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1969年版及IEC6
- 格式:pdf
- 大小:203.72 KB
- 文档页数:7
(精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实时控制的数位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工业控制领域。
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现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继电器以及计数器才能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而现在,经过编程的简单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模块基本上已经代替了这些大型装置。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系统程序一般在出厂前已经初始化完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辑相应的用户程序来满足不同的自动化生产要求。
最初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只有电路逻辑控制的功能(IO控制),所以被命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些当初功能简单(ProgrammableController),但是由于它的简写也是PC与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的简写相冲突,也由于多年来的使用习惯,人们还是经常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一称呼,并在术语中仍沿用PLC这一缩写。
现在工业上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已经相当接近于一台轻巧型电脑所构成,甚至已经出现整合个人电脑(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与PLC架构的PC-BASE控制器,能透过数位或类比输入/输出模组控制机器设备、制造处理流程、及其它控制模组的电子系统。
PLC可接收(输入)及发送(输出)多种型态的电气或电子讯号,并使用他们来控制或监督几乎所有种类的机械与电气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PLC控制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工业界不可或缺的一员。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其标准中将PLC定义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位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IEC 60811-1-1 第2.1版20010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60811-1-1IEC:1993A1:2001 I c c 目次1 范围................................................................................ 1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试验原则............................................................................ 1 3 适用范围............................................................................ 1 4 型式试验和其它试验.................................................................. 1 5 预处理.............................................................................. 1 6 试验温度............................................................................ 1 7 定义.. (2)7.1 (2)7.2 (2)7.3 (2)7.4 (2)7.5 .................................................................................... 2 8 厚度和外形尺寸的测量................................................................ 2 8.1 绝缘厚度的测量..................................................................... 2 8.2 非金属护套厚度测量................................................................. 3 8.3 外形尺寸测量....................................................................... 3 9 绝缘和护套材料机械性能测量方法...................................................... 4 9.1 绝缘材料........................................................................... 4 9.2 护套材料........................................................................... 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具有代表性的制备试样用设备的操作原理............................ 13 图1 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圆形内表面.................................................. 8 图2 绝缘厚度测量扇形导体.......................................................... 8 图3 绝缘厚度测量绞合导体.......................................................... 9 图4 绝缘厚度测量绞合导体.......................................................... 9 图5 绝缘厚度测量不规整外表面...................................................... 9 图6 绝缘厚度测量扁平双芯无护套软线............................................... 10 图7 护套厚度测量不规整圆形内表面................................................. 10 图8 护套厚度测量非圆形内表面..................................................... 10 图9 护套厚度测量不规整外表面..................................................... 11 图10 护套厚度测量扁平带护套双芯软线.............................................. 11 图11 护套厚度测量多芯扁平电缆.................................................... 11 图12 哑铃试件........................................................................ 12 图13 小哑铃试件...................................................................... 12 图14 带凹槽的冲头一端................................................................ 12 图15 由带凹槽冲头冲切的试件.......................................................... 12 60811-1-1 IEC:1993A1:2001 1 c c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1 范围本国际标准IEC 60811-1规定了配电及通信用电缆和光缆包括船舶及近海用电缆和光缆的聚合物绝缘和护套材料的试验方法。
近三年发布的IEC电子电路标准2006-5-18 14:26:57 源自:PCB网城作者: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是电子行业最重要的国际标准。
过去,IEC的TC52(印制电路)负责印制电路方面的标准。
2000年,TC52并入TC91(电子组装技术)内,共同发展有关电子电路(包括表面安装元件、印制板和电子组装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IEC发布了以下标准:2002年共发布11项,其中新9项,改版1项,勘误表1项;按类别可分为:——印制板和印制板组装件设计1项:——印制板材料2项:都是IEC 61249-2 的部分标准;——有关印制板的有1项:是IEC 62326的第1部分总规范的第2版;——电子组装件工艺2项:——电子组装件用连接材料3项;——电子数据描述和传输有1勘误表;——其他1项,2003年共11项,都是新发布的:——印制板和印制板组装件设计2项:——印制板材料7项:也是IEC 61249-2 系列的,至2003年年底,IEC 61249-2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部分已经发布了15项部分标准,正在逐步取代IEC 60249-2的标准;——电子组装件工艺2项:2004年,IEC曾经宣布发布IEC 60068-2-58和IEC 62137,但后来这两个标准的发布日期改为2005年。
所以,2004年没有电子电路的新标准。
以下是2002年至2004年间IEC发布的22项电子电路新标准的目录:IEC 61182-7 Corr. 1:2002 印制板电子数据描述和传输第7部分裸板电测资料的数码形式(第1号勘误表)IEC 61188-5-1:2002 印制板和印制板组装件设计与使用第5-1部分连接部位(连接盘/接点)考虑通用要求IEC 61188-5-2:2003 印制板和印制板组装件设计与使用第5-2部分连接部位(连接盘/接点)考虑分立元件IEC 61188-5-6:2003 印制板和印制板组装件设计与使用第5-6部分连接部位(连接盘/接点)考虑四边带J型引线的芯片载体IEC 61190-1-1:2002 电子组装件用连接材料第1-1部分高质量电子组装件互连用锡焊焊剂的要求IEC 61190-1-2:2002 电子组装件用连接材料第1-2部分高质量电子组装件互连用焊膏的要求IEC 61190-1-3:2002 电子组装件用连接材料第1-3部分电子锡焊用电子级锡焊合金及带焊剂与不带焊剂整体焊锡的要求IEC 61192-1-1:2003 已锡焊电子组装件工艺要求第1-1部分总则IEC 61192-1-2:2003 已锡焊电子组装件工艺要求第1-2部分表面安装组装件IEC 61192-1-3:2002 已锡焊电子组装件工艺要求第1-3部分通孔安装组装件IEC 61192-1-4:2002 已锡焊电子组装件工艺要求第1-4部分安装组装件IEC 61249-2-5: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5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溴化环氧纤维纸增强芯/表面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6: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6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溴化环氧非织/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7:2002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7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环氧E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8: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8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改性溴化环氧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9: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9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改性或未改性环氧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10: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10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氰酸酯改性或未改性溴化环氧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11: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11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聚酰亚胺改性或未改性溴化环氧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18:2002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18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聚酯非织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1249-2-21:2003 印制板及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21部分覆箔及未覆箔增强基材限定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非卤化环氧E玻璃布增强覆铜箔层压板IEC 62090:2002 使用条码和二维符号的电子元件产品包装标签IEC 62326-1:2002 印制板第1部分总规范(第2版)(代替1998年的第1版)。
签 字日 期底图总号档案馆1 设计一部1 设计二部1 设计三部1 设计四部1 设计五部1 设计六部1 设计七部1 设计八部1 电算部1 标准化部1 参数化部1党政部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经管部1 信息管理部 招标管理部工艺部1质量检验部1 检测中心1 出口设计部采购部1 生产部1项目执行部 监造储运部 国际业务部 修试中心 市场部 客户服务部线圈车间 装配车间1 金属结构车间 配套车间 中特分公司1 设备动力部1保卫部 法律事务部物资管理配送中心 康嘉互感器公司 1和新套管公司序号 标 准 号 名 称代替标准号1 IEC60038—2009 IEC 标准电压IEC 60038-2002 2 IEC 61869-2—2012 互感器 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 IEC 60044-1-20033IEC61869-3—2011互感器 第2部分:电磁感应式电压互感器IEC 60044-2-2003 4 IEC60044-3—2002仪表用互感器 第3部分:组合互感器 IEC 60044-3-1980 5 IEC61869-5—2011互感器 第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IEC 60044-5-20046 IEC60050(321) —1986 国际电工词汇 第321篇 互感器7 IEC60050(421) —1990 国际电工词汇 第421篇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8IEC60060-1—2010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 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IEC 60060-1-1992 9 IEC60060-2—2010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 测量系统 IEC 60060-2-1994 10 IEC60060-3—2006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现场试验的定义和要求11IEC60071-1—2011绝缘配合 第1部分: 定义 原则和规则IEC 60071-1-200612 IEC60071-2—1996 绝缘配合 第2部分: 使用导则IEC 60071-2- 199313 IEC/TS 60071-5-2015 绝缘配合 第5部分: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站的工作程序IEC/TS 60071-5-200214 IEC60076-1—2011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总则 IEC 60076-1-2000 15 IEC60076-2—2011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温升 IEC 60076-2—199316IEC60076-3—201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IEC 60076-3—200017IEC60076-4—2002 电力变压器 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IEC 60722—1982 18 IEC60076-5—2006电力变压器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IEC 76-5(2000) 资 料 来 源 编 制校 对提 出 部 门标准化审 核 标记 数量 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 定签 字日 期底图总号档案馆1 设计一部1 设计二部1 设计三部1 设计四部1 设计五部1 设计六部1 设计七部1 设计八部1 电算部1 标准化部1 参数化部1党政部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经管部1 信息管理部 招标管理部工艺部1质量检验部1 检测中心1 出口设计部采购部1 生产部1项目执行部 监造储运部 国际业务部 修试中心 市场部 客户服务部线圈车间 装配车间1 金属结构车间 配套车间 中特分公司1 设备动力部1保卫部 法律事务部物资管理配送中心 康嘉互感器公司 1和新套管公司19 IEC60076-6—2007 电力变压器 第6部分:电抗器 IEC 60289-198820 IEC60076-7—2005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IEC 60354—199121 IEC60076-8—1997 电力变压器 第8部分:使用导则 22 IEC60076-10—2001 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
IEC61960IEC61960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单体或电池:便携式锂二次电池单体或电池0.FOREWORD(省略)1.范围本国际标准制定了便携式锂二次电池单体或电池的性能测试,命名,标识,尺寸及其他要求。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锂二次电池单体或电池的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一组判断不同制造商生产的锂二次电池单体或电池性能的准则。
本标准定义了性能的最低要求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及告知用户的测试结果。
由此,用户能够通过制造商的声明来对贸易所得的电池或电池单体的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能够选择最适合他们用途的电池或电池单体。
本标准覆盖了一定范围化学结构的锂二次电池或电池单体。
每一种电化学组合都有他们特定的是否电能的电压范围,标称电压和放电的终止电压。
锂二次电池或电池单体的用户应向制造商咨询相关的使用说明。
2.引用文献下列引用文献是本标准所必需的文档。
对于标明日期的参考文献,只有指定的版本可以使用。
对于未标明日期的参考文献,应使用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IEC 60050-486,国际电工术语(IEV)-第486章:二次电池或电池单体IEC 60051(所有部分),直接动作指示模拟电气测量设备及其附件IEC 60485,数字电子直流伏特表及直流电子模拟—数字转换器IEC 61000-4-2,电磁兼容(EMC)-第4部分:测试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静电放电不敏感性测试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的定义包含在IEC 60050-486内。
3.1容量恢复率电池或电池单体在按3.2完成容量保持率测试后所能放出的电量3.2容量保持率电池或电池单体在指定温度下,保持规定时间后不充电,所能放出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比例3.3放电终止电压达到该规定电压就认为电池或电池单体放电结束的电压3.4标称电压用于区分电池或电池单体的一个合适的大概的电压值注1 锂二次电池单体的标称电压值见表1注2 n个串联的电池单体的标称电压等于n倍的单个电池单体的标称电压3.5额定容量制造商声明按7.2.1规定的条件充电、贮存、放电,在5小时内以C5Ah做单位放出的电量3.6锂二次电池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可以使用的单元。
IEC 60050-581-2008 国际电工词汇--第581部分: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IEC 60068-1 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和指南IEC 60068-2-60 环境试验第2-60部分:试验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IEC 60352 (all parts)IEC 60352-1 无焊连接.:无焊绕接连接.第1部分:绕扎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实用指南IEC 60352-2 无焊连接器--第2部分:波纹连接器--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及实施指南IEC 60352-3 无焊连接第3部分:可接近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指南IEC 60352-4 无焊连接--第四部分:不易绝缘的无焊位移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实用导则.IEC 60352-5 无焊连接--第5部分:压入式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实用指南IEC 60352-6 无焊连接--第6部分:绝缘穿心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操作守则.IEC 60352-7 无焊连接-第7部分:弹性夹钳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应用导则IEC 60352-8 无焊连接--第8部分:压缩安装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指南IEC 60423-2007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电气装置导管的外径和导管及配件的螺纹IEC 60512 (all parts)IEC 60512-1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部分:总则IEC 60512-10-4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0-4部分:冲击试验,静载荷试验,抗磨度试验,超负荷试验-10D试验:电气超负荷IEC 60512-1-1 电子设备的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部分:一般试验-试验1a:视觉试验IEC 60512-1-100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100部分:总则--可适用的出版物IEC 60512-11-1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1部分:气候试验第1节:试验11a:气候顺序IEC 60512-11-10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10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J:冷IEC 60512-11-11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11部分:气候条件-试验11k:低气压IEC 60512-11-1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12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m:湿热,循环IEC 60512-11-13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13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n:密封气体,无焊接覆盖接点IEC 60512-11-14 电气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14部分:气候试验-11p试验:流动单一气体腐蚀试验IEC 60512-11-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2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b:组合/连续冷低气压和湿热IEC 60512-11-3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3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c:湿热,稳定状态IEC 60512-11-4-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4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d:温度快速变化IEC 60512-11-5-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5部分:气候试验-11e试验:霉菌生长IEC 60512-11-6-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6:气候试验-试验11f:腐蚀,盐雾IEC 60512-11-7 电气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7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g:流动混合煤气腐蚀试验IEC 60512-11-8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1部分:气候试验第8节:试验11h:砂尘IEC 60512-11-9-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1-9部分:气候试验-试验11i:干热IEC 60512-12-1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1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a:可钎焊性,湿平衡, 钎焊浸法IEC 60512-12-2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2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b:可钎焊性,湿平衡, 钎焊铁法IEC 60512-1-2-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2部分:一般试验-试验1b:尺寸和质量试验IEC 60512-12-3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3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c:可钎焊性,干湿平衡IEC 60512-12-4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4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d:抗钎焊执度,金属熔化浴法IEC 60512-12-5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5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e:抗钎焊执度, 焊接棒法IEC 60512-12-6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2部分:锡焊试验第6节:试验12f:机焊密封处耐焊剂和清洁溶剂IEC 60512-12-7 电子设备用接头--试验和测量--第12-7部分:钎焊试验--试验12G:可钎焊性,湿平衡法IEC 60512-1-3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一般试验--第3节:试验1c--电击伤距离IEC 60512-13-1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3部分:机械操作试验--第一节:试验 13a:啮合和分离力.IEC 60512-13-2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3-2部分:机械操作试验--13b:插拨力IEC 60512-13-5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3-5部分:机械操作试验--13e:偏振和键控法IEC 60512-1-4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总则--第4节:试验1d:接触保护效能(杓斗式试验)IEC 60512-14-2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4-2部分:密封试验--试验14b:密封--纯泄量IEC 60512-14-4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4-4 部分:密封试验--试验14d:密封--防水性能IEC 60512-14-5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4-5 部分:密封试验--试验14e:低压防水性能IEC 60512-14-6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4-6 部分:密封试验--试验14f:界面密封性能IEC 60512-14-7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密封试验--第7节:试验14g:缓冲水.IEC 60512-15-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1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a:插入件触点稳固性IEC 60512-15-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2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b:壳体中插入件稳固性(轴向)IEC 60512-15-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3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c:壳体中插入件稳固性(扭转)IEC 60512-15-4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4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d:触点插入力、断开力和拨出力IEC 60512-15-5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试.第15-5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e:电缆章动的插入件触点稳固性IEC 60512-15-6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6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f:连接器接合装置的有效性IEC 60512-15-7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5-7部分:连接器试验(机械的).试验15g:防护罩附件的坚固性IEC 60512-15-8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5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第8节:试验15h:接触件固定机构耐工具使用性IEC 60512-16-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1部分:触点和终端的机械试验.试验16a:探针故障IEC 60512-16-1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11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k:剥离力、无焊绕接IEC 60512-16-1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13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m:打开缠绕、无焊绕接IEC 60512-16-14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14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n:固定插片抗弯强度IEC 60512-16-16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16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p:固定插片抗扭强度IEC 60512-16-17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17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q:固定插片抗拉和抗压强度IEC 60512-16-18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18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r:接触件、模拟的偏差IEC 60512-16-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2部分:触点和终端的机械试验.试验16b:受限制的入口IEC 60512-16-20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6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第20节:试验16t:机械强度(无焊连接绕线端)IEC 60512-16-3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3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c:接触件抗弯强度IEC 60512-16-4 电气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4部分:触点和终端的机械试验.试验16d:抗拉强度(压接连接器)IEC 60512-16-5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5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e:测量保持力(弹性接触件)IEC 60512-16-6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16-6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f:引出端的坚固性IEC 60512-16-7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7部分:触点和终端的机械试验.试验16g:压接后触点变形的测量IEC 60512-16-8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8部分:连接器和终端的机械试验.试验16h:绝缘夹具有效性(压接连接件)IEC 60512-16-9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6-9部分:接触件及引出端机械试验试验16i:接地接触件的弹簧自持力IEC 60512-17-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7-1部分:电缆夹紧试验--试验17a:电缆夹的坚固性IEC 60512-17-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7-2部分:电缆夹紧试验--试验17b:电缆夹抗电缆转动IEC 60512-17-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7-3部分:电缆夹紧试验--试验17c:电缆夹抗电缆拖曳(拉伸)IEC 60512-17-4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7-4部分:电缆夹紧试验--试验17d:电缆夹抗电缆扭转IEC 60512-19-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19-1部分:耐化学品试验--试验19a:预绝缘压接管的耐液性IEC 60512-19-3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9部分:化学耐受性试验--第3节:试验19c--液体耐受性.IEC 60512-20-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0-1部分:着火危险试验--试验20a:易燃性、针状火焰IEC 60512-20-2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20-2部分:试验20b--易燃性试验--耐火性IEC 60512-20-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0-3部分:着火危险试验--试验20c:易燃性、灼热丝IEC 60512-21-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1-1部分:射频电阻试验--试验21a:射频分流电阻IEC 60512-2-1-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1部分:电子连续性和接触阻力试验-试验2a:接触阻力-毫伏水平方法IEC 60512-2-2 电气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2部分:电气连续和接触电阻试验-2b试验:接触电阻-指定试验方法IEC 60512-22-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2-1部分:电容试验--试验22a:电容IEC 60512-23-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3-2部分:屏蔽和滤波试验--试验23b:积分滤波器的抑制特性IEC 60512-2-3-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3部分:电子连续性和接触阻力试验-试验2c:接触阻力变化IEC 60512-23-3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23-3部分:试验23C:执着头和附件的屏蔽效能IEC 60512-23-4 电子设备用接头--第23-4部分:屏蔽和过滤试验--试验23d:在时间范围内的波导线折射IEC 60512-23-7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3-7部分:屏蔽试验和滤波试验.试验23d:连接器的有效传输阻抗IEC 60512-24-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4-1部分:磁干扰试验试验24a:残余磁性IEC 60512-2-5 电气设备连接器-第2-5部分:电气连续和接触电阻试验-2e试验:接触干扰IEC 60512-25-1 电子设备接头--试验和测量--第25-1部分:试验25a:串话干扰比率IEC 60512-25-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5-2部分:试验25b:变薄IEC 60512-25-3 电子设备接头--试验和测量--第25-1部分:试验25c:上升时间的能量衰变IEC 60512-25-4 电子设备接头--试验和测量--第25-1部分:试验25d:传播延迟IEC 60512-25-5 电子设备接头--试验和测量--第25-5部分:试验25e:回波[逆程]损耗IEC 60512-25-6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5-6部分:试验25f:观察模式和波动IEC 60512-25-7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5-7部分:试验25g:阻抗、反射系数和电压驻波比(VSWR)IEC 60512-25-9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5-9部分:信号完整性试验--试验25i:外来串扰IEC 60512-26-100 电子设备用连接件--试验和测量--第26-100部分:测量设置、试验和参照部署以及按照IEC 60603-7测量连接件--试验26a-26gIEC 60512-2-6-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6部分:电子连续和接触阻力试验-试验2f:住宅电子连续性IEC 60512-27-100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7-100部分:IEC 60603-7系列连接器500MHz以下的信号完整性试验--试验27a-27gIEC 60512-3-1-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3-1部分:绝缘试验-试验3a:绝缘阻力IEC 60512-4-1 电气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4-1部分:电压压力试验-4a试验:电压试验IEC 60512-4-2-200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4-2部分:电压试验-试验4b:局部放电IEC 60512-4-3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4-3部分:电压试验-试验4c:预绝缘卷曲鼓电压试验IEC 60512-5-1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5-1部分:当前携带容量试验-试验5a:升温IEC 60512-5-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5-2部分:当前容量试验-5b试验:当前温度减少额定值IEC 60512-6-1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6-1部分:动力压力试验-6a试验:加速度,稳定状态IEC 60512-6-2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6-2部分:动力压力试验-试验6b:撞击IEC 60512-6-3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6-3部分:动力压力试验-试验6c:振动IEC 60512-6-4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6-4:动力压力试验-试验6d:振动IEC 60512-6-5 电子设备用电机元件--基本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动态应力试验--第5节:试验6e:不规则振动.IEC 60512-7-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7-1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试验7a:自由落体(重复)IEC 60512-7-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7-2部分:撞击试验(自由连接器)--试验7b:机械强度冲击IEC 60512-8-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8-1部分:静态载荷试验(固定连接器)--试验8a:横向静态载荷IEC 60512-8-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8-2部分:静态载荷试验(固定连接器)--试验8b:轴向静态载荷IEC 60512-8-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8-3部分:静态载荷试验(固定连接器)--试验8c:起动杆的坚固性IEC 60512-9-1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9-1部分:耐久性试验--试验9a:机械操作IEC 60512-9-2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9-2部分:耐久性试验--试验9b:电力负载与温度IEC 60512-9-3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方法--第9-3部分: 耐久性试验--试验9c:带电机械操作(啮合/分离)IEC 60512-9-4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9-4部分:耐久性试验--试验9d:接触件固定机构和密封(维护、老化)的耐久性IEC 60512-9-5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9-5部分:耐久性试验--试验9e:循环电流负载IEC 60529-1989 外壳防护等级(国际防护等级代码)IEC 60664-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则、要求和试验IEC 60998-2-1 家用和相关用途的低压电路的连接装置-第2部分1节:螺旋型箝位单独实体的连接装置特殊要求IEC 60999 (all parts)IEC 60999-1 连接装置--铜芯电线--对螺线型和非螺线型夹紧装置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对大于等于0.2平方毫米,小于等于35平方毫米铜线用夹紧装置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IEC 60999-2 连接设备-带电铜导体-螺孔型和非螺孔型箝位装置安全要求-第2部分:超过35mm2至300mm2导体箝位装置特殊要求IEC 61076-1-2006 电子设备连接器.产品要求.第1部分:总规范IEC 61984 连接器--安全要求和试验ISO 1302 几何产品规范-技术产品表面结构显示代替了下列标准IEC 61076-2-101-2008 电子设备用连接器--产品要求--第2-101部分:圆形连接件--带螺旋锁定的M12连接件的详细规范IEC 61076-2-101-2008/COR.1-2010被下列标准引用IEC 61754-27-2013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纤维光学连接器接口--第27部分:M12-FO型连接器门类IEC 61131-9-2013 可编程控制器--第9部分:小型传感器和致动器(SDCI)用单-drop 数字通信接口。
摘要:全面概述了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标准化现状及动态,包括机械结构尺寸(IEC60297族,IEC60917族),户外机壳(IEC61969族),环境试验(IEC61587族),连接器(IEC60603,IEC61076-4族),以及以IEC60297,IEC60917为基础的国外先进标准;论述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电子设备的模块化,对大规模定制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标准化;大规模定制1电子机械工程学科的形成及其发展电子设备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电路硬件的各种分离的元器件及其连线构建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使用性、可靠性和优美外观的产品实体。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设计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起初是由电路设计人员与工匠配合制作硬件实体;其次,当电子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和商品化时,则出现了结构设计(由机械设计人员承担),进行机械结构及装联设计;第三阶段,以“物理设计”(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为标志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适应组装密度的提高及严酷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环境防护设计,包括热设计、缓冲设计、三防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等;第四阶段,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强化对电子设备的工业设计(造型,人机工程)。
至此,结构设计形成为一门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新的边缘学科——电子机械工程,这一新兴学科被列入了我国的百科全书。
电子机械工程,源于电子设备的发展,而更进一步它又涵盖了机电一体化领域,其特点是电子机械设计师需具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知识,不仅是机械设计知识,还有系统工程、电路、环境防护、工业设计、信息技术和价值工程知识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日趋简化,小学生就能够组装电视机,但电子机械却日趋复杂化。
日本在80年代初曾作过一个调查和预测;在21世纪将为软件工程师和电子机械工程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电子机械将在新产业革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2电子设备结构标准的形成和发展2.1IEC297族标准的产生、发展和趋势2.1.1IEC297族标准的产生和完善1921年美国《面板和机架》尺寸系列标准的问世,它不仅对成套电子设备的结构尺寸作了规范,而且为电子设备的主要模式提出了雏型(插箱->机架),即把各类大型的柜型装置的整体式内结构,分解为若干标准插箱单元。
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成立于1906年,至2015年已有109年的历史。
总部最初位于伦敦,1948年搬到了位于日内瓦的现总部处。
1887-1900年召开的6次国际电工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以解决用电安全和电工产品标准化问题。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召开的国际电工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永久性机构的决议。
1906年6月,13个国家的代表集会伦敦,起草了IEC章程和议事规则,正式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1947年作为一个电工部门并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6年又从ISO中分立出来。
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有关电工标准化等所有问题上(如标准的合格评定)的国际合作。
目标是:有效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保证在全球范围内优先并最大程度地使用其标准和合格评定计划;评定并提高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共同使用复杂系统创造条件;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性;提高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
机构信息IE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成员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国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这些标准。
近20年来,IEC的工作领域和组织规模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今天IEC成员国已从1960年的35个增加到60个。
他们拥有世界人口的80%,消耗的电能占全球消耗量的95%。
目前IEC的工作领域已由单纯研究电气设备、电机的名词术语和功率等问题扩展到电子、电力、微电子及其应用、通讯、视听、机器人、信息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和核仪表等电工技术的各个方面。
IEC标准已涉及了世界市场中的35%的产品,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可达50%。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
IEC4,世界各国的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鉴定标准核电厂的电仪设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其鉴定标准通常是非常严格和专业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核电厂电仪设备鉴定的标准和考虑因素:1.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一系列与电仪设备相关的标准。
在核电厂中,常常会参考IEC的特定标准,如IEC 60079(有关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电气设备的标准)和IEC 61513(核电厂使用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通用要求)等。
2.ANSI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发布了一系列与电气设备相关的标准。
在核电厂中,可能会涉及到ANSI/IEEE标准,如ANSI/IEEE 323(有关核电站电气设备的标准)等。
3.防辐射设计:核电厂中的电仪设备需要满足防辐射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辐射环境中的正常运行。
这涉及到电仪设备的外壳和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4.抗电磁脉冲(EMP)和抗核辐射:核电厂电仪设备需要具备抗EMP和抗核辐射的能力,以确保在核事故等紧急情况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5.安全标准:核电厂的电仪设备需要符合相关的核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都符合高度安全性的要求。
6.认证和鉴定机构:在核电厂中,电仪设备通常需要由相关的认证和鉴定机构进行审核和认证,以确保设备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7.可靠性和可用性:核电厂电仪设备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8.维护和监测:核电厂中的电仪设备需要有有效的维护和监测计划,以确保设备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状态。
在核电厂中,鉴定电仪设备的标准通常是综合考虑了核安全、电气安全、辐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遵循严格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根据特定核电厂的需求和设备的具体用途进行定制。
Linux操作系统详细介绍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
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
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从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视频游戏控制台,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世界上运算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x得名于计算机业余爱好者Linus Torvalds。
创始人Linus Torvalds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
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
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
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参与该公司芯片的code morph技术研发。
后受聘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OSDL :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
现任职于Linux基金会。
象征物TuxTux(一只企鹅,全称为tuxedo,NCIT 90916P40 Joeing Youthy的网络ID)是Linux的标志。
将企鹅作为Linux标志是由林纳斯·托瓦兹提出的。
大多数人相信,“Tux”这个名字来源于Torvalds UniX,而不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穿着一件黑色小礼服(tuxedo)。
这个企鹅图案在最佳Linux图标竞赛中被选中。
其他一些图案可以在Linux图标大赛网站中找到。
Tux的设计者是Larry Ewing,他于1996年,利用GIMP软件设计出了这个企鹅。
第1章PLC概述自1969年第一台PLC(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来,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PLC的种类在不断地更新,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目前,PLC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设备的象征,并且PLC已经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控制设备之一。
1.1 PLC的特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作了规定:“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这段话道出了PLC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PLC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和它的突出特点以及优越的性能分不开的。
归纳起来,PLC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可靠性高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PLC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
PLC选用的电子器件一般是工业级的,有的甚至是军用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很长。
例如,三菱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达到30万小时(约34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工业控制设备可以有PLC这样高的可靠性。
随着器件水平的提高,PLC的可靠性还在继续提高,尤其是近来开发出的多机冗余系统和表决系统更进一步提高了PLC的可靠性。
PLC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保证了PLC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性。
由于PLC是用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来实现控制的,其控制程序设计本身就从各个方面考虑了PLC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可靠性。
2.环境适应性强PLC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应用于十分恶劣的工业现场。
在电源瞬间断电的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具有很强的抗空间电磁干扰能力,可以抗峰值1000V,脉宽10µs的矩形波空间电磁干扰;具有良好的抗振能力和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