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2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86.02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方程式整理(全)1. 离子反应方程式基础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的过程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交换或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包括离子的符号和配平系数。
2.1 正离子符号正离子的符号通常采用元素的化学符号,例如:- 钠离子:Na+- 铝离子:Al3+- 铵离子:NH4+2.2 负离子符号负离子的符号通常采用元素本身的符号加上负号,例如:- 氯离子:Cl-- 氧离子:O2-2.3 配平系数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用于平衡反应方程式。
配平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例子:3.1 酸和金属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和金属反应时,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会生成。
例如:2HCl + Zn -> ZnCl2 + H23.2 酸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和碱反应时,盐和水会生成。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3.3 氯化物和银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氯化物和银离子反应时,生成相应的沉淀物。
例如: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注:↓表示沉淀物)4. 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的过程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础知识,包括离子的符号和配平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以上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1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酸碱盐等。
其中,非金属单质包括碳、硅和氢等元素,金属单质则包括铁和铜等元素。
氧化物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还有其他氧化物如NO、CO、NO2和Al2O3等。
强酸包括HNO3、H2SO4、HCl、HBr、HI和HClO4等,而弱酸则包括H2CO3、H2SO3和CH3COOH等。
强碱包括KOH、NaOH、Ca(OH)2和Ba(OH)2等,而弱碱则包括NH3·H2O和Fe(OH)3等。
此外,还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等。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可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和分散质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硅酸H2SiO3胶体(胶粒带负电)、蛋白质溶液(如豆浆、牛奶)、淀粉溶液、鸡蛋清、血液和有尘埃的空气等。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通过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即用一束光或激光照射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有清晨树林中的光柱、灯光照射观察到的灯柱和雨后彩虹等。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的性质包括布朗运动,即微小粒子表现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电泳是一种利用胶体粒子带电来实现移动的技术。
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会向阴极移动,导致阴极颜色加深。
电泳还可用于静电除尘和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聚沉是一种物理变化,可通过加入电解质溶液、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或加热来实现。
聚沉应用广泛,如卤水点豆腐、果冻、工业制肥皂和江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第1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梳理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
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化*)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水溶液中所有能反应或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能完全共存,而是大量共存)。
一般规则是: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及*式弱*根离子:1氧族有:oh-、s2-、hs-、so32-、hso3-2氮族有:h2po4-、hpo42-、po43-3卤族有:f-、clo-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5含金属*根离子:alo2-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的*式*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常见还原*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②+、nh4+、hco3-、oh-3so32-、so42-、cl-、oh-④fe3+、cu2+、so42-、cl-⑤h+、+、alo2-、hso3-⑥ca2+、na+、so42-、c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①b、③④c、②⑤d、①④[解题分析]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01(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验探究2.离子方程式□03(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3)意义①表示出了反应的实质例如:2NaOH+H2SO4===Na2SO4+2H2O可以表示为□072-4H++OH-===H2O,说明SO和Na+根本没参加反应。
②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例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实验探究□062.复分解反应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反应生成沉淀;(2)反应□07□08生成气体;(3)生成水。
满足其一即可。
1.H++OH-===H2O能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提示:不能,H2SO4和Ba(OH)2的反应不能用该式表示。
2-3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CO能大量存在吗?2-3提示: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会与CO发生反应。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时的“六看”(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Fe加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错)错因:Fe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FeSO4正确:Fe+Cu2+===Fe2++Cu(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如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2-3CO+2H+===CO2↑+H2O(错)错因:CaCO3是难溶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正确:CaCO3+2H+===Ca2++CO2↑+H2O (3)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Na2CO3与稀硫酸反应:2-3CO+H+===CO2↑+H2O(错)错因:氢原子个数不守恒2-3正确:CO+2H+===CO2↑+H2O(4)看是否遵守电荷守恒如铝与CuSO4溶液反应:Al+Cu2+===Al3++Cu(错)错因:电荷不守恒正确:2Al+3Cu2+===2Al3++3Cu(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2-4Ba2++SO===BaSO4↓(错)错因:漏掉了Cu2+和OH-的反应2-4正确:Ba2++SO+Cu2++2OH-===BaSO4↓+Cu(OH)2↓(6)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个数配比如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2-4Ba2++OH-+H++SO===BaSO4↓+H2O(错)错因:不符合物质的组成比2-4正确:Ba2++2OH-+2H++SO===BaSO4↓+2H2O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Fe(OH)3滴加稀盐酸:OH-+H+===H2O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C.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Mg2++2OH-===Mg(OH)2↓2-4D.NaH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SO+Ba2+===BaSO4↓[批注点拨][解析] A项Fe(OH)3难溶于水,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B项,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3Ca(HCO3)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C项,NH3·H2O为弱碱,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 +4。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大多数盐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在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书写时强电解质连接符用“可逆号”,弱电解质连接符用“一”。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③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或挥发性物质生成。
(3)离子方程式①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②书写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写”“拆“删”“查”。
③意义: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5)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知识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问题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定是非电解质吗?不一定最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端融状态下能香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邮解质和非电解质、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针对化合物而言的,判断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为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因此,不是电解质解质的前提条件是物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正确的说法是”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定是非电解质”。
问题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定是电解质吗?电解质在熔触状态下一定能导电吗?不一定。
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身电离成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要点透析】(左栏)1、电解质非电解质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说明: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之处都是化和物,单质、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如铜铁石墨,氯化钠水溶液等。
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⑤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比较(见下表)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
如液态HCl不导电,而HCl 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1.为什么说酸、碱、盐是电解质?从电离角度看,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电离而导电,所以说它们都是电解质。
2.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为什么它们不是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电离,而其水溶液是否导电只是这个本质决定的一种性质而已。
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能电离而导电,而SO2、SO3、NH3它们自身不电离,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青州三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一.实验鲁科版P43实验 1.现象:(1)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2)生成白色沉淀,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3)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变小2.解释(1) 红 Ba(OH)2 ==== Ba 2+ + 2OH - H 2SO 4 ==== 2H + + SO 42- ↓变浅 H ++ OH -==== H 2O (2) Ba 2+ + SO 42- ==== BaSO 4↓(3) 指针偏转↓导电能力↓ 自由移动离子浓度↓(OH - + Ba 2+↓) 3.反应实质:H ++ OH -结合形成极难电离的水、Ba 2++ SO 4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降低 【练习】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质:2.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质:3. AgNO 3溶液和HCl 溶液的反应实质: 【知识点】二.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并非所有的离子都参加反应。
1.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溶于水之后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即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一种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降低3.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1) 生成难溶物质(如:沉淀 + 微溶物) (2) 生成气体 (3) 生成难电离物质 如:水、弱电解质(弱酸弱碱)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直接书写法(1)分析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 化学式、离子式(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①难溶物②气体③单质④金属氧化物⑤难电离物质(水、弱电解质)) 明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 电离方程式Ba(OH)2 ==== Ba 2++ 2OH - H 2SO 4 ==== 2H ++ SO 42-(2)离子间的反应H ++ OH - ==== H 2O Ba 2++ SO 42- ==== BaSO 4↓ (3)综合(1)(2)得H + + OH - + Ba 2+ + SO 42- ==== H 2O + BaSO 4↓ (4)遵循电荷守恒、微粒的种类和数量守恒 【练习】用直接书写法1. NaOH + H 2SO 4 ==== Na 2SO 4 +2H 2O2.KOH + HCl === KCl + H 2O3. 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2NaCl 4 .Ba(NO 3)2 + Na 2SO 4 ==== BaSO 4↓ + 2NaNO 3 5. 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 【知识点】2.改写法 以KOH + HCl 反应为例 (1)写 ---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KOH + HCl === KCl + H 2O(2)拆 ---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 → 离子式难溶物、气体、单质、金属氧化物、难电离物质 → 化学式 K + + OH - + H + + Cl - === K + + Cl - + H 2O (3)删 --- 删除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H + + OH - ==== H 2O (4)查 ---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练习】用改写法1. NaOH + H 2SO 4 ==== Na 2SO 4 +2H 2O2.KOH + HCl === KCl + H 2O3. 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 2NaCl 4 .Ba(NO 3)2 + Na 2SO 4 ==== BaSO 4 + 2NaNO 3 5. 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知识点】四.离子方程式的特点H+ + OH- ==== H2O 表示强酸和强碱的反应Ba2+ + SO42- ==== BaSO4↓不仅表示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之间的反应表示可溶性钡盐和可溶性硫酸盐(硫酸)的反应【练习】1.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AC )A.BaCl2+K2SO4=BaSO4↓+2KClB.BaCO3+H2SO4 = BaSO4↓+CO2↑+H2OC.Ba(NO3)2+ H2SO4= BaSO4↓+2H NO3D.Ba(OH)2+ 2KHSO4 = BaSO4↓+K2SO4+2H2O3.和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Zn2++2OH-=Zn(OH)2↓ZnCO3 + 2NaOH ==== Zn(OH)2↓+Na2CO3B.Ba2++SO42-=BaSO4↓Ba(OH)2 + H2SO4====BaSO4↓+2H2OC.Ag++Cl-=AgCl↓AgNO3 + NaCl====AgCl↓+NaNO3D.Cu+2Ag+=Cu2++2Ag↓Cu + 2AgCl===== 2Ag+CuCl2【知识点】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违背反应现实,与实际产物不同例1.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错) 应为:Fe+2H+=Fe2++H2↑(正确)2.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物质不可拆分(强弱电解质不分,易溶与难溶不分)例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H2O (错) 应为:Fe(OH)3+3H+=Fe3++3H2O (正确)例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错) 应为:CaCO3+2H+=Ca2++CO2↑+H2O (正确) 例3.纯碱与醋酸反应CO32-+2H+=CO2↑+H2O (错) 应为: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正确)3.忽视电荷守恒,只考虑质量守恒①Cu + AgNO3Cu + 2Ag+ === Cu2+ + 2Ag②铁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Fe3+=2Fe2+(错) 应为:Fe+2Fe3+=3Fe2+(正确)③.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错) 应为:2Na+2H2O=2Na++2OH-+H2↑(正确)4.定组成(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SO42-+OH-+Ba2+=BaSO4↓+H2O (错)应为:2H++SO42-+2OH-+Ba2+=BaSO4↓+H2O (正确)5.忽视电解质的强弱(难电离的弱电解质→离子)①NaOH + CH3COOH H+ + OH- ==== H2O (错)OH- + CH3COOH ==== CH3COO- + H2O②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H2O (错)应为:Fe(OH)3+3H+=Fe3++3H2O (正确)③纯碱与醋酸反应CO32-+2H+=CO2↑+H2O (错)应为: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正确)6.该化简的没有化简NaOH + H2SO4 ==== Na2SO4 +2H2O2H+ + 2OH- ==== 2H2OH+ + OH- ==== H2O7.忽视反应物所处的状态石灰乳+ HClH+ + OH- ==== H2OCa(OH)2 + 2H+ ==== Ca2+ + H2O【练习】1.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D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2OH-+H2S=S2-+H2O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知识点】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电离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H 2SO 4 = 2H + + SO 42-HCl = H + + Cl -HNO 3 = H + + NO 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酸 —→ H ++ 酸根离子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 —→ 金属离子 + OH -3、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 NH 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 —→ 金属离子/ NH 4+ + 酸根离子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 、Na 2SO 4、AgNO 3、BaCl 2、NaHSO 4、NaHCO 3KCl == K ++ Cl ―Na 2SO 4 == 2 Na ++ SO 42 -AgNO 3 ==Ag + + NO 3―CH 3COOH == CH 3COOH ― + H + NH 3·H 2O == NH 4+ + OH ―酸式盐:NaHSO 4 == Na + + H + +SO 42 - NaHCO 3 == Na + + HCO 3―[小结]注意: 1、 HCO 3-(弱酸不能拆)、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 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总结: 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化学(必修1)2.2离子反应知识点离子反应一、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如蔗糖、乙醇等。
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成自由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部分电离成自由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NaHSO4=Na+H+SO4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进行的,如:H2CO3 HCO3-2-+-+2-” 表示,如*****+CH3COO+ H,而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 +HCO3+HCO3+H,而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出,如Fe(OH)3Fe+3OH。
3+-三、离子反应1.概念:溶液中离子之间,以及离子与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本质:是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的降低。
2.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1)生成沉淀(2)生成弱电解质(3)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中的离子反应属于这一类型。
(5)其它条件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的情况。
如Fe3+和SCN-、C6H5O-,发生如下络合反应Fe3++SCN- [Fe(SCN)]2+;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如Al3+和HCO3-、CO32-、HS-、S2-、ClO-)在水溶液中也能发生反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2.2.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1.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反应一定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 B.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C.复分解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 D.离子反应均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3HNO 和23Na COB.NaCl 和3AgNOC.24K SO 和2BaClD.3HNO 和2BaCl 3.NaHCO 3和NaHSO 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A .H +和2-3COB .-3HCO 和-4HSOC .Na +、-3HCO 和H +D .-3HCO 和H +4.下列各组反应,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A5.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往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往稀氨水中逐滴滴入稀盐酸C.往硫酸氢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D.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6.离子方程式:Ba2++2SO =BaSO4↓可能表示()4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③7.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aCO3和HCl、Na2CO3和HCl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C.HNO3和K2CO3、HCl和NaHCO3D.KOH和H2SO4、Ba(OH)2和HNO3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 2和O 2的反应B.铁与CuSO 4溶液的反应C.Ba(OH)2溶液和H 2SO 4溶液的反应D.Zn 和稀H 2SO 4反应9.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2244Ba +SO BaSO +-=↓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钡与硫酸B .氯化钡与硫酸钠C .硝酸钡与硫酸钾D .氢氧化钡与硫酸钠10.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序号 反应① 反应②A向3AgNO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3AgNO 溶液与食盐水混合B过量2CO 通入NaOH溶液中过量2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向24H SO 溶液中滴加KOH 溶液 D向2BaCl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向2Ba(OH)溶液中滴加4CuSO 溶液11.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232CO H -++22CO H O ↑+来表示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D.盐酸和NaHCO 3溶液的反应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钾与盐酸反应: 3CO -+2H +CO 2+H 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24SO -BaSO 4↓C.铜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Ag+Cu 2+D.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 2+2Fe 3++3Cu13.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B.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C.BaCl 2溶液与Na 2SO 4溶液;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D.Na 2CO 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 3溶液与硝酸溶液 14.下列有关CuSO 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 +、4NH +、3NO -、Mg 2+可以大量共存 B.通入CO 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C.与H 2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S 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2Cu +2NH H O ⋅()+42Cu OH +2NH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跟FeCl 3溶液反应:Fe+Fe 3+=2Fe 2+B.Fe 跟稀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C.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Fe 2++Cl 2=Fe 3++2Cl -D.Fe(OH)3跟盐酸反应:Fe(OH)3+3H +=Fe 3++3H 2O16.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2OH +H =H O 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的反应:+2+22Ca(OH)+2H =Ca +2H OC.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2+Cu+Hg =Hg+Cu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2-+322CO +2H =H O+CO ↑17.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离和离子反应-知识点1、能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常见的酸/碱/盐大多数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如果不是化合物,则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比如:金属Cu能导电,但它是单质,NaCl溶液可以导电,但溶液是混合物,它们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SO2和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也不是电解质,因为不是它们本身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反应之后的物质(H2SO3和一水合氨)电离。
3、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
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够导电,是因为只有在这两种状态下能够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固态的电解质(比如固态NaCl)是不能导电的,因为没有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比如:NaCl=Na++Cl- 。
4、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都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和弱碱是弱电解质,水是极弱电解质。
5、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比如:①CH3COOH⇌CH3COOH-+H+ ;②NH3·H2O⇌NH4++OH- 。
弱电解质溶液中除了有离子之外,还有未电离的分子。
二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比如碳酸的电离:①H2CO3⇌HCO3-+H+ ;②HCO3- ⇌CO32- +H+ 。
6、BaSO4和AgCl等物质虽然不溶于水,但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而且能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导电能力强弱的关键在与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
7、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是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方程式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更能体现反应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