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犬细小病毒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23
犬细小病毒病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诊特征是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血性水样便、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心肌炎。
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为特征,心肌炎型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
1977年,Eugster和Naira在美国通过电镜在患出血性腹泻犬的粪便中首先发现了细小病毒粒子。
1978年,McCandlish应用犬肾细胞分离了细小病毒。
我国于198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出犬细小病毒,随后本病在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的警犬和良种犬中陆续发生和蔓延,并已分离获得多株病毒,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世界各地都有本病暴发的报道,给养犬业造成极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病原】犬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一个成员,具有细小病毒属的典型形态和结构。
病毒粒子细小,直径20~22nm,呈六角形或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衣壳由32个长为3~4nm的壳粒组成。
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是1.43g/cm3。
基因组为单股DNA,5 233bp,分子质量为1.5×106u。
CPV病毒粒子有VPl、VP2和VP3共3种多肽,其中VP2为衣壳蛋白主要成分。
病毒在4℃和25℃都能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其他动物的红细胞。
本病毒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细小病毒)有较密切的抗原关系。
后者的疫苗具有抗本病毒感染的效能。
已报道发现了CPV抗原漂移的变异株,对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无血凝性,丢失了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本病毒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增殖,如猫胎肾原代细胞,犬胎肾、脾、胸腺和肠管原代细胞,小貂肺细胞系(CCL-64)、浣熊唾液腺细胞及牛胎脾细胞等。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幼犬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
受感染的犬体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在从业人员及犬主的共同努力下,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
下面,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一、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特点1. 病原学特点犬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科学犬杆状病毒科。
病毒初次出现于1978年,目前存在多种亚型。
由于犬细小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该病毒易在犬群中爆发流行。
犬细小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泥土、地面、食具等使犬受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影响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病犬发病后,细小病毒会攻击犬体内肠壁细胞,引起肠道出血、水肿、坏死等;同时,细小病毒还会抑制犬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使犬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应对病原体的攻击。
1. 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1)病犬在感染后2-14天出现呕吐、腹泻或腹部胀气等症状;(2)病犬的粪便出现水样或浆状,并带有血丝;(3)病犬出现食欲不振、发热、日趋衰弱等症状;(4)病犬的黏膜颜色失去正常状态、血压下降等。
2. 实验室诊断(1)病理学检查:在病犬的肠道、淋巴结等组织中可见到细小病毒引起的坏死、炎症变化。
(2)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病犬粪便、呕吐物等样本中是否带有犬细小病毒核酸。
3. 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仅有对症支持疗法。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1)补液:病犬因腹泻、呕吐等症状出现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2)营养支持:病犬在治疗期间需要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抗生素:病犬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因此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4)其他治疗:如应用细胞因子、抗炎药等治疗犬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犬宠物的健康管理(1)定期接种狂犬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犬类疫苗。
宠物百科全书之细小病毒篇【犬细小病毒病】之防治措施第一,平时应做好免疫接种。
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作用。
使用狗狗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狗狗应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狗狗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周。
每次注射1个剂量(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
但狗狗体内的母源抗体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解放军农牧大学研制的狗狗五联苗,其中的细小病毒是从貉体内分离到的,它对狗狗体内的母源抗体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存在免疫干扰现象,因此,可按狗狗瘟热的免疫程序免疫。
第二,当狗狗群暴发本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狗狗舍和饲具,用2%~4%烧碱、1%福尔马林、0。
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消毒。
对无治愈可能的狗狗,应尽早扑杀,焚烧深埋。
第三,病狗狗的治疗。
心肌炎型病狗狗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
肠炎型病狗狗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病的早期,在应用高免血清的同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强护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
1.免疫血清早期使用可的高疗效。
狗狗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狗狗应用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狗狗血清。
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
5~1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狗狗血清为0。
5~2毫升/千克体生,连用3~5天。
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2.补液病狗狗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
应根据狗狗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
a.静脉补液25%葡萄糖液5~40毫升,维生素c2~10毫升,能量合剂5~20毫升,一次缓慢静脉滴注,1~2次/日。
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的功能状况,否则易造成治疗失败。
当患病狗狗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50~500毫升,25%葡萄糖液5~40毫升,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
健康养殖·防控2020.24 畜牧业环境61摘 要:本文探讨了犬细小病毒病的概况和诊断方法,并由此提出了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感染;防治1 前言近年来,我国犬类养殖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多犬类,包括工作犬以及宠物犬,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然而,养殖人员在饲养犬类时难免会遇到不同的犬类疾病。
特别是部分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疫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犬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其中比较典型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犬细小病毒病,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此病的感染机率明显增长。
犬细小病毒病属于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致病原因主要是感染了犬细小病毒,此种病毒是一种单股的RNA病毒。
临床结果表明,肠炎型是犬细小病毒病最主要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此病的潜伏期在5d以上,但不会超过10d,此病的感染范围涉及所有年龄阶段的犬类或品种的犬类。
犬类在患病之后,其排泄物以及唾液中会有很多的病毒存在,从而向外进一步传播犬细小病毒,最终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2 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学原理犬细小病毒所属科目是细小科、细小属。
该病毒的粒子直径<20µm,外形是20面的立体球形,具体呈现对称结构,犬细小病毒主要有3个特点,包括没有囊膜、边缘光滑,同时具有单链DNA。
通过研究可得知,此种病毒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且抵抗性也高,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即使没有宿主,犬细小病毒的存活时间也可以超过3个月,若是此病毒所在环境的温度达到60℃,存活时间约为1h。
除此之外,当此病毒遭受酸碱刺激后,其活性不会出现变化,且传染性依然较高。
3 犬类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一旦犬类动物触碰到病毒污染源,不会在第一时间就出现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会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再发病,自然感染潜伏期基本为5~10d,断乳后50~150d的幼犬感染犬细小病毒后,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症状,除此之外,染病的纯种犬的病情也是较为严重的,然而,对成年犬和非纯种犬来说,感染病毒后的病情较轻。
通过对犬细小病毒病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犬类感染犬细小病毒。
这种病毒本身具有较强的抵抗性,采用常用的消毒药物无法进行有效杀灭。
通过近些年来我国犬类养殖行业不断扩大,各种工作犬和宠物犬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好处。
但是,在对犬类进行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产生会对我国犬类养殖行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犬细小病毒病作为其中典型疾病种类,在近些年,其感染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本文将就该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研究。
细小病毒病;诊断防治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李云霞(乐陵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德州253600)采用紫外线照射以及福尔马林等可以有效控制。
这种疾病对于犬类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带毒体液、排泄物等都可以实现这种疾病的传播,同时在发生气温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会诱使发病。
1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类型即临床诊断1.1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这种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一般具有1~2周的潜伏期。
同时,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一般发生在4月龄左右的幼犬。
发病后,病犬会表现出消化不良等现象,同时伴随着食欲不振、呕吐以及腹泻等临床表现。
在发病过程中,病犬粪便颜色异常,呈现出黄色或者黄绿色的稀便,在发病后期甚至会出现便血等情况。
病犬的体温持续升高,最高的达到40℃。
观察病犬鼻腔可以发现干燥情况较为严重,有些甚至出现脱水情况。
皮肤干燥,弹性下降,一般幼犬在发病之后的4~5d之内就会由于全身性衰竭死亡。
通过解剖检查可以发现,死亡的幼犬腹腔中充满积液,同时肠道存在明显病变,淋巴结充血,肠膜充血同时伴有出血现象。
有些肠黏膜已经出现坏死脱落的情况。
通过对已经发生变性的上皮细胞进行纤维观察可以看到细胞核中有明显的包涵体。
1.2心肌炎型犬细小病毒病这种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其本身发病时间较短,且一旦发生病情较为严重。
病犬在发病中之前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预兆,突然发病之后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犬类出现死亡的情况。
犬细小病毒的诊治概述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常见的犬类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病毒颗粒在狗体内传播,威胁到狗的健康。
犬细小病毒主要影响幼年狗和未接种疫苗的狗,尤其是6周至6个月龄的狗。
本文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犬细小病毒属于单链DNA病毒,与猫细小病毒非常相似。
病毒颗粒通过粪便传播,病犬排泄出的病毒会在环境中存活数月之久。
通过食物、水源、接触被污染的物体等途径,病犬或携带病毒的人将其传播到其他犬只身上。
临床表现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犬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呕吐•腹泻(带有血液)•没有食欲•体温升高•腹部疼痛这些症状主要是由病毒攻击肠道黏膜和免疫系统造成的。
早期诊断犬细小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在对疑似感染犬的主人进行病史询问时,要了解以下信息:•是否最近接种过犬细小病毒疫苗•是否有与疾病相似的犬只接触史•病犬的饮食习惯是否发生了变化2. 临床检查病犬的临床检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表现:•体温升高•腹部压痛•腹泻(带有血液)•消瘦•没有食欲3.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确诊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血液检测指标包括:•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减少)•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异常)4. 病毒检测通过病毒检测可以确诊犬细小病毒感染。
病毒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ELISA检测治疗方法1. 支持疗法在病毒感染早期,支持疗法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疗法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病犬的生命体征,包括:•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或皮下注射进行补液,以防止脱水情况的恶化。
•抗生素治疗:预防或治疗感染。
•抗呕吐药物:缓解呕吐症状。
2. 抗病毒治疗在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抗病毒药物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
疫苗可以在狗龄6周时开始接种。
•高效免疫球蛋白(Hyperimmune Serum):可帮助病犬建立即时免疫防御。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犬细小无特效治疗方法,医生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处方。
但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常采用特异疗法、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和中草药治疗。
CPV-1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给新生犬保温、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分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CPV-2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常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血浆,在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缩短治疗疗程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市场上出售的这些产品生产厂家多、品种多,无正式批号的也不少,质量参差不一,价格差异很大。
购买时要看厂家、抗体滴度、数量、主要成分含量,用法用量。
按说明书上介绍的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特别是价格低廉的血清,其效果更差。
应购买使用知名厂家,价格较合理的生物制品使用,切勿贪图便宜。
血清及单抗2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单抗1~2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干扰素,成犬每日肌注1~2支(100万国际单位),幼犬每日0.5~1支,连续3~5天。
免疫血浆,10~2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3~5天。
血浆和单抗,或血浆和干扰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2)对症治疗止吐:止吐药有助于减少体液流失,减轻患畜痛苦,以及维持肠道营养。
首选爱茂尔肌注,必要时用阿托品,胃肠道有出血者忌用胃复安。
还可以用昂丹司琼或多拉司琼止吐。
止泻:鞣酸蛋白,施密达都有止泻作用,但因其呕吐,不适宜口服给药,用施密达深部灌肠效果较好。
止血:肾上腺色腙、安甲苯酸、安甲环酸、VK3 ,V~K1均可用于止血,肌注效果不理想,采用联合用药肌注或静滴止血敏、氨甲苯酸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止血无效,可静滴立止血、卡络磺钠。
另外全血、血浆、代血浆也有止血作用。
心功能不全者,可静滴生脉注射液1~10ml;V~B12 0.25~0.5mg,肌苷50~100mg,混合肌注。
低蛋白血症:一些幼犬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输入全血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不需要补充红细胞时,最好输入血浆。
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眼下的犬类疾病里,犬细小病毒病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疾病,很多人养宠物犬,一旦得病,花个千八百的大有人在,对于此病,我们了解他们的症状吗?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看宠物医院的医生是如何解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眼下的犬类疾病里,犬细小病毒病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疾病,很多人养宠物犬,一旦得病,花个千八百的大有人在,对于此病,我们了解他们的症状吗?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看宠物医院的医生是如何解答上述问题的。
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本病的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白细胞显著减少,在病程的早、中、晚期表现各不相同。
1、犬细小病毒病早期症状多数犬体温升高达40~41℃(少数犬体温正常),精神不振,不愿活动,钻黑角,迎送主人不积极,食欲减退,采食速度减慢,采食量减少,或绝食,呕吐食物及黄白色泡沫状液体,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正常或稍带粘液。
2~3天后出现中期症状。
2、犬细小病毒病中期症状患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剧烈呕吐,腹泻,多数犬呈喷射状排出蕃茄汁样稀便,带有血液,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体质迅速衰弱,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少数犬拉粘液便,呈黄色或乳白色果冻样;极少数犬呈间断性拉稀。
一般持续3~4天转为后期症状。
3、犬细小病毒病后期症状病犬迅速脱水,眼窝下陷,皮肤弹性降低,肛门松弛,大便失禁,便血,或粘液血便,恶臭,倒卧昏迷,体温下降,常在37℃以下,深呼吸,最后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并发酸中毒而于数小时至两天内死亡。
犬细小病毒病治疗方法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治疗原则犬细小病毒的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预防二次性感染、控制胃肠道症状、维持动物营养、抗病毒治疗、其它治疗等。
若能在病犬确诊时,立即订立良好的治疗计划,越能有效帮助病犬度过发病期。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24 ·2020.240 引言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不同年龄犬科类动物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近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数量呈现急剧升高趋势,具有发病凶猛、传播蔓延迅速、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
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一方面会给家犬养殖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给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畜牧兽医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有效控制产细胞病毒病发生蔓延,要求畜牧兽医人员加强疾病宣传教育,指导饲主学习犬细小病毒病的简单诊断和防治方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早期控制疫病,提高治疗成功率。
1 流行特点犬细小病毒病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该种病毒不存在囊膜,属于单股DNA 病毒。
犬细小病毒主要侵害2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侵入机体后主要表现为肠道和心肌炎症病变[1]。
犬细小病毒病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强抵抗能力,0~4 ℃环境中能存活6月,37 ℃能存活2周,56 ℃能存活24 h ,65 ℃能存活30 min ,80 ℃环境下15 min 即可以将其灭活。
细小病毒能在犬科类动物排出的粪便中存活数月乃至数年,成为主要传染源。
病毒对常用的酒精、乙醚、氯仿具有较强抵抗能力,但0.5%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和6%次氯酸钠可以将其快速灭激活。
犬是该种病毒的易感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类的犬科类动物都很容易感染病毒,其中对幼龄犬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患病犬排出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中夹杂大量病毒,污染食物、养殖管理用具和周围环境后,实现病毒快速传播蔓延。
犬细小病毒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发生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饲主养殖管理不合理,疫苗免疫接种不当,会加重该种疾病发生流行。
2 临床症状病毒侵染位置不同表现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1.0494摘 要:为了探究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中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采用来自于同一家宠物医院的细小病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20只进行对比分析(2018.01-2019.12),采用抽签法完成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犬细小病毒血清治疗,实验组给予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对比不同治疗结局。
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综上所述,在犬细小病毒病治疗中,可选择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给予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犬细小病毒病;临床效果1 前言受到犬细小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中被称为犬细小病毒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是对犬伤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细小病毒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例如年龄、性别、品种等,通常以幼龄犬发病概率较高,且病情较为危重,纯种犬比杂种犬、土种犬感染的概率更高。
病犬的粪便和呕吐物为主要传染物,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使用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器均能够导致健康犬受到感染,以冬季较为多发。
临床中应选择一种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降低犬的病死率。
本文主要对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如下。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2018.01-2019.12为设置研究时间,将120只细小病毒病犬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抽签结果,单组病犬60只。
实验组:公、母分别为14、16,1~14个月,均值(7.62±0.62)个月,对照组:公、母分别为15、15,1~15个月,均值(7.88±0.48)个月,上述病犬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数据对比分析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2.2 实验方法两组病犬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根据病犬具体临床表现症状给予止呕、止血、补液、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给予静脉注射犬免疫蛋白、犬血白蛋白治疗,使用剂量均为1mL/kg。
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分析王林;姜龙云【摘要】对60例犬细小病毒临床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
数据显示:犬细小病毒病的成功治愈率为66.7%(40/60),死亡率为21.7%(13/60),放弃或预后不清的为11.6%(7/60);就诊时体温在39℃以上的为40%(24/60),37℃-39℃为35%(21/60),37。
C以下为30%(2/60),未测体温为22%(13/60);15%病例只出现呕吐现象(9/60),85%都表现剧烈呕吐及腹泻(51/60),其中出现血便的占35%(18/51);所有发病犬,未作任何防疫的占58.3%(35/60),近期防疫过的占41.7%(25/60),在防疫犬中,44%只防疫一次,66%犬(11/25)约防疫2次-3次;所有发病犬。
小于2月龄占16.7%(10/60),2月龄~5月龄占55%(33/60),5月龄-12月龄占15%(9/60),1岁以上犬占5%(3/60);所有发病犬无明显品种特异性。
结果表明,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科学防疫、极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本病治疗率的关键。
【期刊名称】《中国工作犬业》【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分析;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病例;数据显示;种特异性;死亡率;防疫【作者】王林;姜龙云【作者单位】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北京市公安局门头沟分局,1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92对60例犬细小病毒临床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犬细小病毒病的成功治愈率为66.7%(40/60),死亡率为21.7%(13/60),放弃或预后不清的为11.6%(7/60);就诊时体温在39℃以上的为40%(24/60),37℃~39℃为35%(21/60),37℃以下为3%(2/60),未测体温为22%(13/60);15%病例只出现呕吐现象(9/60),85%都表现剧烈呕吐及腹泻(51/60),其中出现血便的占35%(18/51);所有发病犬,未作任何防疫的占58.3%(35/60),近期防疫过的占41.7%(25/60),在防疫犬中,44%只防疫一次,66%犬(11/25)约防疫2次~3次;所有发病犬,小于2月龄占16.7%(10/60),2月龄~5月龄占55%(33/60),5月龄~12月龄占15%(9/60),1岁以上犬占5%(3/60);所有发病犬无明显品种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