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危险源辨识--穿孔爆破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2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对该露天矿山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压力容器依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压力容器或压力容器群达到下述情况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压力×体积)≥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本矿山使用的压力容器主要有空压机、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用上述规定衡量,空压机附件储气罐为压力容器,但为非毒性介质和非易燃介质;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均为国家规定标准件,体积远不到1 m3,压力和体积的乘积远小于100MPa·m3,所以均构不成重大危险源。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规定,对该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即矿山危险源。
矿山危险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的能量,一旦导致事故,往往造成严重伤害与损失;同一作业场所可能有多种危险源存在,而对这些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又都比较困难。
该矿露天开采主要存在坍塌、爆破伤害、高处坠落、火灾、淹溺、机械伤害、触电与雷击、火药爆炸、物体打击、压力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其分布状况见表所示。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一览表3、露天边坡滑坡或坍塌露天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主要由下列因素引起:1)岩石性质不稳定(砂质岩石、泥岩、辉岩);2)地质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破碎带、不稳定的软土夹层、遇水膨胀的软岩层);3)雨水冲刷致使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局部或大面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4)开采技术不合理(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及开采工艺);5)管理缺陷(超挖底角、在边坡上堆置废石);6)工作面形成大块浮石、伞檐体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7)排土场设计不合理或堆置不当。
爆破工危险源辨识爆破工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危险。
为了保障爆破工的工作安全,需要对爆破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
本文将从爆破工的工作环境、危险源的种类以及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爆破工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一、爆破工的工作环境爆破工作环境通常包括爆破场地、爆破设备和工作作业区域等。
这些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一些危险源,如爆破物品的储存、粉尘、噪音、振动等。
因此,对爆破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非常重要。
二、危险源的种类1. 爆炸物品:爆破工作的主要危险源就是爆炸物品。
爆炸物品具有极高的爆炸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至关重要。
2. 粉尘:爆破工作中常常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容易引起爆炸和火灾。
尤其是当粉尘浓度较高时,一旦遇到火源,将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粉尘的产生、扩散和防范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3. 噪音:爆破工作过程中,爆炸声和爆炸震动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可能引发听力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噪音产生的路径、传播的范围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振动:爆破工作中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震动。
工人长时间暴露在振动环境下,可能会引发骨关节、神经系统等多种健康问题。
因此,对振动的源头、传播路径等进行危险源辨识,采取相应的振动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 检查爆破工作现场:对爆破工作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爆破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
同时,结合安全操作规程、相关标准等,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2. 测量环境参数: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噪声计、震动计等,对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振动等参数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结果,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 进行危险源分析: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对于重要的危险源,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随县环潭志强碎石厂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手册2011年3月1日目录1 风险识别 01.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01.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01.3重大危险源辨识 (4)1.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 (5)2 风险评价 (6)2.1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性检查评价 (6)2.2安全管理状况检查评价 (8)2.3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适应性单元评价 (9)2.4采场、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符合性与安全性评价 (10)2.5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符合性评价 (13)2.6储存设施的安全性评价 (13)2.7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评价 (14)2.8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适应性评价 (15)2.9职业危害和健康监护单元评价 (15)2.10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评价 (16)3 风险控制 (18)3.1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及建议 (18)3.2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22)1 风险识别参照《矿山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自评小组应用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辨识,并依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规定,对矿山生产过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参照《矿山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自评小组应用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辨识。
并依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规定,对矿山生产过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露天采场涉及到的设施设备:潜孔钻机、压风机、钩机(挖掘机)、电铲、汽车等; 露天采场涉及到的工艺过程:穿孔、爆破、铲装、运输;露天采场危险源涉及到的工种:安全员、爆破工、钩机司机、铲机司机、潜孔穿孔机司机、汽车司机、材料工、电工、焊工、维修工、配矿工。
1.按照采场的整体环境辨识危险源表1 采场整体环境的危险源危险源类型具体危险源自然环境危险源气温灾害(高温、低温)暴雨灾害雷电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作业环境危险源重大危险场所、设施(油罐区、危房、边坡)架空型危险源(采场高压线、高压变电器)毗邻结构危险源(排水沟、采场边界危险矿岩)职业性危险源(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气体作业危险源(路面不顺畅、作业场所凌乱不整洁)管理软环境危险源安全机构设置和安全人员配置缺陷安全规划、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安全技术方案制定缺陷安全设施、防护用品配备缺陷矿山的安全验收许可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缺陷矿山作业任务安全交底缺陷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缺陷2.按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事故20大类辨识主要危险因素按照露天开采过程不同的生产阶段划分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生产系统,还包括安全巡查、爆破器材发放、设备维修、配矿、取样等作业过程。
物体打击: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事故。
适用于滚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等造成的伤害,但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起的物体打击。
在钻孔、爆破、铲装、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物体打击的事故可能性。
在露天矿山剥离、采矿、运输、破碎等工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作业面浮石、爆破飞石伤害设备或人员,铲装矿石时爆堆滚石或铲斗撒石伤人,破碎机受排矿口撒石伤人,搬运设备或零部件时砸伤人员、设备等原因造成事故。
因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或开采方式不当,作业场所内存在“伞檐、浮石”,或其他物体落下打击下部人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露天煤矿爆破飞石危险源的辨识及防范措摘要: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对周围的岩体做功,使岩石破碎,但仍有多余的能量存在,这部分多余的能量作用在碎块上,使碎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向四周飞散。
爆破飞石可能造成人员的死亡和财产的损失。
特别是在硐室大爆破中,爆破飞石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主要探讨露天煤矿爆破飞石危险源的辨识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露天煤矿爆破飞石危险源爆破作业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其作用是利用炸药在爆炸瞬间释放出的能量对周围介质作功,以破碎岩体或煤体,达到掘进和采煤的目的。
由于在井巷爆破中,爆炸破坏诸因素中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最大,作用距离最远,一般主要考虑防冲击波安全距离。
在露天爆破中,往往以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为主要考虑对象[1]。
1、露天爆破概述爆炸是由于物质的状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使周围介质的压力突然升高,瞬间发生气体膨胀和音响,使介质受到破坏的一种现象。
根据爆炸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征,爆炸分为3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
炸药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炸药爆炸的机制:炸药虽然是不稳定物质,但不受外界的任何作用时,仍可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如果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它所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使炸药加热到起爆温度。
首先在炸药中某一点引起爆炸反应,继而扩及全药包爆炸。
首先引起炸药某点进行反应所必需的最低外界能量谓之起爆能。
起爆能通常有机械能(摩擦、冲击、挤压)、热能(高温、火炮、火星)、爆炸能(雷管、导爆索或其他炸药)。
引起炸药爆炸反应的过程称为起爆。
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即高速的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生成大量气体产物[2]。
炸药的爆炸形式有3种:爆燃、爆炸和爆轰。
这3种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如爆燃可以转化为爆炸,爆炸也可以转化为爆燃等。
药包是指为爆破岩体或其他物体而堆置的连续炸药体,而且在炸药体内埋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起爆器材。
最小抵抗线是指从炮眼内药卷上任何一点到自由面的最短直线距离。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最新版)露天采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滑坡、爆破、粉尘、铲装、运输、排土过程中的危害、设备检修危害、洪水及泥石流危害等。
一、滑坡危害滑坡是露天矿常见的灾害。
露天矿生产和挖掘过程中形成的斜坡或天然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面(或软弱带)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露天矿产生的滑坡的重要原因和外界诱发验收有;地质条件(包括沿途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貌地形条件、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等。
不同的岩、土都有可能产生滑坡。
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期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入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层地系,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级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斜坡岩、土中存在各种构造面并被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构成了岩土向下滑动的地质构造条件。
构成面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自然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易造成滑坡。
地貌地形是指只有处于一定地貌特征且具备一定坡度才能发生滑坡。
露天矿边坡包括排土场、台阶边坡、最终开采边坡、其边坡角通常大于10度小于45度,时产生滑坡的有力地形,所以露天矿具有最易发生滑坡的地貌特征。
另外,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控技术摘要:爆破作业是露天矿山主要的开采工艺环节,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效应对周围环境和设备设施、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没有周全的考虑、科学的设计和精确的施工,将会带来较大危害。
因此,深入研究爆破作业产生的危害,积极消除爆破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安全管控技术;引言爆破作为一种高效的破岩手段,一直是岩石工程上常用的施工方法,但爆炸对周边环境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常常是施工过程中亟需预防的重要问题。
为预防爆破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过往学者常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研究爆破作业对周边建构筑物、基岩等被保护物的影响,分析爆破应力波的传播规律,探究爆破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爆破安全控制措施。
1爆破施工的危险源辨识在安全管理领域,通常涉及过程安全的所有方面(包括计划,审计,监控,危险品管理,施工和随后的总结等)。
)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结构,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各环节的内部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对整个影响系统的影响。
在该研究模型中,危险源是所有安全隐患的基础,也是所有安全事件的前提,安全系统能否有效可靠地识别各种危险源,并在它们产生影响之前消除或避免它们,是保证安全系统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
第一类危险是物质或能量,这些物质或能量本身构成客观危险,并可能对系统的其他部分构成威胁,例如爆炸物,雷管,电源,管道,易燃和易爆货物,压力装置,车辆等。
第二类危险是指违反或甚至无效保护第一类危险的所有因素,如人员错误,设备异常故障,外部环境变化等。
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第一类危险源是发生事故的能源对象,其危险程度与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第二类危险是依赖于第一类危险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危险的数量越多,由第一类危险引起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终,事故是上述两种危险源的组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爆破安全防护与监控技术2.1减小最大单响药量设计药量小于等于最大单响药量时,按设计施工;设计药量大于最大单响药量时,必须修改设计或采取其他减振措施。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露天采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滑坡、爆破、粉尘、铲装、运输、排土过程中的危害、设备检修危害、洪水及泥石流危害等。
一、滑坡危害滑坡是露天矿常见的灾害。
露天矿生产和挖掘过程中形成的斜坡或天然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面(或软弱带)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露天矿产生的滑坡的重要原因和外界诱发验收有;地质条件(包括沿途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貌地形条件、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等。
不同的岩、土都有可能产生滑坡。
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期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入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层地系,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级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斜坡岩、土中存在各种构造面并被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构成了岩土向下滑动的地质构造条件。
构成面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自然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易造成滑坡。
地貌地形是指只有处于一定地貌特征且具备一定坡度才能发生滑坡。
露天矿边坡包括排土场、台阶边坡、最终开采边坡、其边坡角通常大于10度小于45度,时产生滑坡的有力地形,所以露天矿具有最易发生滑坡的地貌特征。
另外,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软化岩、土,降低岩、土强度,产生动水压和空隙水压,侵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托浮力等。
尤其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地壳的运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
地震、降雨、融雪、地表水冲刷浸泡。
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台阶高度、宽度及施工。
失误和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震动等都可能诱发滑坡。
影响和导致露天矿滑坡的主要原因有1.边坡岩石性质发生变化;2.边坡内岩石节理裂隙发育;3.爆破内部及露天坑底存在采空区;4.气候影响。
工程爆破 E N G I N E E R I N GB L A S T I N G 2020年10月第26卷第5期文章编号:1006-7051(2020)05-0082-05收稿日期:2020-08-21作者简介:郭建(1986-),男,硕士,从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方面研究㊂E -m a i l :0510802009@163.c o m通信作者:王立岗(1972-),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方面研究㊂E -m a i l :653475317@q q.c o m 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控技术郭建1,王立岗2,翟伟3,徐菲菲4(1.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北京100741;2.山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济南250000;3.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济南250000;4.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南京210000)摘 要:爆破技术与工艺以其高效㊁经济和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㊁交通和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中,而主要用于破碎岩石介质的爆破器材,爆炸感度高㊁安全隐患大,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便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㊂基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原理与方法,就露天爆破作业全流程风险环节和爆破器材现场储存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露天爆破作业的风险防控技术措施,对消除安全隐患㊁杜绝安全事故㊁保障爆破本质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㊂关键词:露天爆破作业;工业炸药;爆破器材;危险源辨识;安全管控技术中图分类号:T D 235 文献标志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6-7051.2020.05.013H a z a r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s a f e t y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u e s f o r s u r f a c e b l a s t i n g o pe r a t i o n G U OJ i a n 1,W A N GL i -g a n g 2,Z H A IW e i 3,X UF e i -f e i 4(1.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B u r e a uo f t h eM i n i s t r y o f 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B e i j i n g 100741,C h i n a ;2.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C o r pso f S h a n -d o n g 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B u r e a u ,J i n a n 250000,C h i n a ;3.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D e t a c h m e n t o f J i n a n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Bu r e a u ,J i -n a n 250000,C h i n a ;4.J i a n g s uP r o d u c t i o nS a f e t y P u b l i c i t y a n dE d u c a t i o nC e n t e r ,N a n j i n g 210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l a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sw i d e l y u s e d i ne n e r g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h y d r o p o w e r p r o je c t sb e c a u s e of i t sh ig he f f i c i e n c y ,e c o n o m y a n dc o n v e n i e n c e ,b u tth eb l a s ti n g m a t e r i a l sf o rr o c k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h a v eh i g he x pl o s i o n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g r e a t p o t e n t i a l h a z a r d .O n c e t h e e x p l o s i o n a c c i d e n t h a p p e n s ,i tw i l l c a u s e g r e a t h a r mt o t h e s a f e t y o f p e o p l e 's l i f e a n d p r o p e r t y .B a s e do n t h e p r i n c i p l eo fh a z a r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r i s kc o n t r o l ,t h e r i s k i nt h ew h o l e p r o c e s so f s u r f a c e 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a n d t h e b l a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t o r a g ew a s a n a l yz e d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t e c h n i c a lm e a s u r e s f o r r i s k p r e v e n t i o n ,w h i c h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e l i m i n a t i n g h i d d e n d a n g e r s ,p u t t i n g a n e n d t o s a f e t y a c c i d e n t s ,e n s u r i n g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s a f e t yo f b l a s t i n g a n dm a i n t a i n i n g s o c i a l a n d p u b l i c s a f e t y.K e y wo r d s :s u r f a c eb l a s t 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e x p l o s i v e s ;b l a s t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h a z a r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s a f e t y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s 露天爆破作业因其炸药用量大㊁人员素质差异和影响因素多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㊁甚至会导致涉爆案件的发生㊂但随着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㊁监管机制的不断健全和爆破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近20年来,全国涉爆案件逐年大幅下降,据公安部统计,自2000年至2019年,全国爆炸案件由4074起/年下降到26起/年,年均降幅达23.4%㊂为进一步遏制爆破安全事故,确保爆破本质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在对露天爆破作业全流程各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将装药填塞作业视为重大风险环节㊁将爆破器材现场储存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分析,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露天爆破作业风险管控的安全技术措施㊂1风险剖析露天爆破作业涉及爆破器材购买㊁运输㊁储存㊁检验和使用及退库(销毁)等流通与使用环节,并存在着爆破器材流失和发生爆炸事故等重大安全隐患㊂其中爆破器材使用(即爆破作业)为重大风险环节㊁现场储存的爆破器材为重大危险源㊂1)流通环节㊂爆破器材流通环节包括爆破器材购买㊁运输㊁储存和退库等环节㊂自露天爆破作业施工合同签订并经属地公安机关审批(或备案)后,爆破器材流通环节随即开始㊂在此环节中存在着爆破器材的流失(丢失㊁被盗㊁被抢)㊁爆炸事故等重大安全隐患㊂爆破器材一旦发生流失,很有可能引发危及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爆破器材㊁特别是工业炸药发生爆炸,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㊂爆破器材流通环节如图1所示㊂图1爆破器材流通环节F i g.1 C i r c u l a t i o n l i n ko f b l a s t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使用环节㊂爆破器材使用环节包括爆破作业的整个流程,即爆破设计㊁爆破施工㊁爆后检查㊁盲炮处理㊁有害效应监测和爆后总结等环节[1]㊂此环节存在着因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㊁人员违章操作和非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盲炮或爆破事故㊂爆破器材使用环节露天爆破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㊂图2露天爆破作业流程F i g.2 P r o c e s s o f s u r f a c e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3)检测㊁加工与销毁环节㊂露天爆破作业所使用的爆破器材应进行现场检测,包括爆破器材的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应根据爆破工程级别并按规程要求进行,以消除爆破安全隐患㊁预防爆破事故㊂露天爆破作业加工起爆药包或起爆药柱时,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加工数量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用量㊂经现场检38第5期郭建,等: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控技术测不合格的爆破器材,均应退回原发放单位销毁㊂销毁爆破器材应按G B50089-2018‘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规定操作,确保作业安全[2]㊂2风险评价通过露天爆破作业全流程危险源辨识,爆破器材使用环节㊁特别是装药填塞环节为重大风险环节,爆破器材现场临时储存为重大危险源㊂根据露天爆破作业特点,露天爆破作业过程危险性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 E C法),爆破器材现场临时储存危险性评价采用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法㊂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㊂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要求,针对露天爆破装药填塞环节中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条件,通过式(1)计算可得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的大小㊂D=L E C(1)式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1~10;E为人员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1~10;C为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1~100㊂按照作业危险评价法判断准则并按实际经验,分别对L㊁E㊁C取值并代入式(1),可得到装药填塞环节的危险性分值D和危险等级如表1所示㊂表1装药填塞环节危险源风险评价T a b l e1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f o r mo f h a z a r d s o u r c e s i n c h a r g e f i l l i n g l i n k工序危险源危险性评价L E C D危险等级装药与填塞未在指定区域加工与放置起爆体3615270重大装药时未设置警戒区3640720重大装药时未用木㊁竹质炮棍处理161590较大装药人员距离台阶边缘太近33763一般装药前未检验炮孔质量导致堵塞367126重大装药人员违规操作3615270重大有水炮孔未采用防水炸药36354一般炮孔过量装药㊁导致填塞长度不够3615270重大填塞长度不够㊁填塞质量不好367126重大未用黄土(岩粉)㊁而用碎石填塞367126重大2)现场临时储存炸药危险性评价㊂露天爆破作业多用于矿山开采,具有爆破器材用量大㊁现场储存多和作业周期长的特点㊂为此,采用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计算方法对现场储存的爆破器材进行危险性分析,通过式(2)进行计算:R=a(β1q1Q1+β2q2Q2++βn q n Qn)(2)式中:R为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a为该重大危险源周围暴露人员校正系数,a=1.0~2.0;β为与每种危险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爆破器材β=2;q为危险品实际存量,t;Q为与每种危险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㊂结合露天爆破作业实际,按照G A838‘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规定[3],将现场实际储存爆破器材的相关系数代入式(2),便可得到实际爆破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以便为采取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㊂3危险源辨识通过剖析露天爆破作业全流程风险环节,便可对其全流程各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在充分考虑3种状态㊁3种时态和6种能量逸散类型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按照 科学性㊁系统性㊁全面性和预测性 的原则,即可辨识出爆破作业全流程各环节中的危险源㊂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如表2所示㊂48工程爆破E N G I N E E R I N GB L A S T I N G 第26卷表2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T a b l e2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h a z a r d s o u r c e s f o r s u r f a c e 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作业环节工序/活动危险源安全隐患控制技术/措施爆破器材流通购买未依法购买㊁购买品种㊁数量不对造成公共安全危害㊁影响爆破本质安全严格执行法律㊁合法购买,按设计品种㊁数量购买运输运输设备不符合规定,未按指定路线运输㊁行车速度违规,混装爆炸物品㊁野蛮装卸爆炸物品丢失㊁被盗㊁被抢,发生爆炸事故严格按规程运输㊁押运人员同车(船)负责储存库房不合格,储存品种㊁数量㊁时间违规,库房保安不符合要求爆炸物品被盗㊁发生爆炸事故严格按G B50089-2018㊁G A/T848-2009㊁G A838-2009执行退库未按规定履行退库手续造成领取㊁使用㊁退库数量与品种不符,产生安全隐患严格按照领取㊁使用和退库程序办理爆破器材使用爆破设计地质地形不清㊁爆破方案不正确㊁爆破参数不合理爆破振动㊁飞石㊁空气冲击波等有害效应危害由相应资质人员设计㊁由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安全评估炮孔钻凿未按设计钻孔,造成孔网参数不合理㊁最小(底盘)抵抗线变小爆破振动㊁飞石㊁空气冲击波等有害效应危害由经验丰富人员操作㊁由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安全监理装药填塞有外来电㊁明火或带手机装填㊁装填违反规程㊁填塞长度或质量不好早爆㊁拒爆,爆破振动㊁飞石㊁空气冲击波危害严禁雷电(带手机㊁抽烟)装填㊁用木(竹)质炮棍㊁黄土(岩粉)填塞,确保填塞长度和质量网路连接有外来电㊁带手机联网,导爆管不合格㊁正向传爆聚能穴未防护,导爆管(索)搭接长度不够㊁早爆㊁拒爆,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使用合格的爆炸物品㊁严禁外来电下联网㊁按规程操作警戒起爆警戒距离不够㊁人员不到位㊁相邻人之间不通视㊁人员撤离不清㊁信号不明确爆破有害效应伤人㊁爆区内有或外人误入爆区造成事故严格按规程设置警戒㊁起爆信号明确㊁警戒人员清楚爆后检查检查人员等待时间不够㊁检查不彻底㊁作业人员提前进入爆区炮烟中毒㊁盲炮伤人㊁爆堆滑塌伤人严格按规程执行,检查人员㊁作业人员按规定时间进入爆区爆后总结忽视经验经验㊁不能吸取教训发生类似事故严格按规程操作爆破器材检测加工销毁检测外观检查不认真㊁性能测试忽视发生早爆事故㊁拒爆产生盲炮严格按规程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加工加工地点不安全㊁操作不规范㊁加工数量超限发生误操作爆炸事故㊁爆炸危及周围人员设施按规程选取安全地点㊁加工操作规范㊁控制加工数量销毁未在固定销毁场地进行㊁销毁方法不正确㊁销毁操作不规范销毁不彻底造成安全隐患,发生销毁人员伤亡事故严格按规程销毁㊁销毁方法正确4重大危险源管控技术根据G 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第6.1.2条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和机遇评价 [4],对露天爆破作业重大风险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安全管控,特别是对装药填塞环节和现场临时储存爆破器材进行重点防范,力求从源头消除重大安全隐患㊁预防一般安全隐患,使危险源的能量逸散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对爆破作业全流程通过采取 过程㊁目标㊁指标和对象 等管控技术与措施,降低发生爆破安全事故的风险,为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损失,采取 应急预案 管控重大危险源[5-6]㊂重大危险源管控技术与措施如表3所示㊂表3重大危险源管控技术与措施T a b l e3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m e a s u r e s f o rm a j o r h a z a r d s o u r c e s环节重大危险源管控技术与措施管控本质爆破作业环节装药前未验孔装药前按规定逐孔验收,并做好炮孔情况记录指标控制装药违规操作做好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㊁严格按规程操作本质安全过量装填炸药制定装药指导书,明确装填方法与速度;对多装药炮孔,采取应急预案加以处理与控制过程控制㊁应急预案控制填塞长度不够㊁质量不好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填塞炮孔过程控制㊁应急预案控制爆破器材现场存放库房设计不符规范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设计爆破器材存放库目标㊁指标控制爆破器材存放超量存放品种㊁数量和安全距离严格按规定执行本质安全库房管理不善加强库管员专业㊁安全知识培训,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象控制出入库操作违章严格落实出入库制度,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对象㊁过程控制58第5期郭建,等:露天爆破作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控技术5结语1)露天爆破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爆破器材的流通㊁使用等环节,只有做到了精细设计㊁精心施工和精准管控,才能确保爆破本质安全㊂2)爆破安全是主要管控目标㊁爆炸物品是主要管控对象,爆破作业单位㊁爆破作业人员是管控第一责任人,应严格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㊂3)对爆炸物品流通环节实施闭环管控,严格做到爆炸物品不发生流失现象㊂4)认真做好露天爆破作业全流程危险辨识与风险管控,特别是装药与填塞环节,应抓主要环节㊁重点工序,进行危险源辨识㊁风险评价和安全管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管控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应根据爆破作业环节与工序适时调整辨识方法和管控技术措施㊂5)爆破器材现场临时存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确保爆破器材不流失㊁不发生爆炸事故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爆破安全规程:G B6722-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S t a t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W o r kS a f e t y.S a f e t y r e g u l a-t i o n s f o rb l a s t i n g:G B6722-2014[S].B e i j i n g:C h i n a 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 B50089-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M i n i s t r y o fH o u s i n g a n dU r b a n-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S a f e t y s t a n d a r df o r d e s i g n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c i v i l e x p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s:G B 50089-2018[S].B e i j i n g:C h i n a S t a n d a r d s P r e s s,2015.[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 A838-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T h eM i n i s t r y o f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o f t h eP e o p l e'sR e-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S a t e t y c o d e f o rm i n i a t u r e c i v i l e x p l o-s i v e s m a g a z i n e:G A838-2009[S].B e i j i n g:C h i n a 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2009.[4]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 B/T45001-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a n ds a f e t y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r e q u i r e m e n t sw i t h g u i d a n c e f o r u s e:G B/T45001-2020[S].B e i j i n g:C h i n a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20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 A991-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T h eM i n i s t r y o f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o f t h eP e o p l e'sR e-p u b l i co fC h i n a.M a n a g e m e n t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 i t e m o f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G A991-2012[S].B e i j i n g:C h i n a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2012.[6]汪旭光.爆破设计与施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680-722.WA N G XG.B l a s t i n g d e s i g n a n d e x e c u t i o n[M].B e i-j i n g: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2013:680-722.68工程爆破E N G I N E E R I N GB L A S T I N G 第26卷。
爆破作业风险辨识一、引言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活动,涉及到爆破剂的使用和爆破效果的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爆破作业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爆破作业的风险辨识,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风险辨识1. 爆破剂选择不当风险描述:选择不合适的爆破剂可能导致爆炸威力过大或过小,无法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
可能的控制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破剂。
- 严格按照爆破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使用正确的比例和方法。
2. 爆破参数设定错误风险描述:爆破参数的设定错误可能导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振动和飞石等危险物质超出预期范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能的控制措施:- 根据爆破设计要求,合理设定爆破参数,如爆破孔的深度、直径、间距、装药量等。
- 严格执行爆破参数设定的程序,确保设定的参数准确无误。
3. 爆破孔布置不当风险描述:爆破孔的布置不当可能导致爆破效果不均匀,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可能的控制措施:- 根据工程要求和爆破设计,合理布置爆破孔,确保爆破效果均匀。
- 严格按照布置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爆破孔布置不当的情况。
4. 爆破作业区域未清场风险描述:未清场的爆破作业区域可能存在未爆炸的药包和其他危险物质,存在潜在的爆炸和伤害风险。
可能的控制措施:- 在爆破作业开始前,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清场,确保没有未爆炸的药包和其他危险物质。
- 严格执行清场程序,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5. 爆破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风险描述: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爆破作业人员可能无法正确操作爆破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可能的控制措施:- 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
三、风险评估根据以上风险辨识的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结果如下:风险项可能性影响程度风险等级控制措施爆破剂选择不当中中中 - 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破剂。
爆破作业风险辨识标题:爆破作业风险辨识引言概述: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靠。
一、爆破作业环境风险辨识1.1 爆破作业地点周围环境的情况:包括周围建筑物、人口密集区、交通道路等,是否会受到爆破作业的影响。
1.2 天气条件:风向、风速、温度等因素对爆破作业的影响,是否会造成爆破后的粉尘扩散或噪音扰民。
1.3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层情况等对爆破作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二、爆破作业设备风险辨识2.1 爆破器材的质量和性能:爆破器材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2.2 爆破装置的设置和调试:爆破装置的设置是否合理、调试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的风险。
2.3 爆破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爆破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三、爆破作业过程风险辨识3.1 爆破作业方案的设计:爆破作业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考虑到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3.2 爆破作业的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操作,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或不当行为。
3.3 爆破后的安全防护:爆破后是否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和清理,避免发生二次伤害或事故。
四、爆破作业人员风险辨识4.1 人员身体状况:爆破作业人员是否身体健康,是否存在患病或疲劳的情况。
4.2 人员心理素质:爆破作业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4.3 人员配合和沟通:爆破作业人员之间是否能够良好配合、有效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
五、爆破作业管理风险辨识5.1 安全管理制度:爆破作业是否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2 监督检查机制:是否有专人负责监督检查爆破作业过程,确保操作符合规定。
5.3 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是否有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事故发生。
结论:通过对爆破作业风险的辨识,可以有效地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爆破作业风险辨识一、背景介绍爆破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方式,用于拆除建筑物、矿石开采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爆破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进行风险辨识,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风险辨识步骤1. 确定辨识范围:明确爆破作业的具体内容和施工环境,包括爆破物质、爆破设备、施工区域等。
2.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爆破作业相关的资料和经验,包括工程图纸、施工方案、爆破物质的物性参数等。
3. 辨识潜在风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结合专家经验,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如爆炸风险、噪声、振动、飞石风险等。
4.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5. 分析风险原因:分析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施工环境变化等。
6. 评估风险影响: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如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7. 识别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8. 编制风险辨识报告:将辨识出的风险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整理成报告,包括风险清单、风险评估表、风险控制措施表等。
三、风险辨识案例分析以某建筑拆除项目的爆破作业为例,进行风险辨识。
1. 辨识范围:该项目涉及拆除一座高层建筑,爆破作业主要包括爆破物质的选用、爆破设备的配置、施工区域的划定等。
2.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了该建筑的结构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爆破物质的物性参数等资料。
3. 辨识潜在风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专家经验,辨识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如爆炸风险、噪声、振动、飞石风险等。
4.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例如,爆炸风险可能性较低,但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分析风险原因:分析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施工环境变化等。
例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爆破物质的误爆,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爆破设备失效。
爆破作业风险辨识一、背景介绍爆破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作业,用于拆除建造物、矿石开采、道路建设等领域。
然而,由于爆破作业涉及到高风险的爆炸物品和复杂的工程环境,必须进行风险辨识,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二、风险辨识目的风险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爆破作业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的潜在风险。
通过辨识风险,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风险辨识方法1. 专家咨询:邀请爆破作业领域的专家参预,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
2. 现场勘查:对爆破作业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建造结构等情况,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3. 参考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爆破作业标准、规范和案例,了解已经发生的事故和教训,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
4. 专业软件辅助:使用爆破作业风险评估软件,通过输入相关数据,进行摹拟和分析,识别风险点和风险等级。
四、风险辨识内容1. 爆破物品的选择和储存:识别爆破物品的种类和性质,评估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危害,确保其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爆破作业区域的安全措施:识别爆破作业区域的安全隐患,包括周围建造物、交通道路、管道等,采取措施保障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3. 爆破作业的时间安排:识别爆破作业时间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影响,避免在高峰期或者其他敏感时段进行作业,减少风险。
4. 爆破作业的工程设备和工具:识别爆破作业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潜在安全风险,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识别人员在爆破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 爆破作业的环境保护措施:识别爆破作业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
五、风险评估和控制1. 风险评估:根据辨识出的风险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爆破作业风险辨识引言概述:爆破作业是一项危(wei)险性较高的工作,涉及到爆破物品和设备的操作,因此风险辨识对于确保作业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爆破作业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作业环境风险辨识:1.1 环境因素:分析作业地点的地质结构、周边建造物和交通状况等因素对作业的影响,确定潜在的风险点。
1.2 安全区域规划:划定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爆破作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1.3 环境监测:进行环境监测,及时掌握作业环境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
二、爆破物品风险辨识:2.1 物品性质:对爆破物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物品的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产品等,以确定潜在的危(wei)险。
2.2 储存与运输:对爆破物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物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者意外引起爆炸。
2.3 物品管理:建立健全的物品管理制度,包括物品的登记、存储、使用和报废等环节,以减少物品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
三、设备风险辨识:3.1 设备安全性:对爆破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避免设备故障引起事故。
3.2 设备操作:对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
3.3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预防设备故障对作业的影响。
四、人员风险辨识:4.1 人员素质:对参预爆破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4.2 人员配备:根据作业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作业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员进行监控和应急处理。
4.3 作业流程:制定清晰的作业流程和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职责和行动方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风险控制措施:5.1 安全培训: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遵守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