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脂肪烃
- 格式:ppt
- 大小:863.50 KB
- 文档页数:23
脂肪烃的定义脂肪烃是指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高的热稳定性、不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然而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有广泛存在,如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烃类化合物,以及生物体内的脂肪、酯类等。
本篇文章将对脂肪烃的分类、物理特性、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脂肪烃的分类根据其分子结构,脂肪烃可分为以下几类:1. 直链烷烃:碳原子直接连接形成直链结构。
例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等。
2. 环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构成环状结构。
例如:环戊烷(C5H10)、环己烷(C6H12)等。
3. 脂环烃:分子结构中既有环又有链。
例如:萘(C10H8)、苯(C6H6)等。
4. 芳香烃:分子结构中存在苯环或苯环衍生物。
例如:苯(C6H6)、甲苯(C6H5CH3)等。
二、脂肪烃的物理特性1. 熔点和沸点:脂肪烃的熔点和沸点因其分子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内部的分子力越强,其熔点和沸点也越高。
例如:甲烷的沸点为-161.49℃,而十六烷的沸点为287℃。
2. 密度:脂肪烃在常温下通常比水轻,其密度也较低。
3. 颜色和气味:脂肪烃的颜色和气味因其种类和纯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纯度越高的脂肪烃颜色越淡,气味也越轻。
三、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 燃烧性质:脂肪烃通常易于燃烧,并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甲烷的燃烧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2. 氢化反应:脂肪烃能够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饱和的烃类化合物。
例如:苯可以通过氢化反应生成环己烷。
3. 卤化反应:脂肪烃可以和卤素如氯或溴反应,生成相应卤素代替物。
例如:甲烷和氯气反应可生成氯甲烷。
4. 氧化反应:脂肪烃容易被氧化,生成羟基、醛基、酮基等官能团。
例如:乙烷在氧气氧化反应中生成乙醛。
5. 大环反应:脂肪烃不仅可以进行小分子反应,如燃烧、氢化等反应,还可以进行大环反应,如裂解、重排、环化等反应。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烃的基本知识 1。
烃的分类烃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其中脂肪烃的分子中一定不含有苯环,芳香烃的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
根据脂肪烃的结构,人们把脂肪烃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全部为碳碳单键,其中的碳原子皆为饱和碳原子.如:烷烃.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双键和叁键等不饱和键的脂肪烃,其中的碳原子有不饱和碳原子。
如:烯烃、炔烃. 2。
常见的脂肪烃⎪⎩⎪⎨⎧⎩⎨⎧炔烃烯烃简称不饱和烃不饱和脂肪烃乙烷甲烷烷烃简称饱和烃饱和脂肪烃脂肪烃)(),(:)( 二、脂肪烃的性质 1。
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即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注:①所有烷烃均难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
②常温下烷烃的状态:C 1—C 4 气态 C 5—C 16 液态 C 17—固态 (2)化学性质①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CH 3CH 3+Cl 2CH 3CH 2Cl+HCl可逐步取代,所得有机产物有:C 2H 5Cl 、C 2H 4Cl 2、C 2H 3Cl 3、C 2H 2Cl 4,C 2HCl 5、C 2Cl 6,其中氯乙烷为其一氯代物,以上物质均称为氯代物。
取代反应:像烷烃的卤代反应那样,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与氧气的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C n H 2n +2+213+n O 2−−→−点燃nCO 2+(n+1)H 2O知识总结不同的烃,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有所不同。
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越低的烃,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在所有烃中,烷烃(特别是甲烷)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相应的其他烃都低。
因此人们倾向于选用烷烃,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作燃料。
2.烯烃、炔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烯烃: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a 状态:g→l→s;b 沸点:逐渐升高;c 密度:逐渐变大(但小于1 g·cm -3). 常温常压下,n≤4的烯烃为气态。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脂肪烃:具有脂肪族化合物(不含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基本属性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脂肪烃。
因为这类有机物最早从脂肪中提取,所以得名。
2.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1)石油提供的脂肪烃:
a.石油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C4以下)、汽油(C5~C11)、煤油(C11~C16)、柴油(C15~C18)等。
b.石油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石蜡等。
石油减压分馏的原因:在常压下,有些高沸点的石油成分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被蒸馏出来,但温度太高会使物质炭化,这样就得不到这些成分而得到炭了。
减压可以降低这些成分的沸点,使其沸点低于炭化温度,这样就能在它们发生炭化前而被蒸馏出来。
注意:石油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得到的产物仍是混合物。
c.石油的催化裂化可以得到短链的轻质燃油。
d.石油的催化裂解可以得到气态烯烃(如乙烯)。
裂解是深度裂化,反应温度更高。
e.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芳香烃。
(2)天然气提供的脂肪烃:甲烷。
(3)。
脂肪烃
具有脂肪族化合物基本属性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脂肪烃,脂肪烃是碳骨架为链状的烃类。
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碳原子彼此相连成链或环,碳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链或环状的碳架的一类化合物。
脂肪烃一般都是石油及天然气的重要成分。
C1~C5低碳脂肪烃为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尤其是乙烯和丙烯和C4、C5共轭烯烃,在石油化工中应用最多、最广。
脂肪烃的物理性质,例如沸点和熔点、相对密度等,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呈现出有规律变化,但密度都小于水,常温下的状态则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由气态逐渐变成液态、固态。
一般碳原子数在1~4的烃为气态,5~16为液态,17以上为固态。
(新戊烷为气态)。
主要化学性质为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其他活泼原子取代的反应、高温下断链、脱氢生成较低碳数的烷烃,烯烃的裂解反应。
C6~C8直链烷烃可经脱氢环化生成苯系芳烃的反应。
烯烃、二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进行加成、取代、齐聚、共聚、聚合、氧化等多种反应,工业上最有用的是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
根据碳原子间键种类——单键、双键、三键,可分烷烃或石蜡烃、烯烃(碳原子间仅通过双键和单键连接)、炔烃(碳原子间存在三键)。
含有双键或三键叫作不饱和烃。
碳链是直链叫作直链烃,有侧链叫作侧链烃。
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命名
摘要:
1.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定义与特点
2.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命名由来
3.脂肪烃和芳香烃的来源与用途
4.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区别
5.脂肪烃和芳香烃的通式
正文:
一、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定义与特点
脂肪烃是指分子中碳原子间连结成链状的碳架,两端张开而不成环的烃,叫做开链烃,简称链烃。
因为脂肪具有这种结构,所以也叫做脂链烃。
有些环烃在性质上不同于芳香烃,而十分类似脂链烃,这类环烃叫脂环烃。
这样,脂肪烃便成为除芳香烃以外的所有烃的总称。
芳香烃是指含有芳香基的烃类,芳香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等。
芳香烃的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二、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命名由来
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命名来源于它们的结构特点。
脂肪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结成链状,而芳香烃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
三、脂肪烃和芳香烃的来源与用途
脂肪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用途广泛,包括作为发动机燃料,化工原料等。
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煤炭的干馏,主要用途是做溶剂和化工原料。
四、脂肪烃和芳香烃的区别
脂肪烃与芳香烃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
脂肪烃分子中不一定含有苯环,而芳香烃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此外,它们的不饱和程度也不同,因此没有通式。
五、脂肪烃和芳香烃的通式
由于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不同,它们没有统一的通式。
烃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1. 脂肪烃
脂肪烃是由直链碳原子排列而成的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三类。
其中,烷烃是由碳原子形成直链结构,烯烃是含有双键的碳链结构,而炔烃是含有三键的碳链结构。
2. 环烃
环烃是由环状碳原子排列而成的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脂环烷、芳香烃和环烯烃三类。
脂环烷是由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芳香烃是含有芳香环结构,而环烯烃是含有环状双键的碳链结构。
3. 碳氢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烃类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根据碳原子数目确定前缀、根据分支结构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双键和三键的存在确定化合物的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烷、芳香烃和环烯烃的性质。
4. 烃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烃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颜色和气味等。
其中,脂肪烃的熔点和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环烃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5. 烃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烃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氧化、氢化、卤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其中,烃类化合物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饱和烃,而与卤素反应可以生成卤代烃。
6. 烃类化合物的应用
烃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燃料、润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橡胶和塑料等领域。
同时,烃类化合物也是生物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着生命的各种代谢过程。
总之,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烃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物代谢过程中。
对烃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第一节脂肪烃杭信一中何逸冬一、烷烃1、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基本概念①通式:CnH2n+2②不饱和度:0(高中阶段主要研究链状烷烃)③代表物质:甲烷CH43、甲烷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毒。
烷烃中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时,烷烃为液态或固态。
②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正四面体③制取方法:使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CH3COONa+NaOH →CH4+Na2CO3④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强酸、强碱等不反应a、与氧气的反应(燃烧、氧化反应)CH4+2O2 →CO2+2H2O 现象:淡蓝色火焰,无烟延伸:(1)烷烃燃烧通式(2)氧化反应(有机范围)使有机物得到氧原子或者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b、与氯气的反应(取代反应,光照条件)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烷烃或烷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一般为光照。
(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第三步反应)(第四步反应)现象:无色气体逐渐形成油状液滴,由于溶有部分氯气,液滴略呈黄绿色二、烯烃1、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基本概念①通式:②不饱和度:1(单烯烃,只含有一个双键)③代表物质:乙烯3、乙烯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②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六个原子共面结构③化学性质A、氧化反应(1)(有黑烟)(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延伸:烯烃的燃烧通式B、与、、、HCl的反应—加成反应有机物通过获得氢原子的方式使三键或双键转变为双键或单键的反应称为4、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方式2、完全加成:C、加聚反应:有机物通过双键或三键转变单键或双的方式,使小分子合形成大分子的反应。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2012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十立足官能团变化精简有机化学复习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陈达【考纲要求】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认识手性碳原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不包括立体异构),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5.了解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和缩聚等有机反应的特点,能判断典型有机反应的类型。
6.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7.知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8.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9.知道简单合成高分子的单体、链节和聚合度,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0.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安全和科学使用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对环境、健康产生的影响。
【命题趋势与高考预测】09、10、11年三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主要出现在Ⅰ卷多选题中的一条选择题和Ⅱ卷中的一条非选择题中。
Ⅰ卷中的选择题一般4分左右,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和分子结构;Ⅱ卷中的一条非选择题一般16分左右,主要以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推断为主体,重点考查同分异构的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合成等。
这些内容,很可能也是12江苏高考的热点。
【复习安排】用约十二课时到十五课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一轮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梳理和专列训练。
有机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会太大,属于中等难度。
高三复习,我们要以高考试题为根本、化学性质为重点、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有机合成为目标的复习总原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达到抓住考点、突出重点、强化热点、突破难点之目的,注意思路、方法、技巧的形成。
《脂肪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烷烃的取代反应(3)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4)掌握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以及烯烃的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5) 掌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能依据结构推断炔烃的性质2.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对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乙炔的制取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