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表
- 格式:docx
- 大小:101.38 KB
- 文档页数:4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实施办法(2015年1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深化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教育机制,保障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顺利实施,全面实现“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指导思想: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建立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选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加强优秀博士研究生与优质博士生教育资源的对接,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三条 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核心内容:建立以优秀应届本科生为主要选拔培养对象,以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培养师资,以长学制贯通式培养为主要培养形式,以考核分流为质量保障机制,以适当的高额奖助为激励的博士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
第四条 “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坚持“择优选拔,优质培养,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五条 专业学位、定向就业以及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等类型的在校研究生,不纳入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
第二章 选拔对象及选拔程序第六条 “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的选拔对象原则上为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对于确因没有合格生源,未能招收到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可从一年级结束刚进入二年级的已获硕博连读资格的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直博生(以下统称“在读研究生”)中择优选拔少量“优生优培”研究生。
从在读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原则上以“优生优培”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为主;如选拔对象不是“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须征得选拔对象原导师的同意。
从在读直博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须是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直博生。
第七条 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选拔条件:申请人应在本校或其他“985工程”高校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就读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本科成绩原则上应在全年级同专业综合排名的前30%;通过“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的全面考核,具备较为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且导师本人同意亲自培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支持计划考核表
填表说明:
1.本次考核期间为2007年11月至2010年9月,请填写并提供考核期间内取得的业绩(业绩材料复印件须提供原件以备审核,已审核过并盖章的复印件无需重审)。
2.影响因子查询参考《影响因子一览表》;100分以上中文期刊及频次排位参照《中国科技期刊CSCD被引频次300名排行表》。
3.填写该表不得改变原有版式,不够填写的可通过缩小空白处、调节字体大小及行间距等方式调整,不必要的空格可删除但须保留相应的栏目名称。
中山大学奖学金介绍研院〔2015〕67号关于做好2015学年研究生奖助金评审工作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试行方案》和《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展2015学年研究生奖助金评审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审对象除2015级新生外的学制内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
不含留学生、港澳台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生。
二、评审原则1. 2013年及以前录取的研究生适用《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经评审符合受资助条件者,继续享受教育奖助金,未通过评审者不再继续享受中山大学教育奖助金,仅发放国家助学金。
具体评审条件详见《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
2. 2014年新录取并入学的研究生适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试行方案》,各培养单位须根据参评研究生2014学年的思想品行,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研究进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动态调整,能上能下。
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均可提出申请,经导师审核推荐后由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金评审委员会初评确定本单位的获奖学生名单和等级,校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公室复核各培养单位初评结果,提交校研究生奖助金评审领导小组审定。
三、名额分配原则(一)2013年及以前录取研究生的奖助名额不再增加。
因考核不合格被取消第三学年奖助资格的,培养单位可按评选程序从本年级未获奖助资格学生中择优替补。
(二)2014年新录取研究生奖助名额分配原则如下:1. 博士研究生:(1)一等奖助金名额用于资助列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研究生;(2)二等奖助金名额分配综合考虑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并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和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中按参评学科总数百分位排序前10%的优势学科倾斜。
2.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考虑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2)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和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中按参评学科总数百分位排序前10%的优势学科倾斜。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管理办法附件1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暂行办法为保障我校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对获得“优生优培”计划资助研究生,以下简称“优生优培生”,的定期考核体系和淘汰机制~加强对“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实现“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的基本要求1(每门必修课成绩须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
2(按规定时间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等环节~并达到要求~原则上不得申请延期。
3(具备从事前沿性、创新性研究的潜力,具体由导师和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4(在学期间应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创新性成果,具体要求由导师根据学科特点在培养计划中做出相应规定,。
5(在第四学年的学年考核前~应至少参加过一次本专业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被大会采纳。
二、考核方式及重点优生优培生除按规定参加常规考核外~还应参加本计划规定的学期考查和学年考核。
“优生优培”计划资助经费由学校和导师共同投入~考核应包括学校考核和导师考核。
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学期考查以导师意见为主,学年考核在导师推荐学生参加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委托培养单位组织考核小组对优生优培生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结果由培养单位及时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处。
1.学期考查在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的第五个工作日之前~导师应对优生优培生的学习和研究进展等情况进行学期考查~并就是否继续按“优生优培”计划资助给出明确意见。
优生优培生若学期考查未通过~导师应明确其退出本资助计划后是按照普通直博生或普通硕博连读生培养~还是转为非奖助类硕士生培养。
2.学年考核优生优培生应在每学年夏季学期的第一至第二周参加学年考核。
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不再设置学期考查。
第一学年重点考察优生优培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与科研潜力,第二、第三学年重点考察优生优培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与预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第四、第五学年重点考察优生优培生的学位论文进展与论文发表等情况。
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以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研究潜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奖助金评选机制,规范研究生奖助金日常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19号)、《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20号)、《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教财〔2014〕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对象为2014年以后录取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在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和专项计划定向就业但无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
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奖助另外执行国家有关政策。
第三条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含国家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学业助学金(含国家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研究生导师配套投入共三部分组成。
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学业奖学金按学年发放,学业助学金、研究生导师配套投入按月发放。
第四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奖助金的标准及构成详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
—1—第二章名额分配原则第五条研究生奖助金名额分配原则:(一)博士研究生1.一等奖助金名额用于资助列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研究生;2.二等奖助金名额分配须综合考虑各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单位)、科研机构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等因素,并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和优势学科倾斜。
本细则中的“优势学科”,是指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中按参评学科总数百分位排序前10%的学科。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1)全校二等奖助金基本名额=全校总资助人数×30%-全校一等奖助金人数-全校单列支持倾斜学科的名额及培养质量调节数(2)培养单位二等奖助金名额=全校二等奖助金基本名额×本单位参评学生人数占比+本单位单列支持倾斜学科的名额+本单位培养质量调节数3.三等奖助金名额:除一等、二等奖助金外,其他学生均获三等奖助金。
成功^1火敗2琢・・切郁足»力的结》
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硏究生学年考核表 (第_学年) A4纸双面打印
在2017学年第二学期附参课程中(以研究生校务系统记录的修课时间为准), 1•是否存在必修课程成绩80分以下.选修课程成绩60以下情况,如无,填写汪";如存在此种 情况,溝逐一填写,注明:课程名称、分数、必修或者选修,修课学期。
2•是否存在截至目前任课老师尚未给出成绩的情况,如无,填写•无“;如存在此种情况,谴逐一包括:1・本学年研究计划进晨及爹加学术活动、发表论文或取得创新性成杲等方面情况(发表论文情况请附 清单);2•本人曲识结构宪善、科研能力提升及学术交流能力提离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可另纸附页)
培养单位 导师姓名
专业名称 考核时间
"优生优培'、类别 虫博生 二硕博连读生 考核地点 个人
年度
学生(签名):
页
WrtVfl 课程
成绩
填写,注明:课程名称、必修或者选修,修课学期。
以上信《由学生本人按照研究生校g 系统据实填写,教务员核对后签名确认:
考核
小组
意见
结论
培养单位
意见
研究生院
意见谴对该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科研进展、科研能力(或潛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it在以下五项意见中勾选一项:
继舞本计划资助。
退出本计划资助■按照普通直博生培养,本学年按博士研究生三等奖助金资助。
退出本计划资助,按照普通硕博连读生培养。
(注:此项仅对已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研究生)退出本计划资助,转为普通硕士生培养 < 在本年级硕士学制内按硕士研究生三等奖助金资助。
不适宜作为研究生培养,按研究生学籍管理相关规走处理。
若不推荐继续资肋(退出本计划资肋).请说明具体原因:
考核小组组长(签名):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公童)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公章)。