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易性的含义与测定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材料。
而混凝土的和易性,则是其性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那么,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呢?简单来说,混凝土的和易性就是指新拌混凝土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包括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环节,所表现出的综合性能。
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具有良好和易性的混凝土,在搅拌时能够均匀混合各种原材料,运输过程中不易分层离析,浇筑时能够轻松填满模板的各个角落,振捣后能够获得密实的结构,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性能: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流动性是混凝土和易性中最直观的一个方面。
它指的是混凝土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填满模板的能力。
如果混凝土的流动性不好,就会出现浇筑困难、振捣不实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例如,在浇筑柱子等竖向构件时,如果混凝土流动性差,可能导致混凝土无法充满整个模板,形成空洞或蜂窝麻面。
黏聚性则反映了混凝土各组成材料之间的相互黏结能力。
具有良好黏聚性的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各组分材料不会相互分离,能够保持整体的均匀性。
如果混凝土的黏聚性差,骨料就容易与水泥浆分离,造成混凝土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比如在泵送混凝土时,如果黏聚性不好,容易造成堵管,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水分不被析出的能力。
如果混凝土的保水性差,水分会从混凝土中析出,形成泌水现象。
泌水不仅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砂纹、麻面等缺陷,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如果保水性不好,路面容易出现起皮、裂缝等问题。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砂率、骨料的品种和级配、外加剂以及施工环境等。
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对混凝土和易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泥浆的数量越多,混凝土的流动性就越好,但如果水泥浆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下降,同时增加成本。
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影响条件一、混凝土的和易性定义首先是和易性包含的含义:1、流动性2、粘聚性3、保水性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浆的数量。
与流动性以及粘聚性相关2、水泥浆的稠度。
3、砂率二、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三、砂率的影响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一、和易性的概念 ............................................................................................................................................1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25.其他影响因素 ..................................................................................................................................................4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41.坍落度试验..............................................................................................................................................52.维勃稠度试验.........................................................................................................................................53.增实因数法..............................................................................................................................................6四、结束语..........................................................................................................................................................6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二)引言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成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正文:一、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水泥品种: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
2. 粒料:选用合适的粒料,包括骨料和细集料,以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外加剂: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粘剂等,以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配合比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1. 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2. 粉砂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粉砂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骨料配合比:选择适当的骨料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三、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下是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1. 搅拌时间:充分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2. 浇筑方式: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如使用喷射、泵送等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振捣方法:采用合适的振捣方法,使混凝土充分密实,提高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四、养护管理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得到适当的管理,以下是几个养护管理的关键点:1. 温度控制:控制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的温度,以保证其养护质量和成型性能。
2. 湿度管理:保持混凝土的适度湿润,防止其在养护期内失去流动性。
3.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具体要求,合理安排养护时间,保证其充分发展和固化。
总结: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对工作性能和成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之中,如房屋、桥梁、道路、隧道等。
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是混凝土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容易性,也叫做流动性或者流动性指数。
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其对混凝土材料和建筑工程的影响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呈现出的流动性和容易性等特性。
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干性、稠度体和流动性比较好的漿体。
这个漿体可以流动,但是也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在水平的表面上保持一定的高度。
而当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差,容易干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通过流动性指数来衡量的。
流动性指数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条件下通过布置在水平面上的锥形状漏斗的高度/锥形状漏斗底部直径的比值,它通常在0.2到1.0之间,也具有较大的方差。
Andrade等人在2016年曾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流动性指数可能不合适,因为它不考虑混凝土的初始体积和初始含水量等因素,因此,有必要引入其他更准确的方法来更好地评估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两个方面来考察,分别是浆体的可变形性和流变性。
浆体的可变形性是指某个压力下,浆体的形状或者体积的变化;而流变性指的是在不同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下,浆体的决定变形行为。
通常来讲,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好的情况下,浆体的变形性和流变性都较好。
混凝土的和易性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骨料的级配、掺合料的类型,以及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和环境等因素。
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途的混凝土也会具有不同的和易性要求。
二、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个过于稠密或者过于稀薄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都会对混凝土的成形和强度产生不良影响。
下面是混凝土和易性在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性:1. 施工效率一个好的和易性的混凝土在施工中可以使混凝土很容易地流入模板和模具中,并且可以使混凝土在振动时更容易地充实模具内部。
什么是混凝土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料的成份能不能保持均匀,以及在生产操作时是不是容易浇灌、振捣的性能。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指标。
它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内容。
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输送和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地性质。
混凝土的粘聚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组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材料之间,不致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有一定的粘聚能力。
混凝土的保水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混合料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怎样测定混凝土的和易性
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测定混凝土混合料和易性的方法,通常是测定其流动性,再凭经验判断其粘聚性和保水性。
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坍落度法。
测定时,将混凝土混合料分三层装入标准尺寸的圆锥坍度筒中,每装一层,用直径为16㎜的捣棒垂直而均匀地自外向里插捣25次,三层捣完后,将筒口混合料刮平,然后将筒垂直提起,放在一旁,这时混合料便由于自重而发生坍落现象,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就叫坍落度。
坍落度愈大,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愈大。
在做完坍落度试验后,可以同时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
如果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过多的水分,说明保水性好。
并可用捣棒从侧面轻轻敲击混合料,粘聚性好的混凝土,在敲击下不会松散崩塌。
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塑性混凝土和低塑性混凝土;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则常常采用测定工作度的方法。
需要使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度。
混凝土性能检测专题任务一、和易性1、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2、和易性测定方法及指标(1)坍落度测定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筒(无底)内,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就叫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坍落度愈大,流动性愈好。
图4-9为坍落度试验。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测定在做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及含砂情况,以便更全面的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4级,见表4-18。
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表4-18对于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小于10 mm)通常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稠度,见图。
图-维勃稠度仪维勃稠度测定方法是:开始在坍落度筒中按规定方法装满拌合物,提起坍落度筒,在拌合物试体顶面放一透明圆盘,开启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到透明圆盘的底面完全为水泥浆所布满时,停止秒表,关闭振动台。
此时可认为混凝土拌合物已密实。
所读秒数,称为维勃稠度。
该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选定。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选用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试验机的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至少应为±2%,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钢垫板的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一)引言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的力学性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的成分及配合比、水胶比、施工方法、掺合料的选择和控制措施。
正文内容:一、混凝土的成分及配合比1.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组成,其中水泥起到粘合剂的作用,砂和骨料则负责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通常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水胶比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1. 水胶比指的是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比值,水胶比越大,混凝土越易流动。
2. 适当调整水胶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但需要注意过大的水胶比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施工方法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1. 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手工浇筑、机械浇筑和振捣浇筑。
2. 不同的施工方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合理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控制施工速度以及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四、掺合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1. 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常见的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2. 合理选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五、控制措施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1. 控制措施是确保混凝土和易性的关键,包括调整施工温度、湿度和施工时间等。
2. 正确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总结: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合理调整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水胶比、施工方法、掺合料的选择以及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和易性需要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含义如下:(1)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中各个角落的性能,流动性好的混凝土,施工时操作方便,易于振捣成型。
流动性的大小用“坍落度”或用“维勃稠度”指标表示。
(2)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互相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不分层,能保持整体的均匀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是由密度和颗粒不同的固体颗粒和水分组成,在外力作用下,各组成材料的沉降各有不同,如果混凝土拌合物中各材料配比不当,黏聚力较小,则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发生分层(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出现层状分离现象)、离析(混凝土拌合物内一些组分的分离、析出现象)、泌水(又称析水,从水泥浆中泌出部分拌合水现象)的情况,致使混凝土硬化后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黏聚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使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拌合物截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截锥体试体逐渐下沉(或保持原状),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水分不宜析出的能力,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一部分是保证水泥水化所需水量(约占水泥用量的20%~25%),另一部分是为了混凝土的拌合物具有足够流动性,便于浇捣所需的水量,前者与水泥水化物形成晶体和凝胶(结晶水和凝胶水),将永远存在混凝土中,后者在混凝土运输、浇捣中,在凝结硬化前,很容易聚集到混凝土表面,引起表面疏松,或积聚在骨料或钢筋的下表面,形成孔隙,削弱了骨料或钢筋与水泥石的黏结力,这种现象称为泌水性。
泌水现象是材料离析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水性差。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
如果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混凝土的和易性名词解释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变形性质。
混凝土在施工阶段、浇筑、养护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的变形、开裂等问题。
了解混凝土的和易性对科学施工和结构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易性的分类、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概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试件制备和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和膨胀性质。
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混凝土会发生体积变化,这种变化受到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性质、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影响因素:和易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骨料性质:骨料的形状、大小、骨料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 水胶比: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性越大。
- 温度:温度升高会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引起收缩变形。
- 环境湿度:环境湿度对混凝土的干缩率有着明显的影响。
- 养护条件:养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3. 分类: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分为线性收缩、干缩、碳化收缩等几种类型。
其中,干缩是最常见的一种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中失去水分而发生的收缩,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4. 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手段有自由收缩试验、受限收缩试验、膨胀试验等。
其中,自由收缩试验是通过制备长方体或圆柱体的试件,测量试件在湿度变化下的体积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5. 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混凝土的和易性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添加剂的类型和用量;- 浇筑工艺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6. 常见问题:混凝土的和易性问题常见于大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路面等工程中。
如果和易性控制不好,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 开裂: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外观造成影响。
- 变形:混凝土板面变形,导致结构不平整、梁柱偏位等问题。
- 减弱抗裂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会减弱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引言: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可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评价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是关于混凝土的和易性的进一步阐述,着重探讨了和易性的具体定义、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及和易性的改善措施和应用。
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工艺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和使用性。
和易性的好坏可以通过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来评价,流动性主要指混凝土的坍落度、泵送性和流动度等,可塑性则表现在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水性能等方面。
一个具有良好和易性的混凝土可以更方便地施工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正文内容:1. 和易性的具体定义和测试方法:1.1. 和易性的定义: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衡量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和易性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坍落度试验、流动度试验和泥饼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塑性等参数,从而评价其和易性。
2.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2.1.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差。
2.2. 水胶比:水胶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过高的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分散性差,流动性差,降低和易性。
2.3. 水泥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不同的影响,适宜的水泥种类和用量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2.4. 骨料的粒径和形状:骨料的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细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角状骨料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
2.5. 外加剂的选择和掺量: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和粘结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3.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3.2. 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如采用细磨水泥、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材料,在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或者说是混凝土颗粒与水泥浆液的可分散性、可塑性和可挤出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施工质量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工程的影响、和易性的测试方法以及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工程的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首先,和易性影响着混凝土的浇筑性能。
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流动性差,浇筑时易产生堵塞和堆积现象,导致浇筑质量不均匀,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其次,混凝土的和易性还与混凝土的坍落度有密切关系。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剪切力作用下能够塑性变形的程度。
坍落度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有直接关系,过小的坍落度容易导致混凝土无法充分填充模板孔隙,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另外,混凝土的和易性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易产生过量的气孔、裂缝等缺陷,使得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混凝土和易性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和易性,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坍落度试验和数字测流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塌落在锥形模具中的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坍落度的数值代表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数值越大代表混凝土越易于流动。
数字测流度试验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测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利用数字测流度计测量混凝土在给定时间内通过标准锥形漏斗的流动速度,通过计算得出流动度指数,从而客观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三、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控制水胶比:适当调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保持合适的水胶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注意控制水胶比,避免过量的水分导致混凝土的割裂和减弱强度。
2. 使用减水剂:适量添加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减少水泥颗粒的黏聚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
混凝土和易性的含义与测定
一、和易性的含义与测定
混凝土的和易性针对拌和物的稠度而言,包括混凝土中砂、石、水、水泥便于搅拌的性能;也是自重流动,即易运输、易浇密、易抹平和不离析(砂石沉淀到下面,水漂浮在上层)等一系列性能的综合。
概括起来说,和易性好的混凝土就是用最小的功能浇出最密实的混凝土。
因此,和易性很难用某一项技术指标来确切表达,而是由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等性质组成的一个总体概念。
所谓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黏聚力,不产生分层离析,使混凝土获得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涵水的能力,从而使混凝土不致产生较严重的析水(或称泌水)现象的性能。
这三者之间有时也相互矛盾,例如增加用水量,虽然可能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便于拌和,但会降低混凝土的黏聚性与保水性。
施工对于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取决于结构物的尺寸、形状、钢筋间距、运输、浇捣等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气温等因素。
目前,在一般的施工规范中主要提出流动性的要求,对于黏聚性和保水性还没有具体标准,但应当尽可能使拌和物具有较小的析水率和较好的黏聚性,即不易产生离析。
顾名思义,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流动的性能,流动性大,混凝土容易拌和,便于运输,易于填满模板,易于捣实。
通常用稠度表示。
测试流动性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坍落度、维勃稠度以外,还有密实因数(捣实系数)、扩展度、坍落度等。
以下主要介绍常用的坍落度和维勃稠度试验。
(一)坍落度试验
坍落度法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试验按GB/T 50080-2002的规定进行。
试验用标准截头圆锥筒,顶面直径为lOcm,底面直径为20cm,高30cm。
试验时,将混凝土拌和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筒内,然后将筒提起,混凝土拌和物的截锥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坍落,所坍落的高度(cm)称为坍落度。
坍落度越大,表示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越大。
试验坍落度还应观察黏聚性及保水性,应观察捣棒插捣是否困难,表面是否容易抹平,砂浆是否浮起;用铁棒轻击混凝土拌和物锥体侧部时,锥体是徐徐变形还是突然崩溃,是否因砂浆流失而造成骨料外露等,结合其黏聚性和保水性综合迸行评定。
根据坍落度大小不同,混凝土拌和物可以分为低塑性(Ti,坍落度为10~40mm)、塑性(T2,坍落度为50~90mm)、流动性(T3,坍落度为100~150mm)和大流动性(瓦,坍落度大于160mm)混凝土4级。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的最大和最小直径,并取平均值,此值称为坍落度扩展值,以“mm”表示。
(二)维勃稠度试验
混凝土拌和物的可塑性可以用改变形状所需的功来表示,即振动至规定要求所需的时间(s)表示。
对于不宜采用坍落度进行和易性评定的干硬性混凝土,可以采用维勃稠度试验进行评定。
在某些情况下,此法比坍落度更能反映混凝土的施工流动性,例如细砂混凝土。
本法采用的维勃稠度仪应满足JG/T 200-2009中的技术规定。
试验时,与测定坍落度的方法一样,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坍落度筒内,然后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将透明圆盘置于混凝土圆锥体顶面上,开启振动台,并开始用秒表计时。
当透明圆盘的底面被振动的砂浆布满时,停止计时,关闭振动台,振平所需时间(s)即为维勃稠度。
混凝土拌和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超干硬性混凝土(V ≥3ls)、特干硬性混凝土(V =21—30s)、干硬性混凝土(V2 =11~20s)、半干硬性混凝土(V3 =5~lOs)。
在振平之后,如果表面有一层砂浆,则表示砂浆有多余;如果出现石粒堆垒,并渗出水泥浆,则表示砂量不足或水泥浆过多。
这些现象都说明和易性欠佳,混凝土配合比应做调整。
无论是测定坍落度还是测定维勃稠度,都只能适用于混凝土拌和物中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情况。
若最大粒径大于40mm,由于仪器容积太小,不能适用,此时可用40mm孔径筛,将大的粗骨料筛除后,再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