断地产生脏物,因此要彻底解决液压油的污染问题是很困难的。
为了延长液压元件的寿命,保证液压系统牢靠地工作,将液压油的污染度掌控在某一限度以内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对液压油的污染掌控工作重要是从两个方面动手:一是防止污染物侵入液压系统;二是把已经侵入的污染物从系统中清楚出去。
污染掌控要贯穿于整个液压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等各个阶段。
为防止油液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应实行如下措施:(1)使液压油在使用前保持清洁。
液压油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都会受到外界污染,新买来的液压油看上去很清洁,其实很“脏”,必需将其静放数天后经过滤加入液压系统中使用。
液压油泥怎么产生的原理液压油泥,是指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油品老化、杂质污染、水分混入等原因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物质。
液压系统中常使用的液压油,是通过泵将油液推送到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等部件,从而产生压力传递力量的。
液压油泥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所导致:1.油品老化:液压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热裂解等作用,基础油中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油品逐渐降低粘度,生成油泥物质。
2.杂质污染:在液压系统中,常常存在着铁锈、氧化物、胶体物质等杂质。
这些杂质会与液压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积物和油泥。
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和机械运动的条件下,杂质更容易发生反应和聚集。
3.水分混入:液压系统中常常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湿度、温度变化等。
当外界空气中的湿气通过液压系统的密封件渗入到油液中时,与液压油发生反应,形成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油液降解,生成沉积物和油泥。
液压油泥的产生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1.油密封件老化:油泥中的污染物会与液压系统的油密封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密封件硬化、变脆、磨损等,进而影响密封效果,使系统产生泄漏。
2.液压元件损坏:油泥会在液压系统中沉积堆积,形成沉淀物,阻塞油路通道。
这会导致液压系统中的阀门卡滞、减小流量、降低工作效率等,严重时会导致液压泵、液压马达等元件损坏。
3.影响润滑效果:油泥附着在液压系统的摩擦表面上,阻碍了润滑油的正常流动,导致润滑效果降低。
这会增加系统的摩擦、磨损,加速液压元件的损坏。
综上所述,液压油泥的产生主要是由油品老化、杂质污染和水分混入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液压油泥对液压系统的损害,需要定期更换液压油、保持系统的清洁以及采取合适的密封措施来防止杂质侵入。
只有保持液压系统的油液清洁和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寿命。
造成液压介质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办法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室很重要的一点,涉及到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队机手而言,如何在使用在避免液压介质的污染,同时能有效的应对变得异常重要。
一、造成液压介质污染的原因(一)残留污染物液压元件在制造、储存、运输、安装过程中带入的砂粒、磨料、铁屑、焊渣、锈片和灰尘,虽经清洗干净而残留下来。
(二)生成污染物1、液压油氧化变质析出物。
液压系统工作时,因压力损失而消耗的能量,使系统油温升高。
当液压油处于高温时,一方面油中的高压空气与油分子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氧分子引起油液氧化,生成有机酸,对金属表面起腐蚀作用;另一方面,油液氧化析出粘滞物和浸漆物。
2、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和空气。
多数液压油中含有微量(小于0.1%)的水分,过多的含水量会使液压油乳浊化,使其润滑性能下降,对液压油的氧化起触煤作用,加剧污垢集积。
同时,混入液压油中的空气还会增加油液的氧化作用,并引起液压系统的振动、爬行和气蚀。
3、元件磨损、损坏生成污染物。
液压元件工作时,运动件之间的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以及液流冲刷下的软管胶料、过滤材料脱落的颗粒和纤维、剥落的油漆皮等。
(三)侵入污染物液压系统在工作时,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一切可能的侵入点,如外露的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油箱的进气孔、注油孔等侵入系统。
(四)生物污染物微生物也可能像其它微小颗粒一样侵入液压介质,如果不加以阻止,微生物将繁殖生长并表现为粘质物,污染介质。
一般加杀菌剂或去除微生物繁殖的条件——水或营养物,以阻止生物污染的增长。
(五)逃脱污染物逃脱污染物来自过滤器附近的潜在的液流通道(如不密封的溢流阀或旁通及滤材的裂口等),以及使被截留颗粒上的拖曳力大于过滤器纤维表面的吸附力的流量脉动。
这两类逃脱污染物应加以控制。
二、控制液压介质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液压介质的污染一般用污染浓度来评价,为了将液压介质的污染危害降低至最小的限度,应减小其污染浓度,通常采用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污染物定义:油液中不希望有的并对系统有危害作用的物质。
常见污染物:金刚石、切屑、硅砂、磨损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添加剂/水的凝聚物、油料的分解物与凝合物、棉纱纤维;游离水及溶解水;空气溶解或悬浮;氯及其它卤化物。
污染物的来源:
系统固有的污染物:油缸、管子、阀、泵、油箱及其它附件
系统产生的污染物:系统装配过程、系统运行过程、系统故障、流体变质
外界侵入的污染物:油箱通气孔、油缸轴封、泵的轴封
维修造成的污染物:系统拆装、油料补充
污染物的产生机理:
外部侵入:维护,操作
内部产生:制造时产生,机械磨损,化学腐蚀。
其中机械磨损有分为:
磨蚀磨损:摩擦磨损,机件磨擦过程中,与动力间隙尺寸相仿或略大的颗粒是最危险的,它们切削表面材料,使间隙尺寸发生变化,并产生更多的颗粒,天宇净化生产的液压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液压系统的污染物,保证油液的清洁。
冲蚀磨损:介质流动时,尤其是在高速流动条件下,颗粒高速冲击零件边缘和表面,因动量效应造成表面材料剥落,使零件的形状及零件间隙发生变化,同时产生更多颗粒。
粘着磨损:大负荷、低速运转或油液粘度低会减小油膜厚度,发生金
属间的直接接触,某些凸起表面会粘接在一起,当相邻面移动时这些粘接点会被剪切而产生金属颗粒。
疲劳损坏:在反复的应力作用下,表面产生微裂纹,并随时间推移而扩散,最后产生颗粒脱落,表面粗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