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21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和发展条件。
3.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原因。
学习重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自主学习】一、国农业的生产条件1.2008年美国农业出口额1010亿美元,比2007年增190亿美元,进口额765亿美元,出口顺差245亿美元。
美国农业生产如此发达,你能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吗?【探究】读图2-17、2-18,回答问题。
1.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那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2.北方冷空气可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甚至可到达佛罗里达州南部,使气温骤降,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
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此广大。
3.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产生的影响。
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的专门化1.何为农业生产专门化,实行农业生产专门化的目的与意义?2.美国主要农作物带及生产条件(1)中农业带的名称。
A BC DE (2)材讨论分析下表中各农业带分布的大体范围和发展条件。
【探究】1.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美国农业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2.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含两方面内容,具体措施与政策)【探究】做课本57页活动3.当堂检测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美国2.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②中部的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③交通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3.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A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B 农、工、产一体化C 农业人生产地区专门化D 农业生产集约化4.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大规模的出现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气候干旱②过度垦荒③过度放牧④风力侵蚀A ①②B ②③C ③④ D①④5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一、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大部分属带和带,降水,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土壤,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2.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_______发达;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的扶持;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3.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6.措施:发展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精确农业、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政策、政策、政策、政策。
练习: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中国B.法国 C.俄罗斯 D.美国2.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自然条件 B.交通运输条件 C.经济效益 D.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读图,完成3~6题。
3.如果图中数字表示农业带的名称,反映的生产分布特征是( ) A.地区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种植园农业 D.密集农业4.图中②③地带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 D.乳畜业5.影响农业带①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自然条件C.劳动力 D.消费市场6.农业带④是( )A.小麦带 B.混合农业带C.亚热带作物带D.乳畜带7.美国农业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是()A.劳动力不足B.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形成冻害C.纬度高光照不足D.易受墨西哥湾暖空气影响,形成旱灾8.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体现在()①水源较为充足②半干旱气候③地势平坦广阔④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⑤土壤肥沃、深厚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新-课-标-第- 一-网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表2-4-2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160~200500~70050%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130~145450~65050%~60%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X|k |B| 1 . c |O |m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