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稿一、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1.上止点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极限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极限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即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一般用s表示,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旋转180°。
4.曲柄半径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一般用R表示。
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
5.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一般用Vh表示: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一般用Vc表示。
7.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
一般用Va表示,显而易见,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a=Vc+Vh。
8.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一般用VL表示:VL = VH * i式中:Vh-气缸工作容积;i -气缸数目。
9.压缩比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缩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一般用ε表示。
式中:Va -气缸总容积;Vh -气缸工作容积;Vc -燃烧室容积;通常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一般为16~22 [U]工作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二、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柴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它利用柴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中,四冲程柴油机是一种基于四个冲程循环进行工作的柴油机。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进气冲程在第一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的活塞下部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此时,进气门打开,进气门外侧的高压空气经过进气道进入汽缸,充满了活塞下部的负压区域。
同时,排气门保持关闭状态。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在第二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进气气体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上部的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柴油喷射器喷出的柴油燃料。
由于柴油的自燃性能较好,火花塞的引燃只是起到促进作用。
柴油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第三冲程:工作冲程在第三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燃烧室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此时,活塞的下部形成了一个高压区域。
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传递动力给曲轴,使曲轴旋转。
曲轴的旋转带动机械装置,实现了柴油机的动力输出。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在第四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此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排气门外侧的高温废气经过排气道排出。
同时,活塞上部形成一个负压区域,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的进气冲程。
整个工作循环通过以上四个冲程的交替进行,实现了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这种四冲程的工作原理使得柴油机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的特点。
同时,柴油机还具有燃烧充分、经济节能等优点。
总结起来,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通过负压吸入进气气体,压缩冲程通过活塞上升将气体压缩并点燃,工作冲程通过活塞向下运动将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通过活塞上升将废气排出。
这样的工作原理使得柴油机能够高效地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动力输出。
通过不断的循环,柴油机能够持续地工作,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动力。
四大冲程的工作原理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大冲程的工作原理”!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呢!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啥是四大冲程呀?这四大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先来说说吸气冲程吧!哇!在这个冲程里,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气缸内的容积逐渐增大,气压降低,从而将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吸入气缸内。
哎呀呀,这是不是很神奇呢?
接下来是压缩冲程!这个时候,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啦,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的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压力增大。
你说这压缩的过程是不是很关键呀?
然后呢,到了做功冲程!这可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呢!火花塞点火,混合气体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
哇塞!这一瞬间产生的能量可太强大啦!
最后就是排气冲程喽!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哎呀,这一步可不能少,得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为下一轮循环做好准备呀!
你瞧,这四大冲程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共同完成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没有其中任何一个冲程,这内燃机可就没法正常运转啦!
怎么样?是不是对四大冲程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呢?
哎呀呀,总之,这四大冲程的工作原理真的是太精妙啦!无论是
汽车、摩托车还是其他使用内燃机的设备,都离不开这神奇的四大冲程呢!。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它工作原理如下:
1. 进气冲程(吸气):活塞从上往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阀打开,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气缸内。
燃油通过喷油器雾化成细小颗粒,喷入进气管道混合与空气,形成可燃的混合气。
2. 压缩冲程:进气阀关闭,活塞从下往上运动,压缩混合气,使气体体积变小,达到高压高温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混合气被压缩到缸体最高位置附近,这样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3. 燃烧冲程(工作冲程):到达最高压力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混合气爆发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发动机的工作冲程。
4.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废气阀打开,压缩废气从排气管道中排出气缸。
同时,进气阀开始打开,进入下一轮工作循环。
这样,通过上述四个冲程的循环,发动机可以持续地进行工作。
四冲程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是目前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上主要使用的发动机。
发动机四冲程原理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运动。
常见的发动机种类有内燃机和外燃机,其中四冲程发动机是内燃机的一种,其工作原理如下。
四冲程发动机采用的是往复式运动,即从上部死点到下部死点再回到上部死点的运动轨迹。
它的工作过程分为四个冲程,即吸入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出冲程。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每个冲程的过程。
吸入冲程:气缸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燃油通过喷油嘴喷入气缸,与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混合,然后通过活塞下行运动将混合气吸入气缸中。
此时,是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第一个冲程。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气缸中的气体被活塞向上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压缩冲程是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第二个冲程。
燃烧冲程:活塞到达顶点时,点火器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瞬间燃烧,释放出巨大的瞬间热量和能量。
这个过程称为燃烧冲程,也是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第三个冲程。
排出冲程:在燃烧冲程结束后,此时气缸内的气体仍然存在着高压,为了将这些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将废气推出气缸,完成了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第四个冲程。
以上四个冲程组成了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被称为四冲程循环。
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燃烧冲程中,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转化为机械能。
与此同时,通过排气冲程将废气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冲程发动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内燃机而言,具有燃烧效率高、可靠性好、噪音低等优势。
四冲程发动机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点火器、进气和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等。
点火器负责在燃烧冲程中点燃混合气体,引发燃烧过程;进气和排气系统负责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以保证每个冲程正常进行;冷却系统负责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防止过热。
总结起来,四冲程发动机的原理是通过往复运动和四个冲程循环(吸入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出冲程)将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顺序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说实话,这玩意儿可有意思了!它就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打工人",日夜不停地重复着四个步骤,让咱们的车子能欢快地奔跑。
想象一下,这发动机就像是在打太极,动作连贯又有序。
第一招叫进气冲程,活塞往下"溜达"的时候,就像是大口深呼吸一样,把油气混合物"吸溜"进来。
这感觉就跟我们使劲儿吸果冻一样,特别过瘾!接着就到了压缩冲程,这时候活塞往上"爬",就像是在电梯里被挤成了沙丁鱼罐头一样,把气体压得紧紧的。
这个过程就跟你往气球里使劲儿吹气差不多,越吹越紧,越吹越满。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动力冲程!火花塞点火的瞬间,就像是放了一个小型烟花,"嘭"的一下,把活塞推下去。
这一下可带劲儿了,就像是被踹了一脚的弹簧,活塞"蹦"地一下就往下冲。
最后是排气冲程,活塞又往上走,把用完的废气往外推。
这就像是打扫卫生一样,把屋子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为下一轮工作做准备。
那些废气就跟过期的外卖盒子似的,赶紧清理出去才行。
这四个步骤循环往复,比咱们刷抖音还要上瘾。
发动机转起来的时候,活塞上上下下,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要是能把发动机剖开看看,准保比看动作片还带劲儿!有趣的是,这四个冲程配合得特别默契,就像是跳交谊舞一样,节奏感满满。
要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整个发动机就会像是踩到了舞伴的脚,立马就乱套了。
这个工作过程看似简单,但要是细想想,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温度、压力、时间卡得都得特别准,差之毫厘就可能失之千里。
就像是煮泡面,火候掌握不好,要么夹生,要么糊了。
现代的四冲程发动机可都是高科技,电脑控制,精确得不得了。
但原理还是这么简单,就是进、压、爆、排这四个动作。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打篮球,运球、跳起、投篮、落地,也是这么回事儿。
要是发动机哪天不听话了,十有八九是这四个步骤出了问题。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发动机,也被称为四冲程内燃机,是一种内燃发动机的类型。
它是用气体的压力来推动活塞来驱动机械装置的一种动力装置。
它使用的燃料可以是煤气、汽油、柴油等,并将其与空气混合使其燃烧。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为了更好地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我们将逐步详细地讲解它们。
第一步:吸气四冲程发动机开始启动时,进气门会打开,使活塞向下移动,从而在活塞下方的缸体中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当空气被吸入汽缸内时,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进气道,然后进入缸体中。
在到达活塞底部时,进气门关闭。
第二步:压缩在此时刻,活塞开始向上移动,姿势前行。
压缩气体的高压使温度升高,进而可用引燃器点火。
这导致燃料被点燃,从而导致爆炸。
这时,活塞底部的缸体被推向上方,以产生发动机的动力。
第三步:燃烧当混合气被点燃时,混合气的能量被释放,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将活塞向下推动。
在发动机正常运转后,燃烧气体将从缸底部喷出,进入排气系统,以降低引擎内部的温度。
第四步:排气在燃烧完成后,排气门打开,将燃烧残留物从缸体中排出。
此时,汽缸的负压逐渐升高,和第一步中的吸气部分相似地,这将继续从排气门注入空气,并将燃烧残余物推出缸体,让缸体保持“清洁状态”。
最后,四个步骤不断重复,以使发动机可以持续运转。
所有这些工作额可以在几毫秒之内完成,并以一个节奏感播放。
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可以持续稳定地提供动力,并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
总的来说,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效的方式。
它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然后将其压缩,点燃燃料,形成爆炸后推动活塞,然后将产生的废气排出到空气中,以使发动机持续工作。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由于其可靠性和效率,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各种设备和机械的主要动力装置。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一、进气过程进气过程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中的第一个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从上死点开始向下运动,同时进气门打开,汽缸内形成负压。
负压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汽缸,进而与汽缸内的燃油混合。
这样的混合物在进气过程中进入汽缸,并在活塞下降的过程中被压缩。
进气过程结束后,进气门关闭。
二、压缩过程压缩过程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中的第二个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从下死点开始向上运动,同时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
压缩使得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增加了燃烧的能力。
压缩过程结束后,活塞达到上死点,此时混合气已经被压缩到最小体积。
三、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中的第三个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从上死点开始向下运动,同时喷油器喷射出的燃油被点火。
燃油的点火产生的火焰蔓延到整个燃烧室,使得混合气燃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释放出燃烧产生的能量。
燃烧过程结束后,活塞到达下死点。
四、排气过程排气过程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中的第四个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从下死点开始向上运动,同时排气门打开。
此时,活塞上升使得排气门打开,高温高压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
排气过程结束后,活塞到达上死点,同时排气门关闭,准备开始新的工作循环。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相互协调,通过循环不断重复,驱动发动机的运转。
这种工作方式使得汽车能够高效地利用燃料,提供动力,并且降低了废气的排放。
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是目前汽车中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之一。
总结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是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这些工作过程相互协调,通过活塞的运动和阀门的控制,将燃油转化为动力。
这种发动机结构简单、效率高,并且对环境友好。
了解这些工作过程的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提高对汽车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即通过四个冲程来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工作原理如下:1. 进气冲程(吸气冲程):活塞从上往下运动,进气门打开,废气门关闭。
汽缸内的气缸进行吸气,燃油混合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此时活塞下行,将缸内空气压缩。
2. 压缩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向上运动,同步关闭进气门和废气门。
此时,活塞将混合气压缩,使其达到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活塞上行时,发动机的曲轴也会顺时针旋转。
3. 点火冲程(爆燃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时,火花塞点火,点燃混合气。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同时,气缸底部的曲轴也会顺时针旋转,各个连杆的轴心形成同步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此时点火冲程结束,废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
活塞上行时,废气被排出气缸外,气缸被清空。
曲轴继续顺时针旋转,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冲程分离:四冲程发动机通过将进气、压缩、点火和排气工作分开进行,使每个工作冲程的任务互不干扰,有序进行。
这样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增加发动机的效率。
2. 曲轴传动:通过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使发动机的工作冲程可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的旋转运动能够提供动力给机械设备,如车辆的轮胎、船只的螺旋桨等。
3.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四冲程发动机实现点火的关键部件。
通过点火塞的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从而引燃燃料产生爆燃。
点火的时机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最佳的燃烧效果。
4. 进气和排气系统:通过进气道将混合气引入气缸,同时通过废气门将废气排出。
进气和排气系统的设计可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如提高进气效率,减少排气阻力等。
4冲程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等交通工具中,是目前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之一。
其工作原理清晰简单,易于掌握和维修。
同时,它的燃料利用率相对较高,排放污染相对较低。
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四冲程发动机依然会是主流的动力选择之一。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是目前常见的汽车内燃机种类之一,也是汽车行业中最常用的内燃机。
其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的排气、进气、压缩和爆燃四个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将化学能转换成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发动机的工作。
下面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1. 进气过程:
在汽车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先通过进气门将新鲜空气和燃油混合物进入到汽缸内。
这个过程是由发动机下行程开始,曲轴将连杆带动活塞下行的过程完成的。
在活塞下行期间,进气门打开,空气进入到汽缸内。
在活塞上行期间,进气门关闭,曲轴带动连杆将活塞上移,将汽缸内的混合物逐渐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混合物中的化学能转换为了动能,并形成了高压和高热的气体状态。
随着活塞的上行,汽缸内达到了最高的压缩点,此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物的火花塞,引起了化学反应,混合物中的油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产生大量动能,将这些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在活塞下行期间,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汽缸。
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发动机,排除掉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
这个过程循环进行,连续地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向前行驶。
同时,这个过程也需要润滑和冷却系统的配合,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高效的。
它利用化学能源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成为了汽车工业中最受欢迎的内燃机种之一。
同时,这个过程还需要注意很多技术细节,包括发动机进气量、发动机转速、点火时机、燃油喷射量等方面的配合。
这些细节将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指标。
4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指在每两个相邻的活塞运动过程中,发动机完成四个基本工作循环的过程。
这四个基本工作循环依次为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活塞向下运动时,缸内气门开启,汽油和空气混合
物通过进气门进入到汽缸中,此时,汽缸内的气量增大。
2. 压缩: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关闭,活塞将进气气体向
汽缸顶部压缩,使气体体积变小,压力和温度增加。
3. 燃烧: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点火系统点火,将点火能
量转化为化学能量,点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汽缸内的压力迅速上升,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时,排气门打开,燃烧产生的废
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同时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的进气过程。
这个循环依次进行,产生连续的功输出,驱动发动机的运转。
四冲程发动机通常通过称为曲轴和连杆机构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通过正时链条控制气门的开关,实现上述工作循环的顺序控制。
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稿
一、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1.上止点
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极限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
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极限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
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即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一般用s表示,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旋转180°。
4.曲柄半径
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一般用R表示。
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
5.气缸工作容积
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一般用Vh表示:
6.燃烧室容积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一般用Vc表示。
7.气缸总容积
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
一般用Va表示,显而易见,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a=Vc+Vh。
8.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一般用VL表示:
VL = VH * i
式中:Vh-气缸工作容积;
i -气缸数目。
9.压缩比
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缩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一般用ε表示。
式中:Va -气缸总容积;
Vh -气缸工作容积;
Vc -燃烧室容积;
通常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一般为16~22 [U]
工作循环
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二、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
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
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度达到370~400K。
实际汽油机的进气门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打开,并且延迟到下止点之后关闭,以便吸入更多的可燃混合气。
2. 压缩行程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此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主要随压缩比的大小而定,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则燃烧速度越快,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但压缩比太高,容易引起爆燃。
所谓爆燃就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可燃混合气在没有
点燃的情况下自行燃烧,且火焰以高于正常燃烧数倍的速度向外传播,造成尖锐的敲缸声。
会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汽油消耗量增加以及机件损坏。
轻微爆燃是允许的,但强烈爆燃对发动机是很有害的,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ε=6~10。
3. 作功行程
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在这一行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
当活塞位于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即点火提前角)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最高压力可达3~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功,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用于对外作功。
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气体压力降低到0.3~0.5MPa,气体温度降低到1300~1600K 4. 排气行程
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去以
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
当作功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靠废气的压力先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运动时,继续把废气强制排出到大气中去,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实际汽油机的排气行程也是排气门提前打开,延迟关闭,以便排出更多的废气。
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不可能将废气全部排出气缸。
受排气阻力的影响,排气终止时,气体压力仍高
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温度约为900~1200K。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又开始了下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可见四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圈。
三、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柴油机和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相同,每一个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柴油与汽油有较大的差别,柴油粘度大,不易蒸发,自燃温度低,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燃烧过程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都和汽油机不同,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点。
四行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所不同的是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而不是可燃混合气,在进气通道中没有化油器,进气阻力小,进气终了时气体压力略高于汽油机而气体温度略低于汽油机。
进气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0.0785~0.0932MPa,气体温度约为300~370K。
压缩行程压缩的也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喷油器将高压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柴油和空气在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着火燃烧。
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压缩比大很多(一般为16~22),压缩终了时气体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大大超过了柴油机的自燃温度。
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3.5~4.5MPa,气体温度约为750~1000K,柴油机是压缩后自燃着火的,不需要点火,故柴油
机又称为压燃机。
柴油喷入气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着火燃烧,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部形成的,而不象汽油机那样,混合气主要是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形成的。
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内出现的最高压力要比汽油机高得多,可高达6~9MPa,最高温度也可高达2000~2500K。
作功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0.2~0.4MPa,气体温度约为1200~1500K。
柴油机的排气行程和汽油机一样,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到大气中去,排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约为0.105~0.125MPa,气体温度约为800~1000K。
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同时柴油价格较低,因此,柴油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好,而且柴油机的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较好。
但它的主要缺点是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振动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
在其发展过程中,柴油机不断发扬其优点,克服缺点,提高速度,有望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四、爆燃和表面点火
压缩比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1、压缩比增加,可染混合气温度增加,压力增加,燃烧速度快,发动机功率增加,经济性好;
2、压缩比如果过大,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
爆燃: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现象:尖锐的敲缸声,因燃烧速度过快形成压力波,压力波撞击燃烧室而产生。
后果: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经济性下降,严重时气门烧毁,轴瓦破裂,火花塞绝缘体被击穿等。
表面点火: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起门头、火花塞电极,积炭)点燃混合气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
现象:沉闷的敲缸声
后果:发动机零部件负荷增加,寿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