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知识点(7)
- 格式:doc
- 大小:425.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三物理功和能知识点物理学中的功和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中的功和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总结。
一、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产生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干活做功。
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cosθ·s,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θ表示作用力与物体位移的夹角,s表示物体的位移。
二、功的单位和大小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米(N·m)。
功的大小和作用力、位移以及夹角的大小有关,当作用力和物体位移在同一方向时,功的大小为正值;当作用力和物体位移在反方向时,功的大小为负值;当作用力垂直于物体位移时,功的大小为0。
三、功的应用举例1. 抬起书包:当我们用力抬起书包的时候,我们对书包做了正功,因为力和位移在同一方向。
2. 放下书包:当我们放下书包的时候,力和位移方向相反,所以我们对书包做了负功。
3. 推动自行车:当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踩踏脚踏板施加力,使自行车沿着道路前进,这时我们对自行车做了正功。
四、能的概念和分类能是物体或系统所具有的产生其他物理量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三种形式。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K表示。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 = 1/2·m·v²,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3. 内能: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包括分子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之间的势能等。
五、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守恒的总能量仍然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当一个弹簧被压缩时,外界对弹簧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六、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不变。
《功和能》知识清单一、功1、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如果用 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那么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s。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垂直,则这个力不做功。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1 焦耳= 1 牛·米(N·m)。
4、正功和负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力做正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力做负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5、常见力做功的计算(1)重力做功: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
WG = mgh,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2)摩擦力做功: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对于滑动摩擦力,Wf= fs,其中 f 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s 是物体在摩擦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弹力做功:对于弹簧弹力做功,W = 1/2kx²,其中 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形变量。
二、能1、能的概念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
2、能量的形式(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Ek = 1/2mv²,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Ep =mgh;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3)电能: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4)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或储存的能量。
(5)光能:物体以光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功与能知识点总结一、功与能的概念1. 功与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基本概念。
2. 功是描述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它是一个标量,表示力在物体上做的功的大小。
3. 能是物体在运动和变形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是物体内部状态的体现。
4. 功和能一般都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并且能量是守恒的。
二、功的基本概念1. 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工作,通常用W表示,其单位为焦耳(J)。
2. 功的计算:当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s*cosθ,其中F 为力的大小,s为物体的位移,θ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3. 功的性质:正功表示力对物体做正的功,即使物体的动能增加;负功表示力对物体做负的功,即使物体的动能减小;零功表示力对物体的做的功为零。
三、能的基本概念1. 能的定义:在物理学中,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通常用E表示,其单位为焦耳(J)。
2. 能的分类:能一般分为动能、势能和热能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能量。
3. 能的转化:能一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还可以转化为热能等。
四、功与能的关系1.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的表现形式,是描述能的变化的量。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会发生变化,通过功可以计算出这种能量的变化。
2. 功和能的转化:通过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变化,如将外界对物体做的功转化成物体的动能、势能等。
3. 功和能的守恒:在自然界中,动能、势能和总能量都是守恒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五、功与能的应用1. 功与能在机械运动中的应用:通过对力做功和物体的能量变化的研究,可以应用在机械运动中,如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2. 功与能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可以利用功和能的关系,如能源的转换、利用能、节约能源等方面。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一提到物理,很多同学们都觉得它很枯燥,繁琐。
为了扩展大家的物理知识准备了这篇新编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以供参考。
功与能观点功W = Fs cosq (适用于恒力功的计算) ①理解正功、零功、负功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W= P·t (p==Fv) 功率:P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动能: EK=重力势能Ep= mgh (凡是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W合=W1+ W2+…+Wn= DEk= Ek2一Ek1=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守恒条件:(功角度)只有重力,弹力做功;(能转化角度)只发生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列式形式:E1=E2(先要确定零势面) P减(或增)=E增(或减) EA减(或增)=EB增(或减)mgh1+或者 DEp减= DEk增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外,其它力做功改变机械能;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功W=fd路程E内能(发热)这篇新编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物理!2016年高考物理公式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编者按】2012届的高三学生已经迈入的紧张的复习之中,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同学们更好的复习物理,特别整理了物理常用公式。
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 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物理知识点能量与功能量与功是物理学中基本的概念,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工能力或变化的可能性,而功则是物体所做的功或发生的变化。
一、能量的概念与分类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工能力或变化的可能性。
它有各种不同形式,常见的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1.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2. 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能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能量变化。
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温度相关。
3. 电能电能是由于电荷的存在而具有的能量,指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电灯来获取光明。
4. 光能光能是光子的能量,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
光能可以被人眼感知,我们主要通过光能来看到周围的事物。
二、功的概念与计算功是物体所做的功或发生的变化,是描述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场合。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必须相同或反向。
对于功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 力和位移的方向必须相同或反向,做正功或负功。
2. 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为焦耳(J)。
3. 当力和位移垂直时,功为0,因为cos90°=0。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进行转化。
换句话说,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总量保持不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来解决各种物理问题,例如弹簧振子的往复运动以及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等。
能量守恒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如核反应和粒子碰撞中能量的守恒。
功与能量知识点以功与能量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功和能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从功开始。
功是物体作用力沿着物体运动方向所做的功,它是一个衡量物体运动过程中能量转移和转化的物理量。
具体来说,功可以通过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计算。
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并使其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时,这个力所做的功等于力和位移的乘积。
功的单位是焦耳(J)。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能量。
能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使物体能够执行工作或产生运动。
能量有多种形式,比如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热能是物体由于温度差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化学能是物体由于化学反应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反应过程有关。
功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系统中是守恒的,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互相转化。
当一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时,它将能量传递给物体,使物体的能量增加。
这种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就是功的体现。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从地面抬高时,我们对物体做了功,将化学能转化为势能;当我们用力推动一个物体使其运动时,我们也对物体做了功,将化学能或肌肉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在物理学中,功和能量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关系,即功等于能量的变化。
当一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大小就等于所做的功。
这个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功= 能量的变化。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所做的功或能量的变化。
功和能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论是我们的运动、工作、学习,还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涉及到功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了解和掌握功与能量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也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功和能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一物理功和能知识点全部能量是物体所具备的做功能力。
在物理学中,功和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与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功和能的知识点。
一、功(Work)功是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或对物体的能量转移。
用数学表示为:W = F · s · cosθ其中,W代表功,F代表作用力,s代表物体位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所做的功为正值;当力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所做的功为零;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所做的功为负值。
通过计算功,我们可以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以及功的大小和方向。
二、能量(Energy)能量是物体所具备的做工能力,是物体在任何形式的运动或相互作用中具有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1.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位置和速度决定的能量。
它可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 = 1/2mv²其中,E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
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被提升到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P = mgh其中,EP代表重力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2. 热能(Thermal Energy)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热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热能越大。
3. 电能(Electric Energy)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电能与电荷量和电位差有关,计算公式为:EE = QV其中,EE代表电能,Q代表电荷的大小,V代表电位差。
高考物理中力学中的功和能量如何理解和应用在高考物理中,力学中的功和能量是极为重要的概念,理解并熟练应用它们对于解决各类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功。
功,简单来说,就是力在空间上的累积效果。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 W =Fs cosθ,其中 W 表示功,F 是力的大小,s 是位移的大小,θ 是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比如说,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个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如果力的大小是 10N,箱子移动的距离是 5m,那么这个人做的功就是10×5 = 50J(焦耳)。
但如果这个人是斜着用力推箱子,力和位移方向有个夹角,那就要乘以这个夹角的余弦值来计算功。
接下来,我们说说能量。
能量是一个比较抽象但又无处不在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内能等等。
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动能,就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是 Ek = 1/2mv²,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一个质量为 2kg、速度为 3m/s 的物体,它的动能就是 1/2×2×3²= 9J。
重力势能,则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公式是 Ep = mgh,其中 h 是物体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
比如一个 5kg 的物体被举高到 2m 的地方,在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²时,它的重力势能就是 5×10×2 = 100J。
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像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就具有弹性势能。
那么功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提到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高三功与能知识点厘清一、功的定义与计算1.1 功的定义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在力学中,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正功;反之,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负功。
1.2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 W = F s ]其中,F是力的大小,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当θ=0°时,cosθ=1,此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θ=180°时,cosθ=-1,此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二、动能定理2.1 动能定理的定义动能定理指出:一个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2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_{} = K ]其中,W_{总}是一个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功,ΔK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三、势能3.1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在物理学中,势能可以分为多种,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等。
3.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 E_{p} = mgh ]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高度。
3.3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 E_{p} = kx^2 ]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4.1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
4.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E_{} = ]其中,E_{}是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五、功能关系5.1 功能关系的定义功能关系是指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5.2 功能关系的原则功能关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能量的变化。
高一物理功和能必会知识点能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
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和了解功和能是我们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功和能的概念及其必会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功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功是指一个力在作用下,物体沿着力的方向上做功的过程。
功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来计算。
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功(W)等于力(F)与位移(s)的乘积,即W = F·s。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能量的概念。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产生物理变化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一般将能量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1/2mv²来表示,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来进行具体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互相转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功,这个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或势能。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从地上抬高时,我们对物体施加的力会做功,将势能转变为重力势能。
又如,在一个斜面上推动一个物体时,我们所施加的力会做功,将动能转变为势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功和能的其他重要知识点。
首先是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即功(W)与时间(t)的比值。
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功率(P)等于功(W)除以时间(t),即P = W/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不发生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对于解决一些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问题非常有用。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摩擦有关的知识点。
在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时,功和能的转换将会受到影响。
当一个物体沿水平面移动时受到摩擦力,我们施加的外力将不再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而是被摩擦力消耗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