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 格式:ppt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法》)颁布实施,旨在以规范清洁生产行为、防止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物来源控制,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系统,架构开放、素质高、共享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核心对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定义】1、清洁生产:指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溢出,使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程建设尽可能减少、替代或减轻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工业污染的清洁生产行为。
2、生态恢复:指根据国家标准规范,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使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恢复损害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
【二、职责】1、政府部门:负责清洁生产法的制定,推行和监督;实施统筹考核和督促落实清洁生产政策法规的政策措施;加强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组织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和技术转让,并设立完善的技术服务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合作,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有效利用。
2、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坚持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节能、低排放,优化资源循环的措施;并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治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措施;应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提高车间内清洁水平;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预防生产事故及其带来的环境危害。
3、行政机关:负责审核、监督企业清洁生产行为,对违反清洁生产行为的企业采取约谈、责令受罚等措施;对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推动清洁生产的行为,应当积极支持、指导和发放补贴;生态恢复过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专项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进行污染排放监测,治理效果评价,并对效果符合要求的企业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旨在实现绿色发展,规范清洁生产行为,防止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物来源控制,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系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2.13•【文号】环发[2005]151号•【施行日期】2005.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2005〕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厅):为规范有序地开展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的规定,我局制定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2.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附件一: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令)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点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8条第二、第三款规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包括:(一)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以下简称“第一类重点企业”)。
(二)生产中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是指被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核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以下简称“第二类重点企业”)。
第三条国家环保总局将根据各地环境污染状况以及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企业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或排放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环境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公布《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2016年第3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更好地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我们对《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予以发布,并于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4年8月16日颁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6号令)同时废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016年5月16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节能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第六条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七条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法规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法规1. 引言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推动清洁生产的实施和监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我国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综合介绍。
2.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对清洁生产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根据该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资源综合利用法为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综合利用法》。
该法规定了企业应当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对资源浪费行为提出了惩罚性措施,以推动企业转向清洁生产。
4. 废弃物处置法废弃物是制约清洁生产的重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废弃物的排放、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5.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是影响清洁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企业应当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减少排放、提高燃烧效率、使用清洁能源等。
该法对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估和控制等方面也作出了详细规定。
6.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推动清洁生产,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企业对水污染的控制要求,包括限制污水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7. 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法为了加强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法》。
该法规定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8.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以上介绍的法律法规之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清洁生产审核编制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最新修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2年2月29日通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修正,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2018年1月1日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23年4月修订,2023年9月1日起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年12月29日起实施;(9)《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2023年3月1日实施);二、国家政策及部门规章(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3 年“月2日;(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3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3年9月22日);(13)《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23号;(14)《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4号);(15)《“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发改环资(2023)1524号);(16)《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3)4号);(17)《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3)45号);(18)《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38号令,2016年7月1日;(19)关于印发《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的通知(环办科技(2018)5号),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18年4月12日;(20)《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科财(2023)27号);三、标准、技术标准导则(21)《危险废物储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I8597-2001)及2013年修订单;(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I8599-2023);(23)《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国家环保局编中国环科出版社);(24)《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HJ469-2009);(2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2013年6月5日发布);(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31)《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18);(3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3)(33)《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34)《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工信部公告2012年第14号);(35)《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工信部公告2014年第16号);(36)《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四批)》(工信部公告2016年2月);(38)《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24号公告);四、地方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标准(补充)五、企业内部资料(43)环评报告、环评批复及环保竣工验收报告;(44)大气、水及噪声污染物监测数据;(45)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及备案;(46)排污许可证及其副本。
2024年清洁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制定本规章制度,规范清洁生产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监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和机构。
第三条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利用资源,并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方法。
第四条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章制度的要求,制定并执行清洁生产方案,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清洁生产的监管和指导,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促进企业和机构履行清洁生产的责任。
第二章清洁生产目标和指标第六条当年度清洁生产目标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环保情况制定,并向企业和机构发布。
第七条清洁生产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指标:(一)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的排放标准。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原材料消耗,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三)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并实施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第八条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制定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送年度清洁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详细说明达到清洁生产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第九条环境保护部门依据生产企业和机构年度清洁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达到清洁生产目标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清洁生产技术措施第十条生产企业和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二)应用环保型原料和绿色工艺,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三)推广清洁生产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四)实施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1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施行日期】2016.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更好地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我们对《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予以发布,并于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4年8月16日颁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6号令)同时废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016年5月16日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节能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