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27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B.时装C.食盐D.化妆品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C.等产量线分析法D.成本收益分析法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水平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垂线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1年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7.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向后弯曲D.是一条水平线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公共物品D.搭便车9.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净值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A.2亿元B.3亿元C.4亿元D.5亿元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B.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C.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什么。
《经济学基础》(专科)复习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研究货币本质的出发点是( )。
A.货币的起源B.货币的职能C.货币的形态D.货币的作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是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
2.银行券和辅币等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
A.金属货币B.代用货币C.纸币D.第三代货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
3.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 )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A.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4.被称为第三代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
A.可兑现信用货币B.金属铸币C.电子货币D.代用货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电子货币被称为第三代货币。
5.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中,( )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A.货币名称B.货币材料C.货币单位D.价格标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中,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6.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被作为( )。
A.货币的价格标准B.货币单位C.货币名称D.货币材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被作为货币的价格标准。
7.在不兑现的货币制度下,纸币被广泛接受,是因为( )。
A.纸币代表金属货币B.纸币依靠国家法律强制流通C.纸币代表商品D.纸币由国家财政发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所以会被广泛接受。
8.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是( )。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市场经济的特点?A) 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B) 价格由政府决定C) 个体经济决定生产和消费D) 倍增消费者的支出答案:C) 个体经济决定生产和消费2. 市场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是由于:A) 收入增加B) 价格上升C) 商品的替代品上升D)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答案:B) 价格上升3. 稀缺性是指:A) 消费需求超过供给能力B) 生产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C) 消费需求和生产能力相等D) 消费需求小于供给能力答案:B) 生产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4. 下列哪个是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表达?A) 边际效用为正递减B) 边际效用趋于零C) 边际效用先递增后递减D) 边际效用个别消费者不同答案:C) 边际效用先递增后递减5. 市场均衡的特点是:A) 供给等于需求B) 价格固定不变C) 生产能力不变D) 政府干预答案:A) 供给等于需求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
机会成本是指在进行决策时所放弃的最佳选择的成本。
换言之,它代表了为了做出某种选择而牺牲的其他选择的收益。
例如,如果一个人决定使用存款购买股票,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他本可以获得的储蓄账户利息收入。
2. 什么是边际效用?它对消费决策有什么影响?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或效用的增加量。
它对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人们通常会根据边际效用进行决策,即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继续消费直到边际效用为零或者负值。
3. 解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并说明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商品替代品的价格上升等。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能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下降、技术进步等原因。
当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都会上升;当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市场均衡价格将下降,而数量将上升。
三、论述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自测试卷(A)试卷说明:本试卷共含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计算题、论述题五种题型,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的稀缺,又存在资源的浪费D.既不存在资源的稀缺,又不存在资源的浪费2.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理论。
A.经济增长B.国民收入决定C.失业D.国民收入核算3.如果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2,则表明两种商品间的关系为()商品。
A.替代B.互补C.独立D.劣等4.下列选项中,()变化,不会使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A.消费者收入B.商品自身价格C.消费者偏好D.相关商品价格5.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收入保持不变,则消费者预算线()。
A.向左平移B.向右平移C.顺时针转动D.逆时针转动6.当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
A.为最大值B.等于0C.大于0 D.小于07.若某厂商按50%的比例同时增加某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使该产品的产量提高30%,则这种情况属于规模报酬()。
A.递增B.递减C.不变D.无法判断8.生产者均衡点是()。
A.等产量线上的任意一点B.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D.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9.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18人时,其总产量为2 600件;当工人人数为19人时,其总产量为2 900件,则其边际产量是()件。
A.200 B.240C.250 D.30010.从短期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厂商就会选择停止营业。
A.AC B.AFCC.MC D.AVC11.以下()属于厂商的隐性成本。
A.工人的工资B.租用厂房的租金C.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厂房D.机器设备12.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0+10Q−Q2,则其MC为()。
《经济学基础》试卷(1)班级学号姓名注意:答案必须标明题号,按序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或草稿纸上者一律不给分。
一、填空题(20分)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 ____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_______和______的比值。
4、效用具有______和_____的特征。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__________。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__________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_ ____、_ _ __、___ __。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
11、________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36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A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B 在市场上能够购买的商品量C 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D 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的商品量3、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C.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D.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4、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5、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6、“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9、以下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A.垄断B.公共物品C.外部性 D.需求10、以下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有()A.国防B.道路C.住宅 D.河流11、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D、国民债务利息1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两者相同的B、经济增长不但包含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进步C、经济增长是一个质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量的概念D、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同时还涉及社会进步13、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A、技术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14、某国的总人数3000万人,就业者为20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 )。
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A.生产的需要B.欲望满足的需要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D.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资源配置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C.资源的稀缺性D.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A.价格决定B.产量决定C.成本决定D.以上皆是4.()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收入决定B.物价水平C.经济增长D.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D.以上皆是(二)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3.经济学4.实证经济学5.规范经济学(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性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一章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
A.均衡价格B.市场价格C.需求价格D.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B.需求C.价格D.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A.向左方移动B.向右方移动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A.供给量增加B.供给量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8.下列商品中,没有违反需求规律的是()A.炫耀性商品B.旅游、医疗等服务类商品C.吉芬商品D.投机性商品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C.如何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用于不同的用途(正确答案)D.人们如何依靠收人生活的问题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正确答案)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将耗尽3.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正确答案)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正确答案)5.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正确答案)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6.鸡肉价格上升了,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鸭肉的需求将会()。
A.增加(正确答案)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7.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家企业都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这样的市场结构叫做()。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正确答案)D.完全垄断8.某人愿意用20元买了一件衬衫,愿意出35元买两件衬衫,愿意出45元买三件衬衫。
那么由此可以第三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A.100B.25C.15D.10(正确答案)9.下列哪一个行业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A.原油B.小麦(正确答案)C.电影D.服装1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正确答案)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为0时1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正确答案)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平均成本曲线的最高点12.在考虑招聘一名员工时,厂商更关心劳动的()。
一、单项选择题经济学产生的根底是(A)。
A.稀缺资源的配置B.政府对市场的干预C.企业获利的活动D.人们靠收入生活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 B )。
A.政府干预B.自由放任C.贸易保护主义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C 〕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假设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是需求的〔 C 〕。
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8,那么这种商品是〔 A 〕。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B〕。
A.价格弹性小于1时B.价格弹性大于1时C.收入弹性大于1时D.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供给曲线是一条向〔 B 〕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以下〔 D 〕项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C )。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不确定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C〕。
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B 〕。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置的局部D.消费剩余局部总效用曲线到达顶点时〔B〕。
A.边际效用曲线到达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以下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 C 〕。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 〕。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资源配置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C.资源的稀缺性D.资源利用2.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3.序数效用论从( )推导出需求曲线。
A.价格消费曲线B.无差异曲线C.效用可能性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4.当AP L递减时,MP L是( )。
A.递减B.负的C.零D.以上任何一种5.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经济利润D.生产成本6.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 VC,则厂商()。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7.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
A.固定不变B.经常变动C.lD.08.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
A.政府购买B.净出口C.税收D.投资9.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
A.110亿美元B.157亿美元C.280亿美元D.175亿美元10.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
A.交易需求量增加B.投机需求量增加C.投机需求量减少D.交易需求量减少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
A.r下降和y减少B.r上升和y减少C.r上升和y增加D.r下降和y增加12.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13.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1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D.以上皆是15.假定政府没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A 卷)适用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经济学2.外部性3.需求价格弹性4.无差异曲线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1分,共10分) 1.照相机与胶卷是互补品,如照相机降价,胶卷的需求就会增加。
( )2.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不可能是负数。
( ) 3.需求完全有弹性是指价格的变化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 )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 )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 ) 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零利润均衡,厂商得不到任何利润。
( ) 7.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 ) 8.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 ) 9.平均产量曲线一定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 )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可获得超额利润。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 .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2.下列不会引起牛肉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
B .牛的饲养者说牛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牛肉的价格从每公斤3美元上升到每公斤4美元。
D .汉堡包价格从每个2美元下跌到每个1.5美元。
3.如商品甲和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提高将导致( )。
A .乙的需求曲线右移 B .乙的供给曲线右移 C .乙的需求曲线左移D .乙的供给曲线左移4.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A .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B .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D .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5.如果一个小包子的边际效用为5,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当二者的价格分别为0.5元和1.2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 )。
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A.通货膨胀B.技术进步C.失业D.经济周期正确答案:B2、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A.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B.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C.产品效用的不同D.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正确答案:D3、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正确答案:B4、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A.不变B.减少C.难以确定D.增加正确答案:D5、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A和CD.黑市交易正确答案:D6、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要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得到票,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电影票提价10%B.电影票降价10%C.电影票提价15%D.电影票降价15%正确答案:A7、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A.绝对值总大于1B.都是正值C.不一定D.都是负值正确答案:C8、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B.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C.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D.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正确答案:B9、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A.108个B.106个C.6个D.100个正确答案:C10、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C.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D.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正确答案:B1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D.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正确答案:B1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 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A.X=25 Y=50B.X=125 Y=50C.X=125 Y=25D.X=50 Y=125正确答案:B13、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B.没有购买的部分C.消费剩余部分D.主观感受正确答案:D14、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A.一直趋于减少B. 一直趋于增加C.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D.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正确答案:A15、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A.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D.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正确答案:A16、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B.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D.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正确答案:C17、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经济学基础》试卷(7)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20分)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_______ ___、__ _ __、、_____ _______。
2、是否以一定的____ _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主要区别之一。
3、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向右移动是需求。
4、供给弹性是指对其变动的反应程度。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很多,他们的商品彼此之间差别,他们增减产量对价格影响。
7、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不是一样多,称为。
8、经济增长的前提是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的增加,核心是。
9、工人为了寻找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是__ ______,但当经济中的变动迫使劳动力不得不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寻找工作时所引起的失业是____ ____。
二、选择题:(36分)1、由政府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某消费者只消费衣服和食物,衣服的价格上升从而变的相对贵了,这种相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叫做( )A 收入效应B 替代效应C 溢出效应D 挤出效应3、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 )A 收入效应B 替代效应C 溢出效应D 挤出效应4、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化时,该种商品是()A.正常商品B.劣等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5、两种商品X和Y的交叉弹性系数为-2.8,说明这两种商品之间()A.存在替代关系B.存在互补关系C.没有关系D.可能存在替代关系,也可能存在互补关系6、下列有关效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B、效用是使用价值C、效用是对欲望的感觉D、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7、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约束先()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围绕某一点移动D、不发生变动8、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DA.减少生产B.增加生产C.继续生产D.停止生产9、公海里的鱼具有()A.非竞争性 B.非排它性 C.排它性和非竞争性 D.竞争性和非排它性10、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益处在于()。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课程代码252431)一、单项选择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下列哪项是国家干预价格机制作用的政策?()A.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B.支持价格和平均价格C.限制价格和强压价格D.平均价格和强压价格3.假设某商品需求量变动50%,价格变动20%时,则这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为()A. 1B.1.5C.2.5D.4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收入和消费品价格C. 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偏好,收入和消费品价格5.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单位,一支铅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购买这支铅笔。
A.12元B.36元C.3元D.108元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生产技术水平不变B.具有两种以上的可变生产要素C.存在技术进步D.只有不变生产要素.7.将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A.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B.离原点最近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交之点D.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切之点.8.在()市场上,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基本相同,即均衡条件都是MR=MC,并且都有垄断利润存在。
A.完全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11 / 13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9.在以下几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A.要求政府增加进口产品B.要求政府鼓励移民入境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D.要求政府推迟退休年龄10.下面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11.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有()A.消费增加B.投资增加C.紧缩性财政政策D.政府减税12.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思斯主义学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供给学派13.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14.下列选项中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标准是()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15.假如要把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率为4时,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重庆三峡学院《经济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丙、丁、戊、己6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才能顺利完成。
已知: (1)丁必须在甲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一项工作; (2)丙必须在乙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二项工作。
若戊第二个完成,则己第几个完成? A.2 B.3 C.4 D.5 E.6 2、某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 (0<p<1),他向目标连续射击,则第一次未中第二次命中的概率为( ). A.P 2. B.(1-p ) 2. C.1-2p . D.p (1-p ). E.2p (1-p ). 3、 A.-8 B.-9 C.-11 D.-12 E.12 4、某单位收到发现有1号至7号七个邮件需要先后派送。
根据情况:派送顺序需满足如下条件: (1)若1号邮件和3号邮件至少有一个在5号邮件之前派送,则6号邮件第二个派送并且4号邮件不能安排在最后派送;(2)若2号邮件和6号邮件中至少有一个安排在第四或者之前派送,则5号邮件第三个派送并且最后派送1号邮件;(3)7号邮件最先派送,或者最后派送。
若4号邮件安排在最后派送,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1号邮件第三个派送。
B. 5号邮件第二个派送。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C. 3号邮件第四个派送。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小汽车B时装C食盐D.化妆品3.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A.边际效用分析法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C.等产量线分析法D.成本收益分析法4.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水平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垂线5.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年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 .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於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7. 劳动的供给曲线()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向后弯曲D.是一条水平线8. 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 做0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 公共物品D 搭便车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 ・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国內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 内生产总值增加()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在总需c 在D.在总供 ()A ・财 B. 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13.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尖14.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A.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B.等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D.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无尖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它”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X”每小题2分,共20分)()16•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专业:班级: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2分,共3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B.时装C.食盐D.化妆品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C.等产量线分析法D.成本收益分析法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 水平线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 垂线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1年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7.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向后弯曲D.是一条水平线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公共物品D.搭便车9.-年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生产总值C.国生产总值D.国生产净值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生产总值增加( )A.2亿元B.3亿元C.4亿元D.5亿元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B.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C.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A.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B.等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D.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无关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2分,共20分)( )16.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 公斤香蕉。
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 )17.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 )18.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 )19.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 )20.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 )2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 )22.短期总供给不变时n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 )23.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24.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 )25.汇率贬值会使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2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
2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____,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29.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一的曲线。
30.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一一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移动。
31.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____ 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的货币政策。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96,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3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35.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2分,共30分)1.C2.C3.A4.C5.C6.C7.C8.A9.A 10.B11.D 12.A 13.C 14.C15.C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2分.共20分)16.×17.×18.×19.√20.×21.√22.√23.√24.X25.√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价值判断27.达到最大减少28.决定者接受者(追随者)29.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30.右下方左上方31.扩性紧缩性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
(4分)(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陷线的移动,即从Di移动到D2。
(5分)(3)本题作图各占3分,共6分。
35.(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5分)(2)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和资本。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5分)(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5分)《经济学基础》考试试题B专业:班级:学号::分数: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___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总收益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线。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B.互补品价格上升C.替代品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B.进出该行业容易C.存在产品差别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6.一年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国生产总值C.国生产净值D.实际国生产总值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总供给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