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借条还是要收条,这是个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77 KB
- 文档页数:1
欠条、借条和收条区别及参考模板一、三者的区别1、借条借条是因借款而产生的,是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一种借贷事实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如果借款人不及时还款,出借人可以凭借借条作为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借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借条”名称、借款人名称、出借人名称、借款日期、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借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借条”的诉讼时效问题。
对于注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如借款人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没有还清借款,按照《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均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次日起开始计算,为2年。
“借条”没有约定清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合理期限内返还欠款,诉讼时效应从出借人主张权利的次日起计算两年。
2、欠条“欠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借钱可以是其中一种原因,其它例如在履行买卖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等合同中,只要债务人没有及时履行债务,债权人也可以要求打“欠条”,因此如果出具的是“欠条”并不一定表明两者之间为民间借贷关系。
欠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欠条”名称、欠款人名称、被欠款人名称,欠款事由、欠款日期、欠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欠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欠条”的诉讼时效有两种情况:一是,债务人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即没有写明履行期限的欠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对此应认定诉讼时效中断。
如果债权人在诉讼时效中断后一直未主张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则应从债权人收到债务人所写欠款条之日的第2天开始重新计算2年。
二是,关于未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如债务人未支付价款而向债权人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则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起算。
3、收条正式的“收条”又称为“收据”,无论收到钱,还是收到物品都可以开具“收条”,“收条”可以用来证实履行了交钱或物的合同义务。
在写收条时,务必清点好所收到的物品钱款的具体数额,做到准确无误、不出差错。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借条、收条和领条的定义及相关要素。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填写和识别借条、收条和领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记录和整理个人事务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借条、收条和领条的定义及相关要素。
2.培养学生按照要求填写和识别借条、收条和领条。
3.引导学生认识借条、收条和领条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填写和识别借条、收条和领条。
2.培养学生记录和整理个人事务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素材:借条、收条和领条的样本教具:黑板、彩笔、小纸条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导入:讲解借条的意义,例如:小明向小红借了一本书,如果没有书写借条,小红可能会忘记借出了书,借条能帮助记住借出的物品和时间。
2.提问:你们有没有使用过借条、收条和领条?你们觉得借条、收条和领条有什么作用?Step 2 学习借条(15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借条的定义和要素。
比如,借条应包含借出物品的名称、数量、借和还的时间、借出人的签名等要素。
2.给学生展示一张借条样本,让学生识读其中的要素,并在黑板上进行拼写。
Step 3 学习收条(15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收条的定义和要素。
比如,收条应包含收到物品的名称、数量、收和还的时间、收到人的签名等要素。
2.给学生展示一张收条样本,让学生识读其中的要素,并在黑板上进行拼写。
Step 4 学习领条(15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领条的定义和要素。
比如,领条应包含领取物品的名称、数量、领和退的时间、领取人的签名等要素。
2.给学生展示一张领条样本,让学生识读其中的要素,并在黑板上进行拼写。
Step 5 练习填写和识别(20分钟)1.给学生发放一些小纸条,让他们模拟填写借条、收条和领条,并相互交换后互相识读。
2.引导学生讨论填写和识读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并总结出填写和识读的要领。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用创意的方式设计一种记事卡片来记录和整理个人事务,比如设计借条、收条和领条的模板,或者制作小便签来记录日常事务。
借条的注意事项借条的注意事项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借条。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借条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借条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与收藏。
借条的注意事项1一、打借条时故意写错名字案例:王某父子向朋友张宗祥借款20万元,并打下借条,约定一年后归还欠款及利息。
想不到王某父子在借条署名时玩了个花招,故意将“张宗祥”写成“张宗样”。
张宗祥当时也没有注意。
到还款期后,张宗祥找到二人催要借款,谁知二人却以借条名字不是张宗祥为由不愿归还。
无奈之下,张宗祥将王氏父子告到法院。
尽管法院支持了张的主张,但张也因在接借条时的不注意付出了很大代价。
二、是己借款,非己写条案例:王某向张某借款10000元。
在张某要求王某书写借条时,王某称到外面找纸和笔写借条,离开现场,不久返回,将借条交给张,张看借条数额无误,便将10000元交给王。
后张向王索款时,王不认账。
张无奈起诉法院,经法院委托有关部门鉴定笔迹,确认借条不是王所写。
后经法院查证,王承认借款属实,借条是其找别人仿照自己笔迹所写。
三、利用歧义案例1:李某借周某10000元,向周某出具借条一份。
一年后李某归还5000元,遂要求周某把原借条撕毁,其重新为周某出具借条一份:“李某借周某现金10000元,现还欠款5000元”。
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周某不能举出其他证据证实李某仍欠其45000元,因而其权利不会得到保护。
案例2:张某向王某借现金3000元,向王某出具借条一张:“借到张某现金3000元,20xx年8月17日”。
后王某持该借条向人民法院起诉,张某当庭辩称此借条证实王某借其款3000元,要求王某归还现金3000元。
后经证实,张某在书写欠条时,把本应写在现金3000元后的借款人名字故意写在“借到”二字后面的空格处,致使欠条出现歧义,以达到不还借款的目的。
借条、欠条、收条的作用与区别从古至今,借条与欠条,是人们接触最多的法律文书,但是很对人对这两者常常是傻傻分不清楚,如今,民间个人借贷日趋活跃,但由于运作不规范而导致的纠纷也不断上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你跟小王关系很好,小王向你借了3万元应急,当时小王打了一个欠条给你(注意是欠条),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过了两年之后,如果没有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形,你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王还款,就很容易被法院认定为超过了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即可能败诉。
其根本原因在于,欠条自债务人出具时起,债权人即享有向其主张还款的权利,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而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两年以后再去主张,当然就丧失了时效期间。
如果当初小王给你打的是借条,同样没有约定借看期限,根据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
意思是作为出借人的你,过了两年,再向借款人小王主张还款,自你主张之时诉讼时效才开始起算,此时你起诉小王,法院当然依法支持诉求,帮你追债。
所以虽一字之差,差异却很大,结果也截然相反。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3、合同内容合法;4、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那么,借条、欠条,收条到底如何用,有什么法律效力呢?一、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
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借条、欠条、收条的作用和区别的案例介绍借条、欠条、收条的作用和区别的案例介绍案情回放:借条和收条是“死对头”张某因家庭经济困难,于20xx年2月25日向崔燕借款3万元并写借条1张,约定于20xx年12月31日前还清,如还不清再续1年。
后张某拒不偿还。
崔燕起诉到法院,张某称已经还清,并拿出了有崔燕名字的收条,该收条写明崔燕于20xx年4月11日收到张某3万元本金及10%利息,共计3.3万元,但经鉴定该收条上的签名并非崔燕所写。
法院判决张某偿还崔燕借款3万元。
案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借条是借款凭证,证明双方的借款合同关系。
本案中张某写的借条证明了双方的借款关系。
收条是指接收人在收到财物时开具的证明收到财务这一事实的凭证,一般在债务人清偿欠条或者借条后,由债权人书写,证明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终结。
收条没有到期通过给付来赎回的意思表示,一般不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单凭收条向法院起诉,一般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本案中如果崔燕在收条上的签名属实,则可以免除张某的还款义务。
案情回放:欠条远比借条复杂刘某持欠条一张要求李涛偿还800万元及利息。
该欠条写明,今欠刘某和田玉、寿山雕件、冻石、刘海戏蟾、观音佛像等物品,共计价款800万元。
对此,李涛说是帮刘某暂存一些物品,待销售后作为双方合作的资金,在项目停止后,刘某写了欠条,李涛签了字,因此双方属于保管关系。
且这些物品仅值40多万元,刘某利行为涉嫌诈骗,公安机关已受理。
经法院审理,刘某虽持有李涛签名的欠条,但其不能陈述双方买卖物品的名称和数量,相反,李涛能提供欠条中主要物品的数量、位置和鉴定价格。
鉴于刘某不能证明欠条背后的法律事实,法院驳回了刘某的诉讼请求。
案例解析:欠条证明的是欠款关系,借条证明的是借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欠条是交易过后产生应付账款的一方(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具的证明其欠款事实和到期还款义务的凭证,是对以往双方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买卖关系、劳务关系、企业承包关系、损害赔偿关系等都可能产生欠条,而借条只有借款时使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借条收条和领条》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借条收条和领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收条和领条。
二.教学重点懂得三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
三.课前准备投影片每位同学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要点懂得借条的用处,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
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
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
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
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
二.学写借条1.知道借条的.用处。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3)交流讨论。
使学生明确:a.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
b.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
数字要大写。
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c.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4)再读书上的借条。
(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4.练习写借条(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
(投影出示)今借到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
3月2日归还。
三(1)班实验员张红3月1日(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
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
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
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
(3)巩固练习学校体育室有很多体育用品,许多同学到那里去借。
借条、欠条和收条的法律效力借条、欠条和收条是常见的债权债务凭证,用于记录借款、欠款及收款的金额、时间、双方身份等要素。
在法律上,借条、欠条、收条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文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以下将从法律角度分别对借条、欠条和收条的法律效力进行阐述。
首先,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涉及借款行为。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合同。
”借条是一种书面合同,其法律效力受到《合同法》的保护。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撤销合同的自由,但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这意味着,当事人凭借合法的借条对借款事项达成约定后,双方不能随意撤销,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借条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借条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即双方都是自愿、真实的情况下签署的;(2)借条要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核心要素;(3)借条上应有借款方和出借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有效身份证明。
其次,欠条主要用于记录欠款行为的凭证。
以我国法律来看,欠条是一种债权凭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欠条属于合同的范畴,具备合同的效力和约束力。
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根据合同协议自行约定撤销合同的条件,但一旦签署,双方约定的内容就具有法律效力。
与借条一样,欠条的法律效力还需要满足一些要求,例如:(1)欠条应当是真实、自愿、合法的情况下签署的;(2)欠条要明确欠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核心要素;(3)欠条上需要有欠款方和债权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有效身份证明。
最后,收条是一种记录收款行为的凭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收条同样具备法律效力。
收款人可凭借收条向欠款人主张合法收款,并可以依法采取追缴措施。
收款人凭借合法的收条,可以进行法律诉讼,要求欠款人偿还相关款项。
在使用借条、欠条和收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借条、欠条和收条应当是真实有效的,如果发现存在伪造、篡改等行为,受影响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申诉和维护自身权益;(2)在签署借条、欠条和收条时,双方应当认真阅读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3)在借条、欠条和收条上签署,建议双方都在前后加盖鲜章或签名,以增强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民间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三种借条无效)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借条要想让它具有法律效力,应具备如下内容:2、借款的金额;3、借款时间期限;4、还款的具体时间哗谈;5、借款的利息;6、付款方式;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名按手印;8、注明违约责任,如借款人逾期未还款,需支付违约金;9、若需通过起诉至法院解决的,借款人应承担额外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律师费等;10、为了以后便于起诉可以明确管辖法院。
需提醒的是借款的金额应同时用大小写书写清晰,而且借条不要写成欠条和收条,因为在法律上含义是不一样的毕岁,一般的借条不能随意涂改,以免以后发生误会。
在书写”借条”时,应注意乱数碰几个问题:签名等于确认“借条”上陈述的内容,没有签名,就等于没有确认,若借款人事后不认可,没有签名或签了假名很可能会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借条”最好能约定好利息、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事项;“借条”必须能清楚记述借贷的事实。
借条怎么写才有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写法:1、借条的书写人一定要由借款人书写,而不是由贷款人书写。
这样可以防止借款人以贷款人擅纳清自书写内容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
2、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比如:A借B一万元。
这样的语言无法明确是谁向谁借钱,应当用“借给”而不是“借”,没有明确方向性。
3、不要书写借条的原因关系。
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向你借钱,这个与借条本身无关,如果加入就可能产生附带条件的借贷民事行为,导致借款人引用该条件进行抗辩。
5、最重要的是借款人的签名一定要亲眼所见。
如果借款人利用他人之手来签署名字,就会导致借条失去证明力,因此,不要接受已经书写好的借条或事后书写的借条,必须要求借款人当面书写借条。
6、借条本身必须是一张完整的纸,不能是撕过或裁剪过的纸张。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借款人分几次偿还借款,每次偿还就书写在借条的下部,最后,贷款人把下部撕去,否认借款人前面几笔还款的事实,将借款人告上法庭,要求其全额偿还。
借条、⽋条与收条的区别是什么在⽣活中,我们经常会进⾏⼀定的借钱或者借别⼈钱,其中就涉及到了借条,⽋条,收条。
但是很多⼈都对这三者的区别是什么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的经济受到损失。
下⾯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借条⽋条收条的区别是什么(⼀)收条、借条和⽋条的法律意义不同借条不仅表明在出借⼈与借款⼈或借⽤⼈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还能表明债发⽣的原因,出借⼈只需出具借条便能证明其对借款⼈或借⽤⼈享有债权,且⽆须对债发⽣的原因进⾏举证。
⽋条则是双⽅当事⼈之间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借债权债务关系是⽋条形成的⼀种原因,但不是⽋条形成的唯⼀原因。
如果债务⼈有⾜够的理由否认⽋条形成原因的真实性,⽋条持有⼈有义务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条形成的事实真实存在。
收条则有可能是取原来属于⾃⼰的东西所形成,也有可能是依约定或法律规定取⾃⼰有权收取的财产所形成,本⾝并不表明对双⽅当事⼈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确认,只是表明了⼀种收到款或物的事实状态,要确认双⽅当事⼈之间是否具有债权债务关系,有待于对收条产⽣的原因进⾏分析,以确定当事⼈之间是否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所以,收条产⽣的原因很多,不能把收条当然作为当事⼈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收条、借条和⽋条的诉讼时效不同假如借款⼈⽤⽋条代替借条,是否合适?笔者认为由于借条和⽋条所代表的法律意义不同,它们的法律效果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权利上主张权利的时间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上,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和⽋条如果借条和⽋条都写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的权利⼈在期限届满以前是不能向义务⼈主张还款的权利,⽽⽋条的权利⼈主张权利并不受⽋条上还款期限的限制,因为这时,借条中还款⽇期反映了借款合同关系,所以出借⼈在借款期限内是不能要求借款⼈提前履⾏义务,除⾮借款⼈同意,否则就属违约,⽽⽋条是债务⼈单⽅向债权⼈出具的承认债务存在凭证,所以债务⼈⾃⾏订⽴的还款期限只是其⾃⼰向债权⼈的⼀种承诺,对债权⼈并⽆约束⼒。
撕借条还是要收条,这是个问题
作者:刘轶鹏(律师,北京李晓斌律师事务所)
随着社会发展,人员流动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像过去那么稳固,即使熟人之间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借钱就是目前熟人间的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熟人之间是否还需要书面凭据吗?当然需要,而且有一些老规矩已经不合时宜,这里就说一个借条和收条的问题。
小明做生意,找小刚借了12万,并且给小刚打了个借条,说转年五月份还。
到了五月份,小明赚钱了,想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汇给小刚,小刚说正好要用现金,就让小明给他现金,并且把借条还给小明。
两个人见面后,小明把钱给了小刚,小刚把借条还给了小明,小明当场把借条撕了。
本来以为后续无事,但突然一天,小明收到法院传票,原来小刚起诉小明欠款12万未还。
小明觉得莫名其妙,就去法院应诉。
在法院庭审过程中,小刚拿出了那张借条的复印件,并解释说借条原件丢失,小明则说自己已经当面还清12万的欠款,并且已将借条撕毁,所以小刚不可能有原件。
因为没有时光机,法官是不可能回到过去探个究竟,所以只能是在双方提供的书面材料和各自陈述上进行判断,这也就是证据的重要性。
好了,我们来做回法官,忘掉小明还钱的真实情况,而仅凭证据来断案。
小刚要求小明还钱,有没有凭据?有,就是那张借条的复印件,虽然原件不在了,但是复印件也可以证明曾经存在借款关系,虽然证明力比较弱。
好,这时我们就要问小明了,小明你到底向小刚借过12万吗?小明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说借了,一种说没有借。
那么小明知道自己是借了钱的,所以他很有可能说“借了,但已经还了,借条原件就是小刚给我的,我当场销毁的,所以他提交不出原件。
”就这一句话,注定了小明此案必输。
为什么呢?因为小明承认了借款12万的事实。
那我们就要问小明,“那你有证据证明你已经还款了吗?”小明说“撕了借条不就证明还款了吗?”可问题是,小刚是不会承认借条是被小明撕了的,所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认定小明没还款,毕竟小明承认了借款,但又没有还款的证据。
当然,小明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矢口否认借过款,而如果小刚只有这一个复印件的话,那法官就不能认定小明和小刚之间存在借款关系,一般就会驳回小刚的诉讼请求,小明也就不会背负上已还的债务了。
好了,以上都是我们用常识推理出来的,那么有没有正式的依据呢?咱国家的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过一个叫《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文件,法官们是要参照执行的。
与本案有关系的是其中一条: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小刚提交借条复印件和小明承认借款的陈述,证明了存在借款关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小明主张还款但没有收条,小刚也不承认小明还款,即小明不能举证证明)。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即小明是否还款这件事,应该由承担还款义务的小明来承担举证责任)
通过小明这件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借款人应注意在还款时要从出借人处取得还款凭证,最好是有出借人亲笔签字的收条,也可以通过银行还款给出借人,但是要直接汇到出借人或出借人指定的账户上(账户也要有出借人确认的凭证),汇款凭条等要保存好,可不能随意丢失,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撕借条还是要收条,你应该选择后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