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
- 格式:docx
- 大小:13.83 KB
- 文档页数:2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文化形成、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如何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以及人类文化如何反过来影响地理环境。
文化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地理学家们开始探索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及其分布规律、文化特征在地理空间中的变化等。
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地理学主要运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和文化特征。
文化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面貌和空间结构。
它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所产生的结果,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未经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地貌、地表和生态系统,而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包括城市、乡村、农田、工业区等。
文化区域是指在地理空间中以文化特点为主要标志进行划分的区域。
文化区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经济活动等。
文化区域的划分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文化特征是指一个地区或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特点。
文化特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形式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文化特征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文化地理,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时,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文化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文化(culture)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E.B.Tylor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1、文化的层次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有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无形的)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如人类衣、食、住、行所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都属于物质文化。
不仅包括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生产、工艺及技术,甚至体现在器物中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趣味等。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审美情趣、民族性格、宗教情感……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
按照流行的人群,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又称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集团中流行,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系统性、理论性,通过文字、书籍和正规的教育传播•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在百姓中流行,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贴近生活,一般没有系统的理论形态,民间集体创作,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
2、文化的几个特征(1)、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2)、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和敏感性(3)、文化内涵的区域多样性(4)、文化主要载体的可移动性和文化区界限的模糊性(三)、文化资源的价值观(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2)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3)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第二节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 一、文化源地文化起源地:文化现象与文化事物最初产生的地点。
文化地理学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传播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在文艺创作中,文化地理学的应用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化地理学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
一、地域文化的塑造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的综合体现。
文化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可以帮助作家在文艺创作中塑造地方特色。
例如,通过描绘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民俗习惯,作家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描述的地域特色。
同时,作家还可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具地域性和代表性。
二、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现象。
在文艺创作中,作家可以利用文化地理学的观点,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例如,作品中可以描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展现文化冲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作家还可以通过描绘文化融合的过程,表达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传递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三、城市与乡村的对比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作家描绘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展现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作家可以通过对城市的描绘,展示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和人们的追求;而对乡村的描绘,则可以展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传统生活的宁静。
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的对比,作家可以传达对现代化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思念。
四、地理环境与人物塑造地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和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作家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作用,从而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作家可以通过描绘人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在作品中,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物成长的背景,也可以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文化在地理空间内的特征、传播和演变规律。
文化地理学涉及到人类活动、环境、景观、空间和地域等多方面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就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进行探讨。
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研究人类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传统、价值观念等。
文化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文化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研究方法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常采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是文化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
案例研究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特定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结果。
比较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共性和差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展示文化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展现不同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交互关系。
学科意义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其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再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文化地理学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文化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领域,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与社会地理地理学是一门关注地球表面的学科,涵盖了多个子学科,其中人文地理和社会地理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人文地理和社会地理旨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然而它们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一、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的文化、语言、宗教、艺术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等对地理环境的塑造和影响。
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常常涉及社会调查、访谈、地图制作和历史文献的分析等。
1.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和影响。
文化地理学家关注的内容包括语言、宗教、建筑风格、艺术和娱乐等方面的地理差异。
例如,他们可以研究某个地区的语言变体,分析人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交流方式和文化认同。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家关注的内容包括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城市化和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地理差异。
他们可以通过研究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社会地理社会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社会政治、人口迁移、城市化、社会不平等等社会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会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模型和空间分析等。
1.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城市化过程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
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内容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的地理差异。
例如,他们可以分析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研究城市内部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模式。
2. 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了人类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和迁移。
人口地理学家关注的内容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地理差异。
他们可以通过研究人口普查数据和迁移统计数据,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人口变化和迁移模式。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和社会地理都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概念1 、“文化”在传统汉语系统中的界定“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2、“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古语“文化”:反映一种过程;现代“文化”:反映一种现象,如文化的发展3、“文化”在西方语境中的界定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 泰勒(E. B.Tylor1832-1917):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1871年,《原始文化》)4、当前对“文化”的理解传统上的中文“文化”注重指精神领域,但是也是可以包含物质领域的,而传统的西文culture特指精神领域。
现在的“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广义的理解):文化包括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法律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物质与精神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
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
除此之外,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因此就发展了牧业,进而形成了游牧文化。
社会组织作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所以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发展简史编辑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远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和斯特雷波(古希腊地理学家)时代的学者有重大关系。
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李特尔(1822年),关心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李特尔以后的几十年,美国学者G .P.马什(1864年)研究了人类活动改变陆地的方式。
可是另一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拉采尔(1891年)为人类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给他创造的人类学一词提供了一个线索。
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美国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种文化类型(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贡献所感动。
他阐述了由文化的结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总的思路。
与拉采尔在德国发现了人类地理学的同时,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1899年)带动了法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维达尔在他开辟的索帮被任命为主席,他提出了人类文化与他的地理特征。
他发展了作为继承人类集聚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概念。
[1]1822年,李特尔便对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对新旧文化地理学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代表性文章的初步归纳,梳理出了有关文化地理学的4个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为“文化区”和“地方”;第二,围绕核心概念,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可分为两部分:文化区和地方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文化区和地方的尺度间转换研究;第三,针对形成机制和尺度转换的研究,文化地理学分别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论;第四,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可以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学术支撑。
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文化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文化区或地城文化历来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920年代,文化地理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诞生。
自此地域文化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之父索尔(Carl 0.Sauer)从景观入手。
分析文化区的特征和范围。
地域文化以文化区(cultural region)的概念形式列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5大主题之一。
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被划分为形式文化区(formal region)、机能文化区(functional region)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region)。
这些文化区已明显不同于区域地理中的“地域”。
例如汉语区为形式文化区,它覆盖了很多传统的地域文化区;再如岭南文化区或美国迪克西(Dixie)文化区作为乡土文化区。
比人类学研究的乡土文化单元耍大得多。
近年来。
中国文化
地理学者也开展了对文化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