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基础造型设计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2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教学目的建立对于产品造型形态的认识观,树立产品设计的理性的设计基本理念;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具备基本的造型技能。
学会应用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创造新形体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形态感知水平,锻炼学生对形态的塑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认知产品,提高审美能力。
②形态的语言特征及其自身的规律性。
③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④形态的塑造和创新。
教学难点:将形态造型的理论、原则及法则等积极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使设计出的产品既实用又美观。
授课要点第一章认识产品一、观察与思考二、感性与理性三、概念及释义第二章形态研究一、形体的构成二、形态与功能三、形态与结构四、形态与材料五、形态与语义第三章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方法一、形式美法则二、造型基本规律三、方法及应用课题总结课堂讨论与练习课堂讨论题目:形态的认识与感受形态与材料的体验:《瓦楞纸坐具设计中结构与形态的表达》形态与功能的认识及体验感受:《形态在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练习一:仿生学椅子设计,要求A4 快速表现5张石膏模型制作——任意自由曲面形体训练,要求延展和收缩为主题,每题两个方案产品形式美造型研究吊灯灯罩设计纸质材料笔筒设计材料不限用分割和积聚的手法完成瓦楞纸坐具设计练习二:用纸板为基本材料,使用契合分割设计出的拼板游戏玩具一副用卡纸为基本材料,设计出具有装水和倒水的茶具器皿一套设计一套包含刀、叉、勺的“握”的形态手柄,并提交一份形态分析报告:针对使用本形态的动作过程的分析。
备注1.教学总结作作业的点评及交流。
2.期末考试内容为:以瓦楞纸坐具设计记成绩。
造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造型作业是指在美术、设计、时尚等领域中,通过对物体、人物或场景进行形态、比例、色彩等方面的处理,以达到特定的审美效果和表达目的的创作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为造型作业的进行提供详细指导和要求,以确保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二、任务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其造型表达的水平。
2. 掌握造型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加强对物体、人物和环境的观察和理解。
三、任务要求1. 主题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创作。
主题可以涉及人物、动物、物体、风景等各种形式。
2. 创作形式:学生可以选择绘画、雕塑、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不同的创作形式进行造型作业。
创作形式应与主题相匹配,表达清晰。
3. 创作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炭笔、油画颜料、黏土等。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创作的要求,并能够体现出作品的特点。
4. 创作技巧:学生应熟练掌握所选创作形式所需的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设计等。
创作技巧的运用应符合作品的表达需求,并展现出学生的个人风格。
5. 创作过程:学生应按照创作计划,有序进行创作。
创作过程应包括素描、构思、实施、修饰等环节,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6. 创作效果:学生的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表达力,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所选主题的意境和情感。
作品应具备良好的构图、色彩搭配、形态表现等方面的表现力。
7. 创作报告:学生应编写一份创作报告,包括创作思路、技法运用、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等内容。
创作报告应清晰明确,能够展现学生的创作思考和实践经验。
四、评分标准1. 创意和主题选择:作品的创意独特、主题明确,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技法和表现方式:作品的技法运用熟练、表现方式多样,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个人风格。
3. 构图和色彩搭配:作品的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一、模拟式仪表设计(自行选择用途),说明设计原因,画出效果图。
基本要求:1、观察距离:500mm或750mm,任选。
2、指针式警戒用。
设计内容:(要求对每一个设计内容说明计算过程或选择原因)1、刻度盘设计:选择形式(开窗/圆形/半圆形/直线型)、尺寸大小设计;2、刻度:大小,刻度线类型,宽度、长度(长/中/短)、刻读方向;3、指针:形状、宽度、长度、颜色;指针与刻读的间距;4、文字标记:内容、位置、尺寸;5、图形符号:选择;6、色彩匹配:刻度盘底色、被衬色;刻度标记颜色、字符及指针颜色的搭配;7、字符:形状、大小、颜色;8、刻度标记的数字设计;9、与其他刻度盘的搭配问题。
二、标记设计:三峡大学艺术节(运动会)标记已知:视距(D)为4m,三角框内/矩形框醒目的标记。
1、计算符号尺寸(s);2、计算细节本身的最小尺寸(w);3、计算最小线宽(mi):mi≥D/2000;4、计算符号外缘至框内缘的最小距离(dis):di≥1.5w;5、保持符号尺寸不变,计算所需三角框内缘长度(b):b≤1.7s;6、绘制标记;7、计算与公众正常视觉方向的中央线的最大偏移(x):x≤D/4 ;8、计算最醒目时的偏移量:x≤D/129、画设计图纸三、小学生学习座椅设计(按P10设计)1、设计理念,使用环境使用对象,人机尺寸要求;2、椅背曲线设计;3、伸缩结构;4、椅面曲线;5、支架伸缩,调控设计;6、座椅着地支撑;7、设计坐高坐面倾斜角度坐宽椅背对背角度坐深8、色彩设计;9、画效果图。
四、测量寝室及个人空间,用造型设计知识分析相关尺寸的合理与不合理性,提出改进方法。
1、测量寝室空间布局2、测量个人学习空间布局3、指出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4、提出改良方案5、画效果图五、电磁炉面板设计原则:用户无需阅读说明书即可方便操作要求:1、面板中出现以下设计要素:(1) 按键(触摸式\旋钮式\按键式)(2) 标设(文字\符号\文字+符号)(3) 指示(显示屏\灯光\声音)2、可实现的功能包括:(1) 电源开关(2) 火力的调节(至少五个档位)(3) 多种模式的选择(烧水、蒸\煮、炒菜、煲汤、热奶……),要求三种以上.3、设计的统一性:(1) 面板各设计元素之间的统一(2)面板设计与机身设计的统一4、美观性和人群定位相符合.要求:(1)A4幅面;(2)统一封面。
造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造型作业是指通过对物体形态、颜色、材质等方面的设计和处理,使其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过程。
本次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造型作业指导书,以帮助他们完成高质量的造型作业。
二、任务目标1. 理解造型作业的概念和要求;2.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造型元素,包括形态、颜色、材质等;3. 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和表达方式;4. 培养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任务要求1. 主题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选择一个主题,例如自然界、城市风景、人物形象等;2. 形态设计:学生需要通过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并注重形态的变化和层次感;3. 颜色运用:学生需要选择适合主题的颜色,并运用色彩的对比、搭配和渲染等技巧;4. 材质处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造型,如纸张、布料、塑料等,并注重材质的质感和纹理;5. 创意表达:学生需要展现自己的创意思维,可以通过形象、符号、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主题;6. 完成作品:学生需要按照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一份高质量的造型作品,并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展示。
四、任务步骤1. 确定主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并进行相关的主题研究和素材收集;2. 设计草图:学生需要根据主题和素材,进行初步的造型草图设计,包括形态、颜色和材质的初步设想;3. 选择材料:学生需要根据设计草图,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相关的材料采购和准备工作;4. 制作作品:学生需要按照设计草图和选定的材料,进行作品的制作和组装,注重细节和质感的处理;5. 修饰和展示:学生需要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装饰,如涂饰、贴饰、加工等,并进行作品的展示和摆放。
五、参考要点1. 形态设计:注重形态的变化和层次感,可以通过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达主题;2. 颜色运用:选择适合主题的颜色,并运用色彩的对比、搭配和渲染等技巧;3. 材质处理: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造型,注重材质的质感和纹理;4. 创意表达:展现自己的创意思维,通过形象、符号、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主题;5. 细节处理:注重作品的细节和质感,如表面处理、装饰物的添加等;6. 展示方式: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如摆放、悬挂、照明等,以突出作品的效果。
《线材造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线材造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对线材造型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术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线材造型》的相关理论材料,理解线材的种类、特性以及在造型中的作用,并做好笔记。
2. 观察实践:学生需观察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如绳索、铁丝网等,并尝试分析其结构特点和造型规律。
3. 基础练习:学生需使用各种线材材料进行基础练习,如利用不同粗细、软硬、弹性的线材进行弯曲、扭曲、编织等操作,探索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以线材为主要材料的造型作品,要求作品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理论材料,并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
2. 观察实践部分:学生需仔细观察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并做好记录,分析其结构特点和造型规律。
3. 基础练习部分: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练习,注意安全操作,积极探索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需在理解线材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作品应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同时注意作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5. 作业提交时,学生需将理论学习笔记、观察记录、基础练习作品和创意设计作品一并提交,并附上简要的创作说明。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线材的基本性质和造型技巧。
2. 观察实践部分:学生是否认真观察并记录了身边的线材造型实例。
3. 基础练习部分:学生的基础练习作品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是否积极探索了线材的造型可能性。
4.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是否理解了线材特性的运用。
5. 作业整体性:学生的作业是否按时提交,是否整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