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题练习题【附答案】一、解释带点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闲:诗句的意思:2.遥望..。
..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青螺:诗句的意思: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蓝:诗句的意思: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诗句的意思: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白满川:诗句的意思: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绩麻:诗句的意思:7.青箬笠..,斜风细雨不须归。
..,绿蓑衣箬笠:蓑衣:诗句的意思:二、填空。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句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
“闲人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诗句描写的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3.《乡村四月》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4.《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
5.《渔歌子》这首词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6.《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代诗人。
小学四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wēn ǎo):(2)亡赖(wú wáng):[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_____)(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_____)(3)“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_____)(4)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_____)[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
[2]这两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 )A.比喻局部B.比喻整体C.拟人整体[3]请续写第二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②。
注释:①村居:住在农村。
②纸鸢:风筝。
[1]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儿童散学归来早。
(____)A.放学 B.解散学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____)A.寒冷的风 B.春风[2]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后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
四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列词语。
供:____。
傍: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学习种瓜的画面。
[3]诗中塑造了农村儿童________的形象。
2. 课内阅读。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____________ 飞将: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_____)(2)“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_____)(3)“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时间久远,关塞坚固。
(_____)(4)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_____)[4]诗歌的主题是()。
A.赞美国家将领英勇B.说明边塞生活艰辛C.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
D.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3. 阅读检测台。
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着“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_____,又表现了______,2. 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______独去闲:______。
意思:______ 。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______ 两:______和:______潭面:______镜未磨:______。
意思:______。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______。
意思:______。
3.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根据语境或按要求填写诗句。
(1)晴天漫步西湖边,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漫步西湖边,湖面烟雨迷茫,景色更加奇特。
我不由得吟出诗句:水光潋滟______,山色空蒙______。
我还想起另外两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______,映日荷花______。
(2)《望天门山》中描写雄伟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的诗句是:天门______,碧水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练习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A.xiǔB.sù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A.xiǔB.sù3.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 xú ()落在xīshū()的lí 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4.亡赖相媚好翁媪【多选题】A.wángB.wúC.méiD.mèiE.wēnF.ǎo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6.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
7.《清平乐•村居》中,“村居”的意思是 ( )。
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 。
8.《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辛弃疾,他是( )代人。
A.唐B.宋C.元9.《清平乐村居》中( )为词牌名。
A.清平乐B.村居10.《清平乐村居》中( )为题目。
A.清平乐B.村居11.《清平乐村居》中的“翁媪”一词怎么解释?( )A.老年男子B.老年女子C.老年夫妇12.《清平乐村居》中“无赖”一词怎么解释?( )A.不学无术的小混混B.顽皮,对小儿的爱称。
13.《清平乐村居》中“相媚好”一词怎么解释?( )A.彼此之间很亲热B.相互献媚14.《清平乐村居》中“吴音”一词怎么解释?( )A.江南一带的方言B.姓吴的口音15.“大儿”“中儿”“小儿”这3个人中详细描写了哪个?( )A.大儿B.中儿C.小儿16.《清平乐村居》中所描绘的环境是( )A.壮丽奔放的B.清丽安宁的17.范成大是什么朝代诗人?A.唐代B.北宋C.南宋D.清代18.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是属于中国古代诗歌哪一流派?A.豪放诗派B.田园诗派C.边塞诗派D.江西诗派19.《四时田园杂兴》诗题中的“兴”读音应该是A.xīngB.xíngC.xǐngD.xìng20.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初夏时节,麦子开始秀穗吐着白花,油菜花即将落尽正在结籽。
古诗词
田园诗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
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唐]李白[唐]刘禹锡[唐]白居易
众鸟高飞尽,湖光秋月两相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日出江花红胜火,
相看两不厌,遥望洞庭山水翠,春来江水绿如蓝。
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宋]翁卷[宋]范成大[唐]张志和
绿遍山原白满川,昼出耘田夜绩麻,西塞山前白鹭飞,
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庄儿女各当家。
桃花流水鳜鱼肥。
乡村四月闲人少,童孙未解供耕织,青箬笠,绿蓑衣,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也傍桑阴学种瓜。
斜风细雨不须归。
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第一首是总写对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季的美景,可以从“”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
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 按要求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补充诗句。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______独去闲:______。
意思:______ 。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______ 两:______和:______潭面:______镜未磨:______。
意思:______。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______。
意思: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 一瞬——______(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3. 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阅读理解暖色的梦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谦卑地开放了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沉默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那几片单纯的花瓣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开了又枯萎了路边的小花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5.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明)杨慎高田①如楼梯,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点破④秧针⑤绿。
【注】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qí),又叫梯田。
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
③棋局:象棋棋盘。
④点破:打破。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多选)(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4)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5)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2.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_____。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_____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之情。
3.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3)天行健,______(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4. 书法秀。
(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5. 课内阅读。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洞庭【唐】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
(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5)诗人是站在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3. 课外阅读。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4.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5. 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 ______当午,汗滴______ ______ 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6. 课外阅读稚子(宋)杨万里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练习古诗词、文言文训练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篱落疏.疏一径深()2.惟.有蜻蜓蛱蝶飞()3.最喜小儿亡赖..()4.平明..送客楚山孤()5.一片冰心..在玉壶()6.欲将轻骑.逐()7.只留清气满乾坤..()8.胤恭勤不倦.()9.家贫.不常得油()10.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1.欲.作针()12.恭.勤不倦()13.博学多通.()1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二、读下面的诗句,写出诗句中描绘的情景。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蓬头稚________学垂纶,侧________莓苔________映身。
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1)补充诗句。
蓬头稚______学垂纶,侧______莓苔______映身。
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小儿“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
(填诗句)2. 根据语境或按要求填写诗句。
(1)晴天漫步西湖边,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漫步西湖边,湖面烟雨迷茫,景色更加奇特。
我不由得吟出诗句:水光潋滟______,山色空蒙______。
我还想起另外两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______,映日荷花______。
(2)《望天门山》中描写雄伟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的诗句是:天门______,碧水______。
(3)月下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它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宁静,真的就像诗中所写:湖光秋月______,潭面无风______。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人描写的是______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______、______等习俗。
(3)从“_____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
行人:______。
牧童:______。
4. 课外阅读。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