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健康教育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5
普外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胆结石患者饮食健康知识普及胆结石患者应多吃姜少吃糖对于胆囊炎胆石病患者来说营养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
舒建昌建议患者平时饮食宜清淡以少渣、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吃能够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与浓烈的调味品以防胆囊的剧烈收缩而造成急性发作。
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因植物油有一定的利胆作用。
膳食中食物宜采用蒸、煮的方法为主忌食过多的油炸、生冷食品。
由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所以对动物内脏、鱼子、蛋、肥肉等应严加控制和约束。
平时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姜类有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可以常吃。
对于肥胖的患者还要适量限制糖类和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以利于减少脂肪的合成。
另外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早餐要吃好以便让储存了一夜的胆汁排出减少胆固醇沉积或结晶的可能。
胆石症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1)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
(2)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 2000ml)以稀释胆汁。
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
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
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
(3)胆囊炎、胆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
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
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
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
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
(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一般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食物及蛋黄动物脑、肝、肾及鱼子等食品均宜严格控制。
急性胆囊炎健康教育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常同时存在,为常见病和多发病,40 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女性多见。
约有95%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患者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可因结石的大小、部位、性质、有无梗阻、感染等而不同。
仅在体检、手术时发现的结石,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单纯性胆囊结石、无梗阻和感染时,常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消化系统症状。
当胆结石嵌顿时,可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腹痛是胆囊结石典型症状,常发生于进饱餐和油腻饮食后、睡眠中忽然改变体位时,胆囊收缩,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胆汁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出现右上腹部突发剧烈绞痛。
疼痛为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
2.恶心呕吐为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的,也可能是炎症波及胰腺管开口后造成。
3.发热炎症严重时可引起寒战、高热。
4.黄疸出现黄疸的原因可能为:胆囊结石排入胆管造成胆管梗阻;肿大的胆囊压迫邻近的胆管;炎症波及胆管造成水肿阻塞。
5.体征右上腹部有压痛,甚至有腹膜刺激征,随病变加重而范围扩大程度加重。
墨菲氏征阳性: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置于右肋下胆囊点,缓慢深吸气,肝下移可引起胆囊区触痛,患者因疼痛忽然屏住呼吸。
有时可在右上腹部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
检查项目尿便常规、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血型、感染筛查、X线胸片,腹部B超、腹部MRI、腹部CT等。
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呼吸功能锻炼(1)呼吸道准备目的是改善通气功能,顶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主要措施是戒烟及腹式呼吸、咳嗽、咳痰训练。
(2)有吸烟习惯者,术前应至少戒烟2周,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影响呼吸道通畅。
(3)术后正确的呼吸方式是横膈和腹式呼吸。
用鼻吸气,用嘴呼气。
具体方法是: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屈膝,放松腹部肌肉,将双手放于双侧肋缘下,用鼻吸气时腹部膨隆,坚持几秒钟,然后缩唇吐气同时收缩腹肌,将气体排出。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概念】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形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经过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
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
【临床表现】1.腹股沟斜疝: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梨形疝块突出,可降至阴囊,平卧后多能自行回纳。
疝块突出时有下腹坠胀感或略有隐痛。
检查时以手触摸在疝环被盖上,能探得扩大的浅环,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或回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块不再出现。
嵌顿性疝为疝块突出而不能回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
若疝内容物因血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坏死时,则症状更加严重。
2.腹股沟直疝:当患者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处上访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平卧后肿块能自行回纳腹腔而消失。
【辅助检查】用B超可确定疝内容物性质并与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重点观察内容】1.术前观察内容(1)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观察患者有无吸烟、慢性咳喘、便秘、排尿困难腹内压升高的因素,腹内压升高因素易致疝修补手术失败。
(2)腹部情况:有无出现明显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出现嵌顿疝的可能。
(3)灌肠:术前晚灌肠清除肠内积粪,观察有无腹胀发生。
2.术后观察内容(1)防止腹内压升高的观察:有无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不利于愈合,如术后剧烈咳嗽和用力大小便等。
患者在咳嗽时能否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而造成手术失败。
排便是否通畅。
(2)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
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工字带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3)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疝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须应用抗生素;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若发现敷料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普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已逐步实现,这就要求整个宣教内容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宣教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1 术前健康指导1。
1 心理指导焦虑、紧张、恐惧、消极、悲观等不良状态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休息、对施行手术非常不利,故术前认真与病人交谈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稳定思想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 饮食术前加强营养,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和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促进术后刀口早期愈合,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1。
3 戒烟主要是以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和口腔感染。
1。
4 加强术前训练术前训练有效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因体位改变发生尿潴留及便秘.1. 5 备皮术前备皮,目的是清洁皮肤,预防术后刀口发生感染.1。
6 配血为手术中及手术后输血做准备,另还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为用药做准备。
1。
7 禁食水除了在局麻下行小手术外,通常麻醉前均按常规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主要是由于:①防止术中和术后引起误吸,而发生肺炎(吸入性)或呼吸道梗阻而窒息.②有些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手术方式而后进行全麻,因此,手术前病人按全麻要求做好禁食准备.另全麻手术除禁食。
另外还应安置胃管,并按负压吸引器,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保持胃肠道内空虚,避免手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减轻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腹胀,利于伤口愈合。
1.8 安置各管道①胃管,上述已讲。
②留置道尿管:为了手术中解决排尿问题,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
并避免术后因早期排尿不便带来的不适。
意义:①避免术中膀胱充盈,影响手术。
②避免术中误伤膀胱。
③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1。
9 术前用药使病人情绪安定,减少麻醉药用量和副作用,利用麻醉诱导,使麻醉经过平稳,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抑制恶心,呕吐.增强局部麻醉的效果。
·健康管理·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文玉永普外科疾病一般包括胃肠道穿孔、胆囊结石、胆道结石、静脉曲张、腹膜后肿瘤、结直肠肿瘤、肝癌、急性阑尾炎、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类型。
医护人员只有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其在术后得到更好的恢复,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那么普外科手术患者需要知道哪些健康教育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手术前患者需要知道的教育内容1. 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疾病类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禁食、禁水。
2. 患者需要将自身的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女性患者禁止化妆,应保证指甲的干净清洁,应除去指甲油。
3. 吸烟、饮酒患者应在手术前禁烟酒。
4. 患者在术前需要摘除隐形眼镜、假发、义齿以及戒指、耳环等装饰品,长发患者应把头发盘起。
5. 术前一日患者需要留在病房内,以接受麻醉医生的访视。
6. 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会与患者仔细核对信息,请患者清楚回答并核对信息,如患者感到不适需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7. 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不适,患者一定要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沟通。
8.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呼喊患者姓名,如果患者听到需要进行回应。
二、手术后患者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一)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在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定期对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以及脉搏进行测量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加快、感觉不适或者发热的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避免疾病出现恶化。
值得患者注意的是,常规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吸收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患者不必恐慌,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患者体温高于38.5℃且感觉不适,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是大手术,发热时间可能较长,甚至持续5天以上。
如果患者体温在38℃以上,超过3天持续发热,需要考虑是否有感染。
(二)保证体位正确手术结束后,一般情况下会由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大型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会送至重症监护室,以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
普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已逐步实现,这就要求整个宣教内容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宣教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1 术前健康指导1.1 心理指导焦虑、紧张、恐惧、消极、悲观等不良状态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休息、对施行手术非常不利,故术前认真与病人交谈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稳定思想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 饮食术前加强营养,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和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促进术后刀口早期愈合,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1. 3 戒烟主要是以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和口腔感染。
1. 4 加强术前训练术前训练有效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因体位改变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1. 5 备皮术前备皮,目的是清洁皮肤,预防术后刀口发生感染。
1.6 配血为手术中及手术后输血做准备,另还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为用药做准备。
1.7 禁食水除了在局麻下行小手术外,通常麻醉前均按常规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主要是由于:①防止术中和术后引起误吸,而发生肺炎(吸入性)或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②有些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手术方式而后进行全麻,因此,手术前病人按全麻要求做好禁食准备。
另全麻手术除禁食。
另外还应安置胃管,并按负压吸引器,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保持胃肠道内空虚,避免手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减轻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腹胀,利于伤口愈合。
1.8 安置各管道①胃管,上述已讲。
②留置道尿管:为了手术中解决排尿问题,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
并避免术后因早期排尿不便带来的不适。
意义:①避免术中膀胱充盈,影响手术。
②避免术中误伤膀胱。
③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1.9 术前用药使病人情绪安定,减少麻醉药用量和副作用,利用麻醉诱导,使麻醉经过平稳,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抑制恶心,呕吐。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外科健康教育肠结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的相关知识:1、定义:是以痛、吐、胀、闭为四大症候,相当于西医学的肠梗阻。
2、辨证:痞结证、瘀结证、疽结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1、术前指导:(1)常规皮肤准备:备皮,更换手术衣裤。
(2)禁食,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3)导尿,避免术中损伤膀胱。
2、术后指导:(1)卧位:硬膜外麻病人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6小时后改半卧位。
(2)有效的胃肠减压。
(3)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伤口疼痛、发热、腹胀。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双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三、药物的指导:通里攻下中药的应用:通畅汤200ml分二次胃管注入,注入后夹管2小时再放开,通肠汤200ml保留灌肠,尽可能保留半小时以上,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
四、饮食指导:1、禁食、禁饮,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2、肠蠕动恢复后可进少量水或流质,如无不适,逐渐进半流质、软食,每日进食量不宜过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甜食、牛奶等产气食物,禁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油腻之品。
五、情志护理: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预防与调养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肠扭转术后的患者活动时应避免大幅度转身以免再度引发疾病。
2、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适量纤维素饮食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暴饮暴食。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如有应尽早治疗。
5、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不畅时,可口服通肠汤。
6、如有腹痛、呕吐、发热、停止排气排便等现象,及时就诊。
7、中医特色技术指导:大便不畅时,可口服通肠汤。
肠痈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的相关知识:1、定义: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致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相当于西医学的阑尾炎。
2、辨证:气血淤滞证,湿热蕴结证,热毒壅盛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1、术前指导:(1)饮食指导:禁食、禁水。
(2)皮肤准备:备皮,沐浴,更换手术衣裤。
(3)心理护理:保持稳定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解答疑问,减轻顾虑。
2、术后指导:(1)卧位:硬膜外麻手术后去枕平卧,病人清醒血压稳定6小时后改半卧位。
(2)饮食指导:术后暂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流质、半流质、普食,循序渐进,少食多餐。
(3)伤口的保护: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如咳嗽或活动时,需用双手捂住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发生意外。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给予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三、用药指导:1、通腑泻热,利湿解毒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局部压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2、服通里攻下药后,应观察大便情况,一般每日3~5次为宜。
若大便稀,而且次数多,腹痛减轻,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如大便次数过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出汗可酌减药量。
四、饮食指导1、气血淤滞证、湿热蕴结证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藕粉,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2、对于热毒壅盛证者、呕吐频繁者应禁食。
3、肠蠕动恢复期宜进食肉、鱼、蛋、奶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生冷、辛辣不易消化饮食。
五、情志调护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六、预防与调养1、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2、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
3、保持良好情绪。
4、中医特色技术指导:(1)慢性肠痈可进行阑尾、下脚端、大肠耳贴,每天或隔日一次。
(2)可口服阑尾糖浆。
胰瘅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的相关知识:1、定义:胰瘅多由饮食不节、外邪内侵、情志所伤、先病于胆所致。
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甚至全腹疼痛拒按,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休克、发热和黄疸等,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胰腺炎。
2、辨证: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痰热留滞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1、术前指导:(1)饮食指导:禁食、禁水,行胃肠减压,抽出胃液,减少胰腺的分泌。
(2)皮肤准备:备皮,沐浴,更换手术衣。
(3)导尿:以便观察尿的色,量,质。
2、术后指导:(1)卧位:去枕平卧,血压稳定6小时后改半卧位。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
(3)伤口的保护: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松脱,如咳嗽或活动时,需用双手捂住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发生意外。
(4)各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防牵拉、滑脱、扭曲、阻塞,引流管勿高于引流口。
(5)活动:不宜过早活动,一般术后3-5天,身体能耐受,可逐渐进行活动,一般先床上活动,再床边活动,室内活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给予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三、用药指导: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中药清胰汤宜温服,胃肠减压者则一付分两次胃管注入,每次注入后需夹管2小时以上,一付低压保留灌肠,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及病情变化,以及灌肠后排便情况。
四、饮食指导:1、早期以禁食为主。
2、痰热留滞证者术后不宜过早进食,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步进食,开始为素食流质,以后逐步增加品种,二周后进半流质,以后逐渐过度到软食。
3、饮食以清淡,适量蛋白,高纤维食物为主,忌辛辣及刺激之品,禁酗酒及暴饮暴食。
肝胆湿热者禁肥甘厚味。
五、情志调护: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六、预防与调护:1、慎起居,避风寒。
2、充分休息,勿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勿忧思或郁怒。
3、饮食:讲究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腐败食物,蔬菜要洗净,炒熟。
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禁忌辛辣、肥腻、酒浆之品。
4、饭后勿跑步或做其它剧烈运动。
5、预防或积极治疗胆道疾患。
6、中医特色技术指导:大便秘结可口服通里攻下通肠汤口服。
肛肠科健康教育痔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相关知识1、定义:饮食不洁,燥热增生下迫大肠,或久坐、负重远行等所致,以便血、异物感、坠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依据发病部位不同分内痔、外痔、混合痔。
2、辨证: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术前遵医嘱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及肠道准备、指导禁食禁水,做好情志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卧位休息,手术当日不宜排便,术后2—3天初次排便,遵医嘱中药坐浴和局部洗涤,防止术后感染。
三、饮食指导1、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饮酒和辛辣刺激。
手术后一周宜进清淡且营养丰富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辨证施膳:(1)风热肠燥者食疗方:桑耳粳米粥空腹服用,可祛风活血。
(2)湿热下注者食疗方:凉拌马齿苋鱼腥草顿服,可清热利湿止血。
(3)气滞血瘀者食疗方:黑木耳柿饼汤顿服,可祛瘀活血。
(4)脾虚气陷者食疗方:粳米大枣粥顿服,可益气补血。
四、用药指导1、清热解毒中药偏凉服用。
2、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五、情志调护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有利疾病康复。
六、预防与调养1、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忌久坐久蹲或负重远行,每晚热水或中药坐浴,保持肛门清洁。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积极防治便秘。
3、中医特色技术指导: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进伤口愈合。
以晚睡前或早起为宜,收腹,上提肛门2-3秒后放松,每日1-2次,每次30下。
肛痈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相关知识1、定义:因过食肥甘辛辣,酗酒,或脾肺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所致,以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2、辨证:热毒炽盛证、火毒蕴结证、阴虚毒恋证二、围手术期指导术前遵医嘱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及肠道准备、指导禁食禁水,做好情志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卧位休息,手术当日不宜排便,术后2-3天初次排便,遵医嘱中药坐浴和局部洗涤,防止术后感染。
三、饮食指导1、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饮酒和辛辣刺激。
手术后一周宜进清淡且营养丰富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辨证施膳:(1)热毒炽盛、火毒蕴结者食疗方:竹节菜粳米粥温热顿服,可清热利湿,有效缓解脓肿。
(2)阴虚毒恋者食疗方:薏仁粳米粥日一次,可养阴清热解毒。
四、用药指导1、热毒炽盛、火毒蕴结者中药饭后偏凉服用。
2、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五、情志调护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有利疾病康复。
六、预防与调养1、生活规律,避免劳累,每晚热水或中药坐浴,保持肛门清洁。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积极防治便秘。
3、中医特色技术指导: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进伤口愈合。
以晚睡前或早起为宜,收腹,上提肛门2-3秒后放松,每日1-2次,每次30下。
肛漏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相关知识:1、定义: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虚劳久嗽,脾肺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汁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
2、辨证:湿热下注证、正虚邪恋证、阴液亏虚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术前遵医嘱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及肠道准备、指导禁食禁水,做好情志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卧位休息,手术当日不宜排便,术后2-3天初次排便,遵医嘱中药坐浴和局部洗涤,防止术后感染。
三、饮食指导1、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饮酒和辛辣刺激。
手术后一周宜进清淡且营养丰富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辨证施膳(1)湿热下注者食疗方:凉拌马齿苋鱼腥草顿服,可清热利湿止血。
(2)正虚邪恋者食疗方:黄鳝黄芪肉丝粥顿服,益气养血,托里透毒。
(3)阴液亏虚者食疗方:小米豆浆粥顿服,适用于虚损患者,老幼咸宜。
四、用药指导1、清热利湿解毒药宜偏凉服。
2、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五、情志调护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有利疾病康复。
六、预防与调养1、生活规律,避免劳累,每晚热水或中药坐浴,保持肛门清洁。
2、中医特色技术指导: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进伤口愈合。
以晚睡前或早起为宜,收腹,上提肛门2-3秒后放松,每日1-2次,每次30下。
胃脘痛(胃癌)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相关知识1、定义:因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导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
以上腹痛、上腹部肿块、纳差、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2、辨证:气血两亏证、寒热错杂证、肝郁气滞证、瘀阻胃络证、湿浊中阻证、气阴两虚证。
二、饮食指导1、辨证施膳:(1)气血两亏证:常食益气食品和血肉有情之物,忌用升发类的食物,以防耗气伤血。
(2)寒热错杂证:多食用性质平和的食物,忌用辛辣及寒凉食物。
(3)肝郁气滞证:多食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热以及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
(4)瘀阻胃络证:多食具有活血理气功效的食物。
(5)湿浊中阻证:多吃清淡利湿之品,禁忌生冷瓜果、甜食和油腻味重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
(6)气阴两虚证: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及血肉有情之品,忌辛辣、烟酒、煎炸之品。
2、食疗方:(1)羊奶水药汤:补中和胃、润燥养血。
(2)人参黄芪鸡肉汤:健脾益气,补肾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